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突破!酒泉中心傳出好消息,成功發射可重複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2020-09-04 田柳Talk

當今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技術之一,就是航天回收技術,其中包括火箭回收技術,載人太空飛行器回收技術與無人太空飛行器回收技術,無論在哪一個領域取得突破,都可以讓一個國家的航天事業登上一個新的層次。就在9月4日下午時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出一個好消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據了解,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發射升空,將會進入預定的飛行軌道,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最終會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

其實,太空飛行器可重複利用,最大的意義在於降低航天項目成本。因為當前全球大部分太空飛行器,大多是執行一次性發射任務,如若可以推進太空飛行器回收技術的發展,就可以降低航天成本,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率。

在這方面,美國作出了很好的示範,無論是獵鷹九號火箭回收技術,還是龍飛船的重複利用,都代表了全球航天發展的未來潮流。以火箭回收技術為例,如若可以回收火箭的第一級與第二級,發射成本可以省去98%,應用前景非常遠大。

我國發射可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行器,實際上也是順應世界潮流。因為航天發展需要的資金非常多,如若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使用航天回收技術,就可以拿出更多的資金,推進其他領域的航天項目,例如火星探測。

某種程度上,我國航天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並不容易,在過去幾十年裡,多次向西方國家釋放善意,尋求聯合發展航天項目。但出於各方面的考慮,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拒絕合作,並採取技術封鎖的方式,阻止中國航天的發展。

功夫不負有心人,過去幾十年裡,我國航天科技工作者,在推進行航天項目時,著眼於未來,研發相應的航天技術,為我國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測與北鬥導航工程取得成功,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其實,航天領域存在大量不可控因素,以美國為例,在上個世紀,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突進太空梭項目,多次的發射失敗與發射成本過高,讓美國不得不放棄這一項目,這也是導致美國在載人航天領域,一度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不得不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來往於國際空間站

對於我國來說,成功發射可重複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就是一個巨大的突破,表明航天領域,我國並未固步自封,而是不斷向未來進發。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有怎樣的意義?
    我國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這個成果意義重大,標誌著我國在可復用航天運載器(RLV)領域走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 外媒關注:中國可復用太空飛行器獲重大突破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引發外媒關注。據俄新社9月6日報導,中國周五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6日成功在指定地點著陸。報導援引新華社消息稱,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
  • 「國產SpaceX」突破,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項目主體旗下挖出兩家上市公司
    今日重要性:✨據新華社9月6日消息,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商業航天發射領域,世界各航天大國都開始研製新一代的「低成本航天運載器」。在這新一輪的太空競賽中,SpaceX公司推出了「獵鷹-9」運載火箭。
  • 關注丨外媒關注中國可復用太空飛行器獲重大突破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01 在軌兩日成功返回據俄新社9月6日報導,中國周五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6日成功在指定地點著陸。報導援引新華社消息稱,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還指出,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 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人民日報9月4日下午發布消息稱:我國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這一任務的完成,將會給我國的航天事業帶來質的飛躍。據悉,這次太空飛行器成功的在軌運行後,將先穩定飛行一段時間,隨後再返回我國內陸預定的著陸基地,進而實現太空飛行器的重複利用
  • 齊齊哈爾關注: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中國航天事業實現歷史性突破!「可重複使用實驗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事業再亮風採,「可重複使用實驗太空飛行器」在酒泉中心發射成功,這說明我國這些年所有的技術和人力、資金投入都是值得的。大家都知道,航天技術一直是各國在科技領域角逐的重點領域,而這次在航天回收技術上的突破,可以說把我國的航天事業推上了新的高度和層次,航天回收技術是什麼呢?對我國未來的航天事業發展有什麼影響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
    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根據規劃,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長徵二號F火箭是由四個液體助推器、芯一級火箭、芯二級火箭、整流罩、逃逸塔(發射空間站時則無)組成,全長58.34米,是我國目前最長的火箭。從1999年11月20日首次發射,至今是其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在此前13次任務中成功率達100%。
  •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
    新華社酒泉9月6日電(李國利、趙金龍)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48小時內,兩聲巨響,中國航天接連傳出好消息,世界目光轉向東方
    近幾年,中國航天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北鬥衛星系統在經過多輪調試後已經基本完成,而在北京時間9月6日到9月7日48小時內,中國兩大衛星中心傳來巨響,中國航天接連傳來好消息,世界目光轉向東方。據央視新聞9月6日報導,當天,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什麼在內蒙古額濟納旗?
    而名聲更大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次沒有承擔這一光榮任務。所以我國首先要做到的是突破飛彈技術,建立自己的飛彈部隊和試驗基地。在著力攻關飛彈技術的同時,國家根據地形、氣候、交通、人口、保密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東北、華北、西北廣大地區進行拉網式排查,試圖找到一個合適的飛彈試驗場地。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什麼在內蒙古額濟納旗?
    飛彈試驗與航天發射的風水寶地上世紀50年代,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憑藉二戰時期研發出的火箭技術,將人類的太空飛行器送入了太空,既開啟了人類的太空時代,也使得兩國的科技軍備競賽走向了高峰。所以我國首先要做到的是突破飛彈技術,建立自己的飛彈部隊和試驗基地。在著力攻關飛彈技術的同時,國家根據地形、氣候、交通、人口、保密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東北、華北、西北廣大地區進行拉網式排查,試圖找到一個合適的飛彈試驗場地。
  • 可復用太空飛行器提升中國太空能力
    新華社報導,中國4日發射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標誌著該項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提供更加廉價的太空往返方式。這一任務進行得非常低調,國家媒體尚未發表該太空飛行器發射和返回的圖片或視頻片段,也沒有公布測試技術的具體細節。
  • 中國傳來好消息:"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一舉破美國壟斷
    據環球網9月7日報導,當地時間6日,中國發射的第1架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落地。這款太空飛行器的完美著陸意義重大,吸引了全球的關注。軍事專家杜文龍對此表示,此舉將打破美國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這也給全球傳達一個信號,跟中國合作,也能&34;。
  •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杜文龍:美國的獨家壟斷沒了
    圖為「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據新華社消息,4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採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在軌道運行一段時間後,試驗太空飛行器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並將按計劃進行可重複使用的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持。此次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發射任務。
  •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  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今日航天快訊2020年9月4酒泉發射一型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今日航天快訊 2020年9月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 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
  •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重要突破!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返回 西媒:系中國太空探索新裡程碑
    【歐洲時報唐奕奕編譯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新華社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西班牙媒體《先鋒報》、科學網站Gizmodo都對此進行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