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透視是什麼 它真和畸變不是一回事

2020-12-01 IT168

  【IT168 評論】《蔽月山房》這是我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文成公在12歲的時候寫的一首小詩。


蔽月山房

蔽月山房

                                   ——王陽明

  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當見山高月更闊。

  這首詩翻譯過來就是:

  山啊離你近,月亮離你遠,所以你覺得月亮小,你就說山比月亮大。如果你有一個老大的長焦鏡頭,離得遠遠地拍攝,你就會發現山雖然高,但是月亮更大!

  所以我一直覺得應該給王老師再加一個攝影家的頭銜。他對攝影中透視這個概念的理解比卡爾達諾做出相機雛形還要早66年。

  好了言歸正傳,有人問我什麼「畫面深度」、什麼「景物似乎拉近了」什麼什麼的。很多半懂不懂的話,不知道他被哪個老法師寫的東西影響了,但是在我看來這根本說的就是透視這件事。

  給你們一個場景:用廣角拍攝的時候,你會發現畫面的立體感很強,畫面也很有縱深感。也許就是老法師說的什麼「畫面深度」吧。

  比如上圖,老人與婦女有一個很好的空間縱深的感覺。這張是用35mm焦距鏡頭拍攝的。

  再看這張圖,有沒有覺得這張圖的縱深感和上面的圖差不多?但是從常識能判斷這張圖男人到士兵的距離要遠遠大於上面的老人和婦女之間的距離的。這就是老法師對大Q講的「景物似乎拉近了」。這是155mm焦距拍攝的。

  所以大家會發現,廣角鏡頭可以讓畫面有很強的縱深感,而長焦鏡頭會讓畫面更加扁平。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就是透視的作用。第一張用廣角拍攝的照片透視感強烈,第二張用長焦拍攝的照片透視感就不強。

  雖然我給你看了兩張不同焦距拍攝出來了不同透視感的照片。但其實透視感這事兒和焦距沒有絕對的關係。

  我們回到一開始王陽明的那首詩,就會發現,其實那首詩裡已經將透視這件事教明白了:離得越近,越覺得大;離得越遠,越覺得小。近大遠小就是透視的最簡單說明。

  所以對於上面的兩張照片來說,第一張用廣角拍攝的我離那個老人很近很近,要不然不能把他們拍得這麼大。而第二張我用長焦拍攝的,其實我離照片中藍衣服的男人非常遠,離那排軍人就更遠了。

  因為離得近,所以老人和婦女之間不太遠的距離也被放得很大;因為離得遠,所以男人和軍人之間很遠的距離也被縮小了。

  這也說明了焦距與透視的一點間接關係:因為廣角往往離得近,所以透視效果明顯。因為長焦拍攝往往離得遠,所以透視效果不明顯。

  透視在拍攝人像的時候至關重要。使用廣角鏡頭拍攝人像,透視感太強烈了,拍攝人的時候會出現大鼻子的情況;而使用長焦鏡頭拍攝人像會讓人面部比較平(非不立體),也會顯得臉小。所以50mm和85mm是拍攝人像很好的焦距,這也是綜合了景深和透視以及攝影師與模特的交流距離等等因素才被大家公認的。

  給你們看看24mm、35mm、50mm、85mm將人在畫面中拍攝同樣大小、使用相同光圈後,不同的透視管和背景虛化的感覺吧。

  24mmF1.4拍攝距離非常短,所以有強烈的透視

  35mmF1.4 拍攝距離很短,所以也有很強的透視

  50mmF1.4拍攝距離適中,透視感沒有那麼強,適合拍人像。

  

  85mmF1.4拍攝距離最佳,虛化效果好,適合拍人像特寫。

  所以一對比你就會發現,24mm把姑娘臉都拍變形了,而85mm就很好。背景虛化效果也特別明顯。同時超過50mm你會發現姑娘又會顯得胖,因為透視效果的原因,人臉顯得扁平了。所以比如85mm這樣的焦距,離姑娘近點,就不會顯胖,正好負責特寫。

  所以總結一下:透視和焦距沒有直接關係,只與拍攝距離有直接關係。離得近,透視強烈;離得遠,透視不強烈。

  但是焦距與透視有間接關係。使用廣角將主體在畫面中拍攝同樣大小要離得近,因為離得近,所以透視效果強烈。使用長焦鏡頭將主體在畫面中拍攝同樣大小要離得遠,因為離得遠,所以透視效果不明顯。

  最後,因為透視效果,你拍攝建築的時候,原本方方正正的,就會被拍成梯形。這個叫透視,不叫畸變!

相關焦點

  • 鏡頭畸變是什麼?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理想的鏡頭,能在感光器表面實現完全不變形的投影,然而,大部分民用系統的都達不到理想狀態[除了極少數特殊用途鏡頭,例如遠心鏡頭],就是說,透過鏡頭投到感光器表面的影像,它是會變形的。鏡頭的枕形畸變和桶形畸變示意這個變形,對應的英文單詞是 Distortion,中文術語則是畸變。
  • 超廣角用戶必看 教你如何輕鬆修正透視畸變
    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攝影愛好者都喜歡使用超廣角鏡頭拍照片,原因是超廣角鏡頭不同於一般的標準鏡頭和遠射鏡頭,它有著較強的透視感,可以表現出人眼無法觀察到的空間效果。因此,對於風光攝影愛好者而言,超廣角鏡頭是不可缺少的一支鏡頭。
  • 用廣角鏡頭拍攝,你需要了解一點透視基礎知識
    02透視與畸變在很多鏡頭的評測中,常常都會有關於鏡頭畸變的評價,對於廣角鏡頭產生的桶形畸變,不同品牌或者同一品牌不同規格的鏡頭都或多或少存在,這種畸變可以通過後期軟體的鏡頭校正來進行畫面畸變的調整,它屬於鏡頭原本硬體光學結構因素引起的。
  • 什麼是透視變形?如何利用透視規律拍出有意思的照片?
    前邊我們講了鏡頭畸變,其實透視關係在拍攝過程中也會帶來一些成像的變形,不過因為透視關係引起的變形我們不管它叫畸變,我們通常管它叫透視變形。這期我們就講一下透視變形一、什麼是透視?我們拍攝的時候,我們拍的是三維空間的物體,但是我們的照片卻是二維的、平面的,「透視」其實是指我們在二維平面上再現三維空間的空間感、立體感的觀察方法。
  • 技術大講堂:最有效的鏡頭畸變校正「大法」
    鏡頭畸變的產生是由於透鏡特性(凸透鏡匯聚光線、凹透鏡發散光線)在成像過程中對真實鏡像的一種透視失真,在鏡頭的製造過程中,如果想要消除鏡頭畸變,需要從鏡頭的光學設計入手,選取高質量的光學玻璃來製造鏡片
  • 閒聊攝影透視:一個容易被誤解的話題
    攝影即為把三維實物轉換為二維平面,它只會用到最簡單的線性透視,因為是中心投影,所以用不到什麼點透視和消失線的觀念,大氣透視屬於環境因素,並不存在於透視公式當中。所以談攝影透視,只需談線性透視即可。第一點:透視與鏡頭無關,只與物距有關。
  • 小手一抖畸變沒有 年終合影拍攝技巧揭秘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我們的合照顯得如此的奇怪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討論一下。變形原因主要有倆 畸變以外還有它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拍攝中,總是或多或少會遇到拍攝圖像變形的問題。而我們也對這樣的變形已經越來越熟悉。
  • 什麼是焦距?不同焦段鏡頭分別適合拍攝什麼題材?
    一、鏡頭分類一般來說我們的鏡頭都是按照功能和焦段來區分的按功能分類的話,我們把相機分為兩大類定焦鏡頭1、廣角鏡頭的特點是取景範圍很大,誇張透視的效果很好,適合拍攝大場景,像拍攝風光、建築比較合適,當然有時人們也用來拍攝一些比較誇張的人像。
  • 透視是什麼?怎樣正確學習透視?
    透視是什麼?怎樣正確學習透視?怎樣才能運用好透視的原理?學習繪畫難嗎?怎樣才能學好繪畫?想必這些都是繪畫初學者們經常在想的問題吧,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學好透視原理?繪畫中的透視原理並不是說電影或者遊戲裡面的那些隔著牆能看見對面有什麼東西的意思,透視原理是一種繪畫的技巧,今天輕微課繪畫網校小編就告訴大家一些關於如何運用透視原理,透視原理是什麼的教程給大家。
  • 旅行攝影如何配鏡頭?詳解「狗頭」18-55mm是不是真香
    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品牌廉價套機的配套鏡頭大多成了被拋棄的對象,有的一開始就和機身分了家,有的因為使用者承受不了誘惑和壓力,用了幾次就賣掉了。而套機鏡頭則被冠以狗頭的稱號,因為出售的人多了,價格自然越來越低,成了性價比最高的鏡頭。老牌攝影論壇色影無忌中一直流傳著一句名言——性價比高的都是垃圾。
  • 攝影師眼中的佳能定焦L級鏡頭
    代表最新技術成就的第二代佳能14mm F2.8L鏡頭即EF 14mm F2.8LII USM。EF 14mm F2.8LII USM的成像質量的提高是非常顯著的,這要歸功於EF 14mm F2.8L二代在一代的基礎上大膽改革了鏡組的光學結構,14片11組鏡片中包含的2片UD超低色散鏡片和2片精密模鑄非球面鏡片,有效保證了鏡頭的色差控制和畸變控制。
  • 攝影聊透視 讓你知道無敵的廣角是怎麼將透視生產出來的
    用廣角怎樣製造透視感?快講快講!莫急,按咱們的老規矩,先上圖,看圖說畫!看這張拍于洋湖溼地公園門口的圖。噴水池在超廣角鏡頭的抵近拍攝下變形得極度誇張,而這種誇張的變形效果,拓展了前景和背景之間的巨大空間,給畫面產生了強烈的透視感,畫面中的景物遠近懸殊,視覺效果明顯。而如果用遠攝鏡頭拍攝,結果剛好相反,它能壓縮被攝空間,削弱線形透視,與此正好相反。
  • 鏡頭矯正和畸變的調整?
    通道在PS中用途是比較廣的,很多人不理解通道是什麼,通道是用色彩的模式來表述圖像的一張方式,我們來看看吧!1.我們拖入一帳素材圖片到PS的畫布中。2.然後點擊圖層面板的——通道標籤。5.我們再切換到圖層面板,然後按Ctrl+J複製一層。6.關閉背景的小眼睛,這樣火焰就被摳出來了,注意儘量選中一個白色顯示最多的通道進行摳圖。PS的自適應廣角主要是用來解決相機拍照導致的鏡頭畸變的,不過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來看看吧!
  • 淺談幾類「特種」鏡頭
    一般135畫幅相對應的標準鏡頭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間的攝影鏡頭,標準鏡頭所表現的景物的透視與目視比較接近,具有大光圈、畸變小,成像優良的特點。定焦鏡頭除了標準鏡頭之外,還有廣角和中長焦鏡頭,在此不一一介紹,以下主要分析幾種常用的特殊鏡頭,供大家參考。
  • 老蛙15mmF4.5移軸鏡頭,本月15號上午9點上市銷售
    老蛙15mmF4.5移軸鏡頭,本月15號上午9點上市銷售,售價7980元,僅EF和F兩個卡口在售,後期追加無反版本。預售3天,15-17號贈送老蛙鏡頭袋。產品圖  這是一款搭載了移軸機構的超廣角鏡頭,它能通過偏移鏡身來改變光軸,進而控制拍攝範圍。通過移軸功能,從較低位置拍攝高層建築物等被攝體時,能矯正透視變形,獲得垂直的成像。
  • 老蛙新一代移軸鏡頭FF S 15mm F4.5開售
    這是一款搭載了移軸機構的超廣角鏡頭,能通過偏移鏡身來改變光軸,進而控制拍攝範圍。通過移軸功能,從較低位置拍攝高層建築物等被攝體時,能矯正透視變形,獲得垂直的成像。同時搭載了移軸旋轉功能,每15°一個限位,搭配移軸支架接環,使複雜移軸攝影得以實現。
  • 【科普篇】3D掃描儀:工業相機與鏡頭的關係
    其中非接觸式3D掃描儀又分為光柵3D掃描儀(也稱「拍照式3D掃描儀」)和雷射掃描儀。光柵3D掃描儀又分白光掃描或藍光掃描。那麼,什麼是拍照式3D掃描儀? 拍照式3D掃描儀是由結構光發生器和兩個工業級鏡頭所組成。
  • 一加8 Pro 相機暗藏「透視」功能?官方:只是紅外攝影效果,功能沒...
    前有手機可複製萬物,後有手機相機具備透視功能,現在的手機性能真的是越來越強了。近日,有國外網友發現一加 8 pro的相機似乎有透視功能。最先發現這一神奇現象的是一個國外的數碼博主。從該網友的視頻來看,一加 8 Pro 確實可以拍到類似「透視」的畫面,而且,這個效果在取景器界面就能直接看到。具體能透視什麼呢?網友們也親自動手試驗了。
  • 魚眼鏡頭下的最美書店,別有一番趣味
    今天趁著天氣好便來逛了一圈杭州的鐘書閣,位置在星光大道邊上,交通很便利。說到書店裡面的布局,它的一大特色就是很好了利用了鏡子,加強了縱深和空間感。讓本來就比較狹小的空間看起來不那麼侷促,鏡子的反射有很好的產生了對稱 這些對於拍照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
  • 老蛙第二支移軸鏡頭登場,國產鏡頭可以走的路都讓老蛙走了
    最近老蛙推出了一款新的FF S 15mm F4.5 W-Dreamer移軸鏡頭,它是專為全畫幅而設計的。這款鏡頭為純手動鏡頭,體積和重量比原廠同規格移軸鏡頭要輕巧不少,而且售價更加低廉,性價比很好。對於無反用戶來說,它的出現彌補了目前原生卡口沒有超廣角移軸鏡頭的問題,其卡口版本包括索尼E、尼康Z、佳能RF以及松下L等,另外還有單反的EF和F卡口可選。最近無忌君拿到了它的尼康F卡口版本,並進行了實拍測試,小巧的體積和不錯的成像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