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永強:文昌航天發射場信息網絡的排頭兵

2020-07-25 國防時報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一飛沖天,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開門紅」

文昌航天發射場是我國現代化的濱海發射場,其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在國內都處於領先地位。而講到信息化和智能化不得不提測發指揮監控系統,這是發射場的數據匯集、處理、分發及顯示中樞,是完成航天發射任務的核心部分,可以說就是發射場的「大腦」。來自河南商丘的小夥單永強,正是本次任務測發指揮監控系統的指揮員,是航天發射場信息網絡的排頭兵。

發射場初創的建設者

2012年夏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的單永強同志來到了初創時期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那時的發射場,到處都是工地,一片建設的場面,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條件異常艱苦。住在民房,沒有空調沒有自來水;住處沒有電,首先就要自己動手拉電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就是第一代文昌發射場建設者的最真實寫照。

單永強:文昌航天發射場信息網絡的排頭兵

單永強調試測發指揮監控系統設備

離開了大城市的喧囂,忍受著發射場的寂寞,在海南島這片熱土上,單永強與很多發射場的創業者一起,共同見證了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從無到有,與發射場一起不斷成長。

科研項目的排頭兵

2017年6月,返校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再次回到單位時,單位主頁網站不再適應使用需求,要進行改版重做,急需一個項目負責人。單永強主動請纓,承擔起了網站改版負責人的任務。時間緊、任務重,他就把自己業餘時間都投入到網站開發中。

他還購買了很多關於網站軟硬體方面的各種書籍,仔細鑽研網站技術機理,並應用到項目開發中,想方設法提升網站性能,做到精益求精。

全新的網站經歷一次次修改完善,終於走向成熟,交付使用。不僅方便了單位人員工作辦公、上傳下達,還成為單位對外的一張名片。他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圓滿完成了單位網站的改版開發工作。

單永強:文昌航天發射場信息網絡的排頭兵

單永強正在進行項目開發工作

為適應火星探測任務的技術狀態變化,測發指揮監控系統需要進行適應火星探測器改造項目。單永強在項目中負責測發指揮監控系統Web和地勤信息Web的開發工作。他全身心投入到項目開發和測試任務中。

改造項目任務繁多,有Web軟體後端程序的優化和性能提升、新格式的數據在Web上的顯示發布、地面加注供電等系統改造後,地勤信息Web軟體的參數配置修改和顯示發布等工作。多少次加班加點編寫代碼,多少次辛勤測試不知疲倦。艱苦的汗水終究獲得了回報,改造項目高質量完成,提升了整個系統遂行火箭測試發射任務的能力,得到了上級的一致好評。

試驗任務的指揮員

單永強出色的業務能力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同事的廣泛認可。2019年5月起,單永強開始擔任測發指揮監控系統負責人。工作中,他總是能一絲不苟,認真負責,團結好系統人員,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帶動整個集體的作風,帶領系統人員圓滿完成各項工作。

2020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單永強以系統指揮員的身份組織測發指揮監控系統參試,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為此,他做了充分準備,認真吃透各個分系統操作文書,測試中絕不放過一個疑點。

單永強:文昌航天發射場信息網絡的排頭兵

單永強組織測發指揮監控系統參加探火任務

測試前,他周密組織系統人員預想,預想測試流程、步驟、重難點測試和應急處置方法。測試後,認真組織回想,回顧測試過程,查漏補缺,固化經驗,力求做到萬無一失。試驗文書、設備設施、人員培訓、風險防控,應急演練各項工作,一個都不能少。他本著「質量就是生命,安全重於泰山」的要求,用航天人的嚴謹,完成了一項又一項工作,確保火箭測試發射任務的順利實施。

顆顆螺釘連著航天事業,小小按鈕維繫民族尊嚴,正是這樣的精神激勵著單永強向著更高的夢想不斷前進。

(陳明奕 鄭懷周)

來源:國防時報

編輯:王舒涵

編審:李超

通聯:國防時報新媒體 2028960156@qq.com

相關焦點

  • 文昌航天發射場已具備高密度航天發射能力
    新華社海南文昌12月23日電(黃國暢、王玉磊)12月22日,隨著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託舉5顆衛星順利升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圓滿完成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標誌著文昌航天發射場一期規劃建設目標已順利達成。
  •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貝雨霏在認真地工作。「長五」飛天,「嫦五」奔月,離不開無數航天人的努力,這其中就有蘭州人貝雨霏和薛逢瑞。蘭州姑娘貝雨霏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助理工程師,擔任電視光端崗位操作手,更是一個擁有一身文藝特長的「寶藏航天人」,古箏、笛、簫、豎琴各種樂器樣樣能行。本次發射任務期間,貝雨霏所在的電視光端職責便是在機房中操作攝像機。
  • 文昌航天發射場:明年承擔我國空間站建設階段發射任務
    伴隨著一次次新火箭騰飛,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綜合測試發射能力得到不斷檢驗和提升。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6年6月,文昌航天發射場正式成為繼酒泉、太原、西昌之後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截至目前,該發射場已建成了國內最大最先進的航天低溫加注系統,培養了一支經驗豐富的指揮操作團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和管理經驗,形成了多型號火箭和太空飛行器並行測試發射能力。
  •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將迎來高光時刻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為適應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滿足新型運載火箭和未來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需求,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09年9月開工建設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郭文彬 攝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海南文昌
    原標題: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海南文昌【摘要】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建成使用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承擔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等發射任務,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主要承擔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
  • 文昌航天發射場15對航天新人舉行集體婚禮 他們讓祖國見證幸福
    2020年10月1日,恰逢國慶中秋雙節同慶,文昌航天發射場為15對航天新人舉辦「讓祖國見證幸福」集體婚禮。這個航天地標,被溫情的婚禮,鍍上了一層浪漫面紗。奮鬥在航天一線,他們的愛情故事同樣動人。  航天夫妻攜手發射場  周童和妻子李媛淼都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工作,可這對「航天夫妻」的愛情故事卻要追溯到學生歲月。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7/8)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中國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供圖 發布時間:2020-07-23 13:29:51 【編輯:李霈韻】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嫦娥五號探測器進入文昌航天發射場 等待探訪月亮
    「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2020年10月7日,文昌航天發射場遠程控制大樓內,文昌發測站正在開展下半年高密度任務決戰誓師大會,在場參試人員慷慨激昂、意志堅定,堅決表示全力以赴投入後續高密度任務。
  • 我國四大航空發射場,文昌發射場佔據哪些優勢?
    據了解,這次的發射地點是文昌航天發射場,而這次發射任務是我國的探工程啟動以來,首次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發射任務,它標誌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為繼西昌發射場之後的一個新探月場所。、西昌以及太原發射場,不同的發射場有不同的任務分工,其中文昌航天發射場是我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開放程度很高。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迎來高光時刻
    文昌與酒泉、西昌、太原成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為適應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滿足新型運載火箭和未來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需求,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09年9月開工建設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 文昌航天發射場15對新人集體婚禮現場全程高甜
    2020年10月1日,恰逢國慶中秋同日,文昌航天發射場為15對航天新人舉辦「讓祖國見證幸福」集體婚禮。周童和李媛淼都在發射場工作,從同學到戀人,再到一起成為航天人,他們的愛情見證了文昌航天發射場一段段「高壓」又「高能」的任務期。  李媛淼說:「雖然都在同一棟大樓,但忙起來卻像異地戀。」任務成功後,夫妻倆最喜歡在「大紅屏」前合影留念。如今,文昌航天發射場的飛躍發展,承載了他們的辛勤付出,也見證了他們愛情果實的成熟。  海天追夢,比翼雙飛。
  • 文昌航天發射場科技人員平均年齡不到31歲
    而今年,嫦娥奔月的接力棒將由西昌發射場鄭重交接到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手上。談及這次嫦娥五號任務為何選擇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心副主任毛萬標說:「文昌航天發射場因緯度低、發射效費比高,射向寬、安全性好,海運便捷、可行性強等獨有優勢,更是成為更大更重太空飛行器發射的理想之地。」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這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生動寫照。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又一高光時刻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開啟了對宇宙的探索從月球邁向了火星的徵程。文昌與酒泉、西昌、太原成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為適應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滿足新型運載火箭和未來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需求,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09年9月開工建設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 計劃年底前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
    「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2020年10月7日,文昌航天發射場遠程控制大樓內,文昌發測站正在開展下半年高密度任務決戰誓師大會,在場參試人員慷慨激昂、意志堅定,堅決表示全力以赴投入後續高密度任務。
  • 帶千萬網友「離開地球表面」 探秘太原、文昌航天發射場
    帶千萬網友「離開地球表面」 探秘太原、文昌航天發射場
  • 碧水源智能水吧D668X進駐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轉站
    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這是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結果。為確保航天人喝上安全健康的飲用水,「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碧水源攜22臺碧水源智能水吧D668X進駐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轉站(簡稱:航天文昌中轉站)。
  • 「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碧水源智能水吧進駐文昌航天發射場中轉站,為其提供高品質飲用水
    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這是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結果。為確保航天人喝上安全健康的飲用水,「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碧水源攜22臺碧水源智能水吧D668X進駐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轉站(簡稱:航天文昌中轉站)。這是繼為西昌發射中心提供納濾淨水機後,再次為航天中心提供直飲水服務。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 王世玉 徐靜 李廈 李寧 劉常連 段遜 陶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