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L4級自動駕駛汽車整裝出行 攝/陳科儒
大數據產業園C區
達瓦虛擬影像製作基地 攝/陳科儒
攜程西南客服中心 攝/陳科儒
昨日從永川區大數據產業園獲悉,今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該產業園卻按下「快捷鍵」,跑出了「加速度」,1至10月,園區共新籤約77個招商引資項目,其中48個項目實現了當年籤約、當年投產運營,投產率62.3%。
截至目前,永川大數據產業園已聚集企業300餘家,從業人員1.5萬人,預計全年可實現營收近300億元。
又有一批優質項目投入運營
在今年籤約、今年投產運營的48個招商引資項目中,大多都是市場技術實力強、市場前景好的優質項目。
百度西部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基地項目,於今年9月建成並投入運營,並在永川首發全球第一輛自動駕駛中巴車,推出西部首條自動駕駛公交線路。
阿里巴巴客戶體驗中心項目,投資3億元,主要從事集團整體客戶服務及業務體驗服務,建設坐席5000席,首期建設坐席1000席,於今年8月投入運營,現有在職員工700人。
愛奇藝永川文創產業園項目,投資10億元,將整合愛奇藝產業孵化資源,在永川建設數字文創產業園區5000平米,引進項目20家以上,現已啟動項目建設。
中關村智酷人才創新實踐中心項目,投資1.5億元,構建數位化產業人才培育及產業服務生態系統,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7億元,已於今年10月投入運營。
西南大學生物技術產業研究院,投資1000萬元,園區研究院實驗室建成投用,智能化蠶桑協同創新發展示範基地同步啟動建設,現已完成蠶絲蛋白面膜等產品實現成果轉化,實現年產值2億元。
物沿數據工業網際網路項目,投資5000萬元,建設西南總部,將為工業企業提供倉儲、智能化控制、供應鏈等完整解決方案,同時設立工業大數據人才培養基地,計劃立足永川服務西部工業企業1000家以上。
人和研究西南研究院項目,是人和研究在永川投資建立的西南總部,該項目計劃投資4億元,建設西南地區服務外包業務基地。該項目2年內達到約1300坐席規模,5年內累計產值超過3.5億元。目前,該項目已啟動運營。
知道創宇信息安全服務基地項目,投資2億元,從事安全內容審核、數據標註等業務,一期、二期均已建成投用,建成坐席920個,現有在職員工1000餘人。
博彥科技大數據運營中心項目,投資5000萬元,建設大數據服務運營中心,計劃建設坐席1000席,首期建成500席,已於今年10月開業運營,現有在職員工200人。
大數據產業人才聯盟助力項目快速落地
之所以有這麼多企業願意落戶永川大數據產業園,且落地速度這麼快,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永川大數據產業園打造出了一些符合大數據企業需要的獨有優勢。
大數據企業具有技術含量高、成長快的優勢,但與此同時,其投資也普遍具有輕資產、重人才的特點,其用工數量較多,人才層次較高,與製造業企業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永川區大數據產業園採取了與工業園區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式。
在園區選址上,永川大數據產業園選址於興龍湖和神女湖畔,拿出了永川新城區最好的土地發展園區。
在產業用房上,永川大數據產業園採取「築巢引鳳」的方式,由園區投資修建產業樓宇出租給企業使用,並對優質項目提供一定的裝修補貼,在大幅降低企業投資成本的同時,也大幅加快企業投產周期。目前,園區已建成產業樓宇70萬平方米。
因大數據企業招聘員工至少在大專以上文化,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永川大數據產業園還在園區裡修建了3000多套人才公寓,並配套了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以滿足其居住需求。目前,這3000多套人才公寓約可入住10000多名一線員工。
尤為重要的一點是,永川區政府還在去年12月牽頭髮起成立了重慶市大數據產業人才聯盟,有效破解了園區大數據人才供應「瓶頸」問題。該聯盟也是全國首個大數據產業人才聯盟,由永川區政府牽頭髮起成立並提供運轉經費,至今已有85所高校、370家企業入盟。
聯盟的作用在成立短短兩三個月後就得到了充分體現。今年春節過後,因為疫情原因,永川區大數據產業園有2000多名員工無法返崗,各高校或因沒有復學、或因實施封閉式管理,無法開展校招活動,不僅影響了新籤約項目開工投產進度,存量企業也存在開工不足的問題。
為此,聯盟採取組織入盟企業與入盟高校開展線上招聘、運用自建重慶市大數據產業人才公共服務平臺開展網絡招聘、委託BOSS直聘等專業招聘機構開展精準招聘等多種方式,為園區企業源源不斷輸送所需人才。
因為用工需求得到及時滿足,園區企業不僅迅速復工復產,新籤約項目也加快落地速度。於今年4月籤約的阿里巴巴集團永川客戶體驗中心,在今年8月就投產運營,現在已有員工700人,他們絕大部分都是由聯盟組織招聘入職的。
永川大數據產業園提供的數據表明,今年以來,重慶市大數據產業人才聯盟已累計為該產業園引進入職6000多人。
「今年我們解決的主要還是及時性用工保障問題。」園區負責人說,下一步,他們還將通過促成入盟企業和入盟高校共建訂單班、共建實訓基地和共建專業、共建二級學院,深化產教融合,大幅提升了大數據人才培養與供給能力,為永川大數據產業園和重慶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持續性用工保障。
目前,達瓦科技已與10多所入盟高校實施實訓基地共建,每年可培養輸出1500名大數據人才;今年10月才投入運營的重慶·中關村智酷人才創新實踐中心,已與10多所企業、10多所高校達成合作,預計每年培養實用性大數據相關產業人才6000人,現在已有在培學生1000多人。
力爭2025年聚集1000家企業營收700億元
「十四五」期間,永川大數據產業園區將形成A、B、C、D、E、F一園六區產業格局,建成產業樓宇及配套設施150萬平方米,高水平打造西南最大數字內容製作基地,高質量實現服務外包產業轉型升級,高標準建設渝西大數據中心,高品質培育產業人才,全面推進數字經濟集聚發展。力爭到2025年,聚集企業1000家,員工規模達到5萬人,實現營收700億元。
其中,在數字內容製作方面,園區將採取搭建公共平臺、業務引領生態發展、做優產業載體等綜合舉措,打造西南最大的數字內容製作基地。
在搭建公共平臺方面,園區一是以現有數字影棚為基礎,增設1個動捕棚、1個虛擬棚、1個綜合棚,建成投用國內第二大虛擬棚,延伸影視基地配套產業,聯合市委宣傳部電影局,瞄準每年來渝的200餘個劇組,承接網劇、電影特效、綜藝、短視頻、動漫製作業務,力爭每年承接有關影視、綜藝製作、製片業務訂單20億元以上。二是打造製作中臺,依託動捕、面捕技術,研發上線實時渲染工業化生產流程,渲染速度可提高近1500倍,數據存儲佔用縮小約10倍,可為一部作品製作降低約40%成本、提高50%以上效率。三是構建實時渲染的硬體環境,依託數據中心+華為雲渲染工具,搭建專業共性技術平臺營造專業產業環境。
在業務引領生態發展方面,一是成立數字文創產業基金,吸引IP、項目、平臺資源匯集永川;二是引進愛奇藝、優酷、騰訊等視頻平臺,導入內容製作需求,打通發行渠道;三是積極探索出臺數字影視、動漫遊戲、內容生產等方向專項產業政策,催化製作業務落地永川。
在做優產業載體方面,一是全力建設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產業園西部分園,聚合人大科技園資源,向上爭取國家文旅部政策,促進精品文創項目交流,促進產業基金對接,打造文創產品確權估值交易基地。二是重點打造愛奇藝永川文創產業園,依託愛奇藝幼虎、晨星、海豚、蒼穹等十大孵化計劃,借力愛奇藝天象種子基金等孵化政策,協助企業承接數字內容產品定製業務,構建文創企業孵化平臺。
在高標準建設渝西大數據中心方面,園區將聯合華為、中國普天共同構建渝西大數據中心,面向行業應用建設渝西大數據中心。首期規劃建設500個機櫃,4000臺伺服器。依託永川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重點圍繞「服務公社」政務大數據及智慧交通、智慧醫療試點工作,匯聚整合數據資源,挖掘數據價值開展融合應用。同時,滿足服務外包、數據處理等領域企業對於雲存儲使用需求,以及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數字內容雲渲染工具等對於超算能力、雲資源的應用需求,助力傳統產業協同發展。
與此同時,園區還將大力促進服務外包產業轉型升級。一是利用人工智慧交互技術提高服務外包生產效率,促進傳統呼叫中心實現自動語音識別、語音信息抓取、圖像識別、智能應答等功能,提高服務外包業務處理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強傳統服務外包企業和人工智慧企業合作,形成基礎數據服務產業鏈,圍繞數據訪問、數據清洗、數據倉庫、審核、算法驗證等方向,承接在、離線數據分析處理業務,以阿里巴巴、博彥科技、文德數惠、知道創宇等龍頭企業為引領,加快聚集愛奇藝、字節跳動、高德、B站等數據處理項目,加快建設西南數據處理基地。
另外,永川還將進一步增強職教資源優勢,打造「西部職教基地」,推動「以職教育人才、以人才聚產業」。一是全力推動重慶大數據產業人才聯盟得實效,加強成渝高校互動、推動政校企深度合作。二是搭建5000平米園區數字經濟公共實訓中心、1+x認證考試中心,將產業前置到教學過程中,實現學生到員工無縫轉化,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雙提升。三是結合園區多年校企合作經驗,以園區中關村、達瓦、普天、科大訊飛等企業合作辦學為基礎,擬建設「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學院」,立足服務產業,將與大數據產業園區F區聯合建設,採取混合所有制辦學,實現永川數字經濟「產業+人才」的創新發展。(賀娜 王美蓉 圖片除署名外由永川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