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是「人人喊打」的生物,它在生態系統中有什麼作用?

2020-12-05 科學獵奇

蟑螂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已經超過了4億年了,可以說是一種「活化石」物種。但是,蟑螂同時又被稱為「四害」之一,與老鼠一樣都是人人喊打的一種動物,它身上攜帶著許多病菌,而且有經常出入人類的家居之中,所以,從這一點上看,蟑螂確實是「人類公敵」。那麼,蟑螂在生態系統中真的一無是處嗎?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這種在地球上存活超過億年的物種。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蟑螂?

看到這個問題,許多小夥伴會說:蟑螂誰不認識啊?還用介紹?雖然,蟑螂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昆蟲,但是在當下,仍然有很多小夥伴對它比較陌生。比如在我國北方的許多地區還沒有發現蟑螂的影子,而恰恰是這個原因,讓5年前的我與蟑螂同處一室都沒有意識到這種動物就是蟑螂。(沒有在現實中見過蟑螂的小夥伴舉個手)

而且就目前來看,已被發現的蟑螂種類就超過了6000種,不同蟑螂的形態各異,所以,有些蟑螂你看起來不像,但它其實是。比如在我國常見的一種昆蟲,俗稱「土鱉」,嚴格意義上說,土鱉就是蟑螂的一種,因為蟑螂學名蜚蠊,而蜚蠊是整個昆蟲綱蜚蠊目下所有動物的總稱。

(上圖就是俗稱土鱉的蟑螂)

所有的蟑螂都是雜食性的昆蟲,它們不會放過任何一種可以吃的東西,甚至是我們書本上的粘合劑、我們的剪掉的指甲、下水道管道內壁上的汙物都能成為它們的食物,可見蟑螂能從4億年前活到現在,不是沒有道理的。

從外觀上看,不同種類的蟑螂體型各異,我們常見的蟑螂體長大都在1-3公分左右,而世界上最大的蟑螂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犀牛蟑螂,犀牛蟑螂的平均體長在8公分左右,而且犀牛蟑螂的強悍之處在於,它跟考拉一樣都是以有毒的桉樹葉為食。

(上圖為犀牛蟑螂)

蟑螂都是「人類公敵」嗎?

蟑螂雖然是人人喊打的昆蟲,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蟑螂都是「人類公敵」。現存的蟑螂種類多達6000多種,其中超過90%的蟑螂生活在野生環境下,它們的食物以植物以及其他昆蟲為主,比如澳洲大蠊就是一種主要以植物為食的蟑螂,還有我們常見的亞洲姬蠊則是一種主要分布在田野中以其他昆蟲的卵為食的昆蟲,因此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大多數的蟑螂還算是一種益蟲。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蟑螂都遠離人類的生活區域,根據研究發現,全世界範圍內約有50種蟑螂以人類的家居為生存環境,這些蟑螂被稱為「家蟑螂」。我們上面說的「土鱉」就是家蟑螂的一種,除了「土鱉」外,我國最常見的蟑螂就是「德國小蠊」。從名字上,我們就不難看出,這是一種入侵物種。

沒錯,德國小蠊確實不是我國本土的物種,雖然它的名字裡有「德國」,但是它的原產地卻在非洲。德國小蠊入侵我國僅有短短的20多年的時間,但是,它以超過其他普通蟑螂數倍的繁殖能力,成功的泛濫成災。據科學的研究發現,一隻成年雌性德國小蠊一年就能產下約10-50萬隻後代,最恐怖的是,它即使不經過雌雄交配,都能單性繁殖。

△上圖為德國小蠊體長平均在1.5公分左右

小結:總的來看,並不是所有的蟑螂都對人有害,只是那些雜食性的且生活在人類的住所中的蟑螂才是真正的「害蟲」。

蟑螂在生態中的作用?

無論是生活在什麼環境下的蟑螂對於自然生態來說,都是重要的一環。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分別說一下野外和家居兩種環境下的蟑螂對於生態的作用。

01 首先是家居的蟑螂

家居的蟑螂大多數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確實是「害蟲」,但是,它們本身也是許多生物的食物。對於家居蟑螂來說,它們的天敵有很多,包括我們人類在內,還有壁虎、蜘蛛、老鼠、蜈蚣等等。在有蟑螂出沒的地方,以上這些生物的大部分食物都是蟑螂,尤其是壁虎,堪稱蟑螂「殺手」。

所以,即使在我們人類看來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家居蟑螂,也支撐了許多生物的生存。這就是家居蟑螂對於生態的作用。

02 野外的蟑螂對生態的作用

上面我們說過,蟑螂的種類超過了6000種,而且大多數的蟑螂都生活在野生環境下,再加上蟑螂本身的繁殖能力較強。所以,在野生環境下,蟑螂是的數量是很恐怖的。如果單純的一隻蟑螂對生態可能毫無作用,但是,如此龐大數量的蟑螂就對生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了。

首先,美國德州大學的生物學教授通過研究發現,野生環境下的蟑螂主要以腐敗的有機物為食,蟑螂將這些有機物消化之後排出的糞便,有利於植物的生長。也就是說野外的蟑螂在生態中扮演了「分解者」的角色。這是它的第一個作用。

其次,野外蟑螂如此龐大的基數為大量的生物提供了食物,比如蜥蜴、螞蟻、蛙類等等都有著捕食蟑螂的習性。除此之外,蟑螂對許多的膜翅目動物有著重要的意義,比如一些寄生蜂類會將卵排在蟑螂體內,讓蟑螂成為天然的營養池繁育後代;再比如膜翅目下的扁頭泥蜂的繁殖甚至主要依託於蟑螂,它們利用蟑螂的方法很有意思。當雌性扁頭泥蜂要繁殖時,它們通常會找到一隻蟑螂,然後用自己的尾刺刺入蟑螂體內,尾刺中的毒液會將蟑螂麻痺,之後扁頭泥蜂通過多次刺入的方式,讓蟑螂徹底失去反抗能力。之後,扁頭泥蜂在通過撥弄蟑螂的觸角,控制蟑螂乖乖地跑進自己的巢穴中。最後,雌性扁頭泥蜂會在蟑螂的腹部表面產卵,等待卵孵化成幼蟲後,幼蟲就會自己咬開一個小洞鑽入蟑螂的體內,靠吃蟑螂體內的器官和營養物質長大。

△上圖為一隻在蟑螂腹中成功長大的扁頭泥蜂

總結

蟑螂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不容饒恕,在所有的蟑螂中,大部分的蟑螂是對自然生態有著重大貢獻的,它們不僅是自然中的分解者,還是許多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營養池」。當然,大多數家居型的蟑螂對我們人類來說確實是「害蟲」,不過即使是害蟲,它們也養活了許多在人類棲息範圍內生存的生物。

相關焦點

  • 在中國被人人喊打的蟑螂,卻成為澳洲人的寵物,一隻就賣60美元
    一說起蟑螂,很多人已經表示不寒而慄了。這種動物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被當成害蟲,只要它出現在家裡,就證明你家裡的環境衛生已經堪憂了。倘若這種生物出現在飯店的話,那對於飯店來說更是有著滅頂之災,由此我們也能夠看得出人類有多麼厭惡這種生物。但是就是這樣一種被人人喊打的生物,卻在澳洲被當成了寵物養殖。這還不是最奇怪的,最可怕的是這種蟑螂在當地還能夠賣到60美元的價格。
  • 蟑螂是人類公敵,在生態系統中真的一無是處嗎?
    這些昆蟲已經存在了數億年,遠在人類或靈長類動物在地球上行走之前,它們代表了我們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熱帶樹冠層中形成了24%的節肢動物生物量。城市蟑螂 vs. 野生蟑螂我們稱之為害蟲並想消滅的蟑螂和生活在野外的蟑螂是不同的。蟑螂是蜚蠊目的一部分(Blattaria)。蟑螂比例最大的兩個家族是蜚蠊科和匍蜚蠊科。
  • 蟑螂都有些什麼用 它不只是噁心人的小動物 對人類有大用
    提到蟑螂這個東西,很多人可能都會一陣反胃,覺得噁心或者怎麼樣,事實確實是這樣,蟑螂這種東西,就跟老鼠差不多,幾乎到了人人喊打的程度,但想要成功打掉蟑螂,可沒有那麼簡單,作為跟恐龍同時代的生物,它們能夠在地球上生存這麼久,自然是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說的簡單點,那就是適應能力極強,再加上什麼都能吃
  • 中國科學家從蟑螂中尋找「治病良方」
    打開箱蓋的一瞬,密密麻麻的蟑螂如洪水一般在箱內四散奔逃。在這個被外界稱為「蟑螂屋」的實驗室裡,李勝和他的合作者正試圖從這種褐色生物中尋求「治病良方」。李勝的實驗室被外界稱為「蟑螂屋」,裡面培養著數萬隻不同品種的蟑螂。新華社記者李嘉樂攝李勝是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昆蟲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的教授。他團隊的箱子裡培養著數萬隻不同品種的蟑螂。
  • 華師有個蟑螂屋,裡面養了幾萬隻小強……
    「小強」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似乎是人人喊打的「公害」。可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昆蟲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的李勝教授團隊卻覺得它渾身是寶。北京時間3月21日凌晨,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子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李勝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詹帥研究員等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美洲大蠊發育可塑性的基因組與功能詮釋)。
  • 中國人最「討厭」的蟑螂,在澳大利亞卻成了寵物,體型更大
    在社會中人類是主體,跟人類一起的還有許多的自然生物,這些大小不一的生命體,與人類一起同呼吸共命運。有些生物因為存在著危害性,而被人們所排斥,例如老鼠。而在中國,還有一種生物,幾乎是很多人的「噩夢」,看到就害怕。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人喊打的生物,到了澳大利亞,卻成為了寵物!
  • 生物相互作用驅動生態系統轉型
    生物相互作用驅動生態系統轉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31 23:55:28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I. A.
  • 看到蟑螂,千萬別用踩的!否則留下的「後患」,或比它本身還可怕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會有一種人人喊打的生物,它是可以跟老鼠並肩的蟑螂。蟑螂,被人們很親切的稱為「小強」。無論哪個地區都會有蟑螂的出現,而人們通常的解決辦法就是看到一隻拍死一隻,要不然就是用腳踩死。因為並不敢用手去抓,所以很多人消滅蟑螂的方式就是用腳將其踩死,但是你知道嗎?已經死去的蟑螂的屍體,有可能比蟑螂本身還要可怕,你若是看完蟑螂死了之後留下的「後患」,你或許就應該明白了。
  • 蟑螂太可惡了,什麼是蟑螂的天敵
    我們發現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從煤炭和琥珀中發現的蟑螂,與你家櫥櫃中的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億萬年來它的外貌並沒什麼大的變化,但生命力和適應力卻越來越頑強,一直繁衍到今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曾經有生物學家根據蟑螂的生態習性下了一個定論: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發生了全球核子大戰,在影響區內的所有生物包括人類和甚至魚類等都會消失殆盡,只有蟑螂會繼續它們的生活!
  • 萬物皆可娘:貓娘已落伍,蜈蚣娘、螳螂娘不算什麼,蟑螂也不放過
    現在喜歡動漫的小夥伴可謂是越來越多了,很多東西加入了二次元元素都會變得呆萌可愛起來,這也就是萬物皆可娘的原因,這一次網友們再一次刷新了我的認識,貓娘已經徹底落伍,蜈蚣娘、螳螂娘不算什麼,蟑螂也不放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稀有物種在生態系統中作用不可替代
    近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領導一支國際科研團隊,通過對高山草地、珊瑚礁和雨林等三個迥然不同的複雜生態環境進行研究,發現稀有物種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獨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研究人員發現,自然界中最為獨特的生態功能絕大多數來自於稀有物種,這些物種和相應的生態功能在生物多樣性遭受侵蝕的過程中異常脆弱。
  • 家裡的蟑螂總是殺不完,怎麼辦?快給我支點招
    蟑螂雖不如老鼠那樣,人人喊打!但提到它,也頗令人頭疼。先來看看蟑螂強大的生命力吧!很多人認為可以一腳踩死蟑螂,這似乎沒錯,但是還得看你穿的什麼鞋子,底鬆軟的鞋,未必能踩死蟑螂!蟑螂什麼都吃,不怕中毒嗎?實際上,蟑螂真的有點百毒不侵,這要得益於它強大的解毒基因。蟑螂體內有一種叫做細胞色素P450的基因,可以幫助抵抗有毒物質,所以,人家遇到有毒的,自動解毒,過濾掉了,就是這麼強。
  • 蟑螂在地球上消失會對地球有影響嗎?
    近幾個月,筆者深受蟑螂的毒害,自從筆者開始放棄吃外賣開始自己做飯時,家裡的蟑螂漸漸多了起來,經身邊朋友的推薦筆者就去商場買了蟑螂屋才讓蟑螂數量變少了一點。有時候筆者不由感嘆為什麼會有蟑螂這種反人類的生物出現。
  • 老鼠、蚊子、蒼蠅和蟑螂滅絕了會有什麼後果?
    它體表多毛,經常在人或畜的排洩物及屍體等處爬行覓食,吸附並傳播大量病原體如霍亂弧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蛔蟲等。畜禽類重要疾病如禽流感、口蹄疫、豬瘟等和它也有關聯。蟑螂號稱打不死的小強,它汙染我們的食品和衣物,引起許多胃腸道傳染性疾病。它的排洩物和脫落表皮帶有過敏原,使人出現皮疹、哮喘等。
  • 蟑螂的天敵有多厲害?大腦被控制,成為孵卵器!
    在1億年前,當恐龍支配著地球大陸生態系統時,現代蟑螂的祖先進化出來。到了恐龍已經滅絕了6500萬年的今天,蟑螂仍然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它們相當活躍。那麼,蟑螂如何存活那麼久?它們有天敵嗎?什麼動物會吃蟑螂? 蟑螂的生存能力確實非常強大,但它們絕非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它們也是有天敵的。可以說,正因為有了天敵的存在,才逼著蟑螂進化出更強的生存能力,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 這種生物能控制蟑螂的意識,借它的肚子孕子,然後掏空蟑螂
    筆者:三體-小遙眾所周知,世界上很多地區都有蟑螂的身影,它們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可以「死而復生」,並且能夠不斷繁衍後代,甚至有說法認為,蟑螂都是「雌雄同體」。總之,這種生物很難被徹底消滅,它們也因此被稱為「小強」。
  • 拍死蟑螂會出現很多小蟑螂,是真的嗎?
    蟑螂是最讓人厭惡的昆蟲之一,同時它已經成功超過了老鼠,成為了「四害」之首。作為一種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4億多年的物種,蟑螂已經適應了各種環境的變化,經歷了各種殘酷的考驗。如今的蟑螂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打不死的小強」了。蟑螂作為一種人人喊打的生物,只要見到,我們恨不得把它趕緊拍死。
  • 蟑螂的危害有哪些 蟑螂有什麼危害
    對蟑螂的討厭程度不低於蚊子,家裡的蟑螂有種「野火燒不盡」的感覺,各種辦法都用了,蟑螂還是再出現。為什麼這麼討厭蟑螂呢,不僅長得醜,還對我們人有危害,常見的危害是傳播疾病,傳播細菌,損壞財物,還汙染食物。你說我們怎麼可能不反感它。
  • 溼地生態系統的作用
    1、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由於溼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複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它對於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2、系統的生態脆弱性。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生態系統及組成
    4、在對有關實例分析的基礎上,認識人類的各種活動必須尊重生態系統的客觀規律。   重點、難點分析   1、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是本小節的學習重點,對於初中學生,生態系統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概念,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分析一個具體生態系統中各類生物的相互關係。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然後總結生態系統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