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大成就源自小夢想!來到甘迺迪航天中心以後,讓我感同身受。
約翰・甘迺迪航天中心(John F. Kennedy Space Center, 簡稱KSC)位於佛羅裡達半島東岸中部的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rnaveral),西距奧蘭多(Orlando)80公裡,南距邁阿密350公裡,是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最重要的航天發射基地。
在航天中心發射不少的著名的航天飛行器,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1961年阿波羅登月計劃使用的土星-5號(Saturn V)運載火箭,其末端火箭推進器的五臺發動機功率強大。
敬佩那些偉大的勇士,為了人類的太空夢,將生死置之度外。指令艙可以容納兩名太空人,載員數量與中國的「神州」飛船相似,但兩者的外形不盡相同。
60年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飛躍,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更大膽的夢想,那就是做一架可以飛上太空的飛機。最初的模型覺得幼稚可笑,那個時候沒有人會相信這玩意能夠飛上太空。不過NASA的科學家硬是堅持過來了。他們用盡了各種辦法,甚至嘗試過用波音747飛機把太空梭送上太空。
付出的代價也是極為慘痛的。人類的科學探索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在太空梭展覽館裡,有一個紀念廳,陳列著所有遇難太空人的照片、生平介紹和遺物,令人肅然起敬。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Challenger)」太空梭在發射過程中,右側推進器的O-形密封圈失效導致「挑戰者號」凌空爆炸,7命太空人罹難。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Columbia)」太空梭發射時損壞了左翼的幾塊隔熱瓦,在重返大氣層時由於過熱導致飛機解體,7名太空人殞命天空。
2011年7月8日,「亞特蘭蒂斯號(Atlantis)」太空梭最後一次飛行,為太空梭計劃畫上了句號。隨後,NASA將載人航天計劃調整到建造國際空間站(Inter national Space Station),共有15個國家共同參與這一工程。
現如今甘迺迪航天中心一如既往的擔負著重要的國際空間發射任務。大名鼎鼎的獵鷹9號重型運載火箭,以甘迺迪航天中心作為第一發射基地選項。航天中心每次進行航天發射時,都會對外提前公布發射日程,允許百姓到場參觀。航天中心在安全區域設置有許多觀摩席位,觀眾可以隨意拍照、錄像,一睹火箭升空時的壯觀景象。如果你想去甘迺迪航天中心遊玩,不妨提前關注NASA官方網站上公布的發射計劃,如果能趕上航天發射,那可絕對是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