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你不知道的攝影乾貨

2020-12-06 騰訊網

景深

景深前界和景深後界分別共軛的兩個成像平面之間的距離。像深與景深相對應,像深越大,景深也就越大。

確定景深的標準:135相機可允許的模糊圈直徑一般為1/30mm,即0.033mm。

光圈對景深的作用

超焦距:

當鏡頭聚焦在無限遠時,位於無限遠的景物結成清晰的影像,同時在有限距離某一點上的物體也能達到清晰的標準,近於這一點的物體就模糊起來,那麼,這個物體到鏡頭之間的距離就是超焦距。

焦距(Focal length):

透鏡中心到其焦點的距離。焦距的單位通常用mm(毫米)來表示,一個鏡頭的焦距一般都標在鏡頭的前面,如f=50mm(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標準鏡頭」,因為其視角於人眼視角相同故稱標準鏡頭),28-70mm(我們最常用的鏡頭)這個焦距段是最適合拍人像的、70-210mm(長焦鏡頭)等。

光圈(Aperture):

用於控制鏡頭通光量大小的裝置。光圈用F表示,有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光圈決定曝光量,數值越小孔徑大。

開大光圈畫面亮,縮小光圈光線差。

光圈越大景深小,背景虛化顯主體。

光圈縮小大景深,背景清晰拍風光。

快門(Shutter)

用於控制曝光時間長短的裝置。種類分為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

在傳統機械相機上快門一般採用簾幕式快門和鏡間葉片式快門以及鋼片快門三種,在現在的數碼單反中也有有使用,而電子快門多使用在微單、卡片機以及手機的相機模組中。其中簾幕式快門又可分為縱走式簾幕快門、橫走式簾幕快門。鋼片快門可以達到更高的速度(目前最高快門速度可達1/12000秒以上)。鏡間葉片式快門的最高速度一般不超過1/500秒,但鏡間葉片式快門的最大優點是拍攝時產生的噪音極低,極利於偷拍,並可以實現全速度範圍內同步閃光。

快門速度(Shutter speed)

快門開啟的時間。它是指光線掃過膠片的時間(曝光時間)。例如,「1/30」是指曝光時間為1/30秒,同樣,「1/60」是指曝光時間為1/60秒,1/60秒的快門是1/30秒快門速度的兩倍。其餘以此類推。

說明:有些資料把快門速度稱為快門時間,二者名稱不同,但含義相同,均指快門打開的時間。

景深(Depth of field)

影像相對清晰的範圍。景深的長短取決於三個因素:鏡頭焦距、相機與拍攝對象的距離、所用的光圈。景深與以上三者的關係是:(1)焦距越長,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長(例:在同樣的光圈、距離的情況下,28mm的鏡頭的景深要遠遠大於70mm鏡頭的景深);(2)距離越近,景深越短,距離越遠,景深越長(例:在同樣的焦距、光圈的情況下,拍攝對象在10米時的景深要遠遠大於拍攝對象在1米時的景深);(3)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長(例:在相同的焦距、距離的情況下,光圈為F16時的景深要遠遠大於光圈為F4時的景深)。

景深預覽(Depth of field preview):

為了看到實際的景深,有的相機提供了景深預覽按鈕,按下按鈕,把光圈收縮到選定的大小,看到場景就和拍攝後膠片(記憶卡)記錄的場景一樣。

構圖

構圖的名稱,來源於西方的美術,其中有一門課程在西方繪畫中,叫構圖學。

構圖這個名稱在國畫畫論中又叫布局,或叫經營位置。也就是說,攝影構圖是從美術的構圖轉化而來,我們也可以簡單的稱它為取景。

不論是國畫中的布局,還是攝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構圖的部分內容,並不能包括構圖的全部含義。因此,統一用構圖這個稱呼是較科學準確的。

常見的構圖方法

1.三分法構圖(九宮格構圖)

三分法構圖也被稱為九宮格構圖,是一種比較常見和應用十分簡單的構圖方法。一般有兩橫兩豎將畫面均分,使用時將主體放置在線條四個交點上,或者放置在線條上。操作簡單,表現鮮明,畫面簡練,很多相機上都直接配備有這個構圖輔助線,應用廣泛,多應用於風景、人像等。

2.對稱式構圖

對稱構圖有上下對稱、左右對稱等,具有穩定平衡的特點。在建築攝影中表現建築的設計平衡,穩定性。廣泛應用於鏡面倒影中,表達出唯美意境,畫面平衡性的特點。對稱式構圖多用於建築、倒影拍攝等。

3.框架式構圖

框架式構圖框架式構圖會形成縱深感,讓畫面更加立體直觀,更有視覺衝擊,也讓主體與環境相呼應。經常利用門窗、樹葉間隙、網狀物等等來作為框架。良好構圖的一個訣竅就是尋找適合拍攝主體的框架,比如一棵樹或一扇拱門。選擇框架式前景能把觀眾的視線引向框架內的景物,突出主體。將主體影像包圍起來,形成一種框架可營造一種神秘氣氛,就好像一個人從藏匿處偷偷窺視某個地方。框架式構圖有助於將主體影像與風景融為一體,賦予照片更大的視覺衝擊。留心詮釋主體影像的不同方式,多花時間觀察拍攝主體,繞拍攝主體多走走,當你從不同視角審視拍攝主體時,你會發現可供拍攝的角度很多。

4.中心構圖

中心構圖十分簡單,就是將主體放在畫面中心,新手經常使用,對於構圖來說是最為穩定的一種,可以從這個構圖法學起,然後慢慢增加其他的構圖法。中心構圖在很多時候是很好使用的方法,但很多題材使用中心構圖可能會缺乏新意,所以要學會使用多種構圖方法。中心構圖適合拍攝建築物或者中心對稱等物體。

5.引導線構圖

就是通過線條來引導觀眾視線,吸引觀眾關注畫面主體。引導線不一定是具體線條,在現實生活中,道路、河流、整排樹木、甚至是人的目光等都可作為引導線使用,只要有一定線性關係就行。引導線構圖可以拍攝很多題材,主要起到的是引導視線的作用,比如道路橋梁河流建築等等,更注重意境和視覺衝擊力。

6.對角線三角形圖

對角線構圖的圖片有動態張力,更加活潑。三角形構圖會增添畫面的穩定性,常在畫面中構建三角形構圖元素,特別是人像攝影中。多用於拍攝建築、山峰、植物枝幹、人物等。

7.黃金螺旋構圖

我們將我們相機畫面分為一定的比例,再將之不斷細分,會得到一條曲線,這就是黃金螺旋構圖

感光度(ISO)

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單位用「度」或「定」來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為100度/21定的膠捲。感光度越高,膠片越靈敏(就是在同樣的拍攝環境下正常拍攝同一張照片所需要的光線越少,其表現為能用更高的快門或更小的光圈)。

色溫(Color temperature)

各種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稱為「色溫」。單位為「K」。我們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負片所能適應的色溫為5400K-5600K;燈光型A型、B型所能適應的色溫分別為3400K和3200K。所以,我們要根據拍攝對象、環境來選擇不同類型的膠捲,否則就會出現偏色現象(除非用濾色鏡校正色溫)。

了解白平衡

白平衡是數位相機的一個極重要概念。所謂白平衡(英文名稱為White Balance),就是數位相機對白色物體的還原。一般白平衡有多種模式,適應不同的場景拍攝如:自動白平衡、鎢光白平衡、螢光白平衡、陰影白平衡等。

調整白平衡

不同的數位相機有著不同的調節白平衡的方式,你需要閱讀相機的說明書,學會如何改變白平衡設置。說到這兒,許多數位相機都有自動或半自動白平衡模式,幫助你進行調整設置。

曝光(Exposure)

光到達膠片表面使膠片感光的過程。需注意的是,我們說的曝光是指膠片感光,這是我們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經過的一個過程。它常取決於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因此又有曝光組合一詞。比如,用測光表測得快門為1/30秒時,光圈應用5.6,這樣,F5.6、1/30秒就是一個曝光組合。

曝光補償(Exposure Compensation一般曝光補償都是用在自動或者半自動曝光模式中的,如果是全手動曝光模式,很少採用曝光補償,因為依靠快門和光圈的調節,也可以改變進光量了。

在複雜的光線及強對比高反差的環境中,利用自動曝光或者快門、光圈優先模式,有時很難照顧全面,無法突出主題,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時就需要拍攝者手工對設備進行相應的曝光參數調整,這就是曝光補償,也稱±EV。對於初學者來講,曝光補償一般用於靜物、景物拍攝的場合。這個場合適合從容進行參數調整,用不同的補償方案拍攝多張照片以供挑選。不過在存在反差極大的畫面中,曝光補償很難照顧全面,容易顧此失彼。

名詞解釋

1、光比

指照明環境下被攝物暗面與亮面的受光比例。光比對照片的反差控制有著重要意義。

2、光位

指在三維空間中燈具所處的具體位置。其中包括面光、耳光、臺口柱光、腳光、臺口頂光、頂排聚光、頂排泛光、天排光、地排光、側橋光、流動光、側光、(吊籠臺架)追光等。

3、焦距

透鏡中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離。

4、視角

鏡頭中心點到成像平面對角線兩端所形成的夾角就是鏡頭視角,對於相同的成像面積,焦距越短,視角越大。

5、明度

鏡頭明度的大小就是光通量的多少。口徑大光通量多,明度就大,反之明度小。明度大小以光圈係數按倍數來計算。明度的大小是決定暴光的重要因素之一。

6、立體感

通過光線,影調,色彩的處理,表現出物體長、寬、高的形狀,再平面上再現三度空間的被攝對象,就有了立體形狀的感覺。一般多用側光,逆光來拍攝。

攝影用光

光線主要包括四種特性——光線的強度,光線的性質,光線的方向性,光線的色彩。

光線的方向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順光、側光、逆光和漫射光。

1、順光

又叫正面光、平光。光線從被攝者正面照射,特點是被攝者全部受光,光線亮度高,影像平淡,色彩還原較好,但光比較平,很難表現出立體感

2、側光

光線來自被攝者的側面,通常又分為前側光和後側光,特點是被攝者有明顯的立體感,影調層次、線條輪廓等都更為豐富,能較好地刻畫人物的外型特徵和表情神態

3、逆光

又稱為「背光」。光線從被攝者的背面或斜後面射來,特點是光線能為被攝者勾勒出漂亮的輪廓線,可使人物與背景區別開,表現出很強的空間感。

4、直射光

又稱為「硬光」。在室外一般是指晴天太陽發出的光,特點是方向性強,照射到被攝者身上能形成較強的明暗對比和立體感,有一種比較硬朗的效果。

5。散色光

又稱為「軟光」。在室外一般是指陽光透過雲層,或被地面、牆面等反射,特點是無明確的方向性,照射到被攝者身上明暗關係不十分明顯,中間過渡層次豐富,影像較為柔和。這種光線是拍攝人像比較理想的光線,人物皮膚層次的表現非常豐富。

拍攝角度

正面

1/3側面

2/3側面

全側面

俯拍

仰拍

平拍

攝影測光

多區域測光

多區域測光也叫評價測光,它是將畫面分割成數個區域。各自獨立運算後再整理。取得一個完整曝光值,多區域測光方式往往優先考慮被對焦的主要目標,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對焦的主要目標也就是需要獲得正確曝光的部分。有了多區域測光,即使是對攝影一竅不通的人也會輕易獲得準確的曝光效果。所以多區域測光是當前比較先進、流行的測光方式,也是當前高等級自動照相機默認的測光方式。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是大多數相機普遍採用的測光模式,應用也比較廣泛。中央重點測光意味著曝光讀數受中央區域的影響最大,受畫面四角的影響最小,通常中央重點測光對畫面中央2/3的部分比較敏感(具體範圍依照各種不同品牌的相機的而有所差異),某些相機對畫面的底部予以重視,以減少天空對景物的影響,在正常拍攝條件下,中央重點測光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測光棋式,但如果畫面主體不在中央或是逆光拍攝,便有可能引起測光的誤差。

點測光

點測光又稱重點測光,是對取景範圍中的1%–5%區域測光。點測光模式用得極少,也不易掌握。但在某些情況下,點測光卻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了解在何種情況下應該使用點測光,並能正確使用點測光,一方面可使主體曝光精確,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寬容度」來創造出現實中無法看到的奇妙圖片。

點測光模式適用的情況:現場光線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況,如逆光下,這種情況如果不用點測光,可能會造成需要表現的主體曝光不準,太亮時主體人物成為剪影、畫面發白沒有層次或者是太暗看不出細節。

攝影技巧

一般攝影拍攝出好的攝影作品需要有一定的器材、耐心,以及一些必要知識。所謂「攝影」,就是對一些景物的局部或者全部進行拍攝,以被攝物體的獨有特徵之美來吸引觀眾。但在拍攝時近景時,通常由於相機離被攝物體很近,所以很容易因為相機的舉握不穩定而影響像質。不過你可以通過購買一些適當的器材來克服這些問題。拍攝好的攝影作品需要掌握以下幾個技巧:

一、使用三角架

拍攝時必須將相機安裝在一個三角架上以防止相機的晃動。儘量的將相機靠近被攝物體,並且注意不要引入不必要的陰影。

二、調焦軌

雖然它不是拍攝時的必備品,但是調焦軌卻是一個很好的輔助裝置可以幫助你拍攝出好的特寫鏡頭。調焦軌能夠使相機以非常小的增距沿著X和Y軸線移動,能夠精確的控制相機的位置和畫面的景深。如果用移動三角支架來達到理想的位置則是非常麻煩的。

三、使用快門線

即使你已經將相機安裝到了三角支架上,但是如果你在按快門的時候不小心,仍然有可能使相機產生晃動,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建議你最好還是使用快門線。

四、使用黑色或有色背景

在拍攝時,當被攝物體的背景為黑色,那麼就能夠使拍攝出來的圖像看起來最清楚。你也可以使用模糊的背景,特別是當被攝物體的色彩很濃的時候。

五、在必要的時候使用反光卡

使用一個白色的卡片或是用一張鋁箔包在卡片上,將光線反射在被攝物體上,以照亮物體上的陰影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這張卡片出現在被拍攝範圍內。

六、一定要有耐性

有時候,即使是一陣微風也會使拍攝到的特寫鏡頭出現模糊的情景。在這個時候,你就一定要有耐性了,最好是等到風過了之後再進行拍攝。同樣的,在戶外拍攝時,當天上的雲將太陽遮住了,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後再拍攝,這樣拍攝出來的照片看起來會比多雲時拍攝的照片的色彩更鮮豔、明亮一些。

七、運用好構圖

奧地利攝影家伊涅斯特·哈斯對於構圖,他已達到手中無劍,劍在心中的境界,他認為:「構圖在於平衡,每個人對平衡的處理都各有不同。」正如同武功達到最高境界時,已沒有招式名稱,只憑自己的功力去化解。關於相機在構圖中的位置。他認為:「你越能忘記你的器材,越能集中你的題材和構圖,那麼相機只是你眼睛的延續,再沒有其他意義。」

小雅各布斯還認為:「構圖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線條、形式、質感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空間。當然色彩同樣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會聚的線條一般能說明透視關係,但並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現出透視的深度不可。許多傑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圖案。在取景器中的某個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據攝影者個人的感受進行安排的。因此,怎樣構圖,和怎樣選擇主體、光線、色彩一樣,也能成為一個攝影家獨特的個人風格的基礎。「在大多數情況下,每幅照片中都有一個或一組形狀或形式起主導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體積、位置和其他形狀等,都是為主導因素服務的。「構圖中的對比,是指大與小、明與暗、近與遠、主動與被動、平滑與粗糙、色彩的濃豔與輕淡等等的對比。要多利用這些相互對立的因素,通過它們使主體影響整個構圖。例如,恰當地利用對比法則,照片就會具有強大的魅力。」有些人或許對構圖有天賦。

當畫面中被攝主體在畫面中所佔比例過小,或畫面的空白空間比較單調時(例如拍攝夕陽下的高樓大廈時),可以創造性地運用欠曝形成剪影作為前景,通過黑色的剪影既可以壓迫觀眾的視覺投向被攝主體,同時黑色剪影也不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我們甚至可以運用以剪影作為主體的邊框,形成方、圓或變異的各種形狀,使平常的景物具有獨特的畫面形式感,增加畫面的縱深感。

「寧過勿欠」與「寧欠勿過」的兩種曝光原則

關於攝影壇裡「寧過勿欠」與「寧欠勿過」的兩種曝光原則,各有各的觀點,兩者都有為數不少的支持者。顧名思義,「寧過勿欠」指的就是「寧可過曝也不可欠曝」,只要曝光直方圖不超出右邊界,就可以放心地過曝,這樣反而能讓畫面最大限度地乾淨細膩,並且感光度越高,效果越明顯;「寧欠勿過」指的是「寧可欠曝也不可過曝」,因為欠曝帶來的圖片不夠亮的問題完全可以用後期PS補救回來,而一旦過曝、丟失細節,拿什麼軟體都難以解決了。

以上一些照片文字 來在網絡僅供學習參考 侵刪

相關焦點

  • 攝影大師是如何拍照和修圖的?每一點都是乾貨
    安塞爾·亞當斯就說過:你不是拍照片,是制照片。所以,僅是簡單的拿起手機隨手一拍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成為經典,了解自己的手機是第一步。且撇開攝影技巧不談,我想和你們分享的是關於手機的那些事。當你用手機拍照時,一定要確定主題(敲黑板)只有明確主題,才能知道誰才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如果你常常覺得自己的照片畫面感不強,內容太過凌亂,那就是主題不明確。
  • 乾貨分享-一起大白話講講攝影常見的術語
    上一篇乾貨分享-攝影的術語白話解答(一)我們一起討論了全畫幅,定變焦以及曝光三要素。咋們今天聊一聊下面常見的攝影術語以及其現實中起到什麼作用。你發現在快門優先或光圈優先模式下,相機拍出來不符合現實環境的亮度,你可以自己調動曝光補償按鈕(+/-按鈕)來改變亮度,需要注意的是操作原則白加黑減,M模式不能使用。三、AF/MF這兩其實是英文縮寫。AF則為「Automatic Focus」,自動對焦;MF則為」Manual Focus「,手動對焦。
  • 攝影中直方圖你不知道的作用!
    很多人剛接觸攝影的人,可能還不知道直方圖是什麼。那麼直方圖跟攝影又有什麼關係?知道這個又能怎樣?......這要是在我們東北就一句,你噶啥!(開個玩笑,哈哈哈)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咱們一一介紹,先來看下直方圖是什麼這個見過吧,拍攝時,取景器裡可能會有,拍攝完成時照片屬性中會有,放到PS等修圖軟體中,還是會看到它的身影。
  • 攝影中大家不知道的冷知識,曼雷用攝影打破單點透視,突破常規!
    攝影中大家不知道的冷知識,曼雷用攝影打破單點透視,突破常規!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給大家分享了關於大攝影師曼雷,我們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關於曼雷大家不知道的冷知識,攝影他本身就是有一種天然的屬性就是紀實性,也就是說攝影具有客觀性,我們聊的這張照片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在20年代就把他拍虛了,他把一個二維的平面圖像讓它動起來了,這張照片的前景是虛的,背景是實的,就像是我們坐在車上所拍攝的,不管你所從事的是繪畫還是攝影,它最終是你想表達的一種想法,我們說去和去看一張作品
  • 這是一篇乾貨滿滿的巨人之路攻略
    △ 黑暗樹籬如果不自駕,有很多從貝爾法斯特出發的一日遊,只是旅遊團帶你去的時間段一定是人山人海。不過夏天的英國天亮的很早,黑的也非常晚,想了想覺得自己不可能既在前一天夜裡守落日到11點,然後第二天早上還能4點趕過來再看一遍日出,所以兩次機會都給了晚上。各位同學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安排。
  • 北愛爾蘭 巨人之路 | 這是一篇乾貨滿滿的攻略
    △ 黑暗樹籬如果不自駕,有很多從貝爾法斯特出發的一日遊,只是旅遊團帶你去的時間段一定是人山人海。所以也就意味著,根據各位的攝影需求,或者想要在人最少的時候靜靜在風景地上呆一會,你可能就得在這條線路上住上個一兩天的。所以我們在這條海岸線的安排是兩個晚上一個白天,光是巨人之路就去了兩次。
  • 聽說你還不會拍星空?這是一份超詳細的星空攝影攻略!
    在拍銀河之前,你要知道你要拍攝的銀河將會出現在哪,以及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銀河只有在夏季幾個月才能看見,銀河何時出現,何時推出都取決於現在是哪個月份,而4月-7月是拍攝銀河最合適的季節!知道天氣情況,並定期檢查你想拍的位置的天氣也十分重要。
  • 拍好身邊的美景,有哪些攝影技巧可用?這26字口訣,乾貨實用
    拍好身邊的美景,有哪些攝影技巧可用?這26字口訣,乾貨實用春夏之時,勃勃生機,身邊有很多漂亮的景色可以拍攝。那怎麼能拍好呢?有哪些技巧呢?攝影自學班,2句攝影口訣,26字,幫你拍出漂亮照片:小風景,拍花朵,太過清淡可調色。大風景,也穩妥,時間角度別找錯。
  • 影樓不教你的攝影乾貨,如何拍人物頭像、半身像與全身像
    頭像拍攝最重要的是對人五官的把握,拍攝時,將對焦點置於人物的眼睛上,可以更好地表現人物的眼神,使人物頭像攝影作品更生動。千萬注意不要讓模特的手指岔開,有一個不雅的姿態。最好能將模特的手指表現的修長,讓模特把手伸長,儘量表現出少女手指修長的特性。在拍攝半身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儘量不讓模特正對著鏡頭進行拍攝。即使是一個特別苗條的,正面面對鏡頭身材表現的也會有一些誇張。所以我們如何使人物拍攝出來更苗條,更瘦一些呢?
  • 攝影聊透視 讓你知道無敵的廣角是怎麼將透視生產出來的
    我是踩一腳攝影,自封的攝影「自學成材」榜樣,淫浸於攝影十多年,口袋裡肯定有你想要的乾貨。用廣角怎樣製造透視感?快講快講!莫急,按咱們的老規矩,先上圖,看圖說畫!看這張拍于洋湖溼地公園門口的圖。同理,下面這張雪景,將鏡頭貼近地面拍攝,放大地面線條的走向,讓原本平行的線條在透視效果的渲染下變成了放射狀,強化了線形透視。用廣角鏡頭,透視感就是這麼簡單地製造出來了!神不神奇?說穿了一點都不神奇,你也會的!還有一種強調透視效果的方法常用在風光拍攝中,那就是讓遠景處於焦外變模糊,而近景清晰。
  • 你不知道的是,找一個會攝影的男朋友竟有這麼多好處!
    他負責拍攝,你負責笑,甜蜜的生活,美麗的風景,用美麗的照片凍結生活精彩!今天,我想拍一張你男朋友的特別魅力的照片。01、成為你的開心果與其他人相比,你有更多的機會出現在相機裡,這樣一個快樂的微笑的機會會變得很多,因為攝影師總是知道如何使用很多幽默的方式讓這個主題有一個自然而自然的微笑。
  • 經典攝影理論:這些手機攝影技巧你知道幾個?
    攝影技巧分為4大層面:取景、曝光、虛實、構圖。 很多同學說這4個方面是不是用相機才能拍攝呢?其實不然,這是攝影的技巧,不管你用什麼攝影設備都是這樣的技巧。 那麼取景、曝光、虛實、構圖這4個方面在手機中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 拍美冬天,看這篇教程就夠了!送你9大冬天攝影技巧
    這幾個攝影技巧,幫你拍美冬天!還有幾大拍攝錯誤不要犯 這幾天東北好多地方都下雪了,2020年美麗的秋天,已經一去不返,下面我們開始拍冬天!那怎麼把冬天拍美,有哪些攝影技巧可用,哪些拍攝忌諱要避免呢?攝影自學班,為大家準備好了!
  • 和你談一談,攝影當中的光!
    就如同你手上的筆(相機),加上豐富的色彩(光線),那這幅畫一定會令人驚嘆!光的特性有下面這些:光是有強弱的。比如太陽照射的強光,或者手術室裡用的無影燈。而依稀路邊的點點路燈,就顯得昏暗多了。我們在光線較強的環境下,拍攝的畫面一般都是非常清晰明快的。
  • 手機攝影技巧:一天之中哪些時候最適合拍照?收藏!這幾個時間點
    「黃金時段」是指日出後40分鐘,日落前40分鐘左右的時段;「藍調時間」則是在日出前40分鐘到15分鐘左右,日落後15分鐘到40分鐘的樣子,這是關於時間該如何去尋找。確定好時間,那麼該去哪兒拍呢?天氣有沒有影響?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人喜歡大海有人喜歡老胡同也有人喜歡城市的車水馬龍,我想告訴大家這些場景都可以滿足你的想法。
  • 不知道用手機拍些什麼?試一下這樣拍攝,讓你的手機攝影不再單調
    還別說,很多人拿到手機之後就想著研究怎麼拍照,但是研究來研究去,卻還是不知道要用手機來拍攝些什麼,最終手機就這樣變成了一部只用來玩遊戲的工具,都已經違背了自己剛開始的對攝影的想法和初衷。不僅別人是這樣,我自己曾經也有過這樣經歷。
  • 知道什麼是攝影中的影調嗎?
    攝影中影調來源於音樂,來源於音樂中的術語,是因為攝影這種利用光影變化而構成的畫面更具有一種音樂般的視覺上的節奏與韻律。而對攝影作品而言,「影調」,又稱為照片的基調或調子。指畫面的明暗層次、虛實對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間的關係。通過這些關係,使欣賞者感到光的流動與變化。
  • 剪影照片拍不好看?指明失敗的6大主因,告訴你剪影攝影咋改正
    剪影照片拍不好看?指明失敗的6大主因,告訴你剪影攝影咋改正!很多朋友喜歡剪影的照片,但自己拍不出來剪影,或者拍出來的剪影不好看,這篇教程將為大家介紹怎麼拍剪影,怎麼把剪影拍好看,以及不好看的六大原因是什麼?
  • 攝影后期,photoshop色相飽和度調色,你不知道的正確使用方法!
    攝影后期中,photoshop色相飽和度調色,你不知道的正確使用方法。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分析一下色相飽和度命令是如何工作的,色相飽和度命令的快捷鍵是ctrl+u,我們現在打開一張照片,我們現在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想把照片中背景天空的顏色替換掉,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如果我們直接調整色相的偏移時,你會發現照片的天空顏色的確可以被換掉,但是天空顏色改掉的同時,你的主題人物的臉色將不會正常顯示。
  • 一篇乾貨教會你!
    文中引用需要寫明作者姓氏和文章發表年份,我們這裡只討論最常見的「indirect citation」,即作者的觀點需要經過你的改寫再出現在你的文章當中。基本格式有兩種:1.作者的姓氏不出現在行文中,例如:…(Sharma and Tan, 1994)…(Huang, 2019)注意:【在第六版中】如果引用的一篇文章有3到5個作者,第一次引用要把所有作者都列出來,例如:(Kernis, Cornell,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