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成讖的馬克吐溫與哈雷彗星—歷史上還有多少驚人的巧合?

2021-01-13 騰訊網

1910年4月20日的夜晚, 馬克吐溫真的再次見到了哈雷彗星,第二天,吐溫心臟病發而死。1835年11月30日,馬克吐溫出生在美國密蘇裡州佛羅裡達的鄉村。

同年11月16日,這是在天文學上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哈雷彗星回歸地球。我們都需要了解的天文知識是,哈雷彗星每七十多年回歸一次,而它絕大部分時間深居在太陽系的邊緣地區,即使用現代最大的望遠鏡也難以搜尋到它的身影。

而古人云,70古來稀,也就是說,人的一生能活到70歲都是稀少的,因此人的一生能見到一次哈雷彗星就 很幸運了,因此一個人很少能兩次看到哈雷彗星。只有一些「老壽星」才有這種機會。1909年,報紙上準確報導了哈雷彗星的回歸日期是在1910年的4月20日。

此時的時間正是馬克吐溫去世的這一天。因此馬克吐溫的生與死都見到了哈雷彗星,而歷史又如此驚人的巧合,讓他的一生璀璨如星,他的思想性如閃亮的星星一樣指引著人們的迷茫和前路。

在維度平行空間裡,多位科學家輪迴「生還」

近幾年隨著「三體」的熱議,人們對一些靈異事件解讀為物理的幾維空間學說。如果我們深入了解一下的話,也真的會發現也許真的存在時空平行,或N維空間。

費曼的死亡日期又是伽利略的誕辰日。而這4個科學家又都在物理、天體運行論、量子學方面等有著承前啟後的關係, 這種驚人的巧合讓人不得不懷疑在非單向流動的時空裡其實是同一個人。你們還有什麼驚人的巧合,請在下方留言探討吧。

馬克吐溫是美國極具正能量的人物。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我出生在哈雷彗星出現的那一年,明年它再次出現的時候,我能夠隨他離去。

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

霍金的死亡日期曾經是愛因斯坦的誕辰日。

理察·費曼: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馬克.吐溫:幽默大師、奇葩投資者、與哈雷彗星結緣、還是個情種
    吐溫的犀利口才讓他懟人懟到無語。 法國名人波蓋取笑美國人歷史太短:「美國人沒事時,往往喜歡懷念祖宗,可是一想到祖父一代,就不能不打住了。 吐溫回敬說:法國人沒事時,總是想弄清他們的父親是誰,可是很難弄清楚。 吐溫的冷笑話同樣精彩。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密西西比河畔的馬克·吐溫(圖)
    於是,口口相傳的市井熱聞、男男女女的風流韻事、流浪者的傳奇故事……一齊在他的靈感中發酵,終於湧入筆端,演繹成《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等傑作;化作《在密西西比河上》《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等諸多名篇。
  • 讓人細思極恐的8大歷史巧合事件
    不列顛號因碰上水雷而爆炸沉沒;鐵達尼號撞上冰山沉沒;奧林匹克號與軍艦相撞,曾被整修成運兵船,最終被解體。2、永不沉沒女士維奧萊特.傑索普是一名醫護人員,她也被稱為「永不沉沒女士」,她經歷過奧林匹克號、鐵達尼號、不列顛號三起船難事件,但她都活了下來。3、馬克·吐溫和哈雷彗星馬克·吐溫在1835年出生,剛好是哈雷彗星非常接近太陽的時期。
  • 世界上無法解釋的神秘巧合,看完讓人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放眼世界歷史上,實在用太多用科學解釋不通詭異的巧合,讓人總感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世界歷史上無法解釋的神秘巧合。
  • 「聖經密碼」的驚人訊息 預言歷史大事件 未來已來
    (關注善惡抉擇)這些歷史上的大事件都藏在聖經的密碼裡。據說,早在3百多年前,牛頓就深信聖經裡面隱藏了人類歷史的預言,他在1696年自院長職位退休時留下了一大堆論文。這上百萬字的手稿,大部分是在討論妙不可言的神學,遺憾的是他到死都沒有解開這個秘密。但是直到電腦問世後,以色列一名數學家普瑞斯寫出一套精密的數學運算模式,以電腦程式來執行,終於發現。
  • 「知道SET」哈雷與哈雷彗星
    本集主題:哈雷與哈雷彗星歷史上,人們總是把彗星的出現視作某種徵兆,甚至有些人認為,說不定彗星就是當耶穌在馬廄裡降生時照亮了早晨的「伯利恆之星」。而哈雷彗星可以說是當今彗 星界的「網紅」,我國早就對其有所記載,據朱文鑫在《天文考古錄》一書中考證: 自秦始皇七年 (公元前240年) 至清宣統二年 (1910年)共有29次記錄,並符合計算結果。其實,早在《春秋》中就有相關的記錄: 「魯文公十有四年(公元前613年), 秋七月, 有星孛入於北鬥。而我們的故事就是圍繞著這顆彗星展開的。
  • 馬克吐溫經典語錄
    馬克·吐溫,是美國著名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他被譽為文學史上的林肯。馬克·吐溫作品風格以幽默和諷刺為主,既富於獨特的個人機智與妙語,又不乏深刻的社會洞察與剖析。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百萬英鎊》(短篇)等。
  • 罕見的巧合:概率極低,但卻真實發生過的6個巧合事件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生似乎要比想像當中的更加精彩,因為他預測了自己的死亡時間,但這還不是最精彩的部分。1835年11月30日,馬克·吐溫出生在美國一戶窮人家庭,而在那之前的11月16日,哈雷彗星歷史性的出現了。要知道它每75年才經過地球一次。長大後的馬克·吐溫自然是知道這一巧合,在1909年,他開始預測了自己的死亡。他曾說過,「如果我不能和哈雷彗星一起離去,那將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 罕見的巧合:概率極低,但卻真實發生過的6個巧合事件
    每當我們碰到一些巧合事情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為此感到驚訝不已。因為它們總是在無可挑剔的時機出現,事實上,在過去存在許多被人們記錄下來的重大巧合。而在攝影變得越來越方便,網際網路越來越快速的現代社會,各種巧合事件似乎每天都出現在網際網路世界當中。通過今天的文章,小編就要和你分享,罕見的巧合:概率極低,但卻真實發生過的6個巧合事件。
  • 逝世110周年,與「哈雷彗星」同去,馬克·吐溫值得尊敬
    而對於這個貼附在其作品上的顯著標籤,老舍並不同意,他認為吐溫更像是一個含義深刻的諷刺家,而不單是一個「幽默作家」。沒錯,就是「馬克·吐溫」,這是他的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的深度的術語。其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是著名的美國作家、演說家。為什麼其用航海術語作為筆名呢?
  • 馬克吐溫發明了內衣搭扣這件事,老師才不會告訴你
    馬克·吐溫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吊帶的問題,因為他覺得用吊帶很不舒服。」 馬克·吐溫對此發明也極為自信、充滿了自豪,他稱這種彈性服裝帶的優勢:「非常明顯,根本用不著解釋」。 好了,就是這樣一款服裝帶,可以調節鬆緊、扣上和解開都非常方便,它有沒有讓你想起來什麼呢?
  • 馬克吐溫回答了2個字,放在當今,都很刺耳!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馬克吐溫的一段語錄,他就道出了什麼是萬惡之源,放在當今,都很刺耳,警醒世人!文字如下:缺錢乃萬惡之源。——馬克吐溫#讀完馬克吐溫的這段語錄,相信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認,這還真是萬惡之源,可能很多人都想到了是錢,但沒有想到馬克吐溫想到的更仔細,是缺錢。
  • 勇於探索的人--哈雷與哈雷彗星
    彗星是太陽系內質量很小的一種天體,只有地球質量的幾千億分之一,其軌道為扁圓形,繞行太陽一周的時間從幾年到幾百年各不相同。彗星的外觀呈雲霧狀,由慧核、慧發、慧尾構成。慧核是其主要部分,由冰物質組成。慧核的冰物質在彗星接近太陽時升華成為氣體,這層雲霧狀的氣體即慧發。太陽風推斥慧發中的氣體和微塵,在背向太陽一面形成彗尾。
  • 勇於探索的人——哈雷與哈雷彗星
    彗星是太陽系內質量很小的一種天體,只有地球質量的幾千億分之一,其軌道為扁圓形,繞行太陽一周的時間從幾年到幾百年各不相同。彗星的外觀呈雲霧狀,由慧核、慧發、慧尾構成。慧核是其主要部分,由冰物質組成。慧核的冰物質在彗星接近太陽時升華成為氣體,這層雲霧狀的氣體即慧發。
  • 馬克吐溫回答的很有水平,讓人長見識!
    那麼想要過上充實生活的人,那估計也是一直不滿足,想要比別人過得充實,可見只要你的心不滿足,你不管比別人過得如何清閒,都會感到不開心,不快樂。有錢,有多少錢,人會感到滿足呢?可見充實人生,跟有錢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只要你不滿足,即便你再有錢,也會找到不滿足的地方。可見在沒有讀馬克吐溫的語錄前,很多人都會認為,只要心態好,人生就會過得很充實。
  • 彗星、哈雷、牛頓和萬有引力,一顆彗星成就了兩個人和一個定律
    彗星的出現是突兀的,它被看做預示著皇帝或國王的生死、國運的興衰和軍隊的勝敗。當1066年的大彗星略過英國的上空時,它嚇壞了哈羅德國王領導下的撒克遜士兵,他們很快輸給了徵服者威廉的進攻軍隊,奠定了現代英國的雛形。
  • 英語美文賞析:15句幽默大師馬克吐溫的睿智哲理名言
    馬克吐溫是美國著名的作家,他的《百萬英鎊》和《湯姆索亞歷險記》應該有很網友看過,還有很多短篇小說出現在初高中的課文和試卷上。馬克吐溫的作品語言幽默,但是又特別有哲理和寓意,而且他經常會給讀者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所以,看馬克吐溫的作品其樂無窮又受益匪淺。馬克吐溫可以說是一位幽默的紳士,接下來,我們一起分享一下他的幽默睿智的名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