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帶氣旋將形成 6月14日或影響廈門

2020-12-05 環京津網

昨日廈門持續陰雨天氣。圖為雨中行人。(本報記者 吳爾婷 攝)

臺海網6月1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日一天,廈門市氣象臺連續多次發布雷電黃色預警和暴雨黃色預警。截至22時,東渡站累計雨量為11毫米,島外多個站點達到大雨量級,海滄湯岸村、海滄文山、海滄第一農場3個站點達到暴雨量級,其中海滄湯岸村雨量最大,累計達到58.5毫米。

隨著偏南暖溼氣流的減弱,今天降雨開始消停,只在島外局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陣雨,明天雨水暫歇,後天局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陣雨。今起三天氣溫明顯升高,最高氣溫32℃,最低氣溫25℃。

受到年初一次厄爾尼諾事件的影響,今年以來,副熱帶高壓經常籠罩在西太平洋,其強盛的下沉氣流使得西太平洋熱帶系統難以發展,因此今年以來颱風並不活躍。不過,西太平洋地區的天氣形勢正在發生變化。目前,在菲律賓群島東部洋面出現了熱帶雲團,預計未來會形成熱帶氣旋,並在14日清晨在珠江口以東的汕尾附近沿海一帶登陸。

氣象專家分析,根據目前的預報,這個熱帶氣旋中心未來路徑距離廈門最近380千米,廈門受到其外圍的影響,14日、15日或出現明顯陣雨或雷陣雨天氣。不過,熱帶氣旋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還請留意接下來的預報。 (記者 吳曉菁)

相關焦點

  • 海南前5月平均氣溫創新高 今年預計將受6-8個熱帶氣旋影響
    海南前5月平均氣溫創新高 今年預計將受6-8個熱帶氣旋影響 2019  今年1至5月,海南出現了低溫陰雨、大霧、強對流天氣、高溫、氣象乾旱等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  4月8日-14日和17日-30日,海南省出現兩次大範圍高溫天氣過程(日最高氣溫≥35℃),其中17日-30日的高溫過程持續時間長,期間20日臨高極端最高氣溫41℃,突破當地歷史同期極值。
  • 10月12日、15日前後將先後有兩個熱帶氣旋生成 給海南省帶來強風雨...
    上周5日,海南島東北半部的大部分地區出現陣雨或雷陣雨、局地大雨;6日~7日,海南島東部、中部、南部和西部的局部地區出現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8日~10日,受弱冷空氣影響,全島以多雲天氣為主;11日,海南島東南部地區出現中雨、局地大雨。預計本周10月12日、15日前後將先後有兩個熱帶氣旋生成,給海南省帶來強風雨天氣。
  • 熱帶氣旋分級
    人們經常會看到或聽到熱帶氣旋、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以及颶風方面的報導。到底這些概念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熱帶氣旋是一種低氣壓天氣系統,在熱帶地區離赤道平均3~5個緯度外的洋面(如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移動主要受到地轉偏向力及其他大尺度天氣系統影響,最終在海洋上消散、轉化為溫帶氣旋或在登陸陸地後消散。  在美國,熱帶氣旋分為四個等級:熱帶擾動、熱帶低壓、熱帶風暴、颶風。  在日本,熱帶氣旋分為兩個等級:熱帶低壓和颱風。
  • 8月將有1~2個熱帶氣旋影響瓊島
    平均降水量較往年同期偏少根據海南省19個國家氣象觀測站的資料統計, 5月1日至7月23日,海南省共出現3次大範圍高溫天氣過程,分別出現在5月2日~27日、5月29日~6月13日、6月17日~7月23日。
  • 科普:全球熱帶氣旋分布及對我國的影響
    新華社北京8月6日專電(記者 孫俠)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發生熱帶氣旋數最多的地區,對我國沿海有著重要影響。    據介紹,世界氣象組織對1968年至1990年資料的統計結果表明,全球每年平均約有83個熱帶氣旋發生。
  • 科普:南亞為何多發熱帶氣旋
    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記者馮玉婧)熱帶氣旋「法尼」近日分別在印度東部和孟加拉國西南部登陸,在兩地造成數十人死亡。熱帶氣旋肆虐南亞國家並非偶然事件,近年更呈現出破壞力增加、次數更頻繁的趨勢。在印度洋北部水域,每年都會形成多個熱帶氣旋,影響印度、斯裡蘭卡、孟加拉國及緬甸等國。1999年,一個強熱帶氣旋在印度東海岸造成一萬多人死亡。2013年,強熱帶氣旋「費林」登陸印度東海岸,後續災害造成40多人死亡。
  • 「楊柳」30日凌晨已登陸越南 9月2日前後南海將有熱帶氣旋生成
    「楊柳」移動路徑圖(央廣網發 圖片由海南省氣象臺提供)央廣網海口8月30日消息(記者許雲 通訊員符曉虹 吳春娃)記者30日上午從海南省氣象臺了解到,今年第12號颱風「楊柳」8月30日1時30分前後在越南廣平省沿海登陸,5時在越南廣平省境內減弱為熱帶低壓,強度逐漸減弱,對海南省影響結束
  • 新領域研究南海熱帶氣旋形成機制
    中國氣象報記者吳越報導 6月19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研究所了解到,由該所副研究員袁金南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低緯度中層渦旋誘發南海熱帶氣旋形成的機制研究」已於日前完成結題。
  • 背景資料:颱風、颶風與熱帶氣旋
    新華網北京9月14日電 目前「森拉克」颱風正迫近中國福建北部沿海和浙江溫州沿海,同時颶風「艾克」也在美國南部沿海地區肆虐,引起人們很大關注。那麼,颱風、颶風是一回事麼?它們與媒體經常提到的熱帶氣旋又是什麼關係呢?  熱帶氣旋是一個大家族,包括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以及颱風或颶風。
  • 高考地理小專題——熱帶氣旋(颱風、颶風)
    典型例題一:(2019·廣東中山一中高考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深厚的低氣壓旋渦。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颱風形成于洋面溫度超過26 ℃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洋面上。
  • 熱帶氣旋Robyn變性為溫帶氣旋
    中國天氣網訊  中央氣象臺消息,受冷空氣影響,熱帶氣旋Robyn於4月6日下午(北京時,下同)在南印度洋變性為溫帶氣旋,6日14時其中心仍位於科科斯群島(CocosIslands)西南方向約670公裡的洋面上,就是南緯15.5度,東經91.8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5百帕
  • 熱帶氣旋影響黑龍江減弱為溫帶氣旋 風雨持續
    「省氣象臺21日發布預報,熱帶氣旋「丹娜絲」在北上的過程中逐漸減弱,預計影響我省時已減弱為「溫帶氣旋」。我省本次天氣過程為北部冷渦和溫帶氣旋的共同影響,因此降雨量、風力較大。根據中央氣象臺21日10時颱風預報,預計「丹娜絲」減弱後的熱帶低壓將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東方向移動進入日本海西部海面,並逐漸變性為溫帶氣旋,其外圍雲系影響黑龍江省。
  • 什麼是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它象在流動江河中前進的渦旋一樣,一邊繞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轉,一邊隨周圍大氣向前移動。在北半球熱帶氣旋中的氣流繞中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相反。
  • 目前來看,今年北大西洋海域的「熱帶氣旋」活動明顯強於北太平洋
    」災害,其中北太平洋地區和北大西洋地區是熱帶氣旋影響最頻繁的地區。從天氣系統的角度來看,熱帶氣旋屬於低壓系統,是生成於熱帶地區的低壓系統,熱帶氣旋通常形成在南北緯10°至20°左右的廣闊熱帶洋面上,這一地區海面溫度高達20℃以上,高溫導致海水強烈的蒸發,從而形成大量的雲系。
  • 目前來看,今年北大西洋海域的「熱帶氣旋」活動明顯強於北太平洋
    颶風」災害,其中北太平洋地區和北大西洋地區是熱帶氣旋影響最頻繁的地區。從天氣系統的角度來看,熱帶氣旋屬於低壓系統,是生成於熱帶地區的低壓系統,熱帶氣旋通常形成在南北緯10°至20°左右的廣闊熱帶洋面上,這一地區海面溫度高達20℃以上,高溫導致海水強烈的蒸發,從而形成大量的雲系。
  • 颱風知識:什麼是熱帶氣旋?
    颱風知識:什麼是熱帶氣旋?在北半球熱帶氣旋中的氣流繞中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相反。熱帶氣旋的生命史可分為生成、成熟和消亡三個階段。其生命期平均為一周左右,短的只有2-3天,最長可達一個月左右。熱帶氣旋的生成和發展需要巨大的能量,因此它形成於高溫、高溼和其它氣象條件適宜的熱帶洋面。據統計,除南大西洋外,全球的 熱帶海洋上都有熱帶氣旋生成。
  • 為什麼今年熱帶氣旋'訪'粵偏少?氣象專家道因由
    南方網訊 為什麼今年登陸廣東的熱帶氣旋偏少呢?今日(9月15日),省氣象局專家道出個中因由。  特點:登陸熱帶氣旋偏少,初臺偏遲  據了解,2004年6月份,無熱帶氣旋影響廣東;第一個登陸廣東的熱帶氣旋時間出現在7月中旬,比登陸廣東的歷史平均時間(6月中、下旬)偏遲,7月有2個登陸廣東——0409號熱帶風暴「圓規」和無命名的0411號熱帶風暴,後者從生成到登陸僅幾小時。
  • 熱帶氣旋「法尼」襲擊印度 多種交通方式受影響
    熱帶氣旋「法尼」襲擊印度 多種交通方式受影響 (3/4) "← →"翻頁
  • 颱風天鵝成今年以來全球最強的熱帶氣旋,11月2日進入我國
    颱風天鵝成今年以來全球最強的熱帶氣旋,11月2日進入我國 10月31日14時,超強颱風「天鵝」中心附近最大風力依舊維持在17級以上(6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05百帕,是今年以來全球最強的熱帶氣旋
  • 地球上的颱風到底是怎樣形成的?首先要明白熱帶氣旋是怎麼回事
    傳說他的孩子也就是可怕的大風了,甚至還有說颱風一詞源於日語的。總之就是說法很多但是很難有定論,較之於颱風你或許還聽到過另一個同樣可怕的名詞那就是颶風。還有一天這又是什麼?本質上這兩者其實都是一種自然現象都屬於強熱帶氣旋,只是因為它們產生在不同的地點叫法上才有了不同簡單的來說,就是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到格林尼治子午線的海洋洋面上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