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赴星辰大海徵途,為中國航天加油

2020-09-07 羅弗超輕粘土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羅弗巧樂卡帶你解讀下,「中國可重複使用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的意義:

此次天地往返測試完全成功,中國在可復用航天運載器(RLV)領域走出關鍵性的一步,和米國波音的X-37B、歐洲航天局的「太空騎士」槓上了,未來說走就走、可去可回的「太空巴士」應該有中國一席之地。

有網友表示:這款神作的意義重大,能偵察、太空轟炸、攻擊衛星,儼然「空中戰鬥機」,在空中戰鬥中也只有美國有與之匹敵的武器裝備。

與此同時,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鼓勵更多的青少年關注和參與星辰大海的徵途,為中國航天加油!

夢在遠方,去遨遊太空,助力航天事業,從我做起!

動手做出太空造型,學習太空知識及航天精神,一起去探索太空!

羅弗巧樂卡「童夢星程」套裝裡,不僅有太空人、航天火箭,讓你圓滿太空夢,還能認識太陽系八大行星,動手DIY,邊玩邊學,家長也省心!

有教程,做造型也簡單,分分鐘做好了太陽系八大行星,成就感滿滿,和太空人一起去探索太空,好玩有趣又有料!

羅弗巧樂卡「童夢星程」系列,提高中小學生的專注力,越玩越聰明!

圓滿孩子太空夢,助力航天事業,快給孩子安排上!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為中國航天事業加油!!
    此次我國可重複試驗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表明我國在科技航天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果實驗成功,將標誌著我國航天技術的重大突破,打破了技術的堡壘。讓我們為中國航天事業加油!為航天事業奮鬥的人員加油!!
  • 星辰大海,徵途在前,中國航天令人驕傲
    所謂航天,就是人類衝出地球大氣層,到宇宙太空中去活動及宇宙航行,它所使用的是太空飛行器及其運載火箭。古老的東方民族開始踏足星空,中國航天事業是從1956年開始的,那時的中國一窮二白,缺錢、缺人、缺技術,以錢學森為代表的偉大科學家們拿著微薄的工資一步一個腳印,嘔心瀝血推動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這是中國航天史上裡程碑式的成就,意味著中國航天時期的真正起點。
  • 地球局|2020年,人類把未來投向星辰大海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國家航天局公布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展示照片。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 發揚「航天精神」 逐夢星辰大海
    無論是「奔月」還是「天問」,要擁抱星辰大海,一代代航天人凝聚的航天精神將永續傳承。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事業從起步到騰飛,實現了巨大的跨越。以錢學森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嘔心瀝血,為航天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
    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熱烈祝賀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成功發射與成功著陸,我國權威媒體這簡短的報導、籠統的描述很是為外界的關注增添了神秘感。其中,「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一詞更是首次出現在我國權威媒體的報導中。在報導中,除了簡短的文字外,更是沒有任何的現場圖片與視頻。
  • 航天領域取得新突破,中國版「旅行者」號將誕生?徵途是星辰大海
    但想要進行長時間、遠距離的太空探索,目前還面臨著諸多限制,其中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太空飛行器的動力推進裝置的問題,如何確保太空飛行器穩定運行數年時間成重中之重。最近,中國航天在一關鍵技術上取得了新突破,為長時間、遠距離的太空探索提供了可能性。
  • 2020來北航|中國火星車的名字,由你來定!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向宇宙發出宣告「火星,中國來了!」百度將聯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共同為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徵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全球徵名項目特約高校「以你之名,築夢火星」天問一號已經踏上去往火星的旅程地球上我們對未知的興趣
  • 中國又成功了,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美國技術封鎖失敗
    9月6號據官方媒體報導,北京時間9月4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首款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成功的返回地面,這可以說是中國首款太空戰機,雖然只是在太空飛行了短短2天,它成功的返回著陸證明此次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從《白晝流星》到中國航天50年:所有星辰大海,都與你息息相關
    50年前的今天,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由甘肅酒泉發射,衛星成功升空。那一刻,中國航天事業從0到1,國人的飛天夢也由這顆繞地衛星開啟。東方紅在空中作業28天後,壽終正寢。而可貴的是,「東方紅、太陽升」BGM旋律伴隨著衛星的升空,讓全宇宙都傾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
  • 致敬中國航天: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
    他們,和他們的戰友們,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奉獻了青春、奉獻了終生。一箭三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完成空間飛行試驗之後,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實驗成功。
  • 隨著一道火蛇劃破天際,中國航天又有新突破!成功躋身世界第二
    文/山峰  隨著一道火蛇劃破天際,中國國產第一艘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通過長徵5號火箭發射成功升空,中國航天又有新突破了!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我國第一次火星探測了,2011年曾和俄羅斯合作過一次但不幸的失敗。如今的天問一號是我國第一次獨立火星探測,這是邁向航天強國的關鍵一步,中國航天已經成功躋身世界第二。
  • 騰雲工程,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運輸成本降至1/10
    目前已知的有美國的「X37B」和超燃衝壓發動機都是在為下一代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服務,英國的「佩刀」協同吸氣發動機Skylon空天飛機,歐盟和日本也有相應計劃,以及中國的「騰雲工程一期實驗發射成功,取得階段性成果9月4日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的消息相信大家都很高興,但官宣只有寥寥數語,只強調了「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7 個月後等「天問一號」到達火星附近,減速剎車完成對火星捕獲,如果能成功著陸就是血賺,若還能進一步巡視,中國航天這次嘗試值得我們吹它 30 年!說了這麼多「天問一號」本身,我們好像忽略了這次的目的地,那個紅紅的星球——火星同學,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
  • 三國太空飛行器齊赴火星,誰會最先到達?NASA局長:爭這個沒有意義
    時間一晃就是60年,當2020火星年大幕開啟之後,來自中國、美國和阿聯三國的太空飛行器齊赴火星,人們自然會問:這是否是一場新的火星太空競賽?對此,美國宇航局局長有自己的看法。,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而在此之前,阿聯的「希望號」火星軌道器早在7月19日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7月23日,來自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任務也從海南文昌航天中心成功發射。
  • 「天問」赴火星之旅有多難?看來路披荊斬棘,望去程徵途漫漫
    直到2011年11月8號,「螢火1號」與「福布斯-土壤」號相伴發射升空,但萬萬沒想到的是,由於控制軟體錯誤,沒能給予火箭正確的指令,導致發動機點火錯誤,探測器未能變軌成功。就這樣,「螢火1號」倒在了火星之旅的第一步,帶著中國航天工作者的血汗、榮耀與痛苦墜落在了太平洋。後面一系列的「螢火」計劃被擱置推遲,甚至被直接納入到了「天問」系列。
  • 重大突破,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這不是國產X-37B嗎?
    新華社9月6日發布了一條消息:我國於9月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並且在軌運行兩天後,成功返回指定著陸點!這次試驗成功,意味著我國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外界猜測:中國新型空天飛機可能已經測試成功!
  • 航天夢·中國航天科技展成都站丨58.3米巨型長徵火箭空降成都
    人類的終極浪漫就是共赴星辰大海,成功發射了自己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獲得世界矚目!日月星辰,流連轉換除了想像的造物,還有什麼能讓我們感受來自太空的訊息,讓思想脫離地球引力,漫遊在美妙的太空?
  •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2020-12-0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眼就愛上」的溫柔仙句: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而非煙塵人間
    「一眼就愛上」的溫柔仙句: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而非煙塵人間 You fall into the stars, but you don't know how hard it will be to meet me 6.日子甜甜的,像清晨的檸檬水,像冬日的太陽,像夢裡的大海,像第一次遇見你。
  • 我國航天又有好消息,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美:不可思議
    隨著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在航天領域開始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經過多年的努力,也算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久之前,航天領域就又傳來了一個關於我國的好消息。根據新華社報導,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已經成功返回了預定著陸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