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復用太空飛行器提升中國太空能力

2020-09-10 醫藥導報

新華社報導,中國4日發射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標誌著該項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提供更加廉價的太空往返方式。

這一任務進行得非常低調,國家媒體尚未發表該太空飛行器發射和返回的圖片或視頻片段,也沒有公布測試技術的具體細節。

中國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對這一太空飛行器的各種猜測,有些評論者將之與美國的X-37B相提並論,後者是美國波音公司製造的一種無人空天飛機,可在軌道上長時間運行,之後自主飛回地球。

3年前,中國稱,它將在2020年首次發射可重複使用航天運載器,這將增加發射頻率,並降低任務成本。

現在尚不知道中國發射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是否是像美國太空梭那樣的固定翼飛行器。如果它與X-37B類似,那麼其大小可能是太空梭的約五分之一。

中國的這一太空飛行器4日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送入軌道,過去幾年正是長徵系列火箭將神舟飛船送入軌道。

中國人首次在2003年搭乘神舟飛船獨立進入太空。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標誌著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尋求主導地位的努力取得重大突破。

到目前為止,中國太空當局實際上對此次試驗飛行的細節一直保持沉默。所了解到的就是該太空飛行器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送入太空,中國載人太空項目就是由該系列火箭完成的。

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說,飛行試驗旨在測試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新材料的性能,以及檢測其監測和控制系統。

《航空知識》雜誌主編王亞男說: 「此次任務致力於測試該太空飛行器通過運載火箭發射進入軌道的能力,及其返回地球的可靠性,後者是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關鍵。」

與此同時,美國聯合太空作戰中心和北美防空司令部維護的資料庫「空間跟蹤網」證實,「中國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進入太空。

有猜測稱,這一新太空飛行器相當於美國的X-37B或者計劃中的歐洲航天局的「太空騎士」。

五角大樓的X-37B很像一架小型太空梭,搭載在常規火箭上發射升空。這一無人太空飛行器已運行了幾年,對於其實際任務沒有什麼官方解釋。

不過,美國「戰爭地帶」網站最近證實,該空天飛機參與了使用光伏射頻天線模塊的試驗,該模塊將測試從其太陽能電池板收集能量,並將能量轉換為射頻微波的能力。

像X-37B之類的太空飛行器可以攜帶偵察設備,甚至可以在太空執行有攻擊性的任務。這些任務可能包括幹擾或破壞敵方的衛星等。它還可以被用於一系列廣泛的非攻擊性試驗。

來源:參考消息

編排:雪梅

相關焦點

  • 境外媒體:可復用太空飛行器提升中國太空能力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相關消息引境外媒體關注。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9月6日報導,這一任務進行得非常低調。
  • 外媒關注:中國可復用太空飛行器獲重大突破
    報導還指出,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報導稱,中國4日宣布,當天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用於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返回 西媒:系中國太空探索新裡程碑
    【歐洲時報唐奕奕編譯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新華社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西班牙媒體《先鋒報》、科學網站Gizmodo都對此進行了報導。
  • 關注丨外媒關注中國可復用太空飛行器獲重大突破
    報導稱,中國4日宣布,當天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用於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另據美聯社9月6日報導,中國宣布,該國一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著陸,這可能是朝著較低成本太空飛行邁出的一步。
  • 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有怎樣的意義?
    我國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這個成果意義重大,標誌著我國在可復用航天運載器(RLV)領域走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 酒泉中心傳出好消息,成功發射可重複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當今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技術之一,就是航天回收技術,其中包括火箭回收技術,載人太空飛行器回收技術與無人太空飛行器回收技術,無論在哪一個領域取得突破,都可以讓一個國家的航天事業登上一個新的層次。就在9月4日下午時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出一個好消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據了解,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發射升空,將會進入預定的飛行軌道,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最終會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
  • 星際榮耀可復用液氧甲烷發動機取得重大進展
    星際榮耀可復用液氧甲烷發動機取得重大進展 2020-05-22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產SpaceX可復用太空飛行器首飛,官方神秘面紗太厚
    近日,我國航天事業因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按預期返回著陸地點事件,再一次引起熱烈討論。據悉,此次首飛的先進的太空飛行器是可重複利用的,在成功發射並繞既定路線飛行後,再返回預定著陸地點。雖然關於太空飛行器的具體細節官方並沒有給出相應的回覆,但無疑將會是中國有史以來太空飛行器技術事業取得的重要突破轉折點,而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進一步降低了航天成本。對此,也引起了不少外媒的評論和猜測。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剛發射成功,美媒就來亂彈琴:或是太空武器
    9月4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我國載人航天專用運載火箭長徵二號成功將一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在軌開展多項試驗性任務兩天後,該太空飛行器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官方宣布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升空,技術含金量很高,此前僅個別國家掌握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2F運載火箭,成功將一型帶有神秘色彩的可復用試驗太空飛行器發射升空,而這一技術,在世界上僅有個別國家掌握。先來看新華社的「一段話新聞」: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我國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
  • 解讀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赴星辰大海徵途,為中國航天加油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美媒:中國使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向太空部署衛星,打破美國壟斷
    據《環球時報》9月9日報導,中國最近用長徵2F運載火箭,發射了新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其在經歷了短短2天時間的太空遨遊後成功返回,顯示出中國的太空梭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將在以後更加便捷廉價化的和平使用太空。這也引發了國內外持續的高度關注和猜想。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空天飛機要出現了嗎?
    其實此次發射的是一款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有可能是空天飛機,也有可能是太空梭,但無論如何都將大幅提升整體航空實力,對此美國網友感慨:長徵2號又立大功,NASA卻大勢已去。此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一款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成功返回著陸場,雖然官方並沒有提供更多細節,也沒有指出太空飛行器具體類型,但依然引起了全網熱議,對此有專家指出,通過火箭發射進入太空軌道,然後滑翔返回地面的方式,看起來很像美國X37B空天飛機,而且美、日、歐盟和俄羅斯都致力於在航空航天方面搶佔先機,此次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很有可能也是同類計劃下的產物。
  • 俄媒: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在太空探索領域向美國發出新的挑戰
    俄羅斯專家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中國成功測試其首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重要性做出此番評價。他們認為,這將加劇中美在航天領域的競爭。該太空飛行器於9月4日從酒泉國際機場領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飛行過程中對可重複使用技術進行了測試。 9月6日,星期日,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
  • 我國可復用太空飛行器研製詳情路線圖,十年內將完成所有研製及試驗
    2020年9月4日,我國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飛行試驗任務搭乘長徵二號F/T運載火箭在酒泉發射場成功發射入軌,於兩天後的9月6日,順利返回預定著陸場。近年大出風頭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正是憑藉獵鷹九號火箭的回收和重複使用,在降低航天成本方面邁出了跨越性的一步。科技日報記者日前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獲悉,該院正聯合國內優勢機構共同合作研製可重複使用運載器,並計劃於2020年左右首飛。其最終目標不僅能將單位有效載荷的運輸成本降低至現有一次性運載火箭的十分之一, 還能大幅縮短發射準備時間,有望像飛機-樣實現航班化的天地往返運輸。
  • 中國可自主返回太空飛行器成功返航,可機動變軌,還能抓捕衛星
    中國首款可重複使用的無人太空飛行器在經過2天的太空飛行之後,於9月6日中午成功著陸返回。這次獲得圓滿成功的實驗意味著我國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可自主返回太空飛行器」的國家。同時也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掌握可自主返回的「無人駕駛太空飛行器」的國家。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快速可靠,俄專家:中國版X37
    據環球網9月7日報導,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此次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意味著中國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未來將給往返太空提供更加快速可靠的選擇。
  • 歷史記載:中國版X37「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
    送入太空一般認為,「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是指中國的X-37試驗性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展開可重複使用技術的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據稱這是中國的X-37,有可能是神秘的「神龍」計劃的一部分。一般認為,這是小型無人太空梭,具有廣泛的軍事用途。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令外界好奇
    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儘管中國官方並沒有提供這次航天發射的更多細節,但外界紛紛猜測「中國可能已成功測試新型空天飛機」。
  • 中國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 或測試空天飛機?
    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儘管中國官方並沒有提供這次航天發射的更多細節,但外界紛紛猜測「中國可能已成功測試新型空天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