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新修改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杭州市決定——到今年底,全市主要道路上都不能再出現垃圾桶。
這一消息昨天在都市快報刊登後(詳見本報8月27日C02版),網友們議論開了。
有人強烈反對,認為「這個措施真的不好,這樣大家都不方便」;
有人堅決支持,表示「只有強制剛性管起來才能形成習慣,開始會有陣痛,長期看肯定是好的」;
更多的是擔心和質疑,「很多人如果找不到垃圾桶扔,可能會直接把垃圾丟路上吧,到時候又會是一個大問題」。
大家熱議杭州道路「撤桶」,是對杭州垃圾分類推進工作的關心。但也說明,還有部分市民對道路「撤桶」不是非常了解。
昨天下午,市城管局召開媒體座談會。市城管局副局長彭保華以及市容中心、公共關係處等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杭州近期垃圾分類推進情況,針對道路「撤桶」等市民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記者 殷軍領
生活垃圾管理新條例 頒布後有何進展?
8月15日,新修改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8月16日,杭州市緊接著召開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大會,掀起了杭州新一輪「垃圾革命」。
彭保華說,大會以後,市人大等單位對各區和市城管局進行了專題調研;拱墅區、西湖區、西湖風景名勝區均由區委書記召開垃圾分類工作會議,專題部署下步工作;錢塘新區、蕭山區也分別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
市城管局加大垃圾分類的宣傳、指導、檢查、執法力度,8月15日至8月27日,組織開展的各級各類垃圾分類宣傳指導活動達60餘次,重點對城區綜合體商場及餐飲連鎖企業開展專項檢查,檢查城西銀泰等商業綜合體12家、外婆家等餐飲企業35家;全市垃圾分類執法立案查處527件。
為什麼要撤桶?是怎麼考慮的?
杭州市道路撤桶,並不是最近才開始。彭保華說,從2016年起,杭州就開始道路垃圾桶「撤桶」嘗試,首先在延安路、解放路等80條重點道路進行了試點,當時第一條「撤桶」的道路是東坡路,目的主要是推進生活垃圾的「定時定點」投放。
目前來看,「撤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既提升了整體市容環境,也有效推進了垃圾分類工作。
借垃圾管理新條例實行和推進大會召開的契機,市城管局在前幾年工作的基礎上,在年度工作計劃中提出要實現主要道路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全覆蓋的要求,而「撤桶」是「定時定點」的重要舉措之一。
主要撤哪些垃圾桶?
易腐垃圾今後丟哪裡?
這裡有必要解釋下,所謂的「撤桶」,是指撤除主要道路沿線240L(升)的塑料垃圾桶,就是很多店鋪門口擺放的黃的綠的大垃圾桶。
這些垃圾桶,通常是沿街店鋪為了方便自己擺的,或者街道社區為了便於管理而設置的。因此,「撤桶」受影響的主要是這些沿街店鋪。
普通市民會不會受影響?影響肯定會有一些,因為垃圾桶少了,你就不能隨時丟垃圾了。
但「撤桶」並不是撤除道路上的所有垃圾桶。道路兩邊、商場、車站、公園、廣場等公共區域常見的果殼箱(長方體外形、底部呈深綠色、不鏽鋼材質的垃圾桶,上面印著「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不在「撤桶」的範圍內。
彭保華說,這些果殼箱是市政設施,通常每隔100米設置一個,人流量大的地方擺放會更密集一些。
也就是說,主要道路兩邊的大塑料垃圾桶要全部撤出;作為市政配套的果殼箱將繼續保留。
那道路「撤桶」後,公共區域的易腐垃圾如何投放?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道路上的大垃圾桶不見了,果殼箱又只能投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沒吃光的雞排、麵包、包子,啃完雞腿後剩下的雞骨頭,這些易腐垃圾該扔到哪裡呢?
彭保華說,杭州將相應地增設「易腐垃圾」回收桶,但主要是在餐飲比較集中的區域,市民可以將易腐垃圾攜帶至分類投放點進行投放。
到時候,大家可能真的要隨身攜帶個塑膠袋,裝易腐垃圾然後帶到易腐垃圾投放點進行投放。實在找不到,那也只好帶回家了。如果你非要扔進果殼箱?被人當眾勸告,畢竟不是件光彩的事;被處罰的話,還要記入個人誠信檔案。
杭州是旅遊城市,遊客眾多,如果遊客找不到垃圾桶,隨手亂扔怎麼辦?
彭保華說,針對外地遊客,目前主要以勸說為主,暫不會處罰。節假日會在主要景區增派環衛工人,同時做好對遊客垃圾分類的宣傳。
道路「撤桶」進展到哪一步了?
接下去如何開展?
道路「撤桶」是年度計劃工作,彭保華說,目前各城區正按工作計劃,有序推進當中。目標是到今年底,全市主要道路垃圾「定時定點」全覆蓋,也就是說將撤除所有「私設」的垃圾桶。
很多商鋪店面比較小,垃圾桶無法擺到室內,撤桶會不會影響他們的經營?
彭保華說,道路「撤桶」也不是簡單的一撤了之,會「一路一方案」,根據每條道路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撤桶方案,並同步做好宣傳、引導以及「定時定點」配套工作。
比如開通垃圾清運「音樂線」,商戶只要聽到垃圾車發出的音樂聲,就可以出門來投放垃圾;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上門收集,同時設置分類投放點等。商戶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投放方式,肯定不會影響正常經營。
那路邊的果殼箱會減少嗎?彭保華回應說,今後會根據杭州市垃圾分類推進情況,適時考慮逐漸減少。
如店家不配合
多次提醒仍不整改怎麼辦?
道路「撤桶」後,市城管局將同步加大道路的保潔力量和分類收集。
對於道路上現有的垃圾桶,如果是管理部門設置的,未完成「撤桶」工作,將會納入垃圾分類的考核;是店家自行設置的,拒絕「撤桶」的則視為侵佔、損害城市道路設施的行為。
拒收拒運的措施,目前針對的主要還是垃圾不分類的單位和小區。
杭州這一措施與上海、日本等,還是有較大區別。上海是小區內開展「定時定點」,杭州今年計劃首先在道路開展「定時定點」,小區會先推行10%;而日本則是全面取消了垃圾桶、果殼箱等各類垃圾收集容器。
為什麼不能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
可以肯定是,今後杭州垃圾分類肯定會越來越嚴格。有些不想分類的市民,圖省事在家裡安裝了廚餘垃圾粉碎機,想一衝了之。
彭保華說,調查研究認為,將廚餘垃圾粉碎處理排入下水道的處置方式,不適用於杭州的實際情況,不建議使用這類設備。
首先,按現有設計規範設計建設的室內、外汙、廢水管道(坡度、管徑、材質等),不適合廚餘垃圾粉碎後直排,易導致內部排水管道堵塞,引發排水不暢。
其次,這樣做會增加汙水處理廠的運行負擔。杭州市政汙水管網和汙水處理廠在設計建設之初,沒有考慮接納廚餘垃圾,如果粉碎處理後的廚餘垃圾大量進入管網,會增加格柵、水泵等設備運行負荷和故障風險,影響到汙水處理廠整體運行。
「當然,也會造成環境汙染。所以我們不主張安裝使用。」彭保華說。
下載App領垃圾袋
個人隱私會洩露嗎?
一些老小區,垃圾分類沒真正做好,千奇百怪的設施布局就進來了,下載App過程中,需要提供姓名、地址、手機號等信息,有可能導致個人隱私洩露(詳見本報7月4日A02版報導)。
在昨天通報會上,彭保華對此做出回應說,經調查,杭州主城區確有部分街道與相關企業合作,委託發放垃圾袋。為便於後期針對性地開展垃圾分類指導督促,同時避免垃圾袋的冒領和重複領取,在垃圾袋發放的過程中確需取得市民的姓名、手機號、家庭住址等信息。而相關App在安裝使用過程中,有是否開放通訊錄、照片庫等權限的提示,用戶可自行設定禁止使用。不願意下載使用App的居民,也可以到所在社區辦理用戶卡。截至目前,未發生用戶信息洩露的情況。
「為消除市民的疑慮,接下來將加強對垃圾分類第三方企業的管理,做好公示,避免用戶信息的洩露。」彭保華說。
分不清是什麼垃圾怎麼辦?
垃圾分類指南本周五上線,一查便知!
紙巾是幹垃圾,不管多溼,它都是幹垃圾;瓜子殼是溼垃圾,不管多幹它都是溼垃圾……
上海垃圾強制分類模式,讓杭州市民很抓狂:沒喝完的奶茶,到底是易腐垃圾,還是其他垃圾?塑膠袋(其他垃圾)裝著過期的麵包(易腐垃圾),應該扔到哪個垃圾桶?
8月30日(本周五),杭州市「垃圾分類指南」將在杭州辦事服務App上正式上線,其中收錄了數千種常見生活垃圾,分不清屬於哪類垃圾,一查便知。
下載杭州辦事服務App,在首頁點擊「垃圾分類指南」,文字/語音輸入要查詢的垃圾名稱,就能自動識別垃圾,顯示分類。
(下轉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