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彭科峰)華中科技大學張道禮團隊在前期提出陽離子交換製備量子點的基礎上,再次在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美國化學學會·納米》雜誌。
膠體量子點是由溶液工藝合成的半導體納米顆粒。因其獨特的光電特性、可溶液操控性及顯著的多激子產生效應,膠體量子點被廣泛用於太陽能轉換、光發射、光探測、氣體探測、生物醫學成像、液晶顯示和圖像傳感等光電信息技術及器件的製備。
量子點既是科學研究的最前沿——用於探索納米尺度下的科學問題,又是信息技術的新增長點——將引發包括顯示技術在內的多種技術變革。因此,量子點作為重要的信息功能材料,日益受到國際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關注。
此次研究人員通過捕獲陽離子交換反應的中間態,結合光譜分析和微觀表徵,進一步揭示了這種製備方法的內在機理,並成功將其擴展到多種量子點的製備。
《中國科學報》 (2015-08-10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