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將迎來高光時刻

2020-08-20 旅遊俠哥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本次任務為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也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1月批准立項,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將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位於文昌市龍樓鎮,佔地16000餘畝,建有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兩型運載火箭發射工位、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和水平轉載測試廠房,是我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文昌與酒泉、西昌、太原成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為適應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滿足新型運載火箭和未來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需求,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09年9月開工建設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是一座發射能力強、運載效率高、射向範圍寬、安全可靠、生態環保、利於國際合作、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新型航天發射場。






2016年6月25日,長徵7號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圓滿成功!同年11月3日,長徵5號發射成功。人們觀看火箭發射時,真是萬眾歡呼,熱血沸騰,為之自豪!據了解,2025 年前後,我國載人宇宙飛船將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出發,飛向月球,在廣寒宮裡留下中國人的腳印。「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做煙羅。」浩瀚的宇宙,寄託了人類數千年的飛天夢想,深邃的太空,將吸引著人類好奇的目光。






文昌,古稱紫貝,自西漢建置已有2100多年歷史,是海南三大古邑之一。文昌一直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然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著稱於世,是一座集「文化之鄉」、「華僑之鄉」、「椰子之鄉」、「排球之鄉」、「國母之鄉」、「將軍之鄉」、「書法之鄉」、「長壽之鄉」的海南「陽光東海岸上的明珠」。因為中國的第四座「航天之城」坐落在文昌市,因此文昌又被譽為「航天之鄉」。在海南,海口因為是海南省的省會被稱為「中國的海口」;瓊海因為有個博鰲亞洲論壇被稱為「亞洲的瓊海」;三亞因為舉辦世界小姐大賽等全球性國際活動被稱為「世界的三亞」;現在文昌因為與衛星、航天、宇宙直接關聯,每次發射都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文昌也因此被戲稱為「宇宙的文昌」。來文昌,逃離日常,看中國新地標——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這個大國工程,一定深感自豪。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又一高光時刻
    昨天(2020年7月23日)中午12點41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又一高光時刻,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開啟了對宇宙的探索從月球邁向了火星的徵程。文昌與酒泉、西昌、太原成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為適應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滿足新型運載火箭和未來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需求,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09年9月開工建設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迎來高光時刻
    據央視新聞7月23日報導,今天(2020年7月23日)中午12點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文昌與酒泉、西昌、太原成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為適應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滿足新型運載火箭和未來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需求,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09年9月開工建設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 文昌航天發射場已具備高密度航天發射能力
    新華社海南文昌12月23日電(黃國暢、王玉磊)12月22日,隨著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託舉5顆衛星順利升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圓滿完成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標誌著文昌航天發射場一期規劃建設目標已順利達成。
  • 2020,西昌航天的「高光時刻」
    2月20日5時7分,伴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中心成功發射新技術試驗衛星C星、D星、E星、F星,中國航天迎來疫情發生以來的首戰告捷,用任務圓滿成功為全國戰「疫」加油鼓勁。「你向疫戰、我向天行」的白春波、朱君芳夫婦。
  • 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海南文昌
    原標題: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海南文昌【摘要】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建成使用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承擔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等發射任務,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主要承擔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郭文彬 攝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2020年中國航空航天的重大高光時刻
    在這一年裡,從北鬥衛星系統的全球組網到嫦娥五號探月取土成功返回,中國航天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不斷地突破進取,在航天航空事業上不斷書寫神奇。在連續兩年摘得全球航天發射榜冠軍頭銜之後,今年中國航天又繼續開啟超級模式。下面我們就來回顧2020年航天的重大高光時刻。新年航天開門紅。
  • 單永強:文昌航天發射場信息網絡的排頭兵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一飛沖天,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開門紅」。文昌航天發射場是我國現代化的濱海發射場,其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在國內都處於領先地位。而講到信息化和智能化不得不提測發指揮監控系統,這是發射場的數據匯集、處理、分發及顯示中樞,是完成航天發射任務的核心部分,可以說就是發射場的「大腦」。來自河南商丘的小夥單永強,正是本次任務測發指揮監控系統的指揮員,是航天發射場信息網絡的排頭兵。
  • 碧水源智能水吧D668X進駐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轉站
    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這是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結果。為確保航天人喝上安全健康的飲用水,「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碧水源攜22臺碧水源智能水吧D668X進駐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轉站(簡稱:航天文昌中轉站)。
  • 文昌航天發射場:明年承擔我國空間站建設階段發射任務
    伴隨著一次次新火箭騰飛,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綜合測試發射能力得到不斷檢驗和提升。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6年6月,文昌航天發射場正式成為繼酒泉、太原、西昌之後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截至目前,該發射場已建成了國內最大最先進的航天低溫加注系統,培養了一支經驗豐富的指揮操作團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和管理經驗,形成了多型號火箭和太空飛行器並行測試發射能力。
  • 星辰大海,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
    重大工程邁入新階段2020年5月5日18時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2020年起,長徵五號系列火箭迎來高密度發射,從執行空間站首飛、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發射任務,到將要執行的嫦娥五號、空間站艙段發射任務,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自2015年首飛後,幾年間十戰全勝,將51顆衛星送入軌道,同時填補了我國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的空白。
  • 1038天堅守背後——記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部副部長胡旭東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2020年5月5日,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火箭長徵五號B點火升空,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精確送入預定軌道,中國空間站工程拉開帷幕。 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指揮大廳的正中央,本次首飛任務的「01」指揮員、發射場發射部副部長胡旭東緩緩摘下眼鏡,任由淚水湧流。
  • 嫦娥五號探測器進入文昌航天發射場 等待探訪月亮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9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 通訊員 黃國暢 高傑)今年「十一」恰逢國慶和中秋兩個節日,地上的人們忙賞月,而天上的月亮也正等待著中國探測器的再次造訪。「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
  • 中國文昌發射場首次在一個月內實現兩次發射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遙一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八號火箭首次飛行任務,也是文昌發射場2020年成功發射的第4枚運載火箭。
  • 文昌航天發射場15對航天新人舉行集體婚禮 他們讓祖國見證幸福
    2020年10月1日,恰逢國慶中秋雙節同慶,文昌航天發射場為15對航天新人舉辦「讓祖國見證幸福」集體婚禮。這個航天地標,被溫情的婚禮,鍍上了一層浪漫面紗。奮鬥在航天一線,他們的愛情故事同樣動人。2011年,年僅15歲的他就考入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19歲那年,張晨曦從中科大畢業,為了心中的航天事業,選擇前往正在建設中的文昌航天發射場。而他的妻子杜靜嫻同樣來自中國科技大學,就讀於信息安全專業,從在學校期間,二人就時常一道去圖書館自習,對未來更是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2017年畢業後,為了追求愛情和夢想,杜靜嫻也追隨戀人的腳步,來到文昌航天發射場。
  • 「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貝雨霏在認真地工作。「長五」飛天,「嫦五」奔月,離不開無數航天人的努力,這其中就有蘭州人貝雨霏和薛逢瑞。蘭州姑娘貝雨霏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助理工程師,擔任電視光端崗位操作手,更是一個擁有一身文藝特長的「寶藏航天人」,古箏、笛、簫、豎琴各種樂器樣樣能行。本次發射任務期間,貝雨霏所在的電視光端職責便是在機房中操作攝像機。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 王世玉 徐靜 李廈 李寧 劉常連 段遜 陶嘉樹)
  • 文昌航天發射場15對新人集體婚禮現場全程高甜
    2020年10月1日,恰逢國慶中秋同日,文昌航天發射場為15對航天新人舉辦「讓祖國見證幸福」集體婚禮。周童和李媛淼都在發射場工作,從同學到戀人,再到一起成為航天人,他們的愛情見證了文昌航天發射場一段段「高壓」又「高能」的任務期。  李媛淼說:「雖然都在同一棟大樓,但忙起來卻像異地戀。」任務成功後,夫妻倆最喜歡在「大紅屏」前合影留念。如今,文昌航天發射場的飛躍發展,承載了他們的辛勤付出,也見證了他們愛情果實的成熟。  海天追夢,比翼雙飛。
  • 7月23日,文昌航天發射場傳來重磅好消息!中國走出重要戰略一步
    7月20日,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從日本鹿兒島發射升空,正式拉開了中國、美國、阿聯火星探測年度大戲的帷幕。就在7月23日,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也傳來好消息。據央視網7月23日報導,中國在海南島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並成功將其送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中國正式邁出了行星探測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