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月經血的顏色是可以觀察到是否患上婦科疾病的,女性要學會分辨自己月經血顏色是否正常的。如果發現是發黑的,那就代表已經患上了婦科的疾病的。一般如果身體沒有問題的,月經血是不會發黑的,月經血什麼顏色才正常?
月經血什麼顏色才正常
一般月經顏色是很淡、質地稀薄的多跟「虛」有關,比如氣虛、血虛、脾虛、腎虛、或有痰溼。凡是月經顏色深的多跟實、熱、瘀、堵有關,比如深紅、黯紅、紫紅、紫黑、墨紅,質地粘稠、或有血塊。當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寒、熱兩種狀態,都分虛、實兩個類型。例如:血熱就還分實熱、虛熱,同是月經顏色鮮紅,但實熱伴月經量多,虛熱伴月經量少。血寒也分實寒,虛寒。實寒的經色暗淡或夾有小血塊,虛寒的色淡或如黑豆汁。
正常的流量:在月經初期,流量大一些是正常的,可能會需要使用大吸收量的衛生巾或棉條,之後幾天流量應該逐步減少。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流量普遍會少一些,因為子宮內膜變薄了,脫落引發的出血也就隨之減少。普通女性會在一年之中經歷一次或兩次流量劇增的月份,這是因為你在當月沒有按時排卵引起的,如果女性某個月錯過了排卵,體內的雌性激素會過量分泌,導致子宮內膜增厚,引發經期流血量增加,這是正常的現象。
很多女性都關心的經血的顏色和黏稠度問題,這些問題是因人而異的,從鮮紅色的到暗淡的褐色都屬於正常的範圍,血液沒有被排出之前會產生凝結現象,因此經血中有凝塊也是正常的。
月經血顏色異常出現的病症
1、婦科疾病:不少女性在每次月經來臨之前,常會出現月經血量過多或者過少、月經周期提早或者延遲、月經發黑,這些都是月經不調的具體表現。特別是月經顏色發黑,往往是因為患有陰道炎、宮頸糜爛等婦科病引發的。
2、氣滯血瘀:從中醫角度來講,女性月經顏色發黑,往往是氣滯血瘀的表現,造成的絕血量過多或過少,顏色不正常,有黑血塊,常常伴有腹痛。此外,腎虛也往往會造成女性月經顏色發黑。
3、痛經、血寒:女性有痛經現象時,會由於氣滯血瘀出現月經黑色;女性血寒表現為經期延後,量少,色黯有血塊。
4、護理不當:不少月經發黑的女性,如在經期抽菸喝酒、進行劇烈的運動、不加節制的繼續過性生活、進行盆浴、熬夜過度勞累等,這些在經期不注意經期護理,往往會引起月經顏色呈黑色。
月經是什麼顏色的正常
幾乎每個女性都會觀察自己的月經,月經的量多量少、顏色、是否會有血塊都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從中醫角度來說,月經也是反應身體的指標。只有正常的月經,才表示我們的身體狀況比較良好。接下來,我們來看下月經是什麼顏色才正常呢?
月經是什麼顏色才正常
正常經血一般為暗紅色。開始時顏色較淺,後逐漸加深,最後又轉為淡紅色而淨。如果是開始和結束時顏色較淡可以不必擔心,屬於正常現象。中醫認為月經顏色較淺為虛寒之症,比如氣虛、血虛、脾虛、腎虛等。以日常調理為主,應注意腹部保暖,補充溫水。避免吃甜食。增加適當的戶外鍛鍊。多補充水果和蔬菜。
導致月經顏色不正常的原因
1、女性貧血:有貧血的女性經血的顏色是粉紅色或是淺紅色的,經血稀薄如水,經期一般比較短,大概3~4天就結束了。這類女性通常也會感到頭暈,皮膚比較乾燥粗糙,經期的時候雖然不會有嚴重的痛經,但也會有下腹不適、腰背酸痛的症狀。
2、受寒氣的侵襲:女性如果受到寒氣的侵襲,通常月經會推遲才來,而且持續的時間比較久,一般在7天以上,經血的顏色是暗黑色的或是紅色,中間會夾雜暗紅色的血塊流出。這類女性在經期腹部會有受寒的感覺,如果是有痛經的,疼痛會加重。
3、血液循環不良:液循環不良的女性通常在經前會感覺肚子脹脹的,一到經期還會便秘,經血顏色為暗沉的紅色,比較粘稠,有時也會有暗紅色的血塊流出,而且經血比較多,經期較長。由於血液循環不良,所以痛經會痛到難以忍受,甚至無法走路,只能靠止痛藥來緩解,如果女性長期這樣的情況,也可能是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是子宮肌瘤的。
以上就是介紹有關月經是什麼顏色才正常的相關內容了。總之,相信很多女性朋友在月經期都會注意到自己的經血顏色,有時候會流出黑色血塊,有時候是暗紅色,有時可能又是淡紅色等等。這些都是表示身體不正常,還是需要及時調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