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校的構想
未來30年,教育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朱永新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走向學習中心——未來學校構想》,是一本關於「教育將來會怎樣」的預見之書、暢想之書。作者調研了國內外優秀的教育機構,提出未來學習新趨勢——走向學習中心。此學習中心,即未來的學校,將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學習時間會逐步彈性化,完全以學生為中心、以學定教的個性化學習將成為主流;未來的教師也將成為自由職業者,適應「人機共教」的教學模式;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將逐漸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學習過程更輕鬆,更貼近學生的個性和認知。(天一)
「多面特工」袁殊傳記
孫寶根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袁殊傳記》,依照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充分運用歷史的整體分析方法,以真實史料和未刊檔案資料為支撐,通過嚴謹考訂,全面客觀地展現了多面特工袁殊光輝而又坎坷的一生,著力展示其歷史功績,在學術上和現實中都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清寶)
我們為什麼睡不著
人類曾因焦慮而失眠,如今卻因失眠而焦慮。[英]達裡安·利德著、張雨珊譯,東方出版社出版的《我們為什麼睡不著》,深入考察了睡眠研究的歷史以及有關睡眠的各種理論,將歷史研究與臨床故事、流行文化、文學和電影、技術、廣告等例子結合起來,梳理了從古至今人們對睡眠和失眠的認識變遷,能夠讓讀者重新審視習以為常的睡眠認知。(樊宣)
人類最美的23個公式
人類發明數學公式,來描繪浩瀚宇宙和人生百態。世界的繁華秀麗,映襯出符號公式的簡潔之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和楊振寧的規範場,摸索出宇宙終極遊戲的規則;費馬大定理和歐拉恆等式,揭示出宇宙變化背後的數學世界;從凱利公式到貝葉斯定理,逐漸完全預測人類行為;蝴蝶效應的洛倫茲方程組和三體問題,則告訴我們數學的界限。量子學派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公式之美》,通過23個人類最普遍、最深刻、最實用的公式,用人文解析數學之美,用趣味解讀發現科學之美,用公式智慧重構思考體系,是一本很特別的科普讀物。(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