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航天大國之一(排名前十的國家或組織依次是:美國、俄羅斯、中國、歐洲、日本、印度、巴西、以色列、伊朗、朝鮮),從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甘肅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便開創了我航天史的新紀元。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我國實現了從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國家到航天大國的飛躍,這離不開國家強有力的調度和無數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同時也離不開航天發射場的支撐。
我國目前有四大航天基地,由緯度高低排列依次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及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下面我們來簡單的盤點一下。
位於我國甘肅省和內蒙古交界處,大部分處在甘肅酒泉境內,是我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飛彈、衛星發射中心,我國幾乎所有重要航天發射任務都在這裡進行。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武嵐縣神堂坪鄉,是我國試驗衛星、應用衛星以及運載火箭發射試驗基地之一,也是我國承接國外商業衛星發射任務最多的發射基地,發射成功率位居全球前列。
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如通信、廣播、氣象衛星等試驗發射和應用發射任務,因自古人們在西昌能經常觀賞到分外明亮皎潔的地球天然衛星之月亮,故而得名「月城」,嫦娥系列在西昌的發射,更是讓這個處在西昌北部大山裡的發射場聞名於世。
位於海南省文昌市境內,是我國最年輕也是最先進的發射場,並且由於處在北緯15度附近,因此也是我國目前緯度最低以及全球6大低緯度衛星發射中心
由於緯度越低,就越能充分利用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從而可以節省火箭的推力並增加火箭的有效載荷,例如聞名於世的歐洲航天發射中心就建在法國的海外省份法屬蓋亞那,而海南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作為我國目前緯度最低的航天發射基地,我國未來的航天重心可能會逐步向文昌傾斜。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火箭的發射對氣象條件要求非常嚴格,而低緯度地區由於氣候較為溼潤、多陰雨天以及空氣能見度低、風速較大,對火箭發射前後的跟蹤檢測不利,因此需要加強氣象監測,以便選擇合適的窗口期進行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