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天堅守背後——記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部副部長胡旭東

2021-01-09 環球網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2020年5月5日,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火箭長徵五號B點火升空,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精確送入預定軌道,中國空間站工程拉開帷幕。

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指揮大廳的正中央,本次首飛任務的「01」指揮員、發射場發射部副部長胡旭東緩緩摘下眼鏡,任由淚水湧流。

胡旭東上次擔任「01」指揮員是2017年7月2日的長徵五號遙二任務,火箭起飛後因發動機工作異常造成發射失利。1038天的等待,1038天的堅守,胡旭東終於迎來了成功時刻。

「成功並非一朝一夕」

3年前,同一個指揮大廳,相同的設備,相似的場景,相似的動作,卻是迥異的心情。2017年7月2日,同是坐在這個座位上,胡旭東眼睜睜看著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飛行曲線異常,不斷地搖頭嘆息。

1038天後,在長徵五號B精確完成船箭分離那一刻,看著大屏幕,他少了幾分預想中成功後的狂歡。只有他自己清楚,這1038天的背後是什麼。

「不能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航天的夢想,成功並非一朝一夕。」長徵五號遙二失利後,胡旭東沒日沒夜地開展任務復盤、查找各種隱患、分析失利原因……

進入長徵五號B任務準備期,設備恢復和任務準備並行,供氣設備檢測檢修、加注管路吹除置換、發射平臺維護改造……幾乎每一項工作他都卯在現場,總感到「不放心,覺都睡不好」。相較3年前,40歲的胡旭東明顯多了很多白髮。

在長徵五號B任務的關鍵時刻,中國航天接連傳來失利的消息。胡旭東坦言:「失利讓我們警醒,帶來的是更高的質量標準、更嚴的測試要求,我們複查所有系統測試記錄後,更加堅定了必勝信心。」

從未降低測試標準

長徵五號B是長徵五號的拓展型,存在很大相似性,但也存在很大差別。「硬體、軟體都有變化,用老的方法測試新的火箭,是要出問題的。」胡旭東說長徵五號B測試最大的難點就是要提前梳理技術狀態變化帶來的測試操作調整。

因為疫情,超過1/3的崗位人員不能投入到長徵五號B任務中,其中還包括數名分系統指揮員。人手的緊缺讓這位一向笑容滿面的大管家鎖緊了眉頭。

連續多次召開討論會,胡旭東選拔出一批新的指揮員填補空缺。他還組織各系統分解流程,進一步細化各項測試時間,每項測試精確至10分鐘。

「航天發射有一條天規鐵律:進度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安全。寧肯一天多加班幾個小時,也決不能因為人數少,而影響質量。」雖然人員捉襟見肘,但是胡旭東從未降低測試標準。

在一級發動機測試時,崗位操作手趙峰發現聲音異常,胡旭東指出不能帶隱患上天,堅決要求用未裝箭設備重做實驗,結果表明發動機某元件存在異常,最終做出了在發射場更換該元件的決定,排除了長徵五號B發射任務的一次隱患。

胡旭東說:「雖然全世界新型號火箭首飛任務成功概率僅為51%,但是只要火箭進入發射場,我們必須努力確保100%的成功!」

追尋心中的航天夢

大學畢業後,胡旭東追尋心中的航天夢,毅然來到條件艱苦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憑著豐富的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原理知識、出色的組織指揮能力和排故能力,很快成長為最年輕的「01」指揮員。曾參與發射任務40餘次,擔任過北鬥二號、風雲二號、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01」指揮員。

事業蒸蒸日上,是留在西昌爭取更好的發展,還是遠赴海島追求大火箭的夢想?胡旭東沒有猶豫,登上了南下的列車。

在海南文昌發射場,胡旭東跟蹤設備安裝,幾十米高的臍帶塔他一天要徒步上下好幾次,燃料管道邊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腳印。

長徵五號很快迎來了首飛,萬眾期待它一飛沖天,但迎來的卻是發射日一波三折。火箭先後出現助推液氧排氣管洩漏、一級發動機溫度居高不下、連接器脫落異常、控制系統信號傳輸異常等故障。憑藉豐富的火箭知識和熟練的應急操作,胡旭東成功帶領團隊排除故障,完成發射任務。

(原題為《1038天堅守,迎來成功時刻——記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部副部長胡旭東》)

相關焦點

  • 「家裡需要我,發射場更需要我」——記嫦娥五號「01」號指揮員胡旭東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左右,伴隨著嫦娥五號「01」號指揮員、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測試站副站長、東南大學校友胡旭東響亮的倒計時聲,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騰空而起。「我特別興奮,特別開心。
  • 文昌航天發射場科技人員平均年齡不到31歲
    而今年,嫦娥奔月的接力棒將由西昌發射場鄭重交接到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手上。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記者 劉洋攝緊緊鉚在測發大廳的中心計劃部副部長李本琪,在大屏看到火箭騰飛的那一刻,不禁溼潤了眼眶。 時光荏苒,13年前,李本琪曾擔任嫦娥一號發射任務01指揮員,在西昌發射場滿懷豪情,恭送「嫦娥」奔月。
  • 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部副部長王光義:「天問一號」點火任務發令人:大家都叫我「王01」
    下午16:00,已經30多個小時沒有合眼的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場副部長王光義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疲憊的眼中儘是喜悅的神採。「『天問一號』是我國首次衝出地球、飛向火星的太空飛行器,也是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多彈道宇航發射。」
  • 中國文昌發射場首次在一個月內實現兩次發射
    長徵八號火箭是文昌發射場首次在一個月內實現兩次發射,是發射場能力形成3年來發射的第5枚新型號火箭,也是文昌發射場成功實施高密度並行任務的正名一戰,標誌著發射場正式走向成熟!成熟的背後是文昌航天人紮根海島、堅韌不拔、默默奉獻精神特質!
  • 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海南文昌
    原標題: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海南文昌【摘要】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建成使用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承擔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等發射任務,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主要承擔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
  • 海南文昌火箭發射場曾遭17級大風 主體結構完好
    記者在現場看到,海南文昌發射場主要包括龍樓發射場區、文昌辦公生活區、海口試驗技術部、琛航島測控區等功能區,包括測試發射、測量控制、氣象、通信、技術勤務保障五大系統。目前,這一發射場由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管理使用。
  • 「嫦五」探月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而今天凌晨,嫦娥奔月的接力棒將由該中心的西昌發射場鄭重交接到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手上。緊緊鉚在測發大廳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計劃部副部長李本琪,在大屏看到火箭騰飛的那一刻,不禁溼潤了眼眶。都鑫鑫 攝文昌航天發射場科技人員平均年齡30.9歲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這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科技工作者的生動寫照。曾多次擔任01指揮員的80後優秀青年胡旭東,是嫦娥五號任務整個發射系統的大管家,負責協調整個發射任務流程和進程狀態控制,容不得任何疏忽和失誤。
  • 中國航天從海南文昌邁向更遠深空
    新華社海南文昌7月23日電 題:中國航天從海南文昌邁向更遠深空王玉磊、黃國暢、屠海超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順利開啟火星之旅,中國航天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邁向更遠的深空。長路漫漫,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即便最近時也有5460萬公裡,是地月平均距離的140多倍。
  • 嫦娥五號探測器進入文昌航天發射場 等待探訪月亮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9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 通訊員 黃國暢 高傑)今年「十一」恰逢國慶和中秋兩個節日,地上的人們忙賞月,而天上的月亮也正等待著中國探測器的再次造訪。「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
  • 計劃年底前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
    「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2020年10月7日,文昌航天發射場遠程控制大樓內,文昌發測站正在開展下半年高密度任務決戰誓師大會,在場參試人員慷慨激昂、意志堅定,堅決表示全力以赴投入後續高密度任務。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
    記者今天獲悉,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正在開展相關準備工作。備受全球矚目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據介紹,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背景下,守護好火星探測研製團隊的身體健康,對於確保任務圓滿實施意義重大。華潤生命科學集團向該院火星探測研製團隊捐贈一批「琦香囊貼」,呵護航天科研人員健康,助力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疫情防控工作。
  • 海南不止有自貿港,還有航天城!長五的御用發射場為什麼定在文昌
    2016年6月25日,伴隨著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也完成了它的首次發射任務,此舉標誌著我國第四個航天發射場正式投入使用。同年11月,我國的大火箭長徵五號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了首飛。此後,文昌航天發射場還執行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等發射任務。今年年底,它還將會執行嫦娥五號月面採樣發射任務,還有明年年初的中國空間站建設任務。
  • 東大校友胡旭東榮擔嫦五「01」號指揮員!堪稱業內「排雷尖兵」
    心懷航天夢,投身西部書寫科研青春胡旭東現任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測試站副站長在西昌,胡旭東成長得很快。在成績的背後,他付出了難以想像的努力。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李帆也是胡旭東親手帶出來的徒弟。在李帆看來,文昌中心初創時期是一段最難忘的日子。那時候宿舍沒有建好,同志們租住在民房裡。
  • 我國四大航空發射場,文昌發射場佔據哪些優勢?
    據了解,這次的發射地點是文昌航天發射場,而這次發射任務是我國的探工程啟動以來,首次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發射任務,它標誌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為繼西昌發射場之後的一個新探月場所。、西昌以及太原發射場,不同的發射場有不同的任務分工,其中文昌航天發射場是我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開放程度很高。
  •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將迎來高光時刻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為適應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滿足新型運載火箭和未來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需求,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09年9月開工建設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 「長五」送「嫦五」文昌發射場準備好了
    2020年7月初,嫦娥五號探測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太空飛行器廠房保障團隊先行進入任務狀態。9月22日,長徵五號火箭跨越千裡登陸海南,正式拉開這次國字號任務的帷幕。本次任務謀劃早、準備足,在過去的56天裡,發射場各系統通力合作,動力系統和火箭廠房勤務系統在雙線任務並行的高能狀態下仍保持著出色的工作效能。
  •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09年9月14日海南文昌發射場開工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 2009年9月14日中國第四個航天發射場——海南航天發射場在海南省文昌市開始動工建設。 文昌市位於海南省東北部,地處東經108°21′至東經111°03′,北緯19°20′至北緯20°10′之間,東、南、北三面臨海。
  • 為什麼要在海南建一個火箭發射場?
    長徵七號火箭將於本月在海南文昌發射,對於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來說,這將是發射中心自建成以來的第一次發射任務。然而尷尬的是,部分網友甚至不知道我國已經在海南建成了一個全國最大的火箭發射場,而更多的網友則是對我國已經有3個發射場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在海南再建一個?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迎來高光時刻
    到達火星後,火星車將在火星表面工作90多天,除了要進行探測作業,還會將它在億萬公裡之外的所見所聞傳回地球,幫助我們認識火星、了解火星。文昌與酒泉、西昌、太原成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為適應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滿足新型運載火箭和未來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需求,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09年9月開工建設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 海南文昌:精準氣象預報 確保「嫦娥五號」安全發射
    央視網消息:本月下旬,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文昌發射場首次執行探月任務。11月份,海南短時強降水和颱風時有發生。為了保障火箭順利升空,文昌發射場氣象部門的工作人員已經提前進入,圍繞發射窗口展開精準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