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徵途在前,中國航天令人驕傲

2020-09-18 經營幫

​50年前,一曲東方紅響徹茫茫宇宙,中國向著星空邁出了第一步,開啟了太空時代。在這50年裡,中國航天事業飛速發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傲人成就。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北鬥組網、天問升空,中國的航天事業在穩步發展,然而隨著spacex橫空出世,刷新了一個又一個成就,越來越多的人會想,中國的航天技術到底行不行?

首先進行一個小小的科普,航空和航天,簡單來講,所謂航空是人類在地球大氣層中的活動所使用的飛機、直升機、飛艇和氣球等飛行器統稱為航空器。所謂航天,就是人類衝出地球大氣層,到宇宙太空中去活動及宇宙航行,它所使用的是太空飛行器及其運載火箭。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古老的東方民族開始踏足星空,中國航天事業是從1956年開始的,那時的中國一窮二白,缺錢、缺人、缺技術,以錢學森為代表的偉大科學家們拿著微薄的工資一步一個腳印,嘔心瀝血推動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這是中國航天史上裡程碑式的成就,意味著中國航天時期的真正起點。

如今的他依舊在我們頭頂上的那片星空,距離我們兩千多公裡的地方圍繞著地球運行,或許十年後、百年後人類真正走進宇宙,它還是在默默地保存著這段歷史,記錄著中國第一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光輝歲月。天上的衛星仍在飛行,地上的視野卻早已不可同日而語。1975年11月26日,中國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

1996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廠成功著陸,圓滿完成任務。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完成首次載人飛行,成功圍繞地球十四圈。中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外太空的國家。而楊利偉也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外太空的中國人。

人類還沒有達到讓每一個個體都有探索太空的水平,正是因為有他們這樣一群敢上天摘星、下海撈月的人,我們才得以有幸窺見造物主賜予我們的萬分之一的瑰麗和壯美。時間繼續向前。2007年10月24日,中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同年11月26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號衛星傳回的第一幅月面圖像,探月時代正式開啟。繞月探測工程是中國航天活動的一個新的裡程碑。傳承了千年的奔月神話,今朝圓夢、自強不息的中國航天人,使中國邁開了深空探測的第一步。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升空,翟志剛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是中國首個自主研製的載人空間實驗平臺。承載無數中國人新一步的航天夢想:中國空間站。同年11月01日,神舟八號順利發射升空與組合天宮一號成功實施首次交會對接任務,成為中國空間實驗室的一部分。2012年6月18日,天宮一號與載人飛船神舟九號成功對接,中國突破了太空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和航天員手動控制下的交會對接技術。

2012年12月27日,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啟服務。它是繼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測器攜帶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上軟著陸成功。科技與神話的交織為這一歷史性的時刻蒙上了美麗的面紗。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搭載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與天宮二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總飛行時間長達33天,是中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隨後2017年至2019年,我國發射的長徵火箭數量幾乎相當於我國兩千年之前30年的航天火箭發射數量總和。

然而航天探索本就是一個不斷嘗試、突破的過程,中國航天工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同樣面臨著一系列挫折和失敗。截至2020年9月4日,中國共進行355次航天發射,27次失敗。其中最重大的事故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用長徵三號乙大推力火箭發射國際708通信衛星,火箭點火升空22秒後發射爆炸,造成6人死亡、50多人受傷,這是中國航天史上最大的挫折。2020上半年不足一月之內,中國航天曆經兩次失敗,輿論一片譁然。對宇宙的探索從來不是一帆風順,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徵服的勇氣。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五遙四運載火箭,寄託著中華民族自數千年前就開啟的問天夢想,成功從地球飛向了火星,從東方紅橫空出世到天宮駐留太空,從探月時代開啟到天問探索火星,中華民族70年的飛天夢,在眾多科學家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努力下,正在一步一步變為現實。我們也曾經歷過無數艱難困苦,然而這都無法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中國航天人一直都在屬於自己的崗位上揮灑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為中國的航天夢努力奮鬥,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2020-12-0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航天人打贏「翻身仗」,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時光回到2017年7月2日晚上,巨大的長徵五號在塔架上靜靜矗立,媒體架起了攝像機,國人等候在電視機前。遺憾的是,火箭點火346秒時提前熄火,因發動機問題長徵五號偏離軌道,墜入太平洋,連殘骸都未留下。彼時,監控大廳裡鴉雀無聲,長徵五號火箭副總師王維彬感覺渾身麻木,「心像被撞了一下」。
  • 「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出圈史:從日漫名句到中國航天夢
    前幾天嫦娥五號發射,你又看到所有人刷這句話了對不對? 這句話仿佛已經成了我國航天事業與科幻作品的代名詞,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 它來自一個日本人寫的科幻小說中的「外星德國人*」。
  • 大國徵途 | 星辰大海
    從『嫦娥奔月』,到『嫦娥四號』探測器從『玉兔搗藥』,到『玉兔二號』月球車中國航天人飛天夢』變成現實2020年4月24日第5個『中國航天日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圖片來源:@人民日報)中國正在開啟宇宙
  • 《中國航天系列「星辰大海」紀念票》票面設計有獎徵集活動開始啦
    追尋星空的腳步從未停止,現在,出發去更遠的徵途!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紀念日,在迎接第五個&34;之際,中國航天文創(CASCI)將與京港地鐵聯合推出《中國航天系列「星辰大海」紀念票》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現面向大眾公開徵集「地鐵單程紀念票」票面設計。
  • 旅行者一號衝出太陽系: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旅行者一號衝出太陽系: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衝鋒耗 • 2014-09-15 16:46:31
  •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改革開放四十年,是中國航天人奮鬥的四十年,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四十年。神舟升空,嫦娥奔月,天宮與神舟成功對接……一幕幕激蕩人心的瞬間是中國人最為驕傲的記憶,也是改革開放歷史下,中國航天發展壯大的有力佐證。
  • 「央視快評」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這標誌著歷經數十年拼搏,北鬥終於圓夢蒼穹,從「中國北鬥」成為「世界北鬥」。這一偉大成就,必將為我們再攀世界航天科技高峰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今年6月23日,伴隨著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全球導航系統。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自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 執著「天問」,擁抱星辰大海 ——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側記
    ……」  兩千多年前,中國偉大詩人屈原在長詩《天問》中,從宇宙之本源到陰陽之俱化,從天地之構造到星辰之往亙,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進行想像與發問。兩千多年後,中國人將帶著「天問」的精神飛向火星,甚至更遠的行星,擁抱星辰大海。  4月24日,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在線上舉行,中國行星探測任務的名稱揭曉——「天問」,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4-16 16:3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什麼意思什麼梗? 意思是:少女應追尋的是燦爛、美好的未來。
  • 赴星辰大海徵途,為中國航天加油
    羅弗巧樂卡帶你解讀下,「中國可重複使用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的意義:此次天地往返測試完全成功,中國在可復用航天運載器(RLV)領域走出關鍵性的一步,和米國波音的X-37B、歐洲航天局的「太空騎士」槓上了,未來說走就走、可去可回的「太空巴士」應該有中國一席之地。
  • 中國航天日|目標星辰大海,出發!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悠揚的曲調第一次在寂靜的宇宙中響起,拉開了中國人進入太空、探索宇宙奧秘的序幕,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第一個裡程碑。因此,中國航天日被定在4月24日。回首過去幾十年的航天曆程,從「兩彈一星」到神舟飛船,從東方紅一號到嫦娥飛天,從無人飛行到太空行走……風雲、神舟、天宮、長徵、北鬥,每一個名稱背後都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奮鬥史。正如航天人入隊誓詞所說的那樣:「我自願從事載人航天事業……英勇無畏,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甘願為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身!」
  • 科幻詩歌:遠航.星辰大海的徵途
    中子星點亮宇宙的心燈引力波召喚著勇者揚帆起航星光燦爛的深處有無窮的秘密那在量子潮水中捲曲著的弦等著誰去將它彈起今後宇宙中將充滿了人類的歌聲傳遍每一個未知的角落引起不同時空不同智慧的共鳴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航天領域取得新突破,中國版「旅行者」號將誕生?徵途是星辰大海
    最近,中國航天在一關鍵技術上取得了新突破,為長時間、遠距離的太空探索提供了可能性。 據報導,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中國首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推力器成功完成點火試驗,點火時間累計達8小時,點火次數超過30次。該推力器的成功研發,實現了中國霍爾電推力器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的跨越。
  • 「財經翻譯官」它們的徵途都是星辰大海,可是……
    圖片源自中國航空新聞網最近,全球各大機場停滿因疫情而停飛的飛機,儼然成了大型飛機展覽館。圖片截自《新京報》視頻就連美國沙漠上的一處前空軍基地,也成了世界上最大「停機場」之一。這樣的場景,雖說壯觀,但也令人傷感。有人形容:「飛機在停機坪上曬太陽,你能聽到錢融化的聲音。」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一篇關於《星際穿越》的非典型影評
    我想像諾蘭一樣大聲疾呼:為了子孫後代,為了人類的未來和福祉,請不要沉湎於眼前的安樂吧,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上面最後的這句豪邁宣言,據說出自普希金的《致大海》,被田中芳樹的《銀河英雄傳說》引用過,被《海賊王》引用過,被今何在在同名科幻作品中引用過,也被《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引用過。幾乎可以說,在所有「太空奧德賽」主題的科幻作品中,這是永恆的主題。
  • 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12周年,朋友圈這樣發,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從載人航天,到北鬥星座、深空探測,12年來,中國人從未停下「問天」的步伐。星辰大海,永不止步,這很中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發在朋友圈的幾條文案。2、即使人類於浩瀚宇宙生如蜉蝣,我們也不曾停止探索的腳步3、銘記歷史瞬間,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4、"問天"徵途,永不止步,漫步太空,星辰大海
  • 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航天科普大講堂走進廈門一中(二)
    隨後,田如森教授開始以《火星探測》為題的航天科普講座。田教授從「東方紅」發射入手,圍繞人類火星探測發展歷程,通過生動的語言、詳實的影視資料,向同學們解讀了火箭發射過程,深入淺出地介紹國際航天發展歷史的同時,也展望了中國航天的大好前景。
  • 天津航天郵局正式揭牌成立_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經濟導報網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李聰琮攝影  記者王敏圖文報導  12月11日,設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天津基地的天津航天郵局正式揭牌成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擔任航天郵局名譽局長。現場,跟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天津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船運搭載紀念封也同時亮相,天津航天郵局將其贈予天津郵政博物館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