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踩一腳攝影,自封的攝影「自學成材」榜樣,淫浸於攝影十多年,口袋裡肯定有你想要的乾貨。
用廣角怎樣製造透視感?快講快講!
莫急,按咱們的老規矩,先上圖,看圖說畫!
看這張拍于洋湖溼地公園門口的圖。噴水池在超廣角鏡頭的抵近拍攝下變形得極度誇張,而這種誇張的變形效果,拓展了前景和背景之間的巨大空間,給畫面產生了強烈的透視感,畫面中的景物遠近懸殊,視覺效果明顯。而如果用遠攝鏡頭拍攝,結果剛好相反,它能壓縮被攝空間,削弱線形透視,與此正好相反。在這裡鏡頭的焦距是影響線形透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廣角鏡頭能在前景中包括更多有會聚趨勢的導線,從而主導影像的走向結構,增強線形透視。
同理,下面這張雪景,將鏡頭貼近地面拍攝,放大地面線條的走向,讓原本平行的線條在透視效果的渲染下變成了放射狀,強化了線形透視。
用廣角鏡頭,透視感就是這麼簡單地製造出來了!神不神奇?說穿了一點都不神奇,你也會的!
還有一種強調透視效果的方法常用在風光拍攝中,那就是讓遠景處於焦外變模糊,而近景清晰。如下圖,遠處的樹木、亭臺處於焦後都變模糊了,而水中那隊在寒風中遊弋 嬉戲的鴨子處於焦點,影像清晰,兩者一個清晰一個模糊,距離感就出來了,透視感也就產生了!
將前景置於明亮處,而背景趨向暗淡,這種處理手法也是一個不錯的強化透視的方式。如下圖的瑜珈美女曝光準確,而背景有意壓暗。這樣的結果是將主體從昏暗的背景中跳脫出來,即突出了主體,也場景的透視感也得到了強化。
而這一張夜幕下的小妹妹,則不僅前景、背景光線的明暗差異強化了畫面的縱深感,而且路燈的排列更突出了線形透視感。所以在攝影實踐中對一個場景透視感的強化有時是多因素的結果,在實踐中有時要強調和突出某一種方式的運用,但也不應忽略其它因素對強化透視感的影響。這就看我們對現場光線、主體的掌控能力以及攝影技術理解、掌握的熟悉程度。
也有人將這種排列燈光會聚縮小的效果稱之為收縮透視。另外還有空間透視、影調透視、色彩透視等,它們在畫面上的表現既有差異也有趨同的地方,總之結果都是一個強化了透視感。例如這張紫鵑界梯田圖,這漫山的霧霾有如一枚濾鏡,降低了畫面中遠處部分的影調。遠近物體影調的反差對比,加深了我們腦子裡既有的縱深印象,故而這種場景比實際看起來的更深遠。在此畫面的透視感以加強,這就是所謂的空間透視。
咱不管它這透視那透視,用好了才算真本事!
聊了幾天了都一直在聊透視,其實不管啥透視,它都是為構圖服務的。
怎麼做才能構好圖呢?真傢伙馬上出爐了!
如果您讀了本文有什麼想說的,請在評論中留言,不論是點評、還是批評,我一定會回復的哦!
快樂的點讚讓你全天快樂 愜意的關注讓你整天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