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科技已經發展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而人類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進入高新科技時代,也離不開科學家的努力,但縱觀歷史,會發現一個「特別」的共同點,那就是在科學承上啟下的階段當中,都會出現一個時代領軍人物。
在科學領域當中,愛因斯坦被稱為繼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他是猶太人,愛因斯坦在1905年,26歲時,就提出的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
狹義相對性原理的提出,也是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這一年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當一戰爆發時,愛因斯坦堅決反戰,他也沒有停下科學的步伐,他提出了廣義相對論,他在相對論的情況下推動下,又完成了引力方程。
他的量子理論也是為原子能提供一個最基礎的理論,愛因斯坦一生為科學辛勞,他也在1955年4月18日去世,愛因斯坦去世之後,史蒂芬·威廉·霍金,橫空出世,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相對於愛因斯坦,霍金人生相對來說非常坎坷。
他沒有一個健全的身體,他是ALS患者,在他出生時,醫生都斷定他只能活兩年,但他堅強的活了下來,疾病雖然使他身體嚴重變形,他只有三根手指和兩隻眼睛可以活動,但他克服了這一切。
而他也開創了一個新時代,他的研究領域主要在宇宙論和黑洞,他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上,再一次向前跨出了一大步,而霍金在去世的前一年,也提出了三個預言,這三大預言在科學界引起了廣泛的注意。
然而就在他提出預言之後的一年,霍金與世長辭,他離世的時間是3月14日,而這一天剛好是愛因斯坦出生的日子,或許這可能只能一種巧合,畢竟人群和基數這麼大,撞上相同的日期也不足為奇。
世界上還有很多人也有這種巧合,只不過兩個人是物理界的領軍人物,才會受到如此高度的關注,但經過大量的資料研究,專家還發現,伽利略逝世於16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的那一天,剛好是伽利略300年忌日。
在這一連串的巧合下,一些神學家認為這並非是一種巧合,根據能量守恆,能量是不會消失,人體的重量也不會消失,但是在有科學家專門對人體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人去世後,體重比之前輕了21克。
那麼這21克的重量到底去了哪裡呢?正式因為這21克,神學家提出了「靈魂」這一個概念,那麼「靈魂」到底存不存在呢,愛因斯坦、霍金、伽利略、又是否真的只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