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簡介
中文名:史蒂芬·威廉·霍金
外文名:Stephen William Hawking
別名:小愛因斯坦、宇宙之王
出生日期:1942年1月8日
出生地:英國牛津
主要研究領域:宇宙論和黑洞
主要作品:《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時間簡史續篇》、《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時空本性》、《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霍金榮獲的獎項:
1、1989年獲得英國爵士榮譽稱號
2、是英國皇家學會學員和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3、倫敦皇家天文學會的埃丁頓勳章
4、梵蒂岡教皇科學學會十一世勳章
5、霍普金斯獎
6、美國丹尼歐海涅曼獎
7、馬克斯韋獎
8、英國皇家學會的休斯勳章
9、1978年獲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
10、與彭羅斯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11、1988年霍金的書《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獲沃爾夫基金獎
1942年1月,納粹德軍幾乎夜夜不停地轟炸英國倫敦。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就是在戰火中,霍金誕生了。1942年1月8日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紀念日,這天正是霍金出生的日期。而巧合的是霍金走的日子正是愛因斯坦誕生日。
霍金出生於一個典型的英國中產家庭,父母均為牛津大學畢業生,父親法蘭克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的熱帶病專家,母親伊莎貝爾1930年代於牛津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霍金出生後母親也放棄了事業轉做了家庭主婦。
小時候的霍金從未表現過什麼驚人的天賦,但他有個比較像小天才的癖好他喜歡玩具火車、輪船和飛機,尤其喜歡把它們拆開探究它們是怎樣運行的。多年以後霍金在發表演說時說他自己認為:「自己的很多發現其實都來自我對探究事物和控制它們的渴望。」他感慨「從我開始攻讀博士之後,這種渴求才在宇宙學研究之中得到滿足。」然而他無法否認的一點是,幼時的他只是經常把東西拆開以窮根究底,對再把它們組裝回去卻束手無策。
申請大學時,做醫生的父親希望霍金去學醫,但他不喜歡生物學,因為那個學科不夠抽象,「過於敘述性並且不夠基礎。」17歲那年雖然「考得很糟」,他還是拿到了獎學金,進了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