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50年時間,點亮了我們的星辰與大海!今天,一起來認識他們

2020-12-07 金羊網

他們用50年時間,點亮了我們的星辰與大海!今天,一起來認識他們

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2020-04-24

50年砥礪奮進,50年風雨兼程,50年群星閃耀,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讓我們一起回顧跨越半個世紀的追「星」之旅。

50年砥礪奮進

50年風雨兼程

50年群星閃耀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讓我們一起回顧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星」之旅

50年前的今天——

1970年4月24日

一曲《東方紅》

讓全世界聽到了中國衛星的聲音

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五個

依靠自己力量

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50年過去了

今天中國航天的成就舉世矚目

超過300次航天發射

超過200顆衛星在太空運行

東方紅衛星升起的地方

這些「高大上」的中國衛星都有什麼本領?

和我們的生活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答案就在這裡:

中國擁有由通信、氣象、

導航、高分、空間科學等

各類衛星組成的衛星大家庭。

這些衛星「各顯神通」,

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看直播買買買沒它不行

——通信衛星

沒有它,

我們每天看電視、視頻通話、上網

都將成為天方夜譚。

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說起通信衛星,人們並不陌生。

這個衛星家族,

就好像空中信使,

收集來自地面的各種「信件」,

然後再「投遞」到另一個地方的用戶手裡,

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東方紅一號」衛星

通信衛星一般採用地球靜止軌道, 

位於地球赤道上空約3.6萬公裡處。

從地面上看,

衛星像掛在天上不動,

這就使地面接收站的工作方便多了。

由於位置高,

不受地理條件限制,

在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

比其他通信方式更可靠,

特殊情況下甚至是唯一的通信手段,

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了它再也不會迷路了

——北鬥導航衛星

現在,

當我們打開手機或者導航儀使用導航服務時,

並不是僅僅接收GPS的衛星信號,

而是北鬥、GPS等衛星定位系統的融合信號。

北鬥導航衛星示意圖

衛星導航系統,

是一個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

在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

歐洲伽利略等導航系統

紛紛以單一軌道衛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

中國北鬥獨樹一幟,

採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混合導航星座,

由MEO衛星(地球中圓軌道衛星)、

GEO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和IGSO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三種不同軌道的衛星組成,

分別運行在距離地面2萬公裡、

3.6萬公裡、3.6萬公裡的軌道高度上,

既能覆蓋全球,

又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導航服務。

北鬥導航衛星示意圖

今年,我國還將發射一顆北鬥衛星,

完成北鬥三號全部組網衛星發射。

今後,無論走到世界哪個角落,

人們都可以靠中國的衛星導航尋找到方向。

出門帶不帶傘就靠它了

——風雲氣象衛星

我們平時收看天氣預報,

手機刷天氣APP,

背後都離不開風雲氣象衛星。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

中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雲氣象衛星。

目前8顆衛星在軌運行,

可對全球和區域範圍內的極端天氣、

氣候和環境事件進行及時高效觀測,

成為國產衛星中應用最好的衛星,

還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

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

是全球綜合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

風雲氣象衛星示意圖

氣象衛星目前主要分為

靜止氣象衛星和極軌氣象衛星兩大類。

靜止氣象衛星高度大約距離地面3.6萬公裡,

因為它的運行軌道是地球同步軌道,

所以從地面上看衛星在空中是靜止不動的。

由於站得高看得遠,

靜止氣象衛星

可以對目標區域進行連續氣象觀測。

風雲氣象衛星示意圖

極軌氣象衛星的運行軌道為太陽同步軌道,

飛行高度約為距離地面600~1500公裡,

每天在固定時間內可以經過同一地區2次,

每隔12小時就可獲得一份全球的氣象資料。

由於離得近看得更清,

極軌氣象衛星可以獲得全球氣象信息。

兩種類型衛星相互補充,

協同觀測,

形成了1+1>2的氣象觀測效果。

它能給地球拍「3D大片」

——高分衛星

高分簡單說就是高解析度的意思。

我們手機上使用的導航地圖,

有了高分衛星後,

可以更精準!

以去年11月我國發射成功的

首顆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立體測繪衛星

——高分七號為例,

大到「一帶一路」重點項目規劃、

雄安新區的建設、冬奧會場館的選址,

小到住宅小區、學校、公園的選址布局,

都需要大量高精度測繪數據作為決策依據,

而這都有賴於高分七號提供的

1:10000比例尺測繪數據產品。

高分七號衛星資料圖

高分七號還有一項神奇的本領——

能給地球拍攝「3D大片」。

與一般光學遙感衛星只能拍攝平面圖像相比,

高分七號可以繪製立體圖像。

建築物在地圖上不再只是一個方格,

而是一個個三維「模型」。

因此,高分七號能夠

高效地繪製地面地形模型,

甚至是城市三維模型。

「千裡眼」一樣的高分衛星還能對

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質災害的潛在隱患

進行早期識別和監測預警;

通過災前、災後高分衛星的影像對比,

可以直觀展示災害發生位置和

災區建築物坍塌損毀情況,

為應急救援決策提供有效數據支撐。

它在替人類仰望星空

——科學試驗衛星

仰望星空,

大家是不是也會對神秘的太空充滿好奇?

那麼,這些星際的秘密

就交給科學試驗衛星家族來解決吧!

「張衡一號」是我國首顆觀測與地震活動相關電磁信息的衛星

聽聽這些衛星的名字吧!

「悟空號」「墨子號」「慧眼號」「張衡一號」……

好像離我們很遙遠,

但名頭可都不小。

這些衛星都運行在高度約

50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上,

技能非常「高大上」,

專注研究發生在地球、行星際空間

乃至整個宇宙空間的各類自然現象及其規律,

每有研究成果,

都會引發顛覆性創新,

成為人類歷史上的「大動作」。

航天是一項高風險的事業

每一次成功發射的背後

都凝聚著成千上萬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

今天是第五個航天日

記住這些我們「追」過的「星」

也記住這些造「星」的人

(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大珩、王希季、任新民、孫家棟、

陳芳允、楊嘉墀、錢學森、趙九章、

錢驥、郭永懷……

星空浩瀚無比!

探索永無止境!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發揚「航天精神」 逐夢星辰大海
    50載風雨兼程,50年逐夢星辰,在邁向航天強國的徵程中,「東方紅一號」已不僅僅是一顆衛星的名字,它更多地凝聚著一個民族厚重的精神,承載起了一個國家的榮譽。中國航天事業也將繼續書寫新的輝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篳路藍縷、攻堅克難,體現的是一脈相承的偉大民族精神。
  •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與大海
    2020年,無論是好的壞的,我們見證了很多歷史,但毫無疑問,這次見證的歷史是未來值得子孫後代引以為豪的歷史——中國,終於向著火星邁出了第一步!>可以說,星辰大海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永恆的謎題和嚮往初探火星我們人類並不滿足於用肉眼遠遠的觀察這顆不詳之星,17世紀望遠鏡的出現,給人類的探索帶來了新的可能,這個時間點的世界舞臺的中心毫無疑問在西方。
  • 《群星》:我們的徵程除了大海,還有星辰
    ,還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破譯了我們的大部分語言,兩個文明之間的交流由此打開。幾百年前的人類站立在城堡上,眺望著無邊無際的海洋,身後生活了上千年的陸地,遠不及遼闊的大海那般,讓人充滿遐想。於是他們揚帆起航,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有的只是徵服大海的那顆雄心。
  • 太空葬禮正當時:死後可星辰可大海,而他們,只想變成一棵樹
    我們中國人對死亡這件事情是極度忌諱的,過節過年決不能提相關字眼,平日說起來也會被指「不吉利」,更不要說生日這種時候說來掃興了。而我恰好看到新聞有感而發,再者對死亡我是有敬畏而無禁忌,姑妄說之也無妨。在太空葬禮中,墓志銘不再是悼念,更像是祝福,有的人骨灰容器上刻著「摘星星」,一對夫婦的則是「他們一同起飛」。據報導,這些骨灰預計會隨衛星在地球軌道上飛行約25年,最後像流星一樣消逝。
  • 九州星辰在上是什麼梗 星辰和月亮是他們 代表性的標誌
    九州星辰在上是什麼梗 星辰和月亮是他們 代表性的標誌時間:2019-06-13 14:33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九州星辰在上是什麼梗 星辰和月亮是他們 代表性的標誌 愛秀美 《九州縹緲錄》星辰在上是辰月教的口號,這句話和天驅的口號鐵甲依然在有異曲同工之妙。
  • 今天,他們換上「火焰藍」!
    浙江消防事業69年發展簡史讓我們回顧一下浙江消防事業69年發展簡史11949年1949年新中國成立,浙江消防經歷了從無到有發展起步的第一個歷史時期——1949年5月,杭州軍管會接收國民黨警察局消防隊在此基礎上組建了浙江省第一支人民公安消防隊
  • 星辰給你力量! 《逍遙情緣》星圖系統為你點亮天上的北鬥七星
    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北鬥七星自古以來就有著特別的意義,它們可以為迷途中的人指引方向,同時也有許多兵器、劍法等以他們命名,可見蘊含的能量確實強大。如今,在《逍遙情緣》的世界之中你也能夠接受到來自星辰的力量,讓你的實力更進一步了!神奇的星圖系統允許你點亮北鬥七星,到底會給你帶來怎樣的突破呢?
  • 從《白晝流星》到中國航天50年:所有星辰大海,都與你息息相關
    對於天外天域外世界的構建,伴隨我們祖先的絢爛豐富想像力,且構成一個又一個悲壯的神話傳說。從夸父追日到嫦娥奔月,從白日飛升到騰雲駕霧。中國從未停止探索外太空的腳步;而徵途,正是星辰和大海!東方紅髮射後,中國的航天事業始終在進步,但受限於大環境,直至1999年才實現了又一次偉大的突破。
  • 3位復旦人獲「科學探索獎」,一起來認識他們!
    首先,讓我們先認識一下三位獲獎的復旦青年科學獎。三位獲得「科學探索獎」的復旦青年科學家魯伯壎自2014年起,張遠波課題組幾乎每年都有重大進展,推進了凝聚態物理領域諸多問題的研究。其中兩項成果分別於2018和2019年登上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次年,又一項成果發表於《科學》(Science)雜誌主刊。「我們的志向是探索新材料、希望發現新物理。」張遠波說。腳步不停歇,他的目光永遠朝向未來。
  • 那一年,他們讓星辰「邂逅」大海
    據曾擔任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高級工程師的薛亮回憶,出海的時候,上級給每個人發了一張表,分別填寫自己的家庭、單位住址和收信人通信地址,而且臨上船前又悄悄準備了50條黑色塑膠袋。大家都清楚,此次出海生死未卜,在那樣一個冷戰時期,發生戰事也司空見慣,要麼完成任務回家凱旋,要麼把屍體帶回去,裝在袋子裡放進冰庫。大家都有著一份決心,那就是一定要完成好任務。
  • 重溫魔獸經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星辰公會
    雖然[星辰]在距離世界最近的時刻功虧一簣,但是他們已經讓國服玩家充分認識了他們的能力和精神,這一點將在日後的徵途中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  2006年9月18日 即便是取得了「四騎士」的CWOW首殺,但是人們還是有理由懷疑[星辰]是否能夠第一個見到「薩菲隆」,但他們用3天的時間便把以前放棄的兩個區最後首領給收割了。
  • 與校長面對面|王宏星:內心閃亮,追尋星辰與大海
    接受採訪前,他擬了十幾頁草稿,面對提問,還會低眉沉思一番,再和風細雨開始作答,他希望用更準確的詞彙把自己對教育的理解表達出來。他講述的教育故事,卻是熱烈的,是湘西峽谷裡的那種奔湧。年近五十,他還會用滾熱的文字,寫下和學生的故事;他願意改變,在2018年離開了工作近三十年的公辦學校,到這所民辦學校從零開始。仿佛一個多情儒雅的中年文人,內心住著個倔強的少年郎。
  • 口中齒舌留香,眼裡星辰大海
    口中齒舌留香,眼裡星辰大海。 2. 心裡有光,慢食三餐。 3. 今天是128G的胃。 8. 2%的美食碎片+98%的可愛拼湊成了我。 9. 人生苦短,幸好還好有烤肉火鍋麻辣香鍋 。
  • 地球局|2020年,人類把未來投向星辰大海
    為此,2020年10月26日,NASA指出,利用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觀測臺(SOFIA),他們首次在月球的陽光照射處發現了水,顯示水可能分布在整個月球表面,而不僅限於陰涼的地方。這意味著未來人類一旦登陸月球,將有機會就地取材獲取維持生命最寶貴的水。2020年也可謂人類探索火星的「大年」。2020年7月20日,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在日本搭載火箭升空。
  • 先鋒志│張立新:用堅守點亮星空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習近平他們是航天戰線的先鋒力量,嚴謹務實,自主創新;他們是航天事業的奮鬥者,以國為重,無私奉獻;他們是航天強國的追夢者,開放融合,勇於探索,逐夢星辰。
  • 讓「基站」上太空,星辰大海我們來了
    當我們的目光聚焦在地面上的5G基站建設時,是否會抬頭看看天空,那裡容納著很多人的夢,也容納著另一種形式的「基站」。人類的徵途是星辰大海。「鴻雁星座」計劃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自主建設的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其目標也是在太空構建一條四通八達、覆蓋全球的信息通路,計劃用60顆核心骨幹衛星和數百顆寬帶通信衛星組成系統,實現全球任意地點的網際網路接入。
  • 浙大楊衛院士帶你走進星辰大海
    浙大楊衛院士帶你走進星辰大海 2020-04-25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帝王詩歌哪家強,當屬魏武與隋煬|品讀他們筆下的日月星辰
    引言創作詩歌自古就是國人抒發情懷的重要方式,那些詩人、詞人宛若天下的群星一樣璀璨,然而能廣為人知的卻只是一小部分,然而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從不缺乏曝光度,他們的名字和稱號就自帶流量,卻依然熱心創作,將自己營造成一個全能型人才,文能安邦定國,武能開疆拓土,絕佳的辭藻又能打動人心,這樣的人物歷史上鳳毛麟角。正如毛主席的《沁園春雪》中所云: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
  • 星辰,大海與我們 ——記瀝海街道中心小學英語教研組團隊建設
    星辰對大海說,我需要您的博大與遼闊,於是大海將深邃給了星辰;孩子對老師說,我需要您的呵護與包容,於是老師將愛心給了孩子;我們對團隊說,我需要您的引領與幫助,於是團隊將每一份熱忱與智慧給了我們!在英語教學研究的道路上,我們英語教研組從來沒有停歇過。從接到英語團體賽的通知起,我們就投入到積極備戰之中。召集教研組成員,告知團體賽的具體事項,討論決定我們組的目標。在比賽組成立之初,八名英語老師就達成了一項共識:教育沒有一勞永逸的完美方法,人不同,教育方法自然有別。
  • 星際迷航3:他們迷失在星辰中,卻等待著甦醒的到來
    去年看了星際迷航二,最近又看了最新的超越星辰,覺得三部電影總的風格一直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但是作為一直追這部電影的我卻在期待這部電影能有什麼創意上的突破,但是一直都沒有……雖然人類的科技在23世紀的時候可能真的會很發達,但是總感覺長時間打鬥的場面會讓人感到疲勞,期待在繁忙的打鬥中能有一絲清新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