北京市垃圾運輸車顏色將與分類垃圾桶逐一對應

2020-12-06 環球網

在石景山沁山水小區南區,垃圾分類指導員對居民投放的廚餘垃圾進行稱重,居民可獲得積分獎勵

攝影/本報記者袁藝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市城市管理委獲悉,為破解生活垃圾「混裝混運」難題,本市將研究制定垃圾運輸車輛標準,實現運輸車的車身顏色與各品類垃圾桶顏色逐一對應,即藍色車輛運輸可回收物、綠色車輛運輸廚餘垃圾、紅色車輛運輸有害垃圾、灰色車輛運輸其他垃圾,同時在小區醒目位置公示垃圾收運時間等信息,方便市民監督。

8511個居民小區開展垃圾分類

自2017年開始,北京市以「街道」為單元,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示範片區內既包括居民小區,也包括企事業單位和各類公共機構。北青報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委獲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24個街道、鄉鎮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涉及4194個社區(村),5.2萬餘個責任主體和8511個居民小區。

自今年6月起,全市陸續對16個提交驗收申請的垃圾分類示範片區開展驗收。據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驗收標準分10大類、21小類,責任主體覆蓋率、垃圾分類知曉率、廚餘垃圾分出質量合格率、全品類垃圾的規範管理情況、垃圾處理全流程管理情況,都是驗收的重要指標。「只有屬地政府全力推動、城市管理部門系統協調、居民和社會單位積極參與、物業履行主體責任、運輸隊伍嚴格分類運輸,各方協同作戰,才能順利通過驗收。」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驗收採取明查和暗查相結合

在驗收過程中,市城市管理委除了會查看片區創建工作記錄、照片、影像資料之外,還會採用明查和暗查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現場核驗,包括現場隨機抽查小區或單位,查看垃圾分類效果,以問卷調查形式查看垃圾分類知曉率,隨機跟車抽查廚餘垃圾重量和質量情況等,最終結合專家的專業評審,得出驗收結果,提出改進意見。

「示範片區驗收嚴格執行考核標準,堅持成熟一個、驗收一個,驗收不合格的堅決『回爐』。」上述負責人透露,即使本次驗收合格的示範片區,也會在未來三年裡繼續接受嚴格的日常檢查考核和年度查訪核驗。覆核不符合要求的要被摘牌,弄虛作假的要被取消驗收資格。「通過『嚴考』,讓垃圾分類有『真效果』、讓示範片區成為『真示範』。」

按照驗收程序,目前16個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已經完成現場核驗,正在進行資料核驗和數據分析,預計於7月底完成驗收。

小區將公示垃圾收運時間

示範片區要做到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然而,「混裝混運」既是居民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直接影響分類成效的關鍵環節。據北京市垃圾分類治理促進中心副主任孫綠介紹,為解決「混裝混運」問題,下一步,北京將研究制定垃圾運輸管理辦法和各品類垃圾運輸車輛標準。

據介紹,本市將組建「綠色車隊」,實現運輸車輛顏色、車身標準、標誌標識、電話、單位「五統一」,並首次提出車輛顏色要與各品類垃圾桶顏色一致。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本市生活垃圾分類採用「四分法」: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別對應四種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即藍色、綠色、紅色和灰色。今後,本市垃圾運輸車輛也將有四種車身顏色,與四種分類垃圾桶的顏色逐一對應。

同時,本市還將在小區醒目位置公示垃圾分類投放設施的分布點位、投放時間,以及各類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責任單位名稱、收運負責人、收運時間等信息。上述舉措都是為了方便市民監督。孫綠介紹說,居民如果發現混裝混運垃圾,也可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及時舉報。

此外,本市正在對垃圾運輸車輛進行改造,增加計量稱重、身份識別、軌跡監控等管理功能,實現對各類垃圾運輸車輛的精準管理。「目的就是讓運輸車輛受監督、受監控,必須老老實實,不能越雷池半步。」

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居民分類投放做得不好,在廚餘垃圾桶內混入超過10%的其他垃圾,這桶廚餘垃圾也就無法做堆肥處理了,除非進行二次分揀。因此,專車專運的前提一定是做好分類投放工作,這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積極參與。市城市管理委將建立互信機制,承諾「你若分好,我必運好」。

據統計,2018年,本市進行處理的廚餘垃圾17.02萬噸,同比增長58.2%。

文/本報記者王斌

相關焦點

  • 分類垃圾桶的顏色標識有哪些?如何正確分類?
    垃圾桶是根據不同垃圾來分類的,而這些分類垃圾桶又有對應的顏色。對於所有人來說,必須要充分了解分類垃圾桶顏色標識,具體如下:分類垃圾桶的顏色標識1、紅色紅色代表有害物質,有時也用橙色標示。2、綠色在多種塑料垃圾桶組合的情況下,綠色代表廚餘垃圾。廚餘垃圾可以作為植物養分的肥料使用,土壤掩埋後可被大自然微生物和植物分解吸收,起到廢物再利用的作用。
  • 乾濕垃圾桶的顏色有講究!海洋石油大廈樓道裡的垃圾桶讓白領蒙圈
    她向記者抱怨,她家居住的小區臨時垃圾投放點和垃圾箱房的垃圾桶有四個顏色,分別是黑色的幹垃圾桶、棕色的溼垃圾桶、紅色的有害垃圾桶和藍色的可回收垃圾桶。在長達兩個月的垃圾分類訓練中,我已經諳熟了每個桶的顏色及所對應的功能用途,到單位看到這個紅桶,馬上聯想到有害垃圾,綠桶在腦海中搜不到信息……有點懵,太容易搞混了!
  • 扔玻璃瓶要區分顏色、垃圾桶多是「巨無霸」……垃圾分類,他們是...
    中國江蘇網訊 自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垃圾分類在國內持續「霸佔」熱門話題榜。德國的垃圾分類回收利用走在世界前列,7月上旬,記者到德國旅行,特意對德國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了實地觀察和探訪。
  •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教你做「最美...
    北京市婦聯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家』行動」以來,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響應「我分類 我承諾」的號召,自覺踐行垃圾減量分類,形成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為更好地宣傳和普及推廣垃圾分類工作,日前,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社區工作組面向各成員單位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徵集活動,按照創新、可推廣等標準,最終篩選出四大類43個「小妙招」。近期市婦聯將陸續發布這些「小妙招」,激勵和引導更多婦女和家庭學習掌握垃圾分類減量、廢物利用的巧妙方法,倡導家庭文明健康新生活,推動形成首都垃圾分類「新時尚」!
  • 跟著垃圾去「旅行」 分類後垃圾去哪了?一起來「追蹤」吧!
    (Ps:玻璃瓶,塑料泡沫,舊衣服等也是可回收物哦~)居民:「相比過去,現在家裡多準備了一個廚餘垃圾桶,那些菜幫菜葉、剩菜剩飯順手就倒進桶裡了,一開始認為垃圾進行分類是件新鮮事兒,有些不明白、分不清,現在已經慢慢成為習慣了。」第2步:分類投放 加強桶邊指導和上門收集居民在家裡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是第一站,這些垃圾將在各桶站經分類投放後等待運輸和處置。
  • 杭州分類垃圾桶標識圖樣確定 扔垃圾先找準顏色(圖)
    浙江在線杭州2月21日訊(通訊員 邱霞 高媛媛 記者 包勇)記者今天從杭州市城管辦了解到,杭州垃圾分類辦法以及垃圾桶、垃圾袋的標識圖樣都已全部確定,今後,試點小區內的居民在扔垃圾前,可得先找準顏色了。、廚房垃圾、其他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類。
  • 這小區的廚餘垃圾桶是一景!降低分類難度,返現購物激勵居民參與
    廚餘垃圾分類後集中收運,可回收垃圾經居民前端粗分,再經分類收運至分揀中心,最後再細分的全鏈條處理方式正在實踐,居民平均參與率達到50%以上。擺放在小區樓門前的廚餘垃圾桶。廚餘垃圾早上放門口 晚上取空桶北六環外的安福苑小區22號樓,16個單元門前都擺放著鐵架子,由綠色、黃色組成的廚餘垃圾桶置於架上,桶上貼著二維碼和相對應的門牌號。
  • 北京印髮禁止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目錄 景區垃圾分類設施升級
    全市已準備11.3萬餘組垃圾桶站 據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李如剛介紹,為配合新版條例實施,北京市垃圾分類減量四個實施辦法已經印發,包括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居住小區、收集運輸處理、垃圾減量等四個配套實施辦法,明確了各項管理標準、實施步驟和工作要求,制訂了各區生活垃圾源頭總量控制計劃。
  • 垃圾分類難不難?上海這個社區的居民、白領唇槍舌劍來辯論
    垃圾分類到底難不難?這個居民區的居民、白領有話說。「垃圾分類的具體實施辦法裡也規定了從生活垃圾源頭就按類別裝入不同顏色垃圾袋,一般居民只要在家準備好分類垃圾桶,分類收集垃圾。出門就可按相應顏色放入垃圾箱。請問對方辯手,這有什麼難的呢?」
  • 洪水口村垃圾分類不落地帶動環境提升
    自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這裡的168戶村民體驗到在家分類、上門收垃圾的精準服務,實現了垃圾分類不落地。與此同時,村內通過打造高端民宿,汙水處理全覆蓋和增設公廁管理員等一攬子辦法全面提升人居環境。早上8點不到,洪水口村內響起一陣喇叭聲:「把垃圾準備好,挨家挨戶收。」垃圾分類指導員楊淑龍騎著裝有5個大桶的收納車,一家一家地「過篩子」。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與之相對應的是3個安放於回收臺下的垃圾桶。把喝完的飲料瓶放進可回收垃圾桶、把使用完的一次性餐具和面巾紙放進其他垃圾桶,把盤子裡吃剩下的魚骨頭、雞骨頭倒進廚餘垃圾桶,之後把空空的餐盤交給負責收取餐具的阿姨……隨著送餐盤人數的增加,回收處並沒有出現「擁堵」的狀況。即使是在中午12點這個用餐高峰,現場也是井然有序。
  • 成都:風格各異分類垃圾桶 顏色繞暈頭(組圖)
    1月10日記者在成都東大路牛沙北路口乘坐公交車,「不可回收」垃圾桶,確實是綠色的;沿著這條路到了春熙路南口站下車,綠色垃圾桶上又寫了「可回收」幾個字。   這個問題,成都市政協委員王暾也注意到了。1 月 11 日,2016年成都市「兩會」在蓉開幕,一大波關注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民生熱點的提案和建議將陸續遞交。
  • 垃圾分類太複雜記不住?全國垃圾分類小程序將上線!
    明確生活垃圾分類標誌類別構成通過對比《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新版標準與2008版標準可以發現,最新版的生活垃圾分類標誌,在適用範圍、類別構成、圖形符號上都進行了不少調整。生活垃圾的類別也被調整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4個大類、11個小類。
  • 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
    為什麼自己家樓下不是每棟樓都有4個垃圾桶?2020年底,力爭實現全覆蓋;全市3785所大中小幼學校已將垃圾分類納入教育教學體系,覆蓋率達到97%;5217家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基本實現全覆蓋。垃圾分類首先是遵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認真落實《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嚴格執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
  • 從「滿溢」到「滿意」,垃圾分類還缺什麼?
    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修改通過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首次明確投放垃圾的責任主體,要求對生活垃圾強制實施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 「四分類」,並於2020年5月1日在全市範圍實行。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新聞中心-北方網
    記者在現場看到,回收臺上設有3個回收口,分別是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與之相對應的是3個安放於回收臺下的垃圾桶。  把喝完的飲料瓶放進可回收垃圾桶、把使用完的一次性餐具和面巾紙放進其他垃圾桶,把盤子裡吃剩下的魚骨頭、雞骨頭倒進廚餘垃圾桶,之後把空空的餐盤交給負責收取餐具的阿姨……隨著送餐盤人數的增加,回收處並沒有出現「擁堵」的狀況。
  • 上海每天兩萬多噸生活垃圾分類了嗎?記者隨機挑一個小區跟蹤,真相...
    所謂生活垃圾的全程分類,其實就是「一分到底」:從源頭的投放,到中端的收集、運輸,再到末端的處理,整個過程都要堅持分類,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垃圾分類。 目標十分清晰,但上海準備好全程分類了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隨機挑選了一個小區,跟蹤其生活垃圾從投放到處置的全過程,查看到底有沒有「一分到底」。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圖)
    記者在現場看到,回收臺上設有3個回收口,分別是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與之相對應的是3個安放於回收臺下的垃圾桶。  把喝完的飲料瓶放進可回收垃圾桶、把使用完的一次性餐具和面巾紙放進其他垃圾桶,把盤子裡吃剩下的魚骨頭、雞骨頭倒進廚餘垃圾桶,之後把空空的餐盤交給負責收取餐具的阿姨……隨著送餐盤人數的增加,回收處並沒有出現「擁堵」的狀況。
  • 發放11.2萬個入戶廚餘垃圾桶,天橋區生活垃圾分類全域覆蓋
    截至11月底,天橋區共出動作業車輛44627車次,行程763881公裡,共清運生活垃圾約25萬噸,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域全覆蓋。道路精細化保潔進一步提高天橋區環管中心建立了「衝、灑、洗、吸、掃」多元化保潔體系,特別是在治理重點和難點區域,採取「人機結合」的作業模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潔質量;採取「歇人不歇車」的作業方式,增加作業時間,提高機械化作業使用率。
  • 北京:混投、無序堆放 垃圾分類問題仍存在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混投、無序堆放 垃圾分類問題仍存在去年5月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至今已過去大半年,北京多數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情況均有所改善。但是日前,有市民向記者反映,儘管所在小區也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但仍存在垃圾桶站設置不合理並導致居民投放不便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