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本來是很平凡的一天。然而在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享年76歲,這個博學而有趣的物理學家開始了他的星際之旅。而歷史的年輪總是驚人的相似,就在這一天,歷史上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霍金的研究領域是引力與黑洞,他主要有兩個貢獻:奇點定理與霍金輻射,被譽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巧合的是,這位英國科學家去世的日期與愛因斯坦出生的日期一致,都是3月14日。在其他方面,霍金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與量子理論聯繫在一起,提出空間和時間將從大爆炸開始,最終會出現在黑洞中。
此外,史蒂芬·霍金出生那天——1942年1月8日,正好是現代科學的重要奠基人、義大利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忌日。這是許多有關霍金的傳記文字都會提及並津津樂道的一件事,似乎這預示了某種科學使命或超人天賦的傳承。
事實上,霍金不僅在學術界做出了極為突出的貢獻,也是一位極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作為一位大半生困在輪椅上的人,霍金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科研和寫作,與命運鬥爭,用自己的大腦詮釋了一個夢想家的偉大。
而在去世之前,霍金曾做了很多大膽的預言。稱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而人類要想繼續存活只有一條路:移民外星球。霍金也曾多次表示,「徹底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亡」。對此,你怎麼認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