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美術 · 師出因為有夢
點讚、轉發,共享更多美術資料!
透視在繪畫裡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無論是色彩也好素描速寫也好
萬變不離透視,也就是說
只要你掌握好了透視
你就事半功倍了
那麼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講講何為透視
地平線
滅點
地平線是遠處天地相交的線,大家平常說的「水天一線」「水天相接」描繪的就是地平線。由於近大遠小的視覺原理,近處的景物放到無限遠,就會變成一個小點,現實中所有相互平行的線,也會在我們眼中在無限遠處的地平線上交於一點,由二維變成一維,這個點被稱作「滅點」或「消失點」。
視平線
視平線和觀測景物時人眼高度相同,並沿眼角向兩側延伸。當你站在平地上,視平線和地平線高度基本相當,站在高處視平線高於地平線,站在低洼處視平線則會低於地平線,視平線會改變畫面中地平線的位置。
單點透視
我們將生活中的三維空間簡化成一個立方體 ,那麼單點透視就是從這個立方體的一個面看到的事物遠近關係。
這時你還會看到一組垂直與地平線的平行線(藍線),通過看上圖(左)你可以發現,這組藍線實際上是垂直於紅線的。藍線通常代表了表示建築物、門窗的高度。
單點透視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街道。平行筆直的街道總是在畫面上交於遙遠的一點。街邊建築和電線加強了這種縱深感。單點透視通常有聚焦的作用,因為符合人眼聚焦的習慣,單點透視更能製造出身臨其境的感受。
火車站、拱頂長建築也通常用單點透視表現空間。攝影師和畫家善於運用滅點偏向一側使畫面更活潑。
也可以用單點透視來表現延伸到遠處的人群、重複的物體,起到強調的作用。
另外,用單點透視來表現城市被分割的天空,能突出緊迫逼隘的特點,反映特定情緒。
兩點透視
事實上,我們平常看到的景物,很少是單點透視,大多數情況我們至少能看到身邊事物的兩個面。由於畫面的主體存在兩組交於不同滅點的平行線,景物也變得更加立體。兩點透視非常適合新手描繪出畫面的空間感。
同樣用立方體來表示空間,與單點透視不同,我們現在是站在兩個面之間的邊稜看正方體,也就是能看到兩個面,即兩組方向相反,向遠處縱深的平行線。這兩組平行線分別交於畫面左右兩個滅點。
兩點透視的滅點一般會交於畫面之外,這時候你需要畫一個縮略小草圖來確保透視關係的準確。
兩點透視能夠突出畫面的主體,因為主體物品佔據畫面了的大幅位置,也會呈現出景物特寫的效果。
兩點透視中物體兩個面也可以合成出不同的效果,用來相互對比。
三點透視
由單點透視到兩點再到三點透視,我們看到的立方體的面數也由1到2再到3,三點透視實際上是由三個面來表示空間遠近關係,畫面中有三個滅點。
在仰視視角下,長方體越靠上的部分離觀測點越遠,看起來越小,在無限高處,長方體豎直方向各面、各條稜交於一個滅點。俯視亦然。
下圖中畫家的視角是高處俯視,所以仿古建築以及人體都顯得上大下小。
三點透視帶有俯視或仰視的感覺,能讓畫面的視覺衝擊感更強。
室內空間多表現為兩點透視,但有時創作者也會為了展示房間的寬敞高大,或者為了讓畫面獨具特色,選擇誇張俯視/仰視效果,呈現三點透視的畫面。
球面透視
攝影中的廣角鏡頭、魚眼鏡頭都採用了曲面透視的方式,它們都通過一定程度地扭曲擠壓畫面,讓視野中容納更多內容。廣角鏡頭視角為60-84度,呈現出橢圓狀彎曲的效果,魚眼鏡頭視角可達220度到230度,呈現出近圓形的彎曲。
廣角鏡頭
魚眼鏡頭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球面透視,當眼睛逐漸遠離景物,到達足夠遠後,我們仿佛是從太空中看地球上的景物,這樣所有的直線都會變成球體曲面上的曲線。我們可以把每一處景物都想像成一個小地球。
如果仍然用立方體來理解球面透視,那麼我們看到的下面一組立方體其實大小是各不相同的,離觀察點越遠的立方體越小,即使在同一立方體中也有變化。這種變化在實際生活中可能非常微小,但球面透視正是誇張了透視變化。
球面透視的參考線非常重要,但也容易理解。參考地球經緯線畫就好~如果覺得麻煩,可以先畫出平面透視圖,再在ps中運用濾鏡>扭曲>球面化/擠壓即可。
球面透視最大特點是可以塞下更多物體,多用於左右延展的畫面。其次,是畫面扭曲帶來的奇幻效果。
看完這篇文章,
不知道你有沒有清楚各種透視方法及其作用呢?
提醒一點,單看是不夠的,
還要多畫才能練就透視感哦!
圖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禁止商用
歡迎大家來評論區吐槽
學畫畫的小夥伴們都畫的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