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每百年約發生3次超新星爆發,為啥400年來我們沒看到一次

2020-12-05 科普大世界

超新星爆發是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另外白矮星和中子星在達到質量極限的時候也可以發生超新星爆發。這種爆炸都極其明亮,過程中所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所以當某顆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時刻,它的亮度可以相當於整個星系的亮度,甚至比整個星系亮很多倍,並可持續個月甚至幾年才會逐漸衰減變為不可見。

在我們銀河系內,天文學家們估計大約每百年中可以發生三次左右的超新星爆發,但是我們能目睹的卻每百年還不到一次,從1604年至今的400多年中,天文學家們都沒有發現銀河系中的超新星爆發現象。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銀河系中的超新星爆發大都發生在銀河系中心恆星密集的區域,然而由於那裡的恆星數量極多,塵埃雲也很濃厚,所以雖然超新星爆發的光輝很亮,但是那裡發生的超新星爆發很容易為恆星和塵埃所遮蔽,也就不能被我們目睹了。

我們所能看到的銀河系中的超新星爆發,基本上都位於銀河系太陽所在位置的這一側,而且不能被太多的天體或者塵埃雲所阻擋,不然也是看不到的。

在有記載的人類歷史上,能夠目睹的超新星爆發次數也很少,能夠完全被確定為超新星爆發現象的屈指可數。最早的超新星紀錄是我國天文學家於公元185年(東漢中平二年)發現並記錄到的SN 185,具體時間為公元185年12月7日,該超新星在夜空中照耀了八個月。

最亮的超新星記錄是發生在公元1006年(北宋景德三年)的SN1006,具體時間為1006年4月30日,據推斷其亮度達到了-9等,人們甚至能夠藉助它的光芒在半夜閱讀。」《宋史·天文志》卷五六中記載該星「周伯星(客星中的吉星)見,出氐南,騎官西一度,狀如半月,有芒角,煌煌然可以鑑物……」 這顆超新星也是有記錄的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超新星,大約為3500光年。

最為受到廣泛關注的超新星爆發事件是發生於公元1054年的SN1054,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蟹狀星雲前身恆星爆發事件,其亮度也非常高,在天空中肉眼可見的時間長達三年之久

到了公元1572年11月初,仙后座爆發了一顆超新星,他就是著名的第谷超新星了。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對它有詳細的觀測記錄,它距離我們約7500光年,但是最亮的時候,夜空中可以和金星媲美。

1604年10月9日,蛇夫座爆發了一顆超新星,它就是克卜勒超新星,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對它有詳細觀測的記錄,它也是迄今為止銀河系裡最後一顆被發現的超新星,距離地球約6000公裡,其最亮時刻視星等為-2.5等。

從1604年至今,天文學家們還沒有在銀河系中發現可清晰辨別的超新星爆發現象,但卻在銀河系之外的一些星系中看到了一些超新星爆發現象。比如1885年,天文學家們通過望遠鏡發現了仙女座星系的超新星爆發(仙女座S),不過由於距離實在遙遠(仙女座星系在256萬光年之外),視星等只有6等,人眼難以看清。

32年前的1987年,天文學家們又在大麥哲倫星系中發現了一顆超新星,它就是1987A,其距離我們在16萬光年之外。

相關焦點

  • 銀河系每百年會有3次超新星爆發,為何人類已416年沒看到一次
    ,亮光持續時間通常都不會超過兩年,而且伽馬射線報的爆發又只是在一瞬間,因此我們並不容易看到超新星爆發的現象,大部分的人在一生之中都無法親眼目睹到一次超新星爆發。距離今天時間最近的一次可輕鬆目睹的超新星爆發還是400多年前的1604年,明朝萬曆三十二年10月8日,克卜勒超新星爆發,雖然它距離地球遠達1.3萬光年(一說2萬光年),但是它的光輝仍然超過了夜空中金星以外其它星辰的亮度,讓當時的人們十分驚詫。
  • 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超新星爆發
    1054 年7 月4 日金牛座爆發的一次超新星事件,在近代歷史上留下了廣泛的記載,中國人將其記錄為「客星」,在白天持續超過3周可見,在夜晚可見近兩年。美國原住民在壁畫上也記錄了這一事件。天文學家估計,在過去一千年來銀河系大約有50 顆超新星爆發,大約每20 年一顆。
  • 銀河系每一百年產生兩顆超新星,為何過去一千年我們只看到5顆?
    天文觀測表明,我們銀河中有近2000億顆恆星,銀河系直徑高達20萬光年,根據恆星演化模型的估計,在我們銀河系中,平均100年會產生2~3次超新星。歷史上的超新星在人類歷史上,被記錄和觀測到肉眼可見的超新星一共有10次,分別發生在公元185年、369年、386年、1006年、1054年、1181年、1572年、1604年和1987年。
  • 在我們有生之年,還能不能再看到一次肉眼可見的超新星爆發?
    在銀河系巨大的盤面中,平均每20-50年發生一次超新星爆發,但由於這些事件多發生於銀核或銀核的另一側,所以超新星爆發的光線都被遮擋,地球這裡很難觀測到。在歷史上,可以用肉眼看到的超新星爆發事件就有數次,也被古代的星官記錄在史籍中了。公元185年、369年、386年、1006年、1054年、1181年、1572年、1604年均有關於超新星爆發的記錄。
  • 20年內5次超新星爆發!這個星系厲害了
    當恆星耗盡燃料、經歷引力坍縮時,恆星的外層會被巨大的爆炸吹飛,從數十億光年之外都能看到。NASA自幾十年前就開始對銀河系之外的星系進行監測,並發現了大量的超新星現象。在過去的20年中,哈勃空間望遠鏡一直在監視NGC5468——一個位於室女座、距我們約1億3000萬光年的中間旋渦星系。這20年間,NGC5468共經歷了5次超新星爆發。
  • 最後的超新星:400年的爆炸成像
    在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們意識到物體是一顆爆炸的恆星,他們稱之為克卜勒的超新星。自1604年事件以來,我們銀河系中沒有發現超新星。現在,三個強大的太空觀測站的共同努力已經產生了一幅彩色的畫面,描繪了一顆不斷膨脹的超新星的氣體和塵埃雲。該圖像有望幫助天文學家了解這些暴力和神秘的事件。
  • 爆發後400年,克卜勒超新星餘波,已達3%光速!
    當質量超過極限後(1.4倍太陽質量),核聚變再次被點燃,白矮星發生了猛烈爆炸,能量的狂飆掃蕩天庭。這就是Ia型超新星爆發。爆發400多年後,天文學家們仍在關注這顆系內的超新星。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觀測數據顯示,這顆Ia型超新星,它的外圍星際物質,經過數百年的光陰,依然飛快向外擴散,速度高達3200萬公裡/小時,即8888公裡/秒,是聲速的25000倍。
  • 超新星遺蹟400年未減速
    克卜勒超新星遺蹟距離地球約20000光年,是我們銀河系中一處重要的「遺址」。1604年初,不少天文學家親眼目睹了一顆恆星的爆炸,其中也包括著名的約翰內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
  • 距離太陽系634光年的參宿四發生超新星爆發,我們會看到什麼?
    我們肉眼看到的星星最弱極限只能看到六等星,而哈勃望遠鏡看到最弱的天體視星等可達28等,是人類肉眼的6.3億倍!人類肉眼看到夜空的星星除了月亮,最亮的是金星,約-4.6等。金星是行星,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它很亮,是因為它反射太陽光,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
  • 參宿四即將發生「超新星爆發」?我們即將目睹650年前發生的一顆...
    你看到的是一顆超新星發出的光,那是一顆恆星垂死前放出的最後一道強光。如果它出現 將是世紀奇觀「超新星爆發」幾乎不可被預測,但最近一段時間,由於銀河系一些天體的異變,天文學家對於這種罕見天文現象表現出了比平時更熱情的態度。
  • 參宿四突然變亮 我們將肉眼看到超新星爆發?
    最近的一次銀河系內肉眼可見的超新星是爆發於1605年的克卜勒超新星,那是在望遠鏡發明前四年。在歷史記錄中,總共只有8顆肉眼可見的超新星,數目非常稀少。不過藉助強大的天文望遠鏡,在計算機的輔助下,現在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宇宙中距離我們十分遙遠而暗弱的超新星爆發事件。然而,像1054年那樣明亮的超新星爆發現象,卻從未再次出現過。
  • 在人類歷史上,有沒有遇到過超新星爆發事件?肉眼可以看見嗎?
    人類歷史上觀測到過很多次超新星爆發,幾乎每年都有數十次;但是在銀河系附近(包括大小麥哲倫星雲)爆發的超新星只有10顆,這10顆超新星爆發時肉眼可見,最近的一次編號為「SN 1987A」。十次肉眼可見超新星這10顆超新星,分別發生在公元185年、369年、386年、1006年、1054年、1181年、1572年、1604年和1987年。
  • 靜候下一次超新星爆發
    超新星爆發 圖片來源:NASA/CXC/Rutgers/J.Warren & J.Hughes et al> 天文學家所知道的最近一次銀河系超新星爆炸發生在1604年,當時伽利略還沒有把望遠鏡對準天空。
  • 5.7億光年外上演手撕恆星:每114天爆發一次猶如呼救吶喊
    一顆恆星正在被黑洞吞食,釋放出多種波長的光,而且恆星上的物質在平均每114天就會爆發一次,釋放出強烈的光和熱。圖片解讀:黑洞撕裂恆星的事件比比皆是,這也是黑洞展示其強大引力的現象地球所在的銀河系距離室女座超星系團中心大約6000萬光年,ASASSN-14ko事件所在的星系遠至5.7億光年。在對ASASSN-14ko事件進行觀測時,科學家發現了多波長耀斑,這暗示這顆恆星已經時日無多,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罕見的機會來觀測黑洞吞食恆星的過程。
  • 1987年2月23日 1987A超新星爆發
    1987年2月23日 1987A超新星爆發2017-02-23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87年2月23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在離銀河系最近的星系——「大麥哲倫雲」中有一顆正在爆發的超新星。
  • 星雲是超新星爆發的遺蹟嗎?
    1976年D.H.克拉克等所列的射電源表中有120個超新星遺蹟,絕大部分是銀河系內的射電源。   光學特徵 大多數超新星遺蹟具有絲狀的亮雲或殼層。根據自行和視向速度得知,絲狀物都沿徑向向外膨脹,不同的絲狀物有不同的膨脹速度,例如仙后座A內就有快速運動(6,000公裡/秒)和慢速運動(30公裡/秒)的絲狀物。觀測絲狀物的光譜可得到其密度、溫度和化學組成等資料。
  • 仙女座星系超新星爆發我們肉眼能看到嗎?75億光年外的都能目睹
    超新星爆發是宇宙中最為劇烈的能量釋放方式之一,時間很短但是極其明亮,那麼如果在仙女座星系中爆發一顆超新星,我們在地球上不用望遠鏡可以看到嗎?仙女座星系距離我們在256萬光年之外,規模比我們的銀河系大了一倍,所以其中的恆星數量也比我們的銀河系多了大約一倍,恆星總數或有6000到8000億,然而即便如此,在我們看了仙女座星系仍然不很明亮,它的視星等只有3.4,這也正是因為它發出的光需要穿越256萬光年的距離才能被我們看到,那麼單一恆星的超新星發出的光也能傳播這麼遠嗎?
  • 那些年,參宿四的超新星前輩們
    在我們所生活的銀河系內,至少有數千億顆恆星。根據統計,銀河系內超新星爆發的機率下限大約為每120年出現一次。 所以我們不是每120年就應該看到一顆超新星爆炸嗎?為什麼沒有呢? 舉個慄子:我們知道1006、1054年的48年間,有兩次著名的超新星爆發被連續記錄,而393到1006的六百年間卻一次也沒有。但如果你覺得1006、1054年這兩次超新星爆炸真的只相隔48年,那你就被騙了。SN1006距離地球大約三千光年,SN1054則距我們六千光年。
  • 史上最亮超新星,光亮夜晚能看書,千年前驚動皇帝但被認為是吉星
    恆星是宇宙間會發熱發光的天體,但是其一生之中不同時期的亮度也是不同的,對大質量恆星來說,一生最亮的時刻就是超新星爆發的時候了,一般認為質量在太陽8倍以上的恆星,到了主序星末期的時候,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發,一瞬間釋放出超過太陽百億年核聚變能量許多倍的能量,因此在那一瞬間,超新星可以發出極為強烈的光芒,有的甚至會超過一個有著上千億恆星的星系的光輝,並將大量物質拋散出去。
  • 美宇航局發布1987年超新星最新數據:比太陽亮1億倍
    1987年,天文學家在銀河系附近的一個小型星系中觀測到一次超亮的超新星爆發,其瞬間釋放的能量超過太陽的一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