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你是否會重複這樣的疑問:什麼時候可以開學?什麼時候可以摘下口罩?什麼時候疫情可以結束?中考、高考會不會延期?開學後,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會不會更容易感染?新學期課程安排會不會有巨大變化?
由於疫情,我們原本確定好的、規劃好的事情,被突然打亂,掌控感在喪失,不確定感在增加。這種不確定感很容易促使我們產生各種負面情緒,焦慮、無力、恐慌……進而導致我們的行動力喪失。
那麼,當不確定感來襲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1. 釐清界限,控制能控制的。
放下對不確定事件的掌控,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
疫情何時能夠結束?何時可以正常開學?這些事情是我們不可能掌控的,只要按照上級指示和專家建議去做就好,一味尋求答案只會加重我們的焦慮。與其這樣,不如放下對不確定的追求,去做你能控制的事情。上完這節網課、完成這項作業、做20分鐘的運動、讀完手邊的一本書、嘗試開發一道新菜、發展一項新的技能等等都是我們可以掌控的,在讓自己獲得確定感的同時,也許還能讓你收穫成就感。
2. 規律生活,豐富人生支點。
穩定感源於規律的生活,外界環境越是不確定,我們越是要增強自己的內在穩定性。
在熟悉的、有序的規律中,我們會獲得舒適感和安全感,安全感越足,我們對不確定感的忍耐度就越大。所以,就算生活中某一方面出現意外和不確定,我們還可以迅速在無序中找到有序。另外,豐富人生支點是提醒我們要關注生活的多面,家人、朋友、學業、事業、愛好等等,沒有哪一件事情可以左右我們的全部,你的眼界越寬,你在不確定中就越能找到確定的東西。
3.長遠規劃,提高核心競爭力。
個體核心競爭力通常指相較於競爭對手而言所具備的競爭優勢與核心能力的差異,比如,問題解決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創造力、好奇心等等。
越是基礎的能力,其應用性越強。比如思考能力,它不受限於某一特定學科或領域,它是相通的,能夠幫助你從熟悉的、已經掌握的領域進入完全陌生的領域,也能夠幫助你更好的應對不確定的事情。同時,方向清楚的人很難被突發事件打亂節奏,他們總能堅持日拱一卒的行動,也有功不唐捐的信念,這會增加他們的掌控感和確定感。
總之,在我們的生活世界中,暫時不能確定的事情有許多,我們要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去找到自己內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