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發電的原理與基本類型

2020-12-04 百家號

水力發電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能量轉換的過程。

江河水流一瀉千裡,蘊藏著巨大能量,把天然水能加以開發利用轉化為電能,就是水力發電。構成水能的兩個基本要素是流量和落差,流量由河流本身決定,直接利用河水的動能利用率會很低,因為不可能在整個河流的截面水布滿水輪機。

水力利用主要利用勢能,利用勢能必須有落差,但河流自然落差一般沿河流逐漸形成,在較短距離內水流自然落差較低,需通過適當的工程措施,人工提高落差,也就是將分散的自然落差集中,形成可利用的水頭。

因此在天然的河流上,修建水工建築物,集中水頭,然後通過引水道將高位的水引導到低位置的水輪機,使水能轉變為旋轉機械能,帶動與水輪機同軸的發電機發電,從而實現從水能到電能的轉換。發電機發出的電再通過輸電線路送往用戶,形成整個水力發電到用電的過程。

水力發電的原理與基本類型

常用的集中落差方式有築壩、引水方式或兩者混合方式。

築壩發電方式

在落差較大的河段修建水壩,建立水庫蓄水提高水位,在壩外安裝水輪機,水庫的水流通過輸水道(引水道)到壩外低處的水輪機,水流推動水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然後通過尾水渠到下遊河道,這是築壩建庫發電的方式。

▲築壩建庫發電原理圖

由於壩內水庫水面與壩外水輪機出水面有較大的水位差,水庫裡大量的水通過較大的勢能進行做功,可獲得很高的水資源利用率。採用築壩集中落差的方法建立的水電站稱壩式水電站,主要有壩後式水電站與河床式水電站。

引水發電方式

在河流高處建立水庫蓄水提高水位,在較低的下遊安裝水輪機,通過引水道把上遊水庫的水引到下遊低處的水輪機,水流推動水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然後通過尾水渠到下遊河道,引水道會較長並穿過山體,這是一種引水發電的方式。

▲引水發電原理圖

由於上遊水庫水面與下遊水輪機出水面有較大的水位差H0,水庫裡大量的水通過較大的勢能進行做功,可獲得很高的水資源利用率。採用引水方式集中落差的水電站稱為引水式水電站,主要有有壓引水式水電站與無壓引水式水電站。

水電站發電原理全過程

水鬥式水輪發電機組發電過程

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發電過程

水能為自然界的可再生性能源,隨著水文循環周而復始,重複再生。水電站所發的電能來源於水能,最終來源於太陽能。且水力發電在水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中不發生化學變化,不排洩有害物質,對環境影響較小,所以,水力發電所獲得的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

相關焦點

  • 水力發電的原理與基本類型 -了解各類型的水力發電
    江河水流一瀉千裡,蘊藏著巨大能量,把天然水能加以開發利用轉化為電能,就是水力發電。構成水能的兩個基本要素是流量和落差,流量由河流本身決定,直接利用河水的動能利用率會很低,因為不可能在整個河流的截面水布滿水輪機。
  • 有關水力發電的小知識
    當水輪機帶動發電機一起轉動時,便可以發出電來,水能就轉化為電能,這就是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水輪機和發電機就是水力發電的最基本設備。有關水力發電的小知識,下面給你簡單介紹一下。一、水能和水流功率在水電站的設計中,為了確定電站的規模,需要知道電站的發電能力。根據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不難看出,電站的發電能力是由水流所能做的功的大小來決定的。
  • 水力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是怎麼樣的
  • 2020年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發展調研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但是截至**我國水能的利用率較低,水力發電前景廣闊。未來隨著能源結構的調整,水能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新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發展水力發電就顯得特別重要而緊迫。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發展調研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顯示,**年全國水電發電量高速增長,同比增長29.3%,佔全國發電量的17.4%。**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49774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22%。
  • 值得收藏:動畫詳解各類型發電流程原理,太形象啦
    火力發電一般是指利用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燃料燃燒時產生的熱能來加熱水,使水變成高溫、高壓水蒸氣,然後再由水蒸氣推動發電機來發電的方式的總稱。以煤、石油或天然氣作為燃料的發電廠統稱為火電廠。核能發電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方式。它與火力發電極其相似。只是以核反應堆及蒸汽發生器來代替火力發電的鍋爐,以核裂變能代替礦物燃料的化學能。除沸水堆外(見輕水堆),其他類型的動力堆都是一迴路的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在蒸汽發生器中將熱量傳給二迴路或三迴路的水,然後形成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
  • 無落差也能發電的小型水力發電機
    【電纜網訊】日本福岡工業大學開發出了在無落差的水渠也可發電的小型水力發電機「振翼水力發電裝置」。由該大學工學部智能機械工程專業的教授阿比留久德開發,運用了飛機機翼等在氣流作用下發生振動的「振翼現象」。特點是可在農業水渠等場所低成本設置。
  • 水力發電與環境生態
    當前我國學術界關於水力發電工程建設對環境和生態影響的不同認識,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水力發電工程破壞了環境和生態;②水利高壩大庫大幅度地改變了大自然的景觀;③水力發電已不再是「可以再生的清潔能源」,太陽能、風能、氫能……可以代替它;④水力發電妨礙了文化遺產、世界遺產、自然遺產的保護;⑤某些發達國家近年來已在拆除,甚至炸毀水電站大壩。
  • 福建水力發電公司轉讓項目020105
    福建水力發電公司轉讓項目,項目公司主要經營管理潭頭水電站,電站總裝機30MW,多年平均年設計發電量為9255萬千瓦時。該公司30%股權轉讓,轉讓底價3188.06萬元。
  • 水力發電優缺點對比
    水利發電的優點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32.htm水力發電是再生能源
  • 漲知識 水力發電-水車
    圖2 利用水的動能工作的水車原理圖如果把這種水車下部葉片的兩側與下面用檔板擋起來,葉片做精緻點,減小葉片與檔板的縫隙,在兩側檔板的兩邊略築小堤擋水使上遊水位略有提高,造成上下遊有些水位差,見圖3(圖中沒有顯示兩側的檔板
  • 火力、水力、風力、潮汐、核能、太陽能、地熱發電方式優缺點對比
    電力系統的電源一般是發電廠,發電廠多數是建造在燃料或水力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 發電廠按其所利用的能源不同,可分為火力發電廠、水力發電廠、核能發電廠、風力、潮汐、地熱、太陽能等發電廠
  • 太陽能熱發電基本原理
    太陽能熱發電概述   太陽能熱發電是利用太陽能聚光器先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熱能,然後經過各種方式轉換為電能的技術形式。   太陽能熱發電包括: 聚光太陽能熱發電(CSP)、太陽能半導體溫差發電、太陽能煙囪發電、太陽池發電和太陽能熱聲發電等。
  • 風力發電原理
    風力發電的原理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透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
  • 水利與水力的區別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葉榆河》「愚以行兵,此道最便,蓋承籍水利,用為神捷也」中的水利即水路之便,《明史·太祖記三》「乙亥,遣國子監分行天下,督吏民修水利」中,水利指代水利工程。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技術不斷發展,水利的內涵也在不斷充實擴大。概括起來,即指:人類社會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採取各種措施,對自然界的水和水域進行控制和調配,以防治水旱災害,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
  • 2018年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發展現狀,中國水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
    一、水力發電的定義與分類水力發電,研究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工程建設和生產運行等技術經濟問題的科學技術。水力發電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蘊藏於水體中的位能。為實現將水能轉換為電能,需要興建不同類型的水電站。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四、中國水力發電前景分析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在水力發電這一方面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由以往的電量與容量不足轉變為電量過剩以及容量缺乏調峰,這一新的形勢給中國水力發電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全球潛在的水力連接浮動光伏發電能力可達7.5太瓦
    摘要:美國的研究人員表示,將太陽能和水力發電結合成一個完整的混合系統配置,最多可實現7593GW的裝機容量,估計年發電量為10,616千瓦時,水庫覆蓋率為20%。以這種方式將太陽能和水力結合會帶來更多的好處,包括改善不同時間尺度的系統運行,抽水水力帶來更多的存儲機會,提高輸電線路的利用率,減少光伏棄用,以及降低互連成本和水蒸發。
  • 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對水力發電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水力發電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水力發電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水力發電技術標準、水力發電市場規模、水力發電行業潛在問題與水力發電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水力發電行業投資價值、水力發電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水力發電行業投資決策者和水力發電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 2020-2026年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水力發電,研究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工程建設和生產運行等技術經濟問題的科學技術。水力發電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蘊藏於水體中的位能。為實現將水能轉換為電能,需要興建不同類型的水電站。2020-2026年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如實地反映了水力發電行業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詞表達準確,概念表述科學化。
  • 一季度火力發電量佔74.24%,水力發電佔12.41%,那風電、核電呢?
    一季度,火力發電佔比高達74.24%分類型來看,一季度中國的火力發電量為11745.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了8.2%,但仍然佔到了全國發電總量的74.24%。其中,山東省的火力發電量為1170.1億千瓦時,在全國各省份中排第一。
  • 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2010年7月15日,科技部組織專家在哈爾濱對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進行了驗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黑龍江省科技廳以及哈爾濱市科技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