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攝影如何配鏡頭?詳解「狗頭」18-55mm是不是真香

2020-12-06 旅遊實驗室

出門旅遊還能拿著個相機拍照的,都是有追求的人,如果要求不高,手機拍照它不香麼?

而人一旦有追求就容易陷入無止境的狀態,特別是能夠一年出門旅遊幾次,還有閒情逸緻帶著相機的,應該家裡條件不會太差。於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鏡頭都必須是光圈2.8,價格大幾千元起步了。

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品牌廉價套機的配套鏡頭大多成了被拋棄的對象,有的一開始就和機身分了家,有的因為使用者承受不了誘惑和壓力,用了幾次就賣掉了。而套機鏡頭則被冠以狗頭的稱號,因為出售的人多了,價格自然越來越低,成了性價比最高的鏡頭。

老牌攝影論壇色影無忌中一直流傳著一句名言——性價比高的都是垃圾。

這句話在若干年前是成立的,那時候廉價鏡頭素質是真的差,就是現在也有很爛的套頭,比如索尼的16-50mm。

上圖上半部分就是索尼16-50mm裝在索尼A7機身上拍攝所得,下半部分是佳能百微在1000D機身上拍攝,不知道壓縮之後能否看出差異,反正在電腦上看,原文件索尼16-50差到不能忍。

但是近年來一些新出的套頭,素質還不錯。別的品牌不了解,佳能的套頭以狗頭的價格可以獲得不錯的成像質量。當然索尼的16-50除了自己的鏡頭設計能力問題之外,也與其商業策略有關。

下面我們就以佳能EFM18-55mmSTM這枚常見狗頭來分析一下,對於旅遊應用來說,它對於哪些人是真香,而又對於哪些人不那麼香;如果不香,解決方案又是什麼。

對於旅遊攝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對於旅遊攝影來說最重要的是能拍到,不論是到此一遊的留影還是美好風光的記錄,拍下來才是最核心的訴求。

有人會說,如果是這樣還用什麼相機,手機不就行了?

手機真的一定能拍到麼?好好想想,想不明白或者覺得手機全能拍的,這文章也不用看了。

因為對你來說,拍照用手機確實就挺好的。如果還是有那麼點不甘心,就請繼續往下看。

佳能50mm/1.8標頭和EFM18-55mmSTM對比

鏡頭拍得清楚與體積有關麼?

前面說了,旅遊還拿相機拍照的都是有追求的,對於和攝影有關的追求來說,拍得清楚是第一位的,不然手機搞上億像素幹啥?

那麼問題來了,配套鏡頭或者狗頭體積一般都不大,而鏡頭大小似乎也和價格有一些關係,小體積的鏡頭能拍清楚麼?

對於佳能M系列微單配套的EFM卡口鏡頭來說,這個問題更具價值,因為它們都是以體積小巧著稱的。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上對比圖。

從對比圖中可以看出,EFM18-55mm在最大三檔光圈上的解析能力還是不錯的。標準只是一個參照,它是開外掛得到的,不會有鏡頭能拍的這麼清楚。

拍攝標靶的橫長達到了1.6米,上面都是百分百的截圖,這個郵戳卡不在標靶中間而是下方邊緣,具體位置後面會有展示。

我們再看一下EFM18-55mm和蔡司產的康泰時50mm/1.4逐光圈對比。康泰時50mm/1.4號稱標頭中的標頭,在之前做12鏡頭測試中的表現也不辱其名號。

對比結果看,兩枚鏡頭在拍得清楚與否上旗鼓相當。當然康泰時50mm/1.8在光圈2.8開始就是這種成像質量,這個EFM18-55確實沒法比。但是旅遊拍照,用小光圈的機會遠遠大於用大光圈。就算拍人也不可能追求全開光圈的虛化效果,因為你把背景都虛化沒了,怎麼能證明你在旅遊呢?

就實際使用體驗來說,EFM18-55mm的解析能力足夠,不會讓我有明顯的差異性感覺,比索尼那枚16-50強太多了。

55mm端表現不錯,那麼18mm端呢?要知道廣角鏡頭的解析能力是比其它焦段鏡頭要弱的。

清晰度雖然下降但還在可接受範圍內,鏡頭體積與能否拍得清楚沒有關係,事實上著名的鷹眼鏡頭就是以小體積高解析而著稱的。

不過EFM18-55mm還是在廣角端暴露出了兩大問題,一個是顏色,另一個是變形。

這種變形不能忍?AI幫你解決

上圖左側是55mm端F8.0光圈拍攝,右側是18mm端F8.0光圈拍攝,可以看到18mm端有嚴重的變形和暗角。暗角還可以說是一種風格,變形卻只能是缺陷了。那麼有解決辦法嗎?

對了,郵戳卡在照片下緣偏右位置,看到了麼?

上圖是在PS裡面解開RAW格式文件時,選取了鏡頭校正後得到的結果。變形基本被消除了,雖然畫質會受到一些影響,但對於分享朋友圈完全沒有影響,列印大幅面的照片影響也很輕微。

需要指出的是,前景吊燈的變形是透視變形,不屬於鏡頭畸變,也無法校正。

EFM18-55mm在35mm和55mm也存在枕形失真,只是比較輕微罷了。比如上圖就是35mm焦距拍攝,一側校正過一側沒有校正,你能猜出是右側校正過了麼?

原本這種成像畸變是狗頭的大弱點,但依託強大的圖片處理軟體,這早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

其實類似技術在手機攝影裡面使用更普遍,修正的幅度也大很多,並且手機廠商還為這個功能起了高大上的名字——AI。

對於手機攝影來說,就是機器依據固定算法幫你調整修飾,結果你滿意最好,不滿意也沒有辦法。而相機則是可以幫你修正,也可以你自己來,修到自己滿意為止。

而現實中,很多人拿著相機拍照,機器內部修正未打開,自己也不修正,得出一個很差的結果,就說手機一統攝影江湖。

攝影大師的砒霜,旅行者的蜜糖

佳能為截幅相機配套的標準變焦鏡頭,先後推出了11枚。分別是EFS卡口不帶防抖五枚,帶防抖兩枚,再改為STM(一種對焦驅動方式,有利於視頻拍攝)又出了兩枚;EFM卡口,也已經推出了兩枚,最新的一枚甚至為了縮小體積修改了變焦範圍,並把結構改成了回收式,收納的體積大大減小。

如今,在官網仍有資料列出的是如下四枚。

從它們的鏡頭結構,可以看出一個明顯的先增加素質再減小體積的過程,到最後這枚EFM卡口鏡頭,收納時前方突出的部分會縮回去,體積已經和餅乾頭類似了。佳能在這樣一枚狗頭之上如此「斤斤計較」步步升級,顯然是和其產品戰略相關。

與之相對應的,佳能在早期曾經推出過一枚口碑極好,號稱沒有紅圈(佳能專業鏡頭標誌)勝似紅圈的EF-S 17-55mm f/2.8 IS USM。此鏡在2006年年初上市,沒有任何改進換代地賣到了現在。為什麼市場口碑極好的鏡頭,不再更新了呢?

佳能把截幅相機定位為面向大眾的消費產品,全幅相機定位為面向發燒友和生產者專業產品,一枚定光高素質的截幅鏡頭有破壞產品定位的嫌疑。不再更新、後續也再無類似產品出現,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此種定位其實反而解放了截幅鏡頭,因為有機身、非定光圈、自己體積這三重限制,其它方面再提升也不會威脅到全幅系統。大膽創新、提升鏡頭素質、豐富鏡頭品種,可以博得更多消費者的口碑,宇宙第一副廠鏡頭的名號就這這麼來的。

佳能EFM28mm微距鏡頭的回收式結構示意圖,而15-45mm回收後的長度比它還短。

而近來佳能對於鏡頭體積的孜孜以求,以至推出創新的回收式結構,則是對卡片機市場被手機吞併的應對舉措。佳能其實正在用M系統,降維攻打數位相機市場,並以此構築對手機的防線。

從上圖兩枚佳能RF卡口鏡頭結構對比,可以看出專業級鏡頭和消費級鏡頭的明顯差異。專業級鏡頭光路更通暢、鏡片更多、特殊鏡片(有顏色的)也更多,從而獲得更大光圈、更小色散、更輕微變形,當然還有更大的體積。

而除了光圈大小之外,色散和變形都可以在後期用軟體修正,而光圈在手機那裡好像也可以用AI任意修改了。這相當於早年很多專業晶片達到的效果,現在已經被軟體替代了,硬體的修飾成本顯然比軟體大很多,其中差別之於專業的攝影大師敏感,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卻根本不會在意。

而對於旅遊這一消費者最普遍的相機應用需求來說,體積小巧、攜帶方便、大多數情況下能拍出清晰豔麗的照片的相機和鏡頭就是好東西。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低價狗頭或者相機套頭都有高素質,很多鏡頭特別是年代久遠的大變焦鏡頭,哪怕是專業鏡頭,成像素質也並不好,還是需要仔細辨別和選擇的。

MTF曲線越高、越平直、虛實線重合度越高,鏡頭成像素質越好

具體到佳能標變,如果是M系列機身,可選的鏡頭確實很多,旅行實驗室推薦的是EF-S 18-55mm f/4-5.6 IS STM和EF-M 18-55mm f/3.5-5.6 IS STM這兩枚。如果是佳能單反或者用其它品牌機身轉接,EF-S 18-55mm f/4-5.6 IS STM就是唯一選擇了。

EFM15-45mm雖然體積更小,但回收結構的穩定性有些讓人擔心,成像素質也比前代產品有所下降,因此就不推薦了。至於普通的IS版本甚至不帶防抖的版本,完全沒有選用的價值。

兩枚鏡頭的解析能力和色彩應該都差不多,差別除了卡口就是體積和變形的大小。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可以收齊了測試一下。

最後提醒一下,由於視頻無法像圖片那樣準確的畸變修正,因此有套頭拍攝的視頻變形會較明顯,特別是在廣角端。解決辦法也有,本文字數又超了,就不展開講了,下篇再繼續吧。

好了總結一下,為什麼對於旅行需求來說,套機鏡頭這麼香?

因為旅行是遠方和自由,應該輕裝上陣,而不是負重前行。

因為大多數人不應該讓攝影這種業餘愛好成為經濟負累,特別是當前這種動蕩的經濟大環境之下。

因為套頭同樣可以獲得高素質影像,你也不是攝影大師,不需一個巨大的鏡頭裝點排面。

旅途已經足夠精彩,你不需要一套唬人的相機來證明自己。

相關焦點

  • 正在閱讀:真相俠:鏡頭流言「F8下無狗頭」的真偽
    【PConline 真相俠】「F8下無狗頭」相信是很多攝影愛好者甚至大師都聽說過,或者自己說過的一句話,大概意思就是:當鏡頭光圈收縮到F8時,就算是很爛的狗頭,拍攝出來的素質也是可圈可點的。今天真相俠就要來驗證一下,看看會不會有F8下還是很爛的真狗頭。全新一季真相俠片頭(有猛料哦!)
  • 搭載STM步進馬達的經典變焦鏡頭EF-S 18-55mm f/3.5-5.6 IS STM發布
    2013年3月21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正式發布EF-S標準變焦鏡頭EF-S 18-55mm f/3.5-5.6 IS STM,這款鏡頭小巧輕便,性能卓越,是一款專為APS-C畫幅開發的標準變焦鏡頭。近來,更多的用戶開始使用數碼單眼相機拍攝短片,這方面的市場需求日益高漲。
  • 新增步進式馬達 尼康發布兩款18-55鏡頭
    2016年1月5日,尼康正式在其歐洲官網上發布了兩款DX格式(APS-C畫幅數碼單眼相機適用)的浮動光圈標準變焦鏡頭——尼康AF-P DX NIKKOR 18-55mm F3.5-5.6G VR和尼康AF-P DX NIKKOR 18-55mm F3.5-5.6G。
  • 陳閱攝影課堂:人像攝影題材的拍攝裝備
    作為一名人像攝影愛好者,你必須了解到拍攝時所需要用到的拍攝裝備有哪些?拍攝之前,準備好這些,就避免了拍攝過程中手忙腳亂的最大因素。今天,陳閱攝影課堂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人像攝影題材的拍攝裝備!除此之外還有下列優點:多點式自動聚焦、精細測光模式、可換鏡頭等,這樣的相機性價比很高。2.【鏡頭的選擇】理想的情況是你擁有一支焦距85左右的鏡頭,這樣再配一支標準變焦鏡頭和一臺數碼單眼相機即可滿足需要。
  • 大塊頭高畫質 富士16-55mm F2.8鏡評測(全文)_富士 XF 16-55mm f/...
    這顆鏡頭也在近日來到了我們的評測中心,這枚富士標變旗艦鏡表現如何,我們來好好看一看。那麼鏡頭的實際拍攝表現究竟如何,下面就進入我們的詳細測試部分。鏡頭外觀 黑色系專業大塊頭    首先我們來看看鏡頭的外觀,作為富士的第二款大三元鏡頭,鏡頭的專業範兒十足。鏡身依舊是富士經典的亞光黑。大面積的變焦環可以說是鏡頭的一個特色。
  • 為什麼牛頭比狗頭貴很多?
    看著電商平臺上琳琅滿目的鏡頭,有的鏡頭,價格比較低,一兩千,甚至幾百元就能拿下,而有的鏡頭動輒上萬。那麼這些所謂的牛頭和狗頭為什麼價格會差這麼多?好機友攝影今天就跟您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
  • 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有什麼區別
    對於攝影的新人來說,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很多人還是分不清楚。攝影新人應該優先考慮購買哪一種鏡頭?如果第一支買了變焦鏡頭,第二支一定要買定焦鏡頭嗎?今天我們就來系統的給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定焦鏡頭,什麼是變焦鏡頭,它們之間應該如何進行選購。新手怎麼選?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有什麼區別什麼是定焦鏡頭?
  • 固定鏡頭與變焦鏡頭:使用哪個更好?
    四、變焦鏡頭的好處 多功能性 使用變焦鏡頭的最大優點之一是,它無需更改鏡頭即可更改焦距,變焦鏡頭提供了可以使用變焦環調節的不同焦距範圍。此範圍取決於鏡頭型號。其中一些是:18-55毫米,16-35毫米,24-70毫米,70-200毫米,100-400毫米和18-300毫米。
  • 佳能6D2與6D哪個好 佳能6d2配哪種鏡頭好【詳解】
    接下來的內容中小編將為大家帶來佳能6D2與6D對比評測,以及佳能6d2配什麼鏡頭好問題的解答。、更加令人驚豔的照片,必然少不了一個合適的鏡頭,那麼佳能6d2配什麼鏡頭好呢? 在選擇鏡頭的時候,主要是要看實際需求,因為不同焦段的鏡頭,所適用的場所不同,所要你是想在景物攝影用,還是人像拍攝用,亦或者是兩者兼得呢?下面是幾款佳能鏡頭推薦。
  • 變焦鏡頭還是定焦鏡頭?面對攝影中最為艱難的抉擇,終於有了答案
    有這樣一個永無休止的爭論,那就是定焦鏡頭與變焦鏡頭究竟哪個更好。有相當多的攝影師會認為定焦鏡頭比變焦鏡頭更好,當然,也認為變焦鏡頭好的也不少。顯而易見,兩種鏡頭都有優點和缺點,主要取決於您個人的觀點。我不會根據鏡頭特定功能,也不會根據製造質量、防風雨性等對它們進行比較,因為我在鏡頭中看到的是圖像質量以及是否將我的拍攝水平推向極限。
  • 學攝影怎麼配鏡頭?一篇文章告訴你怎麼配
    學攝影除了要買相機外還要搭配合適的鏡頭,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怎麼搭配鏡頭,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標準變焦鏡頭 所謂標準變焦鏡頭就是焦距從24mm或者28mm起跳,一直涵蓋到70mm至120mm左右的中長焦鏡頭。
  • 紅配綠醜到哭?!錯了!白居易這四首詩告訴:紅配綠,真香!
    中國有句民間俗語「紅配綠,醜到哭!」「紅配綠,賽狗屁」,「紅配綠,醜不死?」,這說明紅綠搭配在傳統審美中一直保持著超高差評,且居高不下。然而,在詩文之中,紅配綠卻屢屢驚豔,特別是在「詩魔」白居易筆下。這幾首紅配綠的經典詩作,讓你不由大讚「真香」!
  • 認識鏡頭:恆定光圈和浮動光圈有什麼區別?哪一種鏡頭成像更好?
    變焦鏡頭的浮動光圈如果你購買的相機是入門級相機,一般情況下會使用隨相機出廠的套機頭,這類鏡頭是低端入門產品,如變焦鏡18-55mm就是新手群體中常見的鏡頭。18-55這兩個數字分別代表鏡頭最廣和最長時的焦距,在這個鏡頭上還有兩個數字是1:3.5~5.6,它代表的最大光圈,也就是F3.5和F5.6。下方為了方便記錄,均以F3.5~F5.6出現。
  • 入門攝影必學課 光圈是什麼?如何應用?
    入門攝影必學課 光圈是什麼?如何識別鏡頭的光圈配置?    接著,就給大家上一個乾貨。很多初學者在購買鏡頭的時候不懂得如何識別鏡頭的光圈配置,因此存在著被商家忽悠的風險。接著,筆者教大家如何看懂鏡頭上的光圈配置。其實很簡單,就是鏡頭上寫著的F數值,這個F值只會寫鏡頭的最大光圈數值。一般的鏡頭的光圈配置分為兩種,一種是恆定光圈的鏡頭,一種是變光圈的鏡頭。
  • 為什麼攝影新手都不重視鏡頭放大倍率?
    【PConline 雜談】「『學攝影其實難不難?』『不難,搞清楚光圈快門焦距ISO就已經懂得絕大部分了。』」相信許多攝影老手在給攝影新手灌輸攝影教學的時候都喜歡這樣做介紹。是的,正是由於大部分攝影老司機都只注重拍攝的效果環節,忽略機身或鏡頭的體驗與操作環節,導致大部分開始學攝影的朋友也跟著這個路子深入研究。
  • 攝影基礎,入門新手鏡頭如何挑選適合的
    2,魚眼鏡頭。魚眼鏡頭是一種焦距很短並且視角接近或等於180°的鏡頭,是一種較為極端的廣角鏡頭。為使鏡頭達到較大視角,這種鏡頭的前鏡片直徑很短且呈拋物線狀向鏡頭前部凸出,與魚的眼睛頗為相似,「魚眼鏡頭」因此而得名。
  • 攝影基礎知識:佳能EF鏡頭專用詞解析
    佳能EF鏡頭名稱由各種數值和字母等組成,它們都有各自的涵義,只要明白這些涵義就能大概了解鏡頭的特點。鏡頭名稱大致分成以下四部分:分別是鏡頭的類型焦距最大光圈鏡頭功能下面通過EF-S 10-22mm f/3.5-4.5 USM鏡頭為例,介紹和解釋佳能鏡頭各種專用詞的意義。
  • 攝影入門知識解讀 如何看懂鏡頭名稱?
    每個擁有相機、喜愛攝影的朋友,都經歷過一個從不知道自己該買哪款相機,到逐漸懂得自己需求、按需購買的過程。相信各位在懂得一定的相機知識以後,應該可以應對身邊人提出的「哪個牌子相機好?」「佳能尼康哪個拍人像好?」「微單和單反買哪個好?」之類的問題了,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常常會困擾到小白們,那就是鏡頭究竟該如何選擇。
  • 大變焦鏡頭是雞肋麼?為什麼有人很喜歡?這三類人還是推薦購買的
    可改變焦段的範圍比較大的變焦鏡頭。可以從廣角、到中焦、再是長焦段、更有甚至到了超長焦的。可以說焦段覆蓋範圍非常之廣,也被稱之為「一鏡走天下」的鏡頭。常見的有18-200mm、18-300mm、18-400mm這種,全畫幅上的是28-300mm這一類的。大變焦鏡頭有四個優勢:一、可拍攝的題材多,因為剛剛說了變焦範圍廣嘛。
  • 變焦鏡頭真的比不上定焦嗎?別懷疑,真相都在這裡了!
    攝影老司機常常說「微距無弱旅,標頭無狗頭」,這話深藏功與名讓很多人不得不服。但攝影玩久了你還會聽說「定焦無狗頭」的說法,這是真的嗎?我們知道很多定焦鏡頭的成像畫質沒得說,小痰盂等鏡頭很受小夥伴們喜歡,而當大家談起變焦鏡頭時,總是跟狗頭關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