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探索的人——哈雷與哈雷彗星

2021-02-08 i兼愛者i

彗星是太陽系內質量很小的一種天體,只有地球質量的幾千億分之一,其軌道為扁圓形,繞行太陽一周的時間從幾年到幾百年各不相同。彗星的外觀呈雲霧狀,由慧核、慧發、慧尾構成。慧核是其主要部分,由冰物質組成。慧核的冰物質在彗星接近太陽時升華成為氣體,這層雲霧狀的氣體即慧發。太陽風推斥慧發中的氣體和微塵,在背向太陽一面形成彗尾。構成彗星的塵埃、冰凍團塊在彗星繞太陽轉動時都要損失一部分物質,原因是從慧核蒸發出來的氣體及塵埃等被吹離慧核,進入星際空間了。因此,在多次公轉之後,彗星的生命就結束了。慧核瓦解後,有的可能成為很小的小行星,有的在太陽系中形成流星群。

據史料記載,最早記錄哈雷彗星的是中國人。但最早算出哈雷彗星運行軌道的是英國人--哈雷。

哈雷自幼熱愛天文,他不僅勤於觀測,還善於思考。在父親的幫助下,17歲的哈雷帶著自費購置的望遠鏡,進入了牛津大學王后學院。入學第二年,哈雷就給格林尼治天文臺臺長、皇家天文學家弗蘭提斯德寫信,指出他繪製的木星圖和土星圖中的計算錯誤。

哈雷20歲的時候,放棄了獲得學位的機會,依靠印度公司的資助,奔赴聖勒拿島,在那裡建立了南半球第一座天文臺。他的第一個包含341顆南天恆星黃道坐標的南天星表,就是由他在那裡親自觀測編制出來的。

1682年,歐洲很多人發現一顆明亮的大彗星出現在夜空裡,因為彗星曆來被視為不詳的預兆,人們很驚恐。為了打消人們的疑慮,哈雷決心研究彗星。

哈雷大量搜集彗星資料,編制了一張表,把彗星出現的時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運行路線在表上詳細地列了出來。哈雷經過反覆計算和分析,發現這顆彗星的軌道很像1607年、1531年出現的彗星軌道,而且時間間隔也接近,大約都是76年。1704年,哈雷被聘為牛津大學教授。第2年,他的《彗星天文學論說》發表了,其中對1337~1698年間,天文學家觀測的24顆彗星的軌道分別予以記述。他指出1531年、1607年、1682年出現的3顆大彗星的軌道十分相似,並斷定它們是每隔75~76年回歸一次的同一顆彗星。

後人為了紀念哈雷在彗星軌道計算方面的偉大貢獻,就把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

相關焦點

  • 勇於探索的人--哈雷與哈雷彗星
    構成彗星的塵埃、冰凍團塊在彗星繞太陽轉動時都要損失一部分物質,原因是從慧核蒸發出來的氣體及塵埃等被吹離慧核,進入星際空間了。因此,在多次公轉之後,彗星的生命就結束了。慧核瓦解後,有的可能成為很小的小行星,有的在太陽系中形成流星群。
  • 「知道SET」哈雷與哈雷彗星
    本集主題:哈雷與哈雷彗星歷史上,人們總是把彗星的出現視作某種徵兆,甚至有些人認為,說不定彗星就是當耶穌在馬廄裡降生時照亮了早晨的「伯利恆之星」。成年以後的哈雷,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他當過船長、地圖繪製員、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皇家制幣廠副廠長、皇家天文學家,發明了深海潛水鐘、氣象圖和運算表,提出了利用金星凌日的機會測算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方法,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竟然發明了一種把魚類保鮮到淡季的實用方法。
  • 彗星、哈雷、牛頓和萬有引力,一顆彗星成就了兩個人和一個定律
    幾乎每個人,從農民到國王都被這顆掃過天空的不速之客所迷惑:它到底是什麼?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它預示著什麼?當時的埃德蒙·哈雷是一位富有的紳士,也是一位業餘的天文愛好者,他對這顆彗星十分著迷,於是他去徵求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艾薩克·牛頓的意見。哈雷問牛頓,是什麼力可能控制這顆彗星的運動?
  • 2061年,人們將會再次看見哈雷彗星
    ,它是天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彗星。1682年8月,這顆彗星出現了一個月的時間。哈雷根據觀測所得的數據,計算出彗星的運行軌道它。他發現,這顆彗星的運行軌道的特徵符合克卜勒在1607年所描述的那顆明亮彗星的運行軌道。兩顆彗星沿同一個軌道運行,這好像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哈雷推斷,這顆彗星的軌道是橢圓形,而它的運行周期大約是76年。
  • 科學家發現類似哈雷的新彗星 2011年回歸
    這顆被科學家取名為P/2007 R5 (SOHO)的彗星屬於罕見的周期彗星,目前已知的上千顆彗星中只有190顆是周期彗星。最著名的周期彗星是哈雷彗星,它每76年回歸地球一次,最近一次回歸是在1986年。儘管科學家們懷疑SOHO探測到的1350顆彗星中多數為周期彗星,但是次此觀測到的彗星是首次被科學家確證為周期彗星,並被公布於眾。
  • 險言碎語(46):跟隨興趣的收穫,哈雷彗星與哈雷生命表
    他把牛頓定律應用到彗星運動上,並正確預言了那顆現被稱為哈雷的彗星作回歸運動的事實,他還發現了天狼星、南河三和大角這三顆星的自行,以及月球長期加速現象。1680年,哈雷與巴黎天文臺第一任臺長卡西尼合作,觀測了當年出現的一顆大彗星。從此,他對彗星發生了極大興趣。
  • 百年哈雷 與龍同行 尋找最早的哈雷活動
    百年哈雷 與龍同行—    「百年哈雷,與龍同行 — 尋找最早的哈雷」全國招募活動的官網正式發布,網址為www.harley-davidson.com.cn/earliest ,標誌著哈雷戴維森中國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各種較早的哈雷摩託車。
  • 聞名科學界的哈雷彗星,為什麼它叫哈雷?科學家認為與這奇人有關
    在廣闊的宇宙中,有一顆叫哈雷的彗星,之所以叫「哈雷」,是因為它取自一位科學家的名字,這位科學家就是埃德蒙.哈雷,由於他最早測定和證實了這科彗星的存在,因此,為了標榜他的功績,這顆彗星的名字就以「哈雷」命名。
  • 哈雷彗星殘骸夜空爆炸猶如煙花
    每年10月中旬至下旬,當地球穿過哈雷彗星留下的長尾殘骸時,彗星的塵埃殘骸就化作流星,獵戶座流星雨也就如約而至。獵戶座流星雨的形成:獵戶座流星雨是世界七大流星雨之一,它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造成的,哈雷彗星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要知道,上次哈雷彗星照亮地球的夜空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地球與哈雷彗星相遇將在
  • 奇妙的「哈雷彗星蛋」,蛋殼布滿星辰花紋,它和彗星有何關係?
    哈雷彗星是一顆彗星家族的明星,更是天文愛好者望遠鏡中的寵兒,它每76年一次對地球的造訪給人類帶來了數不勝數的有趣話題。曾幾何時,地球上的人們因不知它的底細,視它為「妖星」而恐慌不安;人們也曾因看不清它的真面目而浮想聯翩過。
  • 史上今日:1742年1月14日 英國天文學家哈雷逝世
    史上今日:1742年1月14日 英國天文學家哈雷逝世2017-01-14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684年,他到劍橋向牛頓請教行星運動的力學解釋,在哈雷研究取得進展的鼓舞下,牛頓擴大了他對天體力學的研究,並且促使牛頓發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705年,哈雷出版了《彗星天文學論說》一書,闡述了1337-1698年出現的24顆彗星的運行軌道。他指出,出現在1531、1607和1682年的三顆彗星可能是同一顆彗星的三次回歸,並預言它將於1758年重新出現。
  • 56期~超越大地與海洋的輪廓(下)—英國科學家哈雷的地磁偏角地圖
    埃德蒙·哈雷(Edmund Halley 1656-1742),最廣為人知的貢獻就是他對一顆彗星的準確預言,1759年3月13日,全世界的天文臺都在等待著的那顆哈雷預言的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如期出現在星空中,並被正式命名為哈雷彗星。遺憾的是,哈雷已於1742年逝世,未能親眼看到。現在,每當人們提起哈雷,總會聯想到哈雷彗星。
  • 讀原著學英語_6《萬物簡史》哈雷並沒有發現哈雷彗星
    他沒做過的一件事是發現以他名字命名的彗星。他只是發現他在1682年看到的那顆彗星和其他人在1456年、1531年和1607年看到的是同一顆。那顆彗星直到1758年,大約在他去世16年後才成為哈雷彗星。雖然哈雷取得了那麼多成就,但他對人類知識的最大貢獻可能只是與他同時代的另外兩位科學家打了個小小的科學賭。(這兩位科學家分別是)羅伯特·胡克,人們對他印象最深的可能是第一個描述細胞的人,以及偉大莊嚴的克裡斯多佛·雷恩爵士,他實際上首先是天文學家,其次是建築師,儘管這一點現在經常被人們遺忘。
  • 哈雷--牛頓煌煌巨著《原理》的催生婆
    哈雷的來訪,給牛頓的寓所帶來一股清風。"好久不見先生羅!"哈雷首先問候道。"我不常去倫敦。"牛頓淡淡地說。牛頓平日參加皇家學會的活動不多,尤其是胡克繼任學會秘書後,他更少去了。"可是先生的氣色不錯呵!"哈雷親切地說。"是嗎?"聽見恭維,牛頓笑起來。"你來劍橋有什麼事喲?""我是專程來這裡向先生請教的。"
  • 【今日地理·11月08日】發現彗星的那個哈雷堅持地球空洞說 | 地圖看世界
    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每隔75-76年就能從地球上看見一次,上次出現在1986年2月9日,下次在2061年7月28日。原圖來自NASA。愛德蒙·哈雷 Edmond Halley哈雷畢業於牛津大學皇后學院,他涉獵的領域相當廣泛,包括了物理學、數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人口學等,甚至包括了保險統計學
  • 哈雷彗星掉落碎片流等待地球,5月初又有流星雨
    趣味探索訊 每年4月是一個多種天文現象同時出現的月份,壯觀天琴座流星雨,銀白黃道光,還有粉紅月亮。今年4月同樣沒讓人失望,星空攝影師和科學愛好者在大飽眼福的同時,還捕捉到多張精妙的星空照片,可以說是收穫頗豐,甚至可以用滿載而歸來形容。
  • 哈雷為什麼對皮帶傳動如此專一?
    皮帶驅動是哈雷摩託車的特點之一,而其他摩託車品牌車型,大部分是採用了鏈條傳動,還有少部分是採用軸傳動的。比如寶馬摩託車,一看哈雷寶馬這些高大上名詞,就知道它們採用的東西肯定是高檔的東西,只是太貴了。皮帶傳動主要應用在平順的巡航車型和踏板車上。
  • 美國有哈雷,日本有山葉!我們國家有……
    美國有哈雷,日本有山葉!我們國家有......說起摩託車,相信不少朋友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滿大街的代步車吧!事實上,有這樣一群人非常喜歡摩託車,當然,他們所喜歡的摩託車是那種外形拉風的性能摩託車。比如說《唐人街探案2》中,王寶強、劉昊然以及肖央三人在逃入一家酒館時,酒館裡面的那群人手一臺摩託車的機車黨,給人一種非常刺激非常炫酷的感覺!影片中的情景是在美國,因此,那些摩託車的名字就叫哈雷!全稱為哈雷·戴維森的哈雷摩託車是1903年在美國誕生。一直以來駕駛它的機車黨們幾乎都是成群結隊的出現在某條公路上,也正是因為如此,哈雷摩託車還是"友誼"的代名詞!
  • 哈雷彗星曾現身於中國的春秋時期?當時還有人據此作出了預言?
    前言提到「哈雷彗星」,即便是對它一無所知的人,在聽到這個名詞時,也會明顯地察覺到這個詞是「舶來品」,因為中國本土文化基本是不會產生像「哈雷」這樣的字眼,這必定是音譯過來的東西。實際上,這顆彗星也的確是由外國人命名的,它是因為英國近代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了回歸時間而得名,所以它叫「哈雷彗星」。
  • 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這顆彗星是2020年3月發現的,編號為C/2020F3(Comet Neowise),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把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7月中下旬的傍晚可以看到它的靚影。一開始這枚彗星亮度較低,並未引起重視,但到了6月,隨著彗星逐漸接近太陽,其視星等進入裸眼可見範圍,其亮度飆升,引起了大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