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電商平臺上琳琅滿目的鏡頭,有的鏡頭,價格比較低,一兩千,甚至幾百元就能拿下,而有的鏡頭動輒上萬。那麼這些所謂的牛頭和狗頭為什麼價格會差這麼多?好機友攝影今天就跟您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
像差問題
1、什麼是像差
首先,鏡頭的品質的高低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清晰度。這個很好理解,一隻鏡頭拍的越清晰,那麼品質也就越高。
鏡頭為了能夠成像,所以使用的是凸透鏡。但凸透鏡有一個問題,就是邊緣很模糊(不信的話,可以拿個放大鏡看一看)。這種邊緣模糊的情況,就是我們所說的像差。
2、像差產生的原因
那麼為什麼邊緣會模糊呢?看一下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圖就明白了
可以看到,通過凸透鏡的光線聚焦到投影面的距離是不一樣的。越靠近邊緣的光線,其距離就越長,那麼成像就會越模糊。
3、像差導致的問題
正因為邊緣入射的光線廣角較大,光程較長,所以廣角鏡頭,尤其是大光圈的廣角鏡頭的像差問題就會很嚴重(不加處理的情況下)。
這就導致有些廣角鏡頭,在全開光圈的情況下,邊緣畫質就會下降得很嚴重,還有可能會有明顯的暗角出現。
而長焦鏡頭受到像差的影響則較小,因為受視角限制,即便是鏡片邊緣入射的光線,角度也不會太大,所以像差現象不是很明顯。
不看說明書也能快速玩轉相機出佳片!匹配50款主流相機
也可淘寶搜索「好機友攝影學習U盤」
4、解決像差的方法
買牛頭
既然鏡頭會有這樣的問題,就需要解決。廠家也想到了解決的辦法——非球面鏡。通過製造非球面鏡,縮短邊緣光線的光程,從而起到讓畫面邊緣也清晰的目的。
這種鏡片可以有效解決像差導致的邊緣模糊問題,但在生產上則要比球面鏡的難度高很多,難度高,造價自然就貴。
要知道,像德國的高級鏡片都是手工研磨的,雖然光學性能非常好,但是價格嗎。。。各位攝友也是有目共睹的。
光圈越大的鏡頭非球面鏡的製作工藝也就越複雜,因為需要校正的光線數量更多,鏡面的形狀要求也就越精細,所以為啥光圈越大、鏡頭越貴?這也是原因之一。
牛頭到底牛在哪兒?這個非球面鏡片就是它「牛」的原因之一。但只要你擁有這樣的鏡頭,像差問題就能有效地解決。
學技法
正所謂F8無弱旅。如果您用的是狗頭想避免像差就適當縮小光圈吧。最大光圈縮小1到2擋,成像會更銳利。其次千萬別全畫幅機身配殘副頭,那樣會讓像差更明顯。還不如殘幅機身配殘幅頭呢。
有些狗頭為了平衡整張照片的畫質,在出廠時就會讓焦點稍稍偏離。如果你校正了焦距,畫面邊緣的質量可能會更低。所以跑焦這種事不用太在意,有時其實是廠家故意的。
色散問題
1、什麼是色散
說完了像差咱們來說說色散。色散問題主要出現在長焦鏡頭中,因為焦距越長,散焦的效果就越明顯。比如說你拿一隻低端的長焦鏡頭拍攝,發現景物邊緣有紫色的邊緣,俗稱「紫邊兒」。這個紫邊兒就是由色散所導致的。
2、色散產生的原因
自然光中包含不同顏色的光,其在經過凸透鏡後,由於不同顏色的光線,其波長不同,再加上折射率也不同,從而導致不同顏色的光線無法匯聚在一個點上,因此就會形成光暈。
再加上長焦鏡頭,鏡頭主點到成像平面的距離較長,色散效果就會越明顯。而紫色光波的波長最短,所以就會出現在景物的邊緣,從而嚴重成像質量。
3、色散的解決方法
買牛頭
鏡頭廠家自然也想出了解決色散問題的方法,那就是使用超低色散的鏡片。這種鏡片可以由一種天然的材料打磨而成,該材料就是「螢石」。但由於其太過稀有,再加上打磨難度非常高,所以現在已經不使用了。
取而代之的是各個廠家研發的與螢石鏡片效果相當的「超低色散片」。佳能稱這種鏡片為UD鏡片,尼康稱之為ED鏡片,總之都是同樣作用的鏡片,就是為了讓畫面不再出現「紫邊」。而有此類鏡片的鏡頭則都被稱之為高端鏡頭,也就是所謂的牛頭。
比如佳能非球面鏡片和UD鏡片至少有其一,才能有紅圈,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紅圈頭。而為了達到等同於天然螢石鏡片的效果,往往這樣的「超低色散片」需要用兩片,同時又要保證透光率,可想而知,這鏡片的成本也低不了,所以牛頭貴啊!
學技法
但我用的狗頭,我就只能有紫邊嗎?首先,如果你使用的是廣角端,那麼紫邊幾乎不會出現。當你使用長焦端的時候,記得不要讓景物邊緣出現在強光背景下。另外,適當縮1到2擋光圈也有作用。
雖然以上這兩種方法治標不治本,但您還記得那句話嗎?好的器材不是說在所有情況下都有明顯更好的畫質,而是在一些惡略環境下,依舊能保證較高的畫質。
牛頭和狗頭價格到底差在哪裡,就向各位介紹到這裡了。當然,鏡頭價格的差異還與是否帶防抖等因素有關。但說到底,牛頭和狗頭的價格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區別,主要還是由於鏡片材料的成本以及製作工藝的精細程度導致的。
但無論使用牛頭還是狗頭,想拍出好照片,光靠好器材可不行,還得會用。
以下關鍵詞均可直接點擊,並跳轉到指定文章中。
在線版,好機友攝影學習U盤!即買即看,無需物流,有網就能觀看學習,碎片化學習方式讓您隨時隨地進入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