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哈雷彗星蛋」,蛋殼布滿星辰花紋,它和彗星有何關係?

2020-12-05 百家號

哈雷彗星是一顆彗星家族的明星,更是天文愛好者望遠鏡中的寵兒,它每76年一次對地球的造訪給人類帶來了數不勝數的有趣話題。曾幾何時,地球上的人們因不知它的底細,視它為「妖星」而恐慌不安;人們也曾因看不清它的真面目而浮想聯翩過。

如今,科學的發現使得人們逐漸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可唯獨有一樣事情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這就是當哈雷彗星每次重新拜訪地球時,這顆神秘的藍色星球上就必有一隻母雞產下一枚奇異的「彗星蛋」來。這種神奇的雞蛋最早被發現是在1682年,哈雷彗星再次造訪地球,在德國的馬爾堡,有隻母雞居然產下一個異乎尋常的蛋,這個蛋的蛋殼上布滿了神秘的星辰花紋。

由於只有每次哈雷彗星如約而至才會讓地球上的母雞生出這種蛋,於是,人們便將這種蛋殼上有著神奇、美麗的星辰圖案的雞蛋稱為「哈雷彗星蛋」。而且這位女神每次的造訪也就使得整個地球只有一隻母雞能夠成為宇宙星辰的寵兒,這更使得「哈雷彗星蛋」顯得無比的珍貴,更加的神秘。

一顆是在宇宙中有規律遨遊的美麗天體,一顆是孕育在母雞體內的可愛生命,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它們之間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也就是「天壤之別」。那麼,看起來毫無聯繫的兩個物體為什麼會在每隔76年的時候都出現一次呢?這種神秘而有趣的現象當然不會被科學家們放過。

對它們的研究也一直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科學界總有一種比較公認的推測,科學家認為「二者之間」存在著某種因果關係,這種現象或許和免疫系統的效應原則甚至與生物的進化是有關的。其中,較為著名和權威的論點是由蘇聯生物學家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提出的,他認為,「二者之間肯定具有某種因果關係,這種現象也許與免疫系統的效應原則和生物的進化是相關的」。

我們可以看到,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有著看不見、摸不著的聯繫的,月球圍著地球運轉,地球的表面就會出現大海的潮沙現象。而每當明亮、神秘、美麗、巨大的哈雷彗星拖著它那美麗的長尾巴造訪地球的時候,隨之出現蛋殼上「印」有哈雷彗星圖案的雞蛋,這會不會就是哈雷彗星對地球影響的表現呢?

為了印證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論點,1950年,蘇聯科學家便在國內聯繫了數以萬計的農戶,與此同時,法國、美國、義大利、瑞典、波蘭、匈牙利、西班牙等二十多個國家也建立了類似的調查網絡。在1986年的時候,終於在哈雷彗星又一次如期而至光顧地球的時候,義大利博爾戈一戶居民家裡的母雞下了一枚彗星蛋。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當今世界,這枚距今最近的彗星蛋已經成了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也成了最有價值的實物資料。在科學發達的當今社會,這些材料將有助於我們解決一系列科學難題。

因此,它們是神秘的大自然留給人類的一份珍貴的科學文化遺產。讓我們一起期待與哈雷彗星2062年的那次約會,到那時,神秘而美麗的「彗星蛋」會誕生在哪裡呢?

相關焦點

  • 透視著神秘天文現象的雞蛋,上面白色斑點構成星辰天體圖案
    蛋的大小顏色等特徵與往常無異,但蛋殼上卻布滿了稍稍 突起的白色斑點,它們有規則、形象地構成了一些星辰天體圖案,其中 一些白斑對應於牧夫星座與大角、室女星座與角宿一、獅子星座與軒轅 14、獵戶星座與參宿4等星辰,清晰可辨。另一枚發現於四川省自貢市川西南礦區運輸大隊工會主席胡世駿 的家中,其蛋的硬殼表面有7個突出的斑塊,構成了相當規則的北鬥星 圖案。
  • 歷史上經過太陽系的那些彗星,它們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很多人都認為把彗星與地震等各種災害聯繫起來是無稽之談。但最近20年來,科學家們對兩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發現彗星與地震有一定聯繫。日本學者倪堀四郎系統地整理了一千八百年以來的彗星記錄,列出了幾百個彗星的軌道,並與世界上曾發生的大地震進行比較。他發現彗星與地震確有聯繫,當彗星接近地球,或地球受到兩顆彗星的疊加作用時,就有大地震發生。
  • 神奇雞蛋會「出汗」 蛋殼花紋有龍有鳳(圖)
    昨日(1日),(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小河口鎮幹堰村1組居民卿夕良家的母雞,就生下了一枚這樣的奇異雞蛋,蛋殼上的花紋有的像龍,有的像鳳,還有的像猴子,栩栩如生。  據卿夕良介紹,這枚雞蛋除了蛋殼上有「圖案」外,還有與眾不同的地方——比如剛產出來那兩天,蛋殼還會「出汗」:他將雞蛋放入米罐裡,放半天后拿出來時,蛋殼上就黏糊糊地沾滿了米,而同時放入的其他蛋卻沒有這種現象。  下奇蛋的這隻母雞已飼養多年,以前所下的蛋都很正常。
  • 彗星、哈雷、牛頓和萬有引力,一顆彗星成就了兩個人和一個定律
    彗星的出現是突兀的,它被看做預示著皇帝或國王的生死、國運的興衰和軍隊的勝敗。當1066年的大彗星略過英國的上空時,它嚇壞了哈羅德國王領導下的撒克遜士兵,他們很快輸給了徵服者威廉的進攻軍隊,奠定了現代英國的雛形。
  • 勇於探索的人--哈雷與哈雷彗星
    彗星是太陽系內質量很小的一種天體,只有地球質量的幾千億分之一,其軌道為扁圓形,繞行太陽一周的時間從幾年到幾百年各不相同。彗星的外觀呈雲霧狀,由慧核、慧發、慧尾構成。慧核是其主要部分,由冰物質組成。慧核的冰物質在彗星接近太陽時升華成為氣體,這層雲霧狀的氣體即慧發。太陽風推斥慧發中的氣體和微塵,在背向太陽一面形成彗尾。
  • 勇於探索的人——哈雷與哈雷彗星
    彗星是太陽系內質量很小的一種天體,只有地球質量的幾千億分之一,其軌道為扁圓形,繞行太陽一周的時間從幾年到幾百年各不相同。彗星的外觀呈雲霧狀,由慧核、慧發、慧尾構成。慧核是其主要部分,由冰物質組成。慧核的冰物質在彗星接近太陽時升華成為氣體,這層雲霧狀的氣體即慧發。
  • 「知道SET」哈雷與哈雷彗星
    而哈雷彗星可以說是當今彗 星界的「網紅」,我國早就對其有所記載,據朱文鑫在《天文考古錄》一書中考證: 自秦始皇七年 (公元前240年) 至清宣統二年 (1910年)共有29次記錄,並符合計算結果。其實,早在《春秋》中就有相關的記錄: 「魯文公十有四年(公元前613年), 秋七月, 有星孛入於北鬥。而我們的故事就是圍繞著這顆彗星展開的。
  • 2061年,人們將會再次看見哈雷彗星
    ,它是天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彗星。1682年8月,這顆彗星出現了一個月的時間。哈雷根據觀測所得的數據,計算出彗星的運行軌道它。他發現,這顆彗星的運行軌道的特徵符合克卜勒在1607年所描述的那顆明亮彗星的運行軌道。兩顆彗星沿同一個軌道運行,這好像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哈雷推斷,這顆彗星的軌道是橢圓形,而它的運行周期大約是76年。
  • 科學家發現類似哈雷的新彗星 2011年回歸
    這顆被科學家取名為P/2007 R5 (SOHO)的彗星屬於罕見的周期彗星,目前已知的上千顆彗星中只有190顆是周期彗星。最著名的周期彗星是哈雷彗星,它每76年回歸地球一次,最近一次回歸是在1986年。儘管科學家們懷疑SOHO探測到的1350顆彗星中多數為周期彗星,但是次此觀測到的彗星是首次被科學家確證為周期彗星,並被公布於眾。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金星和木星有哪些秘密?對地球有何影響?
    木星上有生命嗎?也許我們能十分有把握地斷定,在太陽系的諸天體中,除地球外,沒有任何一個天體擁有智慧生物,但仍無法肯定,在這些天體中也不存在任何生命活動,特別是那些低等的原始的微生物。除火星外,如今木星也被列入了「懷疑名單」木星之所以被懷疑可能有生命存在,是因為它的生態條件與地球比較接近。
  • 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最遲在公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據朱文鑫考證: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記錄,並符合計算結果。 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
  • 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圖源:人民網至於為什麼要等6800年才能再次見到這顆彗星,原因是這顆彗星有非常長的運行軌道,光顧一次地球需要非常久。但隨著科學發展,大家都認識到彗星不過是一種天體,現代人尤其是天文愛好者都被它的美麗壯觀所吸引。和流星不同,彗星是由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巖石顆粒組成的,被稱為「髒雪球」。
  • 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但隨著科學發展,大家都認識到彗星不過是一種天體,現代人尤其是天文愛好者都被它的美麗壯觀所吸引。和流星不同,彗星是由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巖石顆粒組成的,被稱為「髒雪球」。每年大約都有一顆彗星肉眼可見,許多彗星是微弱而不引人注目的。特別明亮的彗星被稱做「大彗星」。
  • 百年來最亮彗星將登場 回顧人類認識彗星曆程
    哈雷把這些彗星加以比較研究之後,獲得了一個重要的發現:原來在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現的三顆彗星的軌道幾乎是重合的。於是哈雷斷定這三次所看到的其實不是三顆不同的彗星,而是同一顆彗星,它每隔76年再回到太陽附近。哈雷的這一發現說明,至少有一些彗星不是按著拋物線運行,而是按著橢圓運行的。哈雷很有把握地預言說,這顆彗星將於1758年重新回到太陽附近的天空中來。
  • 彗星之謎,彗星的活動與地球怪象有關嗎?
    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裡,有一種相貌奇特帶尾巴的星星,人們稱它們為「彗星」。其中最著名的是哈雷彗星。1910年,當這顆彗星和地球相接近的時候,天文學家們推斷,它將和地球相撞。這一年的5月19日,哈雷彗星果然來到地球附近,使人們驚喜的是彗星並沒有和地球相撞而是擦肩而過。
  • 一顆彗星和小行星的混合體正在展示它的彗星特徵
    半人馬是稀有的天體,可以結合小行星和彗星的一些不同特徵。和小行星一樣,它們本質上是巖石構成的,但也會像彗星一樣,在外殼蒸發時拋出塵埃和氣體雲。 來自北亞利桑那大學的天文學家科林·錢德勒說:「我們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它結合了觀測測量——例如,顏色和塵埃質量——與建模努力來估計諸如物體揮發性升華和軌道動力學等特徵。」
  • 地球物種的誕生,眾說紛紜,解讀生命起源之彗星和太陽系的秘密
    在太陽系中生存這好多的天體,其中有一個很特別就是流星。說它很特別就是當它出現的時候會拖著長長的尾巴在天空划過,老百姓對與流星有好多好多的寄語,在歷史上也流傳著許多傳說。關於流星形成這就得說說有一個對於太陽系比較特殊的天體,那就是哈雷彗星。說它特殊是因為差不多沒76年就會造訪一次地球。因為它也圍著太陽公轉,差不多76年跑一圈。彗星,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尾最長竟可達 2 億多千米。彗星是太陽系內比較奇特的天體,它遠離太陽時表現為一顆彗星,直徑能有幾公裡或者更大一些。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
  • 西媒盤點五大彗星:曾有邪教徒為彗星集體自殺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 西班牙《阿貝賽報》11月12日稱,「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成為歷史上首次被登陸的彗星,但還有其他彗星也在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它們是:1.哈雷彗星 毫無疑問它引起人們的最大興趣,每75年環繞太陽一周,因英國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在1705年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其回歸時間(1758年)而得名。哈雷彗星讓人們知道,彗星是按照一定軌道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哈雷彗星的另一個特點是從地球上用肉眼就能看到它,它最近一次被看到回歸是在1986年,預計2061年它將再次回歸。
  • 哈雷彗星殘骸夜空爆炸猶如煙花
    每年10月中旬至下旬,當地球穿過哈雷彗星留下的長尾殘骸時,彗星的塵埃殘骸就化作流星,獵戶座流星雨也就如約而至。獵戶座流星雨的形成:獵戶座流星雨是世界七大流星雨之一,它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造成的,哈雷彗星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