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到「哈雷彗星」,即便是對它一無所知的人,在聽到這個名詞時,也會明顯地察覺到這個詞是「舶來品」,因為中國本土文化基本是不會產生像「哈雷」這樣的字眼,這必定是音譯過來的東西。
實際上,這顆彗星也的確是由外國人命名的,它是因為英國近代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了回歸時間而得名,所以它叫「哈雷彗星」。
但誰能想到,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中國人對這顆彗星作了記錄,只不過好多年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兩千年後才被外國人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對此,我只能說:世事無常。
(一)、史官的「預言」
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鬥,周內史叔服曰:「不出七年,宋、齊、晉之君皆將死亂。」 ——《左傳·魯文公十四年》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公元前613年,有一顆彗星進入了北鬥,這時一名叫叔服的史官根據這個天文現象,他預言道:「用不了七年,宋國、齊國、晉國的國君都會死於非命。」
春秋時期就有對彗星的記錄,這對我並不算一件很震撼的事,因為在中國古代,官府有專門觀測天體的人員,真正讓我感到吃驚的是:一個史官僅僅根據這一天體現象,就對三個位處天南地北的國君作出了死亡預言,重要的是,後來還被一一證實了。
當時在位的宋昭公、齊懿公、晉靈公這三位君主,真的在七年內相繼身亡,而且通通死於非命。
(二)、宋昭公的身死
因為宋昭公不是嫡長子,所以宋昭公本來是沒有機會當上宋國國君的。因為上一任國君去世後宋國發生了政變,宋昭公才成為了宋國國君。
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宋成公的弟弟「御」殺掉宋成公的太子,自立為君,後來宋國人又殺了御,立宋成公的小兒子杵臼為君,是為宋昭公。
據史料中記載,即位後的宋昭公殘暴無度,不講信義,導致有好多大臣們都離開了宋國去往其他國家,後期的宋昭公時刻處於一種眾叛親離的危險狀態。
對比宋昭公的不仁,他的弟弟公子鮑就十分的得民心。
公子鮑會經常的給予百姓恩惠,體察民間疾苦,並且接待任何人都和顏悅色,所以有很多人都希望讓公子鮑取代宋昭公。
在公元前611年,在宋昭公外出打獵的途中,公子鮑的支持者——「王姬」派出了一隊人馬前去殺死了宋昭公。
(三)、晉靈公的身死
公元前620年,晉靈公即位。
但此時的晉靈公年僅四歲,所以有很多大臣表示不滿,但在權臣趙盾的力排眾議下,晉靈公還是坐穩了位置。由於國君年少,晉國國政就由趙盾主持。
隨著晉靈公的逐漸長大,這位君主的一項「才能」也漸漸體現了出來,那就是「作踐別人」。
因為國君的超然身份,再加上平日裡讓別人給慣壞了,所以晉靈公會經常做一些兇殘的事。欺辱僕役們對他來說只能算小事,用彈弓打傷別人更是日常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調劑,晉靈公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殺人。
有一次,因為廚子沒有把熊掌蒸熟,晉靈公就把他給殺了,並讓僕役們把屍體放在竹筐裡高舉著拿出去。此時,趙盾正好路過這裡,看到屍體後立刻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只能跑去勸諫晉靈公。面對趙盾的勸諫,晉靈公口頭上表示答應,但到後面還是屢教不改,繼續以殺人為樂。
到後面,晉靈公覺得趙盾很煩,就讓殺手去刺殺他,結果數次都沒有殺死趙盾。
公元前607年,晉靈公在朝堂之上突然發難,派出猛犬去攻擊趙盾。在衛士們的相助下趙盾報住了性命,然後準備逃出晉國,去其他國家避避風頭。
結國趙盾還沒有出國境,他的弟弟趙穿因為怒不可遏就殺死了晉靈公。
(四)、齊懿公的身死
齊懿公的死因也與上述兩位差不多,都是因為不修德行導致讓人記恨,最後被人家所殺。
齊懿公在沒即位的時候,與邴歜的父親邴原爭奪土地,沒有獲勝。在他即位後就把邴原從墓裡挖了出來砍掉了雙腳,還讓邴歜做他的隨從。齊懿公又搶走了閻職的妻子,同樣讓閻職做他的隨從。
在公元前609年,齊懿公外出遊玩,邴歜與閻職相互開玩笑,結果都戳到了對方的痛處(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二人感動很憤怒,於是聯手殺死了齊懿公,隨後逃走。
個人想法
這三位君主之所以死於非命,根本原因便是他們平日的所作所為太招人怨恨,最後才導致了自己的殺生之禍。
所以在我看來,那位史官的預言也絕非有的放矢,也算是有依據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