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超新星爆發

2021-01-21 侯哥侃世界

1054 年7 月4 日金牛座爆發的一次超新星事件,在近代歷史上留下了廣泛的記載,中國人將其記錄為「客星」,在白天持續超過3周可見,在夜晚可見近兩年。美國原住民在壁畫上也記錄了這一事件。

天文學家估計,在過去一千年來銀河系大約有50 顆超新星爆發,大約每20 年一顆。但是從記錄歷史來看,一共只找到5 次確鑿的記載。最近的一顆發生在在四百多年前。科學家很好奇,大部分超新星上哪兒去了,為什麼都看不到?

近期一份發表在預印網arXiv的論文對此進行了探討。這份研究發現,雖然總體上數量差不多,但是所在的位置與他們預測的不符。

研究者之一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菲爾德斯(Brian Fields)說:「我很驚訝。所有確鑿的(超新星)紀錄都不在理論模型預測的位置範圍內。」

這份研究把銀河系當作上下兩個摞在一起的荷包蛋,周圍一圈扁平的銀盤,中心是一個鼓起的區域。中心鼓起的區域是恆星密集的區域,特別有很多發脹的紅矮星,處於臨近爆炸的階段。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那裡每幾十年就會爆發一顆超新星。

研究分析說,由於上一代恆星爆炸留下了塵埃,導致銀河系特別是中心區域猶如被濃霧包裹著,發生在地球所在位置另一端的超新星將被塵埃擋住,大幅降低從地球上看起來的亮度。研究估計,大約只有五分之一的超新星能夠透過濃霧,從地球上看起來連續閃亮超過90 天。這樣

算起來,大約每一兩百年地球上夠看見一顆超新星。也就是過去一千年來,差不多有5 顆,這與記載的數量基本相符。

他們根據理論繪製了一張銀河系內超新星最可能所在的位置圖,標註了大約三百多顆超新星的位置。圖上顯示,這些超新星大多位於銀盤平面內,特別是靠近銀河系中心的區域。

不過問題在於,他們發現歷史上記載的5 顆超新星都不在這個地圖上標註的區域內。比如1054 年最耀眼的那一顆,是在背向銀河系中心的位置,在地球的後面。「這是我們的模型中認為最不可能有超新星爆發的位置。這讓我很驚訝。」菲爾德斯說。

研究者表示,雖然5 顆的數量太少,不足以形成統計規律,但是仍然有可能意味著他們的模型存在某些問題。比如,有可能把銀河系作為荷包蛋形狀考慮不夠全面,未來的研究可以加上旋臂區域等因素進一步完善。

另外,研究還發現了歷史紀錄的一項缺失:這5 顆紀錄都來自北半球的居民。他們認為其實南半球有著更有利的觀測優勢,可能這些紀錄還埋藏在秘魯亞馬遜叢林中還未被人發現。

菲爾德斯說,這份研究將為現代人更有準備地觀測到未來的超新星事件提供了信息依據。如果知道朝向哪個天空方位進行觀測,現在人看到超新星的機率很可能會增加。

菲爾德斯說:「如果銀河系內發生一顆超新星爆發,那真的是一個令人矚目的事件,等著吧,說不定突然哪一天就看到一顆。」

相關焦點

  • 銀河系每百年約發生3次超新星爆發,為啥400年來我們沒看到一次
    在我們銀河系內,天文學家們估計大約每百年中可以發生三次左右的超新星爆發,但是我們能目睹的卻每百年還不到一次,從1604年至今的400多年中,天文學家們都沒有發現銀河系中的超新星爆發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 在我們有生之年,還能不能再看到一次肉眼可見的超新星爆發?
    在銀河系巨大的盤面中,平均每20-50年發生一次超新星爆發,但由於這些事件多發生於銀核或銀核的另一側,所以超新星爆發的光線都被遮擋,地球這裡很難觀測到。在歷史上,可以用肉眼看到的超新星爆發事件就有數次,也被古代的星官記錄在史籍中了。公元185年、369年、386年、1006年、1054年、1181年、1572年、1604年均有關於超新星爆發的記錄。
  • 參宿四突然變亮 我們將肉眼看到超新星爆發?
    在中國古代,客星可能表示彗星或者超新星爆發,前者又常常帶有不祥之意,因此這顆客星的出現想必也曾引起不小的恐慌。如今,天文學的進步,讓我們對古代的很多天象記錄有了更為合理和科學的認識。最近的一百多年間,通過大型的天文觀測設備,天文學家對這塊區域進行了重新觀測,確認了1000多年前的那顆客星其實是一次超新星爆發。
  • 距離太陽系634光年的參宿四發生超新星爆發,我們會看到什麼?
    我們肉眼看到的星星最弱極限只能看到六等星,而哈勃望遠鏡看到最弱的天體視星等可達28等,是人類肉眼的6.3億倍!人類肉眼看到夜空的星星除了月亮,最亮的是金星,約-4.6等。金星是行星,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它很亮,是因為它反射太陽光,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
  • 蔚為壯觀的超新星爆發,為什麼如此值得研究?
    那麼,為什麼要研究超新星呢?超新星爆發是非常壯觀的,亮度可以一下子提高100億倍,是現在已知恆星世界中最激烈的爆發現象。天體物理學家一般認為,超新星是恆星演化的一個十分關鍵的階段。對於質量比太陽大3.5倍以上的恆星,在其演化的晚期,核心部分的核能源用盡之後,會發生星體核心的大坍縮,並由此引起一種核反應而導致星球大爆炸。
  • 仙女座星系超新星爆發我們肉眼能看到嗎?75億光年外的都能目睹
    超新星爆發是宇宙中最為劇烈的能量釋放方式之一,時間很短但是極其明亮,那麼如果在仙女座星系中爆發一顆超新星,我們在地球上不用望遠鏡可以看到嗎?其實銀河系之外的超新星爆發,也並非完全不能被看到,比如在30多年前的1987年,在距離我們約16萬光年之外的大麥哲倫星系中爆發了一顆超新星,被天文學家們命名為SN1987a,這是已確定的人類肉眼可見的第一顆銀河系外超新星。那麼比這距離更遠的超新星還能被看到嗎?
  • 參宿四即將發生「超新星爆發」?我們即將目睹650年前發生的一顆...
    「超新星爆發」是什麼?為什麼能讓全世界的天文愛好者都感到興奮?想像如下畫面: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你在光天化日下走出家門,仰望天空,看到一個明亮的球體。這個球體的亮度就像白晝也能見到的滿月一樣。只是它不是月亮,而是一個更具爆炸性的東西。這是數百光年外的大災難所帶來的耀眼後果。
  • 70億年前的超新星爆發,地球如今才發現,爆發的能量驚人
    既然如此,為什麼地球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是像白天一樣亮呢?為什麼只有在晚上,我們才可以看到其他的星星呢?雖然宇宙中是真空的,沒有空氣的存在,所以太空人走出宇宙飛船的時候都要穿上厚重的航天服。但是,宇宙中還存在許多的星際塵埃。它們在宇宙中四處漂泊,居無定所。所以,即使宇宙中有無數的恆星,我們也不會全部接收到它們的光線,會被星際塵埃所阻隔。
  • 科學家找到證據,沒有超新星爆發就沒有我們
    根據報導,近期《天體物理學》期刊上出現了一篇與超新星有關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一顆名為SN 2019ehk的恆星在其發生超新星爆發前一個月就受到了許多國家科學家的密切關注。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這顆恆星富含該元素,也就是說它發生超新星爆發之後會向宇宙噴射大量鈣元素,因此有網友好奇,我們骨骼裡的鈣是否就來自這類超新星的爆發呢?SN 2019ehk是一顆怎樣的恆星?
  • 科學家找到證據,沒有超新星爆發就沒有我們
    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這顆恆星富含該元素,也就是說它發生超新星爆發之後會向宇宙噴射大量鈣元素,因此有網友好奇,我們骨骼裡的鈣是否就來自這類超新星的爆發呢?率先對SN 2019ehk進行研究的團隊來自美國西北大學,該團隊的研究成員表示這顆超新星原本是一個密度非常高的恆星,就在距離太陽系大約5500萬光年外。起初它被發現的時候,研究人員觀測到它只泛出暗淡的光,這也難怪為什麼過去二十多年裡哈勃望遠鏡一直在宇宙中探索卻沒有發現SN 2019ehk。
  • 銀河系每百年會有3次超新星爆發,為何人類已416年沒看到一次
    ,亮光持續時間通常都不會超過兩年,而且伽馬射線報的爆發又只是在一瞬間,因此我們並不容易看到超新星爆發的現象,大部分的人在一生之中都無法親眼目睹到一次超新星爆發。大麥哲倫星雲的SN1987A,它爆發於1987年2月23日,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們都非常關注這顆超新星,雖然它距離我們有16萬光年之遙,但實際上它仍然是可以直接目睹的,其最亮時刻的視星等為5等左右,只是光線太暗不容易看到,所以人們不很關注。
  • 一項國際研究:為什麼有些超新星不會發生伽馬射線爆發?而有些會
    天文學家已經看到一個巨大恆星的死亡,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證據。在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一個國際小組報告了其對一顆產生伽馬射線爆發(GRB)的高質量恆星和超新星的死亡的詳細研究。圖解:藝術家描繪的超新星。噴流與恆星外層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包住噴流頭部的繭,相對於噴流方向開始橫向傳播。
  • 超新星——參宿四要爆發了嗎?
    那麼,這一現象是否代表著其已經爆發為超新星呢?而這,有將會對地球和人類造成何種影響呢?別急,聽宇健給你慢慢道來。但是,如果其真的爆發成為超新星,這將是天文史上的一次重大的事件。到時候,我們將在白天看到第二個「太陽」。
  • 「超新星」是恆星生命的起點嗎,超新星爆發與黑洞有什麼關係?
    每當我們抬頭望向滿天的繁星,我們都會讚嘆宇宙的浩瀚和神奇,和宇宙相比,我們地球上的人類是何等的渺小。有人說,想想宇宙,那些煩人的事就都不是事了,看來宇宙還是「治癒系」的。言歸正傳,我們抬頭看到的滿天星鬥,總數大約在7000顆左右,其中除了極少數的行星、衛星、彗星和星系之外,絕大多數都是恆星。
  • 1987年2月23日 1987A超新星爆發
    1987年2月23日 1987A超新星爆發2017-02-23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87年2月23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在離銀河系最近的星系——「大麥哲倫雲」中有一顆正在爆發的超新星。
  • 銀河系每一百年產生兩顆超新星,為何過去一千年我們只看到5顆?
    天文觀測表明,我們銀河中有近2000億顆恆星,銀河系直徑高達20萬光年,根據恆星演化模型的估計,在我們銀河系中,平均100年會產生2~3次超新星。歷史上的超新星在人類歷史上,被記錄和觀測到肉眼可見的超新星一共有10次,分別發生在公元185年、369年、386年、1006年、1054年、1181年、1572年、1604年和1987年。
  • 如果距離四光年的恆星爆發超新星,地球會怎樣?我們該何去何從?
    ,這三顆恆星不會發生超新星爆發!比鄰星位置爆發超新星,地球會發生什麼?比鄰星我們剛說了是一顆紅矮星,它未來不會爆炸成超新星,甚至連白矮星都不會,它將一直發光到太陽不發光,它還在發光......因為這顆紅矮星的壽命高達數千億至上萬億年!
  • 如果距離地球四光年的恆星發生了超新星爆發,我們會怎麼樣?
    超新星爆發是大質量恆星在主序期結束後,向中子星或者黑洞演化過程中的一個歷經階段,從我們捕捉到的超新星爆發的現象來看,無論是從亮度,還是釋放出來的巨量高能粒子,都是普通恆星遠遠無法比擬的。那麼,如果在距離地球4光年的區域發生了超新星爆發,我們的地球會怎麼樣呢?
  • 觀測到超新星爆發的高移動速度,達到了每小時2000萬英裡
    當宇宙中的恆星演化到末期時已無法維持自身的運行時,會經歷一場劇烈的爆炸向宇宙釋放出最後的能量,同時恆星自身的物質會以星雲的形式散布到宇宙中,科學家把這個過程稱過超新星爆發,這是宇宙中最燦爛的恆星死亡方式,17世紀的科學家在夜空中曾觀測到一場超新星爆發,如今天文學家通過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重新觀測了這場超新星爆發的圖像,又有了新的發現。
  • 靜候下一次超新星爆發
    超新星爆發 圖片來源:NASA/CXC/Rutgers/J.Warren & J.Hughes et al> 天文學家所知道的最近一次銀河系超新星爆炸發生在1604年,當時伽利略還沒有把望遠鏡對準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