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2020-08-01 手機隊長Captain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上天了!不是隊長我上膨脹上天了,而是在昨天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顆自主打造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上天了!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真是激動的心,顫抖的手,心裡想著來口酒,就倆字,激動!

2020年,無論是好的壞的,我們見證了很多歷史,但毫無疑問,這次見證的歷史是未來值得子孫後代引以為豪的歷史——中國,終於向著火星邁出了第一步!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千年天問今朝起,夢灑九州探穹宇!

在「長徵5號」遙四千噸推力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滾滾濃煙中,「天問一號」突破天際,帶著繞、落、巡的探索任務,直奔 6000 萬公裡外的紅色星球而去!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而在遙四飛行了 2167 秒之後,探測器和火箭分離成功,太陽能帆板展開正常,就像各種宇宙航天的科幻電影一樣,「天問一號」完成了它的第一個任務:入軌!

7 個月後等「天問一號」到達火星附近,減速剎車完成對火星捕獲,如果能成功著陸就是血賺,若還能進一步巡視,中國航天這次嘗試值得我們吹它 30 年!

說了這麼多「天問一號」本身,我們好像忽略了這次的目的地,那個紅紅的星球——火星同學,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

不詳熒惑


早在 2300 多年前,屈原仰天長嘆,以《天問》提出了 177 個問題,闡發了對宇宙萬物的哲思。當然,這也是本次「天問一號」名字的由來,2013年的時候從 3 萬多個名字中,經過了 300 多萬票的抉擇的結果。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可以說,星辰大海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永恆的謎題和嚮往。

而我們的火星同學呢,估計是人類除了日月之外,最早注意到的天體了,誰讓它紅紅的造型那麼別具一格呢~

數千年來,中華民族仰望星空,對那顆不斷移動的紅色行星充滿著好奇,火星同學在古代被稱為「熒惑」,因為它「瑩瑩如火,離離亂惑」,飄忽不定的。沒錯,早在春秋戰國之時,「熒惑」就常常出現在諸子百家的記載當中,後來被叫做火星,成為五行當中「火」的代表。

可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紅色的火星都被認作是戰爭、死亡的不詳代表。

火星同學在東方還有「罰星」之類的充斥著不詳的外號,與之匹配的是熒惑守心這樣的天文現象,更是被古人視為最兇的天象。

古人固執的認為,每當發生熒惑守心,這個王朝就往往會發生不幸,由此還引發了不少歷史醜聞,像《漢書》就有記載,漢成帝在位時出現了熒惑守心的天象,預示著這個王朝將發生不詳,漢成帝逼著丞相翟方進以自殺阻擋不詳發生。

於是翟方進也成為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因天變而死的丞相,更令人沒想到的是,次月漢成帝還是暴崩而亡,更加坐實了熒惑之災。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無獨有偶,雖然當時地球兩端的文明還沒有交匯,但地球的另一端的古希臘就以戰神 Ares(阿瑞斯)為其命名的,後來則是以羅馬版的戰神 Mars(馬爾斯)的名字沿用至今。

連帶著火星同學的兩個小跟班,火衛一和火衛二也以戰神的兩個兒子的名字命名,被稱作「害怕」和「恐怖」。

初探火星


我們人類並不滿足於用肉眼遠遠的觀察這顆不詳之星,17世紀望遠鏡的出現,給人類的探索帶來了新的可能,這個時間點的世界舞臺的中心毫無疑問在西方。

1877年,義大利天文學家斯基亞帕雷利用望遠鏡觀測火星,並繪製了第一張廣為後人認可的火星地圖。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雖然在此之前的幾十年中,也曾有過多個版本的火星地圖,但從未有過如此清晰具體的勾畫,究其原因,是因為那一年的太陽、地球、火星一線時,火星從未如此接近地球。

天時、地理、人和,才有了對火星理解的質的突破。

火星疑雲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對火星的觀測,本該對它的了解越來越深刻才對,可當時落後時代的科技和一大批富有想像力的天文學家把歷史帶進了溝裡。

隨後百年間,就像美國天文學家羅威爾所宣稱的,火星地圖上的細線,是「火星人」所開掘的運河一樣,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火星人」的存在。

即便後來被證實火星運河只是人類的「視錯覺」,但百年遺留的火星傳說也逐漸流傳開來。

1938年,二戰的前一年,美國的一個著名的媒體人,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現場直播了一個廣播劇,就是當時火星人被深深印在腦子裡的表現。

這個廣播劇名字就叫《火星人入侵地球》,這個天才媒體人利用情景導入的方式,開場就是偽新聞報導,廣播中說許多地方都將迎來火星人的入侵,成為廢墟,真真假假中,引起了近百萬美國人的恐慌(誰能想像恐怖的二戰就發生在第二年呢)。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航天探索


人類對火星的探測從來沒有停下腳步,上個世紀的美蘇冷戰中的太空競賽,更是開啟了火星的航天探索時代,60 年來這顆紅色的星球真實面目才逐漸被人類揭示。

人類火星探測的開端是1962年11月前蘇聯發射的「火星1號」探測器,可是它在飛離地球 1 億公裡時與地面失去了聯繫,並從此下落不明。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前蘇聯老大哥都勇敢的做出嘗試了,美國當然也不甘示弱,1964年 NASA 一口氣先後發射了「水手3號」和「水手4號」,哥哥 3 號機在發射階段就困難百出,卻為弟弟 4 號機試出了正確的道路。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水手4號」成為人類第一個飛近火星,從距離火星 1 萬公裡處拍攝並傳回 22 幅火星照片的探測器。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這一次飛掠火星的成功,也被看做是美國航天競爭的成功,更徹底打破了「火星人」存在的傳聞,讓人類真正認識到火星的荒涼和沉寂。

而人類的野心絕不停留於此,不光美國政局迫切的想證明自己的強大,脾氣暴躁的前蘇聯老大哥也絕不想落後半點,於是在1971年發射窗口期,美蘇先後發射了 5 顆火星環繞器。

當時情況有多緊張我們是體驗不到了,歷史留下的最終的結果是1972年,美國「水手9號」沿火星外層空間軌道飛行,成為火星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擁有了長期觀測火星的能力。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一兩次的失敗哪能讓前蘇聯認慫啊,你能環繞探測,我就要將探測器送到地面,於是就有了1974年前蘇聯宣稱的「火星6號」和「火星7號」探測器的著陸。

但是令人困惑的是探測結果並沒有公布,是打臉的問題還是另有隱情我們就不知道了。

僅僅過了一年,NASA 就趕緊發射了「海盜1號」和「海盜2號」,並利用傳統的降落傘和推力反衝的著陸方式成功踏上了火星,這是人類最先著陸火星並成功探測的兩個探測器。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這也標誌著美蘇冷戰中太空爭奪戰美方的全面勝利,對人類而言,更是積攢了無數寶貴的經驗和資料,我們離火星又近了一步。

高潮過後又是平淡,美蘇兩國也不再去爭奪火星的所有權,漸漸沉寂。可是隨著技術更新換代,NASA 又發射了一顆「火星全球勘探者號」環繞器,收集了諸多火星地形數據。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探索之難


可別光看到了他國的成功,就忽略了探索火星之難。美國和前蘇聯可是為了探索火星支付了足夠多的學費。

在美蘇競爭之後的幾年裡,世界和平,沒有交過學費的日本(1998年「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和歐洲各國(2003年「獵兔犬2號」登陸器和「火星快車」探測器),甚至後來的俄羅斯(2011年「福布斯-土壤」和搭載的「螢火一號」)都紛紛嘗試在火星航空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但毫無疑問,幾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要說探索火星哪裡難,隊長總結了三個難點:

天時地利:火星哪裡是你能說去就去的地方,像之前太陽、地球、火星一線的時候便於觀測一樣,人類還需要一個最佳的發射窗口期,利用拋物線將探測器「甩」到火星,而這個窗口期需要26個月。

漫漫長路:地球和火星的距離最近也有 5460 萬公裡,這可不是地月這種「小」距離,探測器沿拋物線軌道就需要 7 個月,途中還需要多次修正,這種宇宙中的高爾夫可不是誰都能打的。

黑色七分鐘:火星那稀薄的大氣,在降落過程中可需要探測器在 7 分鐘內將速度從時速 2 萬公裡降至 0,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成功的一次探索,不單單需要一個國家強大的工業實力去支撐,更需要交夠足夠多的學費試錯,所以這次「天問一號」的起航,就是我們渴望未來的偉大嘗試!

探索之意


火星這個地球的鄰居,是在太陽系四顆類地行星中環境最像地球的一顆,充滿鏽跡的紅色世界和充滿海洋的藍色世界命運沒準早已相連,自古紅藍出 CP,這可不是瞎說。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對火星的探索也絕不是毫無意義,地球生命誕生時的記錄早已被自然活動抹掉,而火星這個缺少板塊構造的地方,地表幾乎未曾改變過,探索它,何嘗不是在探索生命的起源呢。

探索宇宙,重點並不是我們最終可以得到什麼,而是在路上我們可能獲得些什麼。

探索宇宙與探索真理何異,從來沒有徒勞一說,從我們人類選擇點亮火把的開始,我們就走上了探索自然,探索真理的道路。我相信火星一定不是終點,而是新的開端。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所以探索火星意義重大,它代表著人類走出地球這個新手村,邁向宇宙的第一步。我相信人類不會永遠在地球搖籃中生存,我們未來終將是星辰大海。

結尾


前有美國單方面要求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後有中國「天問一號」點火成功,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太空屬於是全人類的,我們以開放的姿態歡迎尋求各國合作,迎來的卻是不信任與技術封堵,甚至是蔑視。可中國向來都是在困難中尋找方法,做出成績。

我相信對中國航天人來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都說一切過往皆為序章,我們的「天問一號」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中國在探月工程結束後,將向更難、更遠的火星發起挑戰,誰知道這是不是新的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呢。

我們將懷揣夢想,帶著人類的勇氣、智慧和決不放棄的探索精神向火星進發!

相關焦點

  • 發揚「航天精神」 逐夢星辰大海
    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砥礪前行。「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這是今年航天日的主題。無論是「奔月」還是「天問」,要擁抱星辰大海,一代代航天人凝聚的航天精神將永續傳承。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 星辰,大海與我們 ——記瀝海街道中心小學英語教研組團隊建設
    星辰對大海說,我需要您的博大與遼闊,於是大海將深邃給了星辰;孩子對老師說,我需要您的呵護與包容,於是老師將愛心給了孩子;我們對團隊說,我需要您的引領與幫助,於是團隊將每一份熱忱與智慧給了我們!在英語教學研究的道路上,我們英語教研組從來沒有停歇過。從接到英語團體賽的通知起,我們就投入到積極備戰之中。召集教研組成員,告知團體賽的具體事項,討論決定我們組的目標。在比賽組成立之初,八名英語老師就達成了一項共識:教育沒有一勞永逸的完美方法,人不同,教育方法自然有別。
  • 讓「基站」上太空,星辰大海我們來了
    當我們的目光聚焦在地面上的5G基站建設時,是否會抬頭看看天空,那裡容納著很多人的夢,也容納著另一種形式的「基站」。人類的徵途是星辰大海。「鴻雁星座」計劃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自主建設的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其目標也是在太空構建一條四通八達、覆蓋全球的信息通路,計劃用60顆核心骨幹衛星和數百顆寬帶通信衛星組成系統,實現全球任意地點的網際網路接入。
  • 《群星》:我們的徵程除了大海,還有星辰
    當然,這也是本人在這個階段思維的局限性,我的想像力不足以至於遠不能想像踏上星辰後所發生的一切劇變。也許在遊戲中遊玩,就已經有很多借鑑之處值得我們去思考了:人類-太空-外星文明三者的關係。幾百年前的人類站立在城堡上,眺望著無邊無際的海洋,身後生活了上千年的陸地,遠不及遼闊的大海那般,讓人充滿遐想。於是他們揚帆起航,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有的只是徵服大海的那顆雄心。
  • 口中齒舌留香,眼裡星辰大海
    口中齒舌留香,眼裡星辰大海。 2. 心裡有光,慢食三餐。 3. - END - 茫茫人海,失去一個公眾號很容易 如果喜歡我們加個星標方便查找喲 晚安晚安晚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海報新聞與創作者攜手同行,共赴星辰大海
    12月12日,在上線兩周年之際,海報新聞客戶端在濟南召開創作者大會並正式推出用戶激勵計劃——「海貝計劃」,與獨具匠心的創作者攜手同行,共赴星辰大海。命名取自海洋元素定位與海報新聞一致海,是大海之海,是海報新聞之海,也代表著信息資訊的海洋廣闊無垠,蘊藏著豐富的寶藏。貝,是藝海拾貝的貝,是貝闕珠宮的貝,象徵著財富,也代表著堅強的力量,寓意幸福美好的生活。「海貝計劃」分為「報料者激勵」和「月度傳播獎」兩部分,每個部分都為創作者提供了豐厚的激勵內容,意欲與創作者共享網際網路發展機遇。
  • 南仁東:「一口氣」領中國邁向星辰大海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電 題:南仁東:「一口氣」領中國邁向星辰大海  中新社記者 周欣嬡  「南老最讓我佩服的,就是他那口『民族志氣』,有了這口氣,他仿佛就能踏平一切艱難險阻。」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現場,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如是說道。
  • 如星辰落入大海!福建平潭現「藍眼淚」
    如星辰落入大海
  • 與校長面對面|王宏星:內心閃亮,追尋星辰與大海
    暖心的畫面被家長拍下來,發在朋友圈裡,配上文字:「這是我們的校長!」自王宏星而始的謙卑、敬畏、自省,滲進了張家界金海實驗學校的靈魂。少年的心事,閃光的種子金海實驗學校有一堂特別的「晚課」。課上,師生講自己的缺點,指出彼此的不足,開誠布公,暢所欲言。
  • 從星辰到大海,遠徵起航的中船防務
    但這不是我們第一次嘗試探測火星文昌的用途是月球、火星… …甚至更遙遠的星辰大海。在火箭直上雲霄的同時,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看完星辰,我們看看大海:中船防務。一、中船防務的業績情況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年報對各種核心業務都語焉不詳,表哥肯定會拍案而起,質疑上市公司藏著掖著,信披違規,有財務造假的嫌疑。但是,中船防務的年報,各種藏著掖著,你懂的,那就藏著掖著吧!
  • 星辰大海合照出爐,雙C無懸念楊紫不知所蹤,範丞丞憑什麼?
    話說楊紫也是首次入選星辰大海演員優選計劃,這無論是對於粉絲還是她自己,都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這次缺席大合照也是非常遺憾了。 當然早在大眾電影百花獎的時候,楊紫就已經作為星辰大海計劃的成員拍過一次合照了,那次楊紫一身黃色禮服可謂搶盡風頭
  • 「一眼就愛上」的溫柔仙句: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而非煙塵人間
    「一眼就愛上」的溫柔仙句: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而非煙塵人間 You fall into the stars, but you don't know how hard it will be to meet me 6.日子甜甜的,像清晨的檸檬水,像冬日的太陽,像夢裡的大海,像第一次遇見你。
  • 他們用50年時間,點亮了我們的星辰與大海!今天,一起來認識他們
    他們用50年時間,點亮了我們的星辰與大海!和我們的生活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答案就在這裡:中國擁有由通信、氣象、導航、高分、空間科學等各類衛星組成的衛星大家庭。這些衛星「各顯神通」,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暖心情句|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而並非煙塵人間
    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而並非煙塵人間 遇見你是一場特別的相遇,在遨遊星辰大海的徵途裡,我只想遇見你。遇見你我對未來有更多的期待,也希望我們會一直活在被愛的世界裡。有些事情會慢慢的忘記,而長大之後你會對一切不滿意。
  • 2021,讓我們一起駛向星辰大海
    歲月更迭,辭舊迎新,懷著感恩的心情,我們在此真誠感謝您對中控技術一直以來的關注與支持!伴隨著2020年的落幕,我們也將攜手踏上一段新徵程,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添薪續力、增強動能。2020年,世界正經歷著百年未遇的大變局,行業上下都遭受著疫情帶來的衝擊。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 浙大楊衛院士帶你走進星辰大海
    浙大楊衛院士帶你走進星辰大海 2020-04-25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球局|2020年,人類把未來投向星辰大海
    儘管失敗了,但SpaceX創始人馬斯克表示,這次測試仍然值得高興,「我們獲取了所有需要的數據」。正是看到了失敗之後的成功,航天商業化成為投資者的新沃土。花旗銀行預計,太空旅遊產業在2030年將達到30億美元規模,摩根史坦利則更為樂觀地認為,到2040年,這一產業的規模將增至超過1萬億美元。「星舟」原型機在測試任務中爆炸。
  • 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門票,詩和遠方也很貴
    長大後會發現,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門票,詩和遠方也很貴。1我的一個同事,二十多歲的小姑娘,最近她心情很不好,聲音低沉。3我們從來都沒有去過遠方,遠方是什麼樣子?畢業後總幻想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當畢業真正來臨時候,自己卻發現租房子都需要爸媽支持,那還有詩的遠方啊?
  • 太空葬禮正當時:死後可星辰可大海,而他們,只想變成一棵樹
    我們中國人對死亡這件事情是極度忌諱的,過節過年決不能提相關字眼,平日說起來也會被指「不吉利」,更不要說生日這種時候說來掃興了。而我恰好看到新聞有感而發,再者對死亡我是有敬畏而無禁忌,姑妄說之也無妨。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這個費用真讓人望而卻步。但從此,面對不可避免的死亡時,就會少一些痛楚:「她變成星星了」「你不要難過,想他的時候,就看看星空。」太空葬禮,讓死亡褪去了凝重可怖,多了些許溫情浪漫。
  • 星辰腕錶推薦|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仰望夜空,深邃的黑色天空鋪陳著璀璨的銀河,包羅著星辰萬象,試問誰能抵抗住這片星辰大海的神秘魅力?如果說能徵服這星辰大海,將它復刻在腕錶之間,以精湛的工藝把引人遐想的浪漫星空留在錶盤裡,這樣的星空腕錶窺視一眼便叫人心跳加速!今天,就跟著小編來一睹幾款美輪美奐的星空腕錶的尊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