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各方面都破紀錄的超新星爆發 驚呆了天體物理學家

2021-01-12 cnBeta

對於各種恆星的生命周期,科學家們已經有了很好的把握,比如那些即將走向生命末期、綻放出最後一抹亮光的超新星。然而並非所有超新星都「生而平等」,因為太空中還潛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近日一篇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們觀察到了一顆爆炸規模超大的超新星,讓他們一度以為是儀器壞掉了。

資料圖(來自:NASA / ESA,via BGR)

這次極富爭議的「爆炸來源」,是一顆編號為 SN2016iet 的超新星。它於 2016 年首次被發現,但天文學家花了 3 年時間,才真正了解到了他們所見到的事情。

研究一作、哈佛研究生 Sebastian Gomez 在一份聲明中稱:「當我們首次意識到 SN2016iet 的超凡之處時,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哇哦的讚嘆聲」。

我們對數據展開了深入的分析,過了好一會兒才確定 SN2016iet 令人難以置信的神秘之處 —— 它處在一個距離地球 10 億光年、且先前未被編目收錄的星系中。

經過一番回溯工作,研究團隊認定爆炸是一顆 200 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引發的。在短暫的存在期間,其質量減少了 85%,以大爆炸迎來了自己生命的末期。

這顆恆星留下的巨大材料、以及超新星爆炸本身,就已經產生了一個讓科學家們多年來都摸不著頭腦的景象。Edo Berger 教授解釋道:

這顆超新星的一切 —— 其亮度和光譜隨著時間而產生的變化、所處的星系、甚至它在銀河系統的位置 ——看起來都是如此的與眾不同。我們有時會見到一顆超新星在某些方面的不尋常點,但在其它方面又是可以理解的。然而 SN2016iet 在各個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雜誌上。原標題為:

《SN 2016iet:The Pulsational or Pair Instability Explosion of a Low-metallicity Massive CO Core Embedded in a Dense Hydrogen-poor Circumstellar Medium》

展望未來,研究團隊計劃對 SN2016iet 展開持續觀測,以更好地了解它的過去和未來。由於這顆超新星爆發時如此明亮,你甚至可以輕鬆地在夜空中找到它的身影。

相關焦點

  • 一顆各方面都破紀錄的超新星爆發 驚呆天體學家
    然而並非所有超新星都「生而平等」,因為太空中還潛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近日一篇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們觀察到了一顆爆炸規模超大的超新星,讓他們一度以為是儀器壞掉了。這次極富爭議的「爆炸來源」,是一顆編號為SN2016iet的超新星。它於2016年首次被發現,但天文學家花了3年時間,才真正了解到了他們所見到的事情。
  • 蔚為壯觀的超新星爆發,為什麼如此值得研究?
    那麼,為什麼要研究超新星呢?超新星爆發是非常壯觀的,亮度可以一下子提高100億倍,是現在已知恆星世界中最激烈的爆發現象。天體物理學家一般認為,超新星是恆星演化的一個十分關鍵的階段。對於質量比太陽大3.5倍以上的恆星,在其演化的晚期,核心部分的核能源用盡之後,會發生星體核心的大坍縮,並由此引起一種核反應而導致星球大爆炸。
  • 「消失」了的超新星,33年前爆發,科學家直到今天才找到遺骸
    1987年2月23日,對於天文學家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超新星之一就在這一天爆發,這顆超新星就是SN 1987A。我們知道,超新星的爆發與恆星的死亡有關,由於缺乏完善的理論,我們很難預測某顆恆星何時會出現超新星爆發。所以,這種事從來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顯得SN 1987A的爆發如此重要。
  • 超新星爆發:銀河系千億顆恆星的總亮度,竟然趕不上它這一顆?
    科學家們測算過當一顆恆星在演化末期時,變成一顆白矮星,但會根據其質量分界,有些白矮星超過一定質量就會經過超新星爆發,最終稱為一顆中子星或黑洞。這個質量的界限就是錢德拉塞卡極限,也就是白矮星能達到的最高質量,太陽質量的1.44倍。這個結果是印度物理學家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計算得出的。
  • 參宿四即將發生「超新星爆發」?我們即將目睹650年前發生的一顆...
    你看到的是一顆超新星發出的光,那是一顆恆星垂死前放出的最後一道強光。如果它出現 將是世紀奇觀「超新星爆發」幾乎不可被預測,但最近一段時間,由於銀河系一些天體的異變,天文學家對於這種罕見天文現象表現出了比平時更熱情的態度。
  • 若「海山二」超新星爆發,將成為宇宙生命的殺手
    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科學家認為「海山二」如果出現超新星爆發,可能將地球上的生命滅絕,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海山二」是埋藏在太陽系附近的定時炸彈,能夠終結地球上的生命。一些專家認為「海山二」超新星爆發釋放出的伽瑪射線暴是宇宙生命的殺手,而我們目前正在面臨這個威脅。
  • 「超新星」是恆星生命的起點嗎,超新星爆發與黑洞有什麼關係?
    有人說,想想宇宙,那些煩人的事就都不是事了,看來宇宙還是「治癒系」的。言歸正傳,我們抬頭看到的滿天星鬥,總數大約在7000顆左右,其中除了極少數的行星、衛星、彗星和星系之外,絕大多數都是恆星。超新星和超新星爆發恆星是宇宙中極為普通的天體,他們都是能夠依靠自身的核聚變反應發光發熱,太陽就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
  • 250萬年前,一顆超新星在地球附近爆發,許多生物命運迎來轉折
    在宇宙中,每天都有極其可怕的事情發生,比如伽馬射線暴、黑洞吞噬、緻密星併合、超新星爆發。這些宇宙事件每一個都攜帶著極其巨大的能量,足以讓地球生物滅絕。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它們並沒有發生在地球附近。或者說,我們是幸運的,因為這些事件發生在地球附近的時候,我們還不存在。
  • 地球最恐怖的死法——超新星爆發!離我們有多遠?答案超乎想像!
    但是,這些都比不上恐怖的超新星爆發!它在幾秒鐘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幾千個太陽在一生中釋放的能量總和!如果太陽變身一顆超新星,那麼它爆發的威力將在一瞬間使地表溫度升至8萬℃,相當於太陽表面溫度的15倍!當然,只有質量大於太陽8倍的恆星才會在生命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發。
  • 爆發後400年,克卜勒超新星餘波,已達3%光速!
    2萬光年之外,蛇夫座星域,一顆白矮星瘋狂地吞噬其相鄰巨星的灼熱物質,耀眼的吸積盤不斷擴大。當質量超過極限後(1.4倍太陽質量),核聚變再次被點燃,白矮星發生了猛烈爆炸,能量的狂飆掃蕩天庭。這就是Ia型超新星爆發。
  • 高能所在Ia型超新星爆發合作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型超新星爆發的研究成果。Ia型超新星是一類特別的天體,具有一致的峰值光度,被作為標準燭光廣泛應用於宇宙學距離測定之中,對Ia型超新星的觀測直接導致了宇宙加速膨脹和暗物質的發現。但是,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性質和爆發機制仍不清楚。目前主要的Ia型超新星爆發模型有兩類,即單簡併模型和雙簡併模型。
  • 恆星中有特殊的天體,分別是什麼?「超新星爆發」是怎樣的過程?
    2021-01-09 12:38:25 來源: 雪花飛揚M 舉報   當一顆恆星度過它漫長的青壯年期
  • 你牙齒和骨骼的前身,多半是宇宙中一顆垂死的「高鈣超新星」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2年多前,全球各大望遠鏡一齊對準雙中子星併合,觀賞它們豪放地拋灑金、鉑等貴金屬。而組成我們牙齒和骨骼的鈣元素,又來自於浩瀚宇宙中的何處?根據8月5日《天體物理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刊登的一篇論文,一顆富含鈣元素的超新星生命中的最後一個月以及最終的爆發過程遭到「圍觀」。
  • 距離地球65光年的超新星爆發可能導致生物大滅絕
    相反,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天體物理學家布萊恩·菲爾茲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地球上這一巨大的生命滅絕可能是由於一個遙遠而完全陌生的現象:一顆垂死的恆星,在距離我們的許多光年的銀河系中爆炸。相反,他們認為,地質記錄中暴露的生物多樣性危機可能是由天體物理因素造成的,推測是距離地球約65光年的超新星的輻射效應耗盡了地球的臭氧,造成了如此災難性的後果。
  • 靜候下一次超新星爆發
    超新星爆發 圖片來源:NASA/CXC/Rutgers/J.Warren & J.Hughes et al> 天文學家所知道的最近一次銀河系超新星爆炸發生在1604年,當時伽利略還沒有把望遠鏡對準天空。
  • 宇宙滅亡前的最後光芒,黑矮星超新星爆發,大概在10^1100年後
    在漫長的歲月裡,它會一點點失去自己的溫度和光芒,沉寂成為一顆黑矮星。在白矮星逐漸冷卻的同時,宇宙中的黑洞也在不斷蒸發著自己的物質。終有一天,所有的天體都變得冰冷而又暗淡。而且,隨著宇宙的膨脹,物質和能量卻又有限,它們將會距離越來越遠,甚至1個秒差距(約3.26光年)的範圍內都沒有2個以上的原子,這樣的密度也不可能再形成新的天體。這就是宇宙可能的結局之一:宇宙大熱寂,這個結局無疑是非常黑暗的,不論是字面上還是比喻中。
  • NASA捕捉超新星爆發瞬間,亮度超太陽50億倍,太震撼了
    像地球生命一樣,宇宙中任何一顆天體都會有終結的一刻,但不同種類的天體會迎來不同的結局。在眾多天體中,恆星的終結方式最引人注意,因為它會通過超新星爆發的方式演化成另一類天體。根據外媒報導,近期美國宇航局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段不可思議的視頻,視頻裡正是深空宇宙的一次超新星爆發。
  • NASA捕捉超新星爆發瞬間,亮度超太陽50億倍,太震撼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像地球生命一樣,宇宙中任何一顆天體都會有終結的一刻,但不同種類的天體會迎來不同的結局。在眾多天體中,恆星的終結方式最引人注意,因為它會通過超新星爆發的方式演化成另一類天體。
  • 一顆都是鐵的超大質量天體,它只存在瞬間,之後進入非元素行列!
    一、小行星帶就有一顆幾乎都是鋼鐵的星球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這個梗了,因為NASA在今年6月份宣布探測小行星帶的靈神星,這是一顆以鐵元素為主的小行星,它的外觀非常奇特,成因也是一個謎!靈神星是一顆直徑約252千米的拖球體小行星,它的成分與眾不同,主要由鐵和鎳構成,幾乎就是地球內核的成分!因此有天文學家推測它可能就是一顆行星受到撞擊後的內核!
  • 超新星爆發就是天體爆炸,若黑洞也會爆炸,那麼宇宙就是由此而來
    不過,通常我們所說的爆炸都是發生在地球之上的,比如炸彈爆炸、原子彈爆炸等等。這些爆炸已經足以攝人心魄,但當我們放眼宇宙,就會發現這些發生在地球上的爆炸不過只是星星之火,在宇宙中,天體也是會爆炸的。天體爆炸?這是何等壯觀的景象。什麼是天體爆炸呢?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現在已知的唯一一個天體爆炸現象就是超新星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