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候下一次超新星爆發

2020-12-05 人民網

超新星爆發 圖片來源:NASA/CXC/Rutgers/J.Warren & J.Hughes et al

天文學家所知道的最近一次銀河系超新星爆炸發生在1604年,當時伽利略還沒有把望遠鏡對準天空。但是現在一個中微子探測器即將在日本的一座山體內建成(最早完成時間為2016年),研究人員也許有能力來做一些尚未完成的事:在銀河系的一顆超新星可見爆炸之前對其進行詳細觀測。

首先,一顆超新星崩潰時產生的大量中微子會提醒天文學家開始關注這一尚未展開的事件。在幾分鐘內,他們會判定天空中爆炸發生的大致位置,並將紅外望遠鏡對準該方向,等待爆炸發生。(研究人員表示,在超新星的核心崩潰和中微子破裂的幾分鐘到幾小時之後,其外圍部分才會瓦解。)

1572年,一個被稱為第谷超新星的爆炸恆星曾經燃亮整個銀河系。隨著新的傳感器到位,這些儀器——尤其是紅外望遠鏡——有著將近100%的機會觀測到銀河系的下一顆超新星爆炸。研究人員會在即將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報告。不過,研究人員稱,由於銀河系含有大量塵埃(會有效阻擋可見光),人們在夜間觀測到爆炸的機會只有20%或者更少。南半球的人們看到的機率稍高一些,因為更多銀河系的恆星在南半球是可見的。按照當前估測的銀河系超新星形成速度,人們在未來50年觀測到超新星爆炸的機率可達90%。(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在我們有生之年,還能不能再看到一次肉眼可見的超新星爆發?
    在銀河系巨大的盤面中,平均每20-50年發生一次超新星爆發,但由於這些事件多發生於銀核或銀核的另一側,所以超新星爆發的光線都被遮擋,地球這裡很難觀測到。在歷史上,可以用肉眼看到的超新星爆發事件就有數次,也被古代的星官記錄在史籍中了。公元185年、369年、386年、1006年、1054年、1181年、1572年、1604年均有關於超新星爆發的記錄。
  • 銀河系每百年會有3次超新星爆發,為何人類已416年沒看到一次
    ,亮光持續時間通常都不會超過兩年,而且伽馬射線報的爆發又只是在一瞬間,因此我們並不容易看到超新星爆發的現象,大部分的人在一生之中都無法親眼目睹到一次超新星爆發。距離今天時間最近的一次可輕鬆目睹的超新星爆發還是400多年前的1604年,明朝萬曆三十二年10月8日,克卜勒超新星爆發,雖然它距離地球遠達1.3萬光年(一說2萬光年),但是它的光輝仍然超過了夜空中金星以外其它星辰的亮度,讓當時的人們十分驚詫。
  • 超新星——參宿四要爆發了嗎?
    那麼,這一現象是否代表著其已經爆發為超新星呢?而這,有將會對地球和人類造成何種影響呢?別急,聽宇健給你慢慢道來。但是,如果其真的爆發成為超新星,這將是天文史上的一次重大的事件。到時候,我們將在白天看到第二個「太陽」。
  • 星雲是超新星爆發的遺蹟嗎?
    超新星爆發時,星的外層向周圍空間迅猛地拋出大量物質,這些物質在膨脹過程中和星際物質互相作用,形成絲狀氣體雲和氣殼,遺留在空間,成為非熱射電源,這就是超新星遺蹟。星的殘骸可演化為中子星或白矮星。③輻射相;輻射損失的能量大於超新星爆發初始能量的一半時,即進入輻射相。此時,輻射損失已變為主要的,氣體迅速冷卻,但仍假定氣體的徑向動量守恆。④消失相:這是超新星遺蹟的消失階段,氣體膨脹速度已經很小,當速度降到和星際氣體的不規則速度同量級(10公裡/秒)時,就消失於星際物質之中。目前所發現的超新星遺蹟絕大部分是處於絕熱相階段,而處於後兩個階段的遺蹟還未發現。
  • 宇宙的死期被算出,科學家:最後一次超新星爆發,便是宇宙的末日
    在文章中,卡普蘭表示,自己經過大量的數據演算,認為當最後一次超新星爆發後,宇宙就會變成一片死寂。從時間上來看,這次大爆炸發生的時間是在10的32000次方年之後。卡普蘭表示,之所以他認為宇宙的「末日」和超新星爆發有關,是因為超新星的前身就是恆星,而在恆星演化的過程中,當恆星聚合了越來越多的重元素,最終導致沒有辦法再聚合,就會發生內部的坍縮和爆炸。
  • 蔚為壯觀的超新星爆發,為什麼如此值得研究?
    那麼,為什麼要研究超新星呢?超新星爆發是非常壯觀的,亮度可以一下子提高100億倍,是現在已知恆星世界中最激烈的爆發現象。天體物理學家一般認為,超新星是恆星演化的一個十分關鍵的階段。對於質量比太陽大3.5倍以上的恆星,在其演化的晚期,核心部分的核能源用盡之後,會發生星體核心的大坍縮,並由此引起一種核反應而導致星球大爆炸。
  • 超新星爆發曾導致生物滅絕,科學家擔憂:65光年處有一顆超新星
    該文章指出,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天文學教授布萊恩·菲爾通過研究泥盆紀末期的孢子化石,發現了可能導致那一次大滅絕發生的主要原因,那就是距離太陽不遙遠的地方發生了一次或多次超新星爆發。什麼是超新星爆發?泥盆紀大滅絕發生了什麼?
  • 「超新星」是恆星生命的起點嗎,超新星爆發與黑洞有什麼關係?
    超新星和超新星爆發恆星是宇宙中極為普通的天體,他們都是能夠依靠自身的核聚變反應發光發熱,太陽就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在一定條件下,星雲中的物質發生向內收縮,當聚集的物質越來越多,最終會引發氫核聚變反應,從而誕生一顆新的恆星。
  • 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超新星爆發
    1054 年7 月4 日金牛座爆發的一次超新星事件,在近代歷史上留下了廣泛的記載,中國人將其記錄為「客星」,在白天持續超過3周可見,在夜晚可見近兩年。美國原住民在壁畫上也記錄了這一事件。天文學家估計,在過去一千年來銀河系大約有50 顆超新星爆發,大約每20 年一顆。
  • 銀河系每百年約發生3次超新星爆發,為啥400年來我們沒看到一次
    超新星爆發是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另外白矮星和中子星在達到質量極限的時候也可以發生超新星爆發。在我們銀河系內,天文學家們估計大約每百年中可以發生三次左右的超新星爆發,但是我們能目睹的卻每百年還不到一次,從1604年至今的400多年中,天文學家們都沒有發現銀河系中的超新星爆發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 70億年前的超新星爆發,地球如今才發現,爆發的能量驚人
    這種現象就是超新星爆發。就在今年的一月份,美國NASA公布了一次超新星爆發的現象。Swift是美國NASA之前發射的一顆探測衛星,天文學家通過它觀察到這一現象之後,馬上與新墨西哥州的甚大陣列(VLA)射電望遠鏡和智利的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聯繫,確認了本次超新星爆發的事件。
  • 太陽會發生超新星爆發嗎?
    宇宙始於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宇宙從爆炸中生產出來的最早期的元素是氫、氦這樣的原子量比較小的元素。慢慢的,這些元素由於引力的作用聚集在一起,越來越多,就如同滾雪球一般,形成原始宇宙中的天體。這些天體又使得更多的氫元素被吸引過來。隨著天體聚集的氫和氦越來越多,引力的效應開始顯現。這些原子分子之間開始發生碰撞,溫度就會逐漸升高。
  • 1987年2月23日 1987A超新星爆發
    1987年2月23日 1987A超新星爆發2017-02-23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87年2月23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在離銀河系最近的星系——「大麥哲倫雲」中有一顆正在爆發的超新星。
  • NASA捕捉超新星爆發瞬間,亮度超太陽50億倍,太震撼了
    在眾多天體中,恆星的終結方式最引人注意,因為它會通過超新星爆發的方式演化成另一類天體。根據外媒報導,近期美國宇航局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段不可思議的視頻,視頻裡正是深空宇宙的一次超新星爆發。,最終成功地拍下了它從明亮到昏暗再到消失的全過程,這在天文歷史上是罕見的超新星爆發紀錄。
  • NASA捕捉超新星爆發瞬間,亮度超太陽50億倍,太震撼了!
    在眾多天體中,恆星的終結方式最引人注意,因為它會通過超新星爆發的方式演化成另一類天體。根據外媒報導,近期美國宇航局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段不可思議的視頻,視頻裡正是深空宇宙的一次超新星爆發。據了解,NASA這次利用了縮時攝影的方法對該超新星進行記錄,最終成功地拍下了它從明亮到昏暗再到消失的全過程,這在天文歷史上是罕見的超新星爆發紀錄。
  • 若「海山二」超新星爆發,將成為宇宙生命的殺手
    船底座「海山二」恆星系統距離我們大約7500光年左右,科學家認為「海山二」此前爆發過一次嚴重的偽超新星事件,這顆恆星的質量大約為太陽的90倍。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科學家認為「海山二」如果出現超新星爆發,可能將地球上的生命滅絕,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海山二」是埋藏在太陽系附近的定時炸彈,能夠終結地球上的生命。一些專家認為「海山二」超新星爆發釋放出的伽瑪射線暴是宇宙生命的殺手,而我們目前正在面臨這個威脅。
  • 超新星爆發是製作元素的工坊,超新星爆發遺蹟物質組成恆星及生命
    大恆星的死亡導致了超新星的爆發,這對宇宙的天體結構將是一種衝擊,超新星爆發附近的星球,大約10000億公裡範圍內的星球都將慘不忍睹,一些靠得太近的恆星也許會解體或者恆星外圍的氣體將被吹走,行星則早就被吞噬了。
  • 250萬年前,一顆超新星在地球附近爆發,許多生物命運迎來轉折
    我們知道,超新星爆發是宇宙中最劇烈的天體現象,是一顆大質量恆星死亡的方式。超新星爆發伴隨著極其巨大的能量,以及速度達到光速級別的粒子。因此,如果一顆行星離超新星太近,將會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它並不會在地球的環境下存在,而是只能形成於極其嚴苛的條件下,比如超新星爆發這樣的宇宙事件中。鐵-60的半衰期為260萬年,可以確定,地球早期的鐵-60早已經衰變為鎳了。如今在南極發現的這種同位素,勢必是最近幾百萬年內剛剛形成的。
  • 參宿四突然變亮 我們將肉眼看到超新星爆發?
    在中國古代,客星可能表示彗星或者超新星爆發,前者又常常帶有不祥之意,因此這顆客星的出現想必也曾引起不小的恐慌。如今,天文學的進步,讓我們對古代的很多天象記錄有了更為合理和科學的認識。最近的一百多年間,通過大型的天文觀測設備,天文學家對這塊區域進行了重新觀測,確認了1000多年前的那顆客星其實是一次超新星爆發。
  • 地球上的物種大滅絕或是超新星爆發所致
    我們認為,距離地球約65光年的一次或多次超新星爆發,可能是造成臭氧長期喪失的原因。」研究的主導者、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Brian Fields說。該小組還探索了臭氧損耗的其他天體物理原因,如隕石撞擊、太陽噴發和伽馬射線爆發。「但這些事件很快就會結束,不太可能像泥盆紀末期那樣造成持續時間較長的臭氧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