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從籃球規則演變一瞥現代NBA的「受害者」:是必然也是無奈

2020-12-09 西崑侖Bruce

NBA籃球規則的不斷進化

哲學家曾說過:變化才是這世上唯一不變的事。回首過去,我們生活的變化,完美印證了這句話。

變化,永遠是突然而殘酷的。問問那些已經經歷的人就知道了,轉變的步伐永不會停止且無人等待。

在NBA,變化其實並沒有那麼快,不過確實一直在變。規則的不斷演變--手部幹擾防守(hand-checking)、進攻免責區(no-charge zone)、非法掩護(illegal defence)等等--但它們很少會從根本上改變這個籃球規則。球員和教練總是在適應,他們的打球規則和場上策略基本上或多或少是一樣的。

同樣的情況也曾出現在籃球五個位置上。幾十年來,球隊根據需要的正統原則尋找球員:五個在球場上有不同角色的個人位置。分別是控球衛,等人衛,小前鋒,大前鋒,和中鋒,每個位置各司其職-他們的技能和運動能力是唯一的差異。

NBA發展過程中投的逐步消亡

可是凡事都有例外。擁有最高運動能力和天賦的球員蓋過了傳統的理論基礎:90年代的公牛隊,邁阿密熱火等等。瞬間的創新打破了常規:七秒鐘或更短的太陽,達拉斯小牛(現改名獨行俠)和勇士。或者說是那些之前平衡得很好的球隊偏離了我們熟知的傳統籃球:1993年菲尼克斯太陽,2002年的國王,2004年的活塞,以及2011年的達拉斯。這些球隊熱衷於現代化,但他們要麼太反常,要麼缺乏持續的成功,從而導致NBA的更新換代。

這一狀況一直到2016-17賽季——當空間和節奏超級大變化的啟示,使NBA現代化「一夜之間」實現時。在那一年,最後四支球隊中的三支-波士頓(凱爾特人)、克利夫蘭(騎士)和金州(勇士)-在三分球命中率中名列前四,同樣也是三分球出手的前五名球隊,而那一年,金州勇士拿下冠軍。

勇士隊的死亡五小陣容仿佛是對未來籃球的一種現場預感:三分投籃,超快節奏,位置流暢或許是未來NBA的前兆。

從那之後這幾年,各隊就都熱衷於尋找有靈活身手的三分手、前鋒和能拉出去投三分的大個子。技能或身體類型的球員一下子成為了香餑餑,於是很多逆天大合同紛紛出現。可是德瑪雷·卡羅爾、喬納森·西蒙斯、所羅門·希爾和傑夫·格林等等最終實踐都被印證了選擇的錯誤。

非常現實的贏球思路一下子就動搖了NBA球隊幾十年來所依賴的傳統球員模式,只有那些擁有一套不可替代的技能或非凡體力的人才能留下來。而有很多沒有跟上腳步的球員,幾乎都遠離了目前的NBA。

現在的球員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分析到目前球員的整體狀況,他們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受害者:球員不再是聯盟中的球員了。生還者:完美適應或者調整了的球員。懸崖峭壁球員:正處於或接近離開NBA的邊緣。被認定為受害者的球員,是那些在職業生涯中的某個時刻打出過好的表現的球員。可惜這不是一場關於球員曾經有多優秀的誇耀,而是說他們在NBA中投入了多長時間,可最後卻沒能夠得以堅持和靈活改變。

區分是因為「自身墮落」還是「時代受害者」是很困難的--人們可能會說,球員是因為自己的不自律、自己的沒能繼續堅持和改變;亦或者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機會或者工具來適應聯盟悄然發生的變化。可是現在明顯看來,這都是站不住腳的。

球員職業生涯是由連續多次賽季中每一賽季都打了超過50場比賽的次數來衡量的,由於球員的特殊情況或受傷而導致的比賽場次有限的賽季仍然包括在內。這也是去作為評判的標準,而在這個標準下,再去看哪些人沒能挺住。

第一類:油漆區球員。

在上世紀90年代和00年代的常規思路裡,球隊至少都需要一個巨大的、強壯的大中鋒來矗立在內線,以作為防守的堡壘、進攻的後防線。一般這個邏輯很簡單:最簡單的投籃是離籃筐最近的。從當初開拓者「拋棄」喬丹而選擇身高218CM的大中鋒就可以看出。

所以,那時候最大牌的球員,最有價值的球員,球隊都會圍繞他們的基礎上來建隊;那麼其他人就失去了機會,從而一直在尋找。

但正如NBA大數據分析所揭示的那樣,速度、投射和射程遠近、出手高度、跑動範圍和從後場推進都更快更遠了,似乎這個「有悖於」傳統的理念——不再需要內線一堆大個子了,可能一個現在就足夠了,其他人作為擋拆或者飈三分就可以了;一個負責定點投籃、移動跑位、防守攔截就更好了。於是可以看到現在聯盟幾個影響巨大的內線留下了:戈貝爾、恩比德等

近7個賽季NBA背身單打降低了45.5%

當今聯盟最優秀的球員每場比賽在低位要球(post-players)只有10次或更少了。而且在2015至16年間,這個數字也只有14次甚至更少。布魯克·洛佩茲當年的每場比賽有起碼要球11次,而本賽季他僅僅2.5次。

受害者:喬佛裡·勞弗涅(NBA球齡4年)、亞歷克西斯·阿金薩(6年)、歐米爾·阿西克(6季)、泰勒·澤勒(6年)、提摩菲·莫茲戈夫(7年)、格雷格·門羅(8年)、羅伊·希伯特(8年)、馬裡斯·斯佩茲(8年)。

生還者:尼古拉·武切維奇、布魯克·洛佩斯、馬克-加索爾、梅耶斯·倫納德、阿隆·貝恩斯。

懸崖峭壁球員:安德烈·德拉蒙德、史蒂文·亞當斯、伊維察·祖巴茨、雅各布-珀爾特爾、科迪·澤勒、伊安·馬辛米等等。

德羅贊本賽季投籃熱點分布圖

第二類:非擅長投射後衛。

要知道投射型後衛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位置來討論。他們經常是球隊進攻的號角和尖兵。投射僅僅只是他們一個兵器庫的進攻武器之一。像麥可·喬丹、克萊德·德雷克斯勒、科比·布萊恩特和德維恩·韋德就是這樣的偉人——一人一球滅了對方球隊,而且不是全靠三分、不是通過速度。

但是,他們通過自己的球商,隨時進行跳投、背身、強突、三分等等眼花繚亂的方式,配合以完美的步法。這一類的球員現在仍然存在:吉米·巴特勒,多諾萬·米切爾,德馬爾·德羅贊等都是如此。但是現在得分型控球後衛產生了,對於老一套的僅僅投射的後衛來說,只能進攻沒有多大的威脅,因此它們也即將滅絕。

受害者:喬納森·西蒙斯(4年)、馬庫斯·索頓(7年)、阿隆佐·吉(7年)、伊曼·索佩特(8年)、蘭斯·史蒂芬森(9年)、羅德尼·斯塔基(9年)。

生還者:諾曼·鮑威爾、丹尼·格林、本·麥克萊默、韋恩·埃靈頓、奧斯汀·裡弗斯、艾弗裡·布拉德利、加勒特·坦普爾、賽斯·庫裡、考德威爾-波普。

懸崖峭壁球員:迪昂·維特斯、馬利克·蒙克、埃文·特納、派屈克·麥考、羅德尼·胡德、伊託萬-摩爾、亞歷克-伯克斯等等。

第三類:只傳球控衛

傳統的控球後衛曾經是NBA的四分衛。他們發起進攻並協助防守,控球後衛是球隊的紐帶,是「球的過客」,球在他們手中就是一件「藝術品」等著去背雕琢,當然不是他們職責的全部。

現代控球後衛「魔術師」、基德和史蒂夫·納什的神出鬼沒般表演--作為超級明星,提升了傳統的控球後衛的地位。而在今天,有天賦的、有射程的、進攻型控球後衛已經成為常態,比如利拉德、庫裡、威少等。

受害者:諾裡斯·科爾(5年)、喬丹-法瑪爾(6年)、泰·勞森(7年)、布蘭頓·詹寧斯(7年)、林書豪(7年)。

生還者:範弗利特、何塞·巴裡亞、喬治-希爾、丹尼斯·施洛德、派屈克·貝弗利、帕蒂·米爾斯。

懸崖峭壁球員:麥可-卡特-威廉士、奎因-庫克、科裡·約瑟夫、布蘭登·奈特、埃爾弗裡德·佩頓、勞爾·內託、雷吉·傑克遜等等。

「受害者」是必然也是無奈

從這些球員的表現就可以到看到,其實在對於球員面臨能不能在NBA繼續生存下去的時候,就存在這樣的矛盾,嚴格來說,他們不努力嗎?訓練不夠嗎?也不完全是。

而正是處於這種時代籃球「變革」的縫隙裡,從小接觸的籃球理念、形成的籃球習慣儘是傳統籃球的那一套打法,所以現在籃球真正一夜之間發生變化的時候,就不得不跟聯盟說再見了。

我們都曾見識過「林瘋狂」,可是就像他自己在採訪時說的,沒有一支球隊再願意去詢價他了。當然這其中也有傷病的一部分,可是放在這個變革的特定時期來看,就算沒有傷病,今年有合同,明年還有嗎?

霍華德那麼多年的「四處流浪」,為什麼現在還能成為爭冠球隊的「香餑餑」,還是有一套沒有被這個變革所淘汰的東西在哪裡。

所以真回頭來看這些「受害者」或者那些處在懸崖邊正危險的球員來說,這都是必然的。

之前就有人說像德羅贊這種只能投射兩分的球員是「活不久」的,可是現在看來並不是,雖然對於他那份頂級的合同來說或有不值,可是他能夠把兩分球偷到53.5%的命中率,而且轉化率達到了1.3,也就是說他每一次出手,就能夠有1.3分的收益,這是絕大多數球員做不到的。

所以說,「受害者」也有無奈的一面,即使像德羅贊、字母哥這種,只依靠投射或者沒有多少投射的人,依舊能夠在NBA風生水起,靠的就是把某一項能夠做到頂。而他們(受害者)不能,所以也就被NBA所拋棄了。

相關焦點

  • NBA傳奇球星的故事——「大鯊魚」沙奎爾.奧尼爾的夢幻籃球人生
    熱愛體育,熱愛籃球,感受生活真諦。hello,大家好,這裡是小編嘉偉。今天小編嘉偉繼續為大家分享NBA傳奇球星的故事啦,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就是球迷們都很喜歡的籃球巨星大鯊魚奧尼爾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今年剛滿48歲的沙奎爾.奧尼爾,出生於美國的新澤西。
  • 籃球皇帝張伯倫和大鯊魚奧尼爾領銜迫使NBA修改規則10大球員
    無規矩不成方圓,NBA能發展成為今天在全世界影響廣泛的體育聯盟,既離不開過去眾多天才籃球運動員的貢獻,更應該感謝聯盟不斷新增和修改籃球規則,讓所有籃球運動員都能在規則的約束下最大化自己的球場侵略性,下面盤點一下NBA歷史上讓聯盟為其修改規則的10大球員。
  • 籃球世界裡的十大強國
    籃球世界裡的十大強國 籃球想必大家都知道美國的NBA,中國的CBA,其實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籃球運動還是很發達的
  • 肖華主導的現代NBA文化,對於美國籃球而言意味著什麼?
    肖華,一個喜歡NBA的球迷絕對不會陌生的名字,他是斯特恩的繼任者,也是一年前被中國球迷在莫雷事件中唾罵的一位。他塑造了聯盟當今以提速三分和進攻為主導的籃球文化,也是在肖華上任後,NBA開始了大幅度的工資帽上漲,讓越來越多的聯盟球員賺得盆滿缽滿。
  • 安東尼-戴維斯傳統籃球的保護者
    2012年4月3日在ncaa決賽勝出,決定加盟nba。在nba賽場的第一場比賽,就遇上了nba歷史第一大前鋒-鄧肯,最終21分7籃板的數據還是讓人們認可了他。第二賽季,20+10的數據已經是聯盟頂級大前鋒的表現。
  • 高校籃球賽事競品分析:AUBA&U聯賽
    有差距也意味著有機會,作為目前國內校園體育發展最好也是參與人數最多的籃球,有著巨大的商業價值。隨著政策利好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針對校園籃球的創業項目開始出現在各大高校籃球場。一.產品概述AUBA簡介:安踏運營的高校籃球賽事平臺,2007年開始運營,2015年更名為」安踏大學生籃球聯賽」,簡稱AUBA。
  • 微笑刺客:掘金的籃球智商難與勒布朗匹敵
    北京時間9月21日,據《體育畫報》報導,儘管在前兩輪連續完成驚天大逆轉,但活塞名宿伊賽亞-託馬斯仍然認為掘金很難與湖人去抗衡,洛杉磯擁有著更高的籃球天賦「現在,我懷疑掘金能否在系列賽中擊敗湖人,」微笑刺客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掘金確實也是一支充滿天賦的球隊,但是他們的籃球智商可以和勒布朗-詹姆斯匹敵嗎?勒布朗非常的聰明,他能夠發現你在防守中的改變,然後加以利用。」「至於安東尼-戴維斯,」伊賽亞-託馬斯繼續說道,「勒布朗身邊擁有了能夠從所有區域發起進攻的完美搭檔。
  • 現代籃球需要球員做出怎樣的改變?
    籃球頂級聯盟——NBA隨著歲月的變遷,時代的進步。籃球的發展也逐步走向小球時代。幾乎NBA的每一名球員都發展成為全能型運動員。現代籃球最豪華的「首發五虎」每5個人組成一支球隊,這五個人各司其職,控球後衛、得分後衛、小前鋒、大前鋒、中鋒這五名球員相輔相成,組成一個完美的球隊。上個世紀我們看到的NBA是我們記憶中的NBA。
  • 因果與規則的必然聯繫
    宇宙萬物都受規則制約,只要有規則發生作用,則必然伴隨因果現象。比如月球旁邊為什麼會有個地球?地球上為什麼有山有水?石頭和水為什麼形狀不一樣?為什麼原子所含質子中子電子數會有差異等等,所有做為「結果」的現象,必然會有其通過規則起作用的「原因」,這個因果是嚴格符合規則的,所以必然是無誤差的,也是必然可以通過規則推導的。因果輪迴也一樣,但當然不是「上輩子殺雞,下輩子變狗。上輩子做壞事,下輩子做牛做馬。
  • NBA球星個人logo,你認識幾個
    nba聯盟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在各個方面都在不斷地進步,球鞋方面也從當年的匡威變成了如今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顏色也更加的豔麗。從喬丹籤約nike推出籤名鞋並獲得大獲成功後,各運動品牌看好此中市場,逐漸開始發力,開始籤約nba的各大球星,並為球星打造具有個人標識的鞋子和衣服,今天就來說一說那些nba經典的個人logo,看看你能認識幾個。1.喬丹 飛人喬丹的logo不用多說,基本上沒人不知道,就是喬丹飛身上籃的剪影。
  • NBA經典的雙人組合,詹韋連線,科比雙上榜
    nba 自己創立以來,有著光輝的歷史,炫彩的籃球文化。 在nba這一肌肉碰撞的叢林中,時時出英雄,出現許多英雄少年,如喬丹,馬龍,巴克利,奧尼爾,科比,詹姆斯,艾弗森,卡特,麥迪等。當然最讓球迷津津樂道的還有他們之間默契的配合。
  • 科普:建立一支新的NBA球隊需要怎麼做
    NBA聯盟是全球的籃球頂級聯賽,從1946年成立至今,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了,如今已經發展出32支球隊,並且商業化繁榮,在這裡很多人就有疑問了,NBA球隊是如何組建的?都需要做些什麼?首先當然需要聯盟的認可,nba會根據聯盟的經營狀況進行有序的擴張計劃,就拿多倫多猛龍舉例,多倫多並不屬於美國,但是由於地理位置因素,地處美國邊境的多倫多也會受到nba市場的影響,當地球迷市場潛力大,而且也便於管理,比賽的飛行時間也可以有效管理,所以多倫多也被納入nba市場擴張計劃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被收購,球隊老闆轉手後,球隊也可以搬遷,也可以更名,這也算是建立新球隊的一部分。
  • 籃球只有NBA嗎?那個被遺忘的傳奇AND1 也是我們夢的開端
    而說到籃球,我們能想到什麼?NBA?今天咱們就來說說籃球文化中,同樣富有傳奇感的街頭籃球——AND1。像我這樣的初期90後,在小學時開始了自己的籃球生涯,那時的自己覺得櫻木花道很帥,覺得打籃球會受到女生歡迎,覺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馳騁NBA。然而,到了初中我才發現,比我厲害的還在努力,比我差的還沒放棄,自己這半吊子球技別說稱霸NBA了,上炕都費勁。
  • 現代NBA英漢字典,一文打盡網上各種千奇百怪的英文籃球術語
    就在你了解球隊,球員和最新的籃球趨勢時,難免會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專業術語,其中很多詞彙即使使用翻譯工具也可能讓你不知所謂。以至於你想問一問它到底是啥意思。現代進攻的基礎。黑威少的最佳助攻。 空洞的統計數據(empty stats):因為這些數據得來全不費工夫,所以理論上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 大事科技攜手科比發布《NBA英雄》 掀起NBA狂潮
    現場,NBA頂級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與大事科技CEO梅良先生籤約,宣布正式擔綱旗下《NBA英雄》手遊的代言人。首度代言手遊的科比也在現場表達了對《NBA英雄》的熱愛,他說:「我非常喜歡《NBA英雄》這款手遊,因為它便於玩家操作,可以最快地帶領所有人進入NBA的世界。」而大事科技CEO梅良也表示:「科比是現役NBA球員中,最有資格代表『英雄』這個詞的。
  • 老將不死,UFO降落,NBA賽場再無文斯·卡特
    北京時間6月25日,卡特正式宣布退役,上賽季的卡特就曾說過,2019-2020賽季是他的最後一個賽季,本賽季老鷹排名東部倒數第二,基本上無緣季後賽,卡特的nba生涯也隨之落下帷幕。在疫情前,老鷹對陣尼克斯的比賽,比賽快結束的時候,老鷹換上了卡特,讓他來享受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卡特得到了全體觀眾的起立鼓掌,這是對一個在聯盟摸爬滾打22年老將的尊重,在球迷的注視下,卡特投出了自己生涯最後一記三分球,籃球應聲入網,一個完美的結局。賽後卡特表示:我已經投出了最後一球,我對 職業生涯和結束的方式都很滿意。
  • 《NBA 2K9 》官方正式確認將會登陸PC
    [遊俠新聞] 前不久,有關籃球系列遊戲《NBA 2K9》是否登陸PC平臺消息鬧得沸沸揚揚,雖然各大新聞媒體不斷報導    作為2k sports瞄準最新賽季推出的籃球運動遊戲系列新作,本次的《NBA 2k9》新加盟的超強實力的NBA冠軍球星以及新改進的細緻精確的系統也將使球員AI反應更豐富,。同事本款遊戲將會及時更新各個新賽季中各球隊參賽選手的最新數據,並給籃球遊戲愛好者提供最佳的遊戲體驗。
  • 品評球星系列——第一部 麥可 喬丹籃球上帝的養成手冊
    你錯了看標題就曉得我們講的是喬丹,喬老爺好不啦,先放一張喬老爺的帥圖壓壓風水麥可.喬丹說道喬老闆大家都耳熟能詳,不管你看不看nba都曉得他,比如說AJ啊,AJ啊還是AJ(怨念)。好吧不廢話了正文正式開始,想當年大姚進入NBA的時候全中國掀起一股籃球熱,更別說當年中國足球在世界盃踢得那個爛,於是人們把目光放在三大球的籃球上,那時候我以為以大姚的身高打那些不到兩米的小個子還不給收拾小雞仔似的,那時候我問我哥大姚是不是NBA最強的,我哥用看傻子一樣的眼光看了看我說是喬丹。喬丹為啥那麼強?
  • 博士生全文剽竊論文 稱自己也是受害者
    昨晚,李猛終於做了鄭重道歉,但同時他連呼自己也是這篇論文的受害者!  網上熱論:博士生「剽竊」他人論文  9月4日,某網站上出現了一篇署名「王子彥」的文章,文章中,王子彥聲稱四川某大學「經管學院博士生李猛」於2004年發表於雲南《生態經濟》學術期刊上的《現代自然與可持續發展》一文,全文剽竊了他的同名文章。
  • NBA大前鋒發展史:70年代起源,21世紀初興盛,小球時代成犧牲品
    這是最後一對揍趴全聯盟的雙人組,也是聯盟歷史上「進攻火力最強」的拍檔,沒有之一。(加內特、鄧肯、小奧尼爾) 一、起源——中鋒沒落之後的必然之選 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