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大廈28個樓層都在使用紅、綠兩色的乾濕垃圾桶,有市民吐槽,這個垃圾桶的顏色跟全市統一宣傳的四色完全不一樣,丟垃圾時特別容易混淆,一不小心就扔錯。
記者從1層走到28層,翻看了全部56個垃圾桶內的垃圾分類情況,真可謂幹、溼、可回收垃圾大混淆,分類準確率較低,甚至低於大廈所在的愛建城小區其他幾棟居民樓。
垃圾桶的顏色該不該按照「四色規範」統一?徐匯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長虞勇斌回應,該大廈使用的分類垃圾桶色號與規範不同,但均張貼了規範的分類標識。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前,允許保留使用,但要求按照《條例》規定,逐步更新更替為規範色號的垃圾桶。
市民投訴:紅、綠兩色乾濕垃圾桶易造成混投
距離《條例》正式實施只剩一周時間,垃圾分類的規範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記者蹲點採訪的愛建城小區,一商務樓——海洋石油大廈似乎還未做好準備。
在該大廈上班的白領楊酈(化名)每天中午和下班前都要把辦公室座位旁的垃圾桶拿到樓層大垃圾桶處倒掉。一次,她把廢舊電池投入了紅色垃圾桶,一旁的同事提醒她,這個是溼垃圾桶,不是有害垃圾桶。她仔細看看被黑色塑料垃圾袋覆蓋的「溼垃圾」字樣,恍然大悟,「一直誤會,以為紅色嘛就一定是有害垃圾桶。」 楊酈害羞又氣惱,「樓層沒有可回收垃圾桶,也不知道紙質快遞袋、廢紙、礦泉水瓶投哪裡?」
她向記者抱怨,她家居住的小區臨時垃圾投放點和垃圾箱房的垃圾桶有四個顏色,分別是黑色的幹垃圾桶、棕色的溼垃圾桶、紅色的有害垃圾桶和藍色的可回收垃圾桶。
在長達兩個月的垃圾分類訓練中,我已經諳熟了每個桶的顏色及所對應的功能用途,到單位看到這個紅桶,馬上聯想到有害垃圾,綠桶在腦海中搜不到信息……有點懵,太容易搞混了!
「有些人對垃圾分類不上心,圖省力,分也不分直接一丟。但多數人跟我一樣想分類,不排除其他人也有被桶的顏色迷惑,然後放棄分類,直接丟的情況。有時注意力不集中,不小心就投錯了。」 楊酈建議,「如果所有垃圾桶都按照四色規範,統一顏色和標識,那就清楚多了,只瞄到顏色就能投了,字都不用細看,垃圾分類投放的效率會更高,推廣起來也會更容易。」
廢紙片和紙袋均出現在了紅、綠兩色的乾濕垃圾桶裡
記者調查:大廈垃圾混投情況較嚴重
午餐時間,記者來到海洋石油大廈,白領們下樓吃飯,快遞小哥們上樓送餐,好不熱鬧。在大廈1層電梯間與樓梯間當中,配電房門外,有個6平方米左右大小的空間,靠牆放置了兩個約1米高的垃圾桶,左手邊是碧綠色的幹垃圾桶,右手邊是中國紅色的溼垃圾桶。
記者從1層走到28層,發現每個樓層都跟一樓的配置一模一樣,一綠一紅乾濕兩個垃圾桶。記者翻看了全部56個垃圾桶內的垃圾分類情況,真可謂幹、溼、可回收大混淆,分類準確率較低,甚至低於大廈所在的愛建城小區其他幾棟居民樓。
總結下來,綠色的幹垃圾桶內,竟然出現了剩飯剩菜、玉米葉、花生殼、香蕉皮、橙子皮、蘋果皮、樹葉、毛豆皮、茶葉等溼垃圾,還丟入了廢紙、紙袋、紙箱、泡沫箱、礦泉水瓶等可回收垃圾。
而紅色的溼垃圾桶內,則錯投了紙箱、紙質賀卡、紙質手提袋、快遞袋、礦泉水瓶等可回收垃圾,以及塑膠袋、餐盒、餐巾紙等幹垃圾。
據樓內白領和大廈保安介紹,公司員工或聘請的保潔阿姨會將當天公司內的垃圾收集並分乾濕倒入樓層紅綠垃圾桶,大廈保潔人員再搜集樓層垃圾,最後由愛建城小區垃圾箱房管理人員統一分類裝桶。
記者試圖聯繫負責海洋石油大廈的物業管理單位——金茂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但截至發稿時對方都沒有回覆。
樓層裡擺放著紅、綠兩色的乾濕垃圾桶
徐家匯街道:顏色最好統一,但不強制要求
關於海洋石油大廈垃圾桶顏色問題,指導企業垃圾分類工作的徐家匯街道辦事處回復記者,在實際操作中,對樓層垃圾桶的顏色不做強制要求,但在環衛清運環節,必須按照四色標準嚴格對應,否則可能面臨停運處罰。
徐家匯街道管理辦何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商務樓屬於公共區域,每層應設置幹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一般成組擺放,顏色最好與四色規範相統一,但不做強制要求,有些商場為美觀考慮,垃圾桶顏色和材質都會有所變化,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同時,商務樓會產生溼垃圾,建議每層擺放一個大的溼垃圾桶。海洋石油大廈樓層垃圾桶擺放有誤,建議將溼垃圾桶的標識改為可回收,或乾脆每層增加一個可回收垃圾桶。
在環衛清運環節,對顏色就必須較真兒了。這位工作人員介紹,日前,《對不符合分類質量標準生活垃圾拒絕收運的操作規程(試行)》的通知下發,第一條規定:對交付點生活垃圾是否達到分類質量標準,由收集、運輸單位作業人員現場目測方式判定。
徐家匯街道本周開始執行「垃圾不入桶不收運,顏色不匹配不收運」。他解釋,商務樓樓層垃圾一定要分四類收集,投入垃圾箱房時,顏色一定要對應,幹垃圾放到黑桶、溼垃圾投入棕色桶……環衛是認桶作業的,幹垃圾車來了,只清運黑桶內的垃圾,幹垃圾放入綠色桶、藍色桶都是不行的,環衛會拒絕清運,以免造成混裝混運。
本周徐家匯街道已對桶顏色不匹配的幾家單位發出環衛警告,並停運垃圾半天到一天。下周開始,包括居民區和單位,幹、溼垃圾混裝的,要開具整改單,限期內未整改,按通知要求停運垃圾。
網絡圖
徐匯綠容局:逐步更新更替規範色號
海洋石油大廈樓層使用紅、綠兩色的乾濕垃圾桶,易造成市民混淆的情況,徐匯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長虞勇斌回應,該大廈使用的分類垃圾桶色號與規範不同,但均張貼了規範的分類標識。在《條例》實施前,允許保留使用,但要求按照《條例》規定,逐步更新更替為規範色號的垃圾桶。
虞勇斌解釋,根據即將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14年頒布的《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滬分減聯辦〔2019〕3號)及《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識管理規範》,本市生活垃圾按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四分類標準實施分類(《條例第四條》),垃圾桶顏色分別應對應為黑色、棕色、藍色及紅色(《指引》4.1)。在公共區域,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應當按照上述標準配置規範色號的垃圾桶。但允許辦公或生產經營場所內設置個性化垃圾收集容器,要求標識應當符合《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識管理規範》(《指引》3.2.1.3)。海洋石油大廈使用的分類垃圾桶屬單位自行設置的個性化垃圾收集容器,色號與規範不同,但均張貼了規範的分類標識。
「在現階段,我們要求各街鎮指導好企事業單位抓緊調整不規範的垃圾桶,」 他說,
考慮到工作過渡及勤儉節約的原則,結合個性化垃圾收集容器的相關規定,在《條例》實施前,對適度數量的尚有利用價值的垃圾桶允許張貼規範的分類標識後保留使用,但要求按照《條例》要求,逐步更新更替為規範色號的垃圾桶。
「該大廈樓層還缺少一個可回收垃圾桶。」他進一步補充:「目前我們已協調徐家匯街道辦事處、綠化市容所上門指導海洋石油大廈加快垃圾桶的調整,方便市民分類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