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折枝 雲心瀟灑
尚雲工筆花鳥畫
文 | 疏約
尚好清潔,古人用黃喙白羽以喻之。其中的黃喙比擬為未曾入世的青稚,而白羽則可望文生義,是顯而易見的,落實到身份,即為「處士」。「處士」當然是一種評價,未曾入世的所指之外,更傾向於人格的「完節」,用今天的標準而言,就是有原則,有底線,瑕疵少,如此,才能稱清潔,才能叫「處士」。自上而下,由裡到外都稱得上清潔之客的,水仙、蟬、筍、鶴……而能畫下它們,並且氣質上與之匹配的人,在我所識的諸友裡,尚雲兄算一個,尚由上衍,雲肇太淨,盡在名姓之中。
先見其畫,畫的是珍禽,一共四筆,一筆在宋朝,一筆在明朝,又一筆在民國,還一筆在現在。每一筆都關於世道,宋朝那一筆是清朗世道,精到處,似釉色初翻,萬象待新,新到標緻,標緻到別致,尚雲兄畫得了其中的貴態;明朝那一筆是喋血世道,花濺淚,鳥驚心,衰靡風氣,百廢不興,尚雲兄畫出胸中的避世態;民國那一筆是離亂世道,所離所亂,涉及民族,文化,道統,價值觀,宇宙觀……一切的一切,這是尚雲兄不能畫出的,但他畫出來了民國的無數局部;至於現在是什麼世道,是不必說出來的,見尚雲兄畫中的姿態就能知道一二了。
後見其人,些也文質,戴個眼鏡,有點像吳湖帆的樣子,莫名就可以相互對應起來了。尚雲兄的靜是真靜,靜不是聲音小或者少說話,而是態度達意的從容與優裕,很自然,如同南朝王藉的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番傾聊,很難回憶尚雲兄具體說了什麼,但他的處世,理念,想法,特質……卻傳遞給了我,他的安靜帶有隱蔽性,而隱蔽性也是處士的特徵之一,所有的議論,放鳴都是清清淡淡的,而用意的準確與用詞的模糊居然能完美結合,這種本領太難學了。
儉讓就更難學了。都是隱蔽的品質,看不見,摸不著的,但賢達定其為佳品,必定有其道理。儉在於克已復禮,是自我約束,是我與我周旋,講究的是心性的提煉與自律,一般人能做到類似就不錯了。讓在於退步,放棄一部分竟與,不幹擾他人,其實也是很難的,但尚雲兄都做到了,我覺得這才是他最可貴的東西,而畫面的講究,技能的純熟,心性的湛然都是儉讓品質的延伸罷了。
講究的畫是不分工筆與寫意的,重點在「講究」。「講」是描述,表達,「究」是學習,研究,兩者一結合,不就是格物致知嘛。比如調複雜的間色,表面看是顏色的組合,慢慢研究才發現調間色是思維層級的訓練,具體到最後就得由畫面「講」出來,由此完成了一次「講究」的循環。很多畫家在「講究」上是不耐煩的,而尚雲兄,倒是耐煩的一個,既然這樣,不妨講究下去吧!
尚雲兄畫畫以外還頗喜歡文玩,又以家具為長,這是極有裨益的。兩者在方法上其實是異曲同工的,特別是與工筆畫,細膩的打磨,規整的計算,比例的和諧,空間的組合……落實到最後精雅的成品,皆是妙造的匠心。
花鳥畫在唐朝自成體系之後,有個美稱叫「折枝畫」,非常形象的把鳥與花的關係巧妙地嵌在其中了。看尚雲兄現在的畫,其實是「白羽立枝」,精神內在過於得靜態,他需要一種真正的動能,所以尚雲兄找冠南先生學習是對的,希望在未來的某天,能看到真正「白羽折枝」的尚雲與尚雲的畫。
「尚雲先生的畫,初看有意趣,細看又有其哲思,情感上經得起品鑑,技法上經得起推敲,如行雲流水,不經意間流入你心間,給人帶來一片清新之色,這就是尚雲工筆畫獨特的魅力。」
——江蘇省國畫院副研究員/傅抱石紀念館館長助理/
東南大學藝術學博士後 黃戈
尚雲
SHANG YUN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
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
宜興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吳冠南花鳥畫研究中心研究員
尚雲,號意齋,江蘇宜興人,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師從著名畫家吳冠南、 蘇百鈞等先生。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展覽並獲獎。
Art History
藝 術 歷 程
※2007年 國家文化部第三屆「金鼎獎」全國書法美術大賽金獎
※2009年 作品《春篁棲禽圖》--入選首屆全國「徐悲鴻獎」中國畫展
※2010年 作品《春曉》--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新人獎」(最高獎)
※2012年 作品《故園鶴鳴聲入夢》在2012吳冠中藝術館開館暨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獲優秀獎
※2012年 作品《九皋鶴鳴聲入夢》在「翰墨新象」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入選
※2013年 作品《都市客影》在慶花博——紀念惲南田誕辰380周年暨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入選
※2014年 作品《隱世之樂》在「重溫經典」婁東(太倉)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入選
※2014年 作品《家園之夢》在「中國陶都陶醉中國」吳冠中藝術館第二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 獲優秀獎
※2015年 論文《觀全國美展,話評審機制和審美取向》在《中國畫學刊》第一期發表
後面我們還將推送尚雲先生的扇面畫作品專輯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