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航天發射中心

2020-10-18 王嶽雷


  伊朗於2020422日早上成功發射了一顆軍用衛星,隨後成功進入425千米的既定軌道。這次衛星是在伊朗北部的塞姆南省的大漠中發射的。對於伊朗的航天中心,大多數國人鮮有人知。翻開伊朗地圖,可以看到伊朗地形東北部是一個有著廣泛沙漠的地區,在這個大漠中,有個卡維爾鹽漠,它是一個荒蕪人煙且無際的大沙漠。伊朗航天發射中心就位於這個沙漠的北部地區。在中東地區只有以色列和伊朗有航天發射場,上次介紹了以色列航天發射中心,這次就大致介紹一下伊朗航天中心的一些概況。

伊瑪目霍梅尼(ImamKhomeini)太空港,又稱伊瑪目霍梅尼國家空間基地塞姆南太空中心(Semnan Space Center,是在塞姆南省。大約在201012月建成,位於卡維爾鹽漠北部,塞姆南市東南50公裡處,位於35°1416.8N 53°5702.8E。一個更大的發射臺位於35°1530N 53°5717E

該太空港的圓形發射平臺是個老的發射臺,可以通過淺藍色背景識別出伊朗航天局(ISA)的原始標誌。該平臺具有簡化的特徵,包括一個帶有直徑圓形的水平地形,其中心是65米高的發射塔。

該太空港的主要發射平臺位於綜合體的東部,是一個特殊封閉的八角形區域,長900 米,寬660米,面積為51.4公頃,是太空中心新的最大的單一建築物,可以從西北方向的一條公路進入,區域包括寬敞的發射平臺,塔樓和四個較大的隔間,用於安裝火箭和存儲燃料。

伊朗太空發射中心

伊朗衛星發射中心更大的發射臺全景衛星圖

伊朗衛星發射中心更大的發射臺,上圖(全景衛星圖)中的上面。

 

伊朗衛星發射中心更大的發射臺,上圖全景衛星圖中的下面。

伊朗伊瑪目霍梅尼太空港衛星圖

伊朗伊瑪目霍梅尼太空港一個發射臺

伊朗伊瑪目霍梅尼太空港主要發射臺衛星圖

伊朗伊瑪目霍梅尼太空港圓形發射臺和主發射臺衛星圖

伊朗原來發射亞軌道的流星3號(Shahab-3)火箭的兩個地方是艾瑪沙爾(Emamshahr)太空中心(36°1202N 55°2002E),該發射場在沙魯德市(36°2505N 54°5835E)東南約40公裡(Shahrood)。另一個是在庫姆(北緯34°390″,東經50°540″)附近的發射場。

       伊朗歷年發射的衛星

伊朗當局於2008816日宣布即將發射一顆衛星,2008817日,在什葉派第十二位伊瑪目(領袖)馬赫迪誕辰紀念日之際,伊朗在35°145N 53°5515E的坐標地點進行了第三次試驗,首次成功發射了伊朗第一顆虛擬衛星進入軌道。2016419日鳳凰號(西莫爾Simorgh)運載火箭首次飛行進行亞軌道測試。

200922日信使(Safir1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將希望號(奧米德Omid)通訊衛星放入軌道,其軌道高度為245.2公裡(152.4英裡)。

2011615日格林尼治時間0914分用信使1A號運載火箭(Safir-1A)搭載伊朗的第一顆成像衛星-觀察號(Rasad)號衛星發射成功,進入海拔236299公裡(147×186英裡)的低地球軌道上,傾斜55.7度。這顆衛星的質量為15.3千克(34磅),返回的圖像解析度為150米(490英尺)。該衛星於201176日發射三周後從軌道上衰退。

201223日大約0004分(格林尼治時間)用信使號1B運載火箭(Safir-1B)搭載藍天號(納維德Navid科技實驗地球觀測衛星發射成功,攜帶了一臺攝像機,用於拍攝更高解析度的地球圖像,它還用於收集天氣數據和監測自然災害。由伊朗科技大學的學生開發。這顆衛星在201241日重新進入大氣層之前仍在軌道上運行了兩個月。

2012523日發射信使1B號運載火箭(Safir-1B)搭載「黎明1號(Fajr-1)」地球觀測衛星失敗。

2012922日發射信使1B號搭載「黎明2號」地球觀測衛星失敗。

2013217日發射信使1B號搭載「黎明3號」地球觀測衛星失敗。

2013129日,伊朗將一隻猴子送入120公裡高的太空,並安全地返回先驅者(皮什甘Pishgam)太空艙。這是伊朗首次將靈長類動物送入太空,沒有給出發射時間或發射地點的詳細信息。

20131214日,伊朗在亞軌道飛行中發射了第二隻猴子,名為法加姆(Fargam)。火箭到達了72英裡的高度,經過短短的15分鐘飛行後,這隻猴子已被成功安全地取回。

201522日星期四850分用信使1B號運載火箭(Safir-1B)搭載黎明號(Fajr)成像衛星發射成功,壽命為1.5成像解析度為5001,000米(1,6003,300英尺)。2015226日在軌道運行23.8天后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

2016419日鳳凰(Simorgh)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

2017728日成功發射一枚「鳳凰」號運載火箭,標誌著這座新的航天中心正式啟用。

2019115日用鳳凰號運載火箭搭載「日出號(Toloo)」遙感衛星未能進入軌道失敗。

 

伊朗的日出號(Toloo)遙感衛星

201925日信使-1B號(Safir-1B)運載火箭搭載友誼號(Friendship)衛星發射失敗。

2019829日發射信使-1B號(Safir-1B)運載火箭搭載金星號(納希德Nahid 1)太陽能通信衛星失敗。

2019829日發射信使1B號運載火箭搭載納希德1號(Nahid-1)(意為「金星」)通信衛星爆炸後,造成伊瑪目霍梅尼太空港的發射臺損壞。

202029日,伊朗用「鳳凰」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扎法爾1Zafar 1)通信衛星,該衛星在進入軌道的最後時刻沒有達到要求的速度。

202024日當地時間1545分發射鳳凰(Simorgh)號運載火箭搭載扎法爾1Zafar 1)通信衛星失敗。

2020422日當地時間715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545分),伊朗用「信使號」二級運載火箭成功將努爾(Noor)(意為「光明」的意思)軍用衛星發射到軌道上。

 

伊朗發射努爾軍用衛星

 

伊朗成功發射努爾衛星(Noor satellite

伊朗成功發射努爾軍用衛星

 
 
 

伊朗成功發射努爾軍用衛星

 

伊朗成功發射努爾軍用衛星

伊朗目前的運載火箭有

薩菲爾SLV(信使號Safir SLV)運載火箭,高22米,內心直徑1.25米,有兩個液體推進階段,升力質量超過26噸。

薩菲R-1B(信使號Safir-1B)運載火箭,是第二代薩菲爾SLVSafir SLV)運載火箭,火箭發動機的推力從32噸增加到37噸,可攜帶重達60公斤的衛星進入300450公裡的橢圓軌道。

西莫爾SLV(鳳凰號或神鳥Simorgh SLV)運載火箭,2010年建造的更強大的火箭,長27米(89英尺),質量為77噸,發射質量為87噸(192,000磅),它的第一階段由四個主發動機提供動力,每個發動機產生高達29,000千克(64,000磅)的推力,再加上五分之一將用於姿態控制,後者提供額外的13,600千克(30,000磅)推力。在升空時,這些發動機將產生總計130,000千克(290,000磅)的推力,能夠將350千克(770磅)的有效載荷放入500千米(310英裡)的低地球軌道。 2015年,以色列媒體報導稱該飛彈能夠將載人太空飛行器或衛星送入太空。西莫爾SLV火箭的首次發射發生在2016419日。

環球號SLVQoqnoos SLV)運載火箭,201322日,伊朗航天局局長法扎利提到新的衛星運載火箭環球號(Qoqnoos)將在鳳凰SLV號運載火箭之後用於更重的有效載荷。

伊朗飛彈的服役時間為1988年至今,共有六種變體:流星-1至流星-6號飛彈,其中流星-4號飛彈未建造。

「流星-1Shahab-1)彈道飛彈,流星-2Shahab-2)彈道飛彈,射程300公裡到2000公裡;流星-3Shahab-3)飛彈,射程1,000公裡(620英裡),流星-5Shahab-5)彈道飛彈,潛在射程估計在4,0004,300公裡之間,彈頭有效載荷為7001,000公斤。流星-6Shahab-6)彈道飛彈,射程都在8,500-10,000公裡之間。

伊朗伊瑪目霍梅尼太空港位置圖

伊朗伊瑪目霍梅尼太空港地圖

圖列:主要設施和裝置,傾斜發射(55-66°):

A - 通訊天線(35°1134N 53°5621E

E - 配電變電站(35°1442N 53°5348E

K - 圓形發射臺(35°145N 53°5515E

L - 主發射臺(35°1414N 53°570E

M -安裝火箭驅動(35°1453N 53°5446E

O - 運營中心(35°1441N 53°566E

P - 多邊形彈道飛彈(35°1346N 53°5158E

T - 火箭發動機試驗中心(35°1531N 53°5715E

U - 行政中心(35°1515N 53°540E

V - 軍事行政和技術中心(35°1321N 53°5345E

伊朗扎法爾衛星(Zafar)在總裝車間內

 

2019829日發射信使1B號運載火箭搭載納希德1號通信衛星,火箭爆炸後,造成伊瑪目霍梅尼太空港的發射臺損壞。

伊朗伊瑪目霍梅尼太空港損壞前的發射臺

伊朗發射火箭

 

伊朗「鳳凰」號運載火箭

伊朗伊瑪目霍梅尼太空港,2017728日成功發射一枚「鳳凰」號運載火箭,標誌著這座新的航天中心正式啟用。

伊朗2017728日發射一枚「鳳凰」號運載火箭,標誌伊瑪目霍梅尼國家空間基地開幕。

伊朗2017728日發射一枚「鳳凰」號運載火箭

 

20152月信使-1B(薩菲爾Safir-1B)運載火箭在伊朗伊瑪目霍梅尼太空港的圓形平臺上

 

 
 

伊朗希望號衛星,是伊朗第一顆國產衛星,通訊數據處理衛星,形狀為40釐米(16英寸)立方體,質量為27千克(60磅)。傾角為55.5度的軌道上,其近地點為246公裡,遠地點為377公裡,周期時間為90.76分鐘。200922日成功發射。

 

伊朗金星號太陽能通信衛星

 

伊朗流星-3Shahab-3)飛彈,射程為2,500米公裡(620英裡)。於1998年至2003年進行了測試,並於200377日加入了軍事武庫,720日由伊朗總統阿里哈梅內伊正式揭幕。

 

伊朗的流星-1Shahab-1)飛彈發動機

伊朗的流星-2Shahab-2)飛彈

伊朗發射流星-3Shahab-3)飛彈

相關焦點

  • 伊朗火箭發生爆炸,航天中心冒出滾滾濃煙,美國衛星剛好划過上空
    作為中東地區的大國,伊朗一直試圖發展獨立自主的航天力量,在接連遭遇失敗後,就在8月29日,伊朗航天發射中心進行了今年的第三次發射,結果傳出轟的一聲巨響,伊朗運載火箭與衛星突然發生爆炸,隨後現場冒出滾滾黑煙,美國Planet Labs公司的衛星在高空直擊了這一幕。
  • 伊朗衛星發射計劃宣告失敗,美以對此幸災樂禍:這是一顆間諜衛星
    而美國和以色列則對此幸災樂禍,它們認為這就是伊朗過度發展武力的下場,美方直言不諱的表示:這次發射的Zafar1根本不是什麼通訊衛星,而是一顆間諜衛星。本次發射是在伊朗德黑蘭市東南部的霍梅尼航天中心進行的,使用的"鳳凰"運載火箭是伊朗最新型的運載火箭。
  • 伊朗,要上天 | 地球知識局
    2003年12月,伊朗伊斯蘭議會通過法案,設立伊朗航天局,負責推進研發、製造、發射與運營國產衛星,推進運載火箭研發等航天項目。次年2月,塞姆南航天中心落成開放,伊朗自此有了自己的「飛天基地」。2005年,雖然此時伊朗在航天技術研發方面尚無顯著進展,但依然「放了個大衛星」。當年11月2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報導稱,伊朗已經制定了一項載人航天計劃,同時該國還計劃自行開發航天飛船與太空實驗室。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新華社西昌10月15日電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王玉磊、黃國暢    2020年是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年。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地處山區,是全球十大發射場中局地氣候條件最為複雜的發射場之一,強對流天氣、強降水是影響發射的主要氣象因素。    1997年6月5日,風雲二號衛星首次發射。由於天氣預報不準確,最後的發射窗口無法滿足最低發射氣象條件,導致發射任務中止。    直至今日,中心氣象專家、高級工程師江曉華仍對那個雷雨交加的夜晚記憶猶新。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紀實
    至此,我國自2019年6月5日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之後,第二次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轉戰海上,兩戰兩捷。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某發射團隊的戰績令世人矚目。此次海上航天發射指揮員李成興奮地說:「海上發射再次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航天已經具備穩定高效的海上航天發射能力,核心發射能力取得新突破。這主要得益於組織模式和自主技術的不斷創新。」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紀實
    至此,我國自2019年6月5日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之後,第二次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轉戰海上,兩戰兩捷。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某發射團隊的戰績令世人矚目。此次海上航天發射指揮員李成興奮地說:「海上發射再次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航天已經具備穩定高效的海上航天發射能力,核心發射能力取得新突破。這主要得益於組織模式和自主技術的不斷創新。」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 精心組織一心向「上」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0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極目」望遠鏡衛星,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的第11次飛行任務,也是西昌發射場今年的收官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 張學宇:今天凌晨我們用長徵十一固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兩顆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探測器(衛星),這是中科院科技先導二期工程的首發,也是西昌航天發射場的收官。今年以來,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兩場高密度任務的持續雙重挑戰,連續奪取了長徵5B首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收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收官等國字號重大任務的圓滿成功。
  • 海上天路:中國航天新突破,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紀實
    初春,疫情的陰霾還未完全消散,春天的陽光還沒趕走晉西北的積雪,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傳出一條令科技人員興奮而又忐忑的消息。興奮的是,再戰海天,不僅事關中國航天建設一支穩定、高效的海上發射力量,還意味著中國航天在發射方向選擇、發射領域覆蓋和發射效率等多個方面正在取得重大突破。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連續三年蟬聯中國航天發射榜首
    新華社西昌12月30日電(黃國暢、王玉磊)「天問」「嫦五」出徵,「北鬥」「高分」收官,「長五B」「長八」首飛……2020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所屬西昌、文昌兩個發射場以18發的高密度發射次數,繼2018年、2019年後連續第3年位列中國航天發射榜首。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完美收官
    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順利升空,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完美收官。2020,開頭一如既往的美好。元旦過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科技人員在為快舟一號甲發射任務緊張忙碌著。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35對航天人舉辦集體婚禮
    10月1日,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組織航天人七地同步大型集體婚禮,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運動場,「讓祖國見證幸福」主題婚禮的喜悅感染著晉西北航天城。空中飛舞的氣球、隨風搖擺的彩帶與不遠處北海指揮大廳上「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紅色大字交相輝映,讓紅色的婚禮海洋中多了幾分屬於航天的藍。
  • 西昌航天衛星發射中心!您了解多少?
    西大涼山腹地,有一個舉世矚目的地方——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自1984年1月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以來,到2013年底已發射中國國內外衛星82次,為祖國爭得了榮譽。1990年4月7日,該中心成功發射了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西昌優越條件頗多:海拔高、緯度低;地形隱蔽,地質結構堅實;水源豐富穩定;交通和通訊條件理想。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助力民營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本報酒泉11月7日電 奉青玲、記者安普忠報導:7日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的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是我國民營火箭首次向500km太陽同步軌道發起挑戰,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民營火箭商業航天發射達到新的裡程碑
  • 組圖:走進中國航天第一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這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航天紀念塔。1958年開始建設的這個發射中心地處戈壁大漠深處,是中國第一個衛星發射場,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航天發射中心。這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的火箭發射塔架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第一個衛星發射場。當記者進入她的載人航天發射場時,託舉著「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型火箭挺拔地矗立在發射塔架上,中國首次載人  飛行已進入倒計時。  秋日的金色陽光中,記者漫步航天港,體驗戈壁深處的小城生活。
  • 我國這四個航天發射基地: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哪個你最熟悉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航天大國之一(排名前十的國家或組織依次是:美國、俄羅斯、中國、歐洲、日本、印度、巴西、以色列、伊朗、朝鮮),從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甘肅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便開創了我航天史的新紀元
  • 紮根戈壁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打造先進綜合性航天發射場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組建最早的航天發射場,也是我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中心組建六十二年來,一代代航天人紮根戈壁、艱苦奮鬥、犧牲奉獻,創造了我國航天事業多個標誌性歷史成就。
  • 2020年二季度全球航天發射,中美並駕齊驅
    最近,行業資訊公司Bryce Space and Technology,發布了2020第二季度全球航天發射分析報告。這份報告統計了二季度全球航天發射的數據,並且直觀的用圖表顯示出來。以下數據均引用自這份報告。這些數據只包括軌道發射數據,不包括那些次軌道發射。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躋身世界著名航天發射場之列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躋身世界著名航天發射場之列,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國際航天界的知名度將得到進一步提高。作為中國三大衛星發射中心之一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已躋身於世界著名航天發射場之列。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位於中國山西省西北部,地處溫帶,海拔1500米左右,與蘆芽山風景區毗鄰。相對特殊的地理環境使這裡形成了特殊的氣候特點,每年這裡冬長無夏、春秋相連,無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氣溫5℃,夏天十分涼爽,不僅是發射服務的理想場區,還是旅遊和避暑勝地。
  • 50年航天報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多個「第一」
    原標題:從這裡走向星辰大海丨50年航天報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多個「第一」   今年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立50周年。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助力民營商業航天「飛」向新高度
    新華社酒泉11月8日電(奉青玲)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7日下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這是民營火箭首次挑戰500km太陽同步軌道成功,表明我國民營商業航天「飛」向新高度。近年來,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