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關注:中國可復用太空飛行器獲重大突破
另據美聯社9月6日報導,中國宣布,該國一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著陸,這可能是朝著較低成本太空飛行邁出的一步。報導注意到,這一太空項目幾乎沒有透露該太空飛行器的任何細節。4日,在位於中國西北部沙漠地區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該國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了這一太空飛行器。報導援引官方通訊社新華社消息稱,該太空飛行器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
-
關注丨外媒關注中國可復用太空飛行器獲重大突破
報導注意到,這一太空項目幾乎沒有透露該太空飛行器的任何細節。4日,在位於中國西北部沙漠地區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該國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了這一太空飛行器。報導援引官方通訊社新華社消息稱,該太空飛行器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指出,國家媒體尚未公布任何照片。該太空飛行器的大小和形狀尚不清楚。
-
國產復用火箭發射過程公開
大規模星座組網將成為新常態站在全球航天發射次數兩連冠功勞簿上中國航天並沒有絲毫懈怠,而是在更早時間以前就制定了科學系統的太空飛行器復用技術路線圖,按照路線圖規劃獵鷹9號類型的復用火箭只是我們宏偉藍圖中的其中一步。
-
我國低調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揭開「神秘任務」面紗
長徵2F火箭運載自從我國宣稱秘密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取得成功以來,全球專家們一直在思考其潛能和太空價值新華社在9月6日的一份只有兩段話的簡短快訊中說:「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但與最近我國高調的太空飛行任務不同,關於該飛行器的細節很少,官方也未發布任何圖像。
-
我國多個可回收火箭型號同時研發,先入軌將會是國家隊還是民企?
而同年的12月21日,spacex的獵鷹9號也完成了火箭回收,並且是世界首次火箭入軌後的回收。隨著「大航天」時代的到來,人類太空飛行器必須朝著如下兩個方向發展:1、降低火箭發射成本:如同工業化過程一樣,只有大規模的降低成本,降低航天門檻,讓更多的資本進入航天領域,從而實現大航天的「淘金」熱。
-
「國產SpaceX」突破,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項目主體旗下挖出兩家上市公司
今日重要性:✨據新華社9月6日消息,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商業航天發射領域,世界各航天大國都開始研製新一代的「低成本航天運載器」。在這新一輪的太空競賽中,SpaceX公司推出了「獵鷹-9」運載火箭。
-
可復用太空飛行器提升中國太空能力
新華社報導,中國4日發射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標誌著該項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提供更加廉價的太空往返方式。這一任務進行得非常低調,國家媒體尚未發表該太空飛行器發射和返回的圖片或視頻片段,也沒有公布測試技術的具體細節。
-
中國首飛成功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到底是個啥東西?
幾天前,中國航天傳來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消息,那就是我們成功使用運載火箭,將一款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送進了太空,並且成功返回。這無疑是一個新的裡程碑,但許多人不知道,這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究竟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
中國版X37B發射成功,是國產空天戰鬥機雛形 並沒有落後美國
據新華社、環球時報最新報導,我國剛剛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據新華社、環球時報的最新報導,我國剛剛用長徵2號F型火箭成功發射了一款國產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這款神秘的太空飛行器極有可能和美國的X37B類似,是中國的未來空天戰鬥機雛形。
-
國產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我國空天飛機就靠它
9月初,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能像飛機一樣飛行,既可以運輸貨物,也可以載人,並且能進行多次空地之間的往返。中國成功發射並回收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被認為離實現空天飛機更近了一步。然而,還沒過幾天,我國再次傳出關於空天飛機的好消息。
-
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美國壟斷被打破,中國空天飛機首飛意義重大
前言:北京時間9月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我國首顆可以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成功返回預定的著陸場。這次試飛的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行器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後續將為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和廉價的往返方式。這次航天發射官方沒有提供相關細節,但外界紛紛猜測這個飛行器很可能是新型空天戰鬥機。
-
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升空,技術含金量很高,此前僅個別國家掌握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2F運載火箭,成功將一型帶有神秘色彩的可復用試驗太空飛行器發射升空,而這一技術,在世界上僅有個別國家掌握。先來看新華社的「一段話新聞」: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我國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
-
我國可復用太空飛行器研製詳情路線圖,十年內將完成所有研製及試驗
2020年9月4日,我國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飛行試驗任務搭乘長徵二號F/T運載火箭在酒泉發射場成功發射入軌,於兩天後的9月6日,順利返回預定著陸場。像火箭一樣起飛,如飛機一樣降落我國可重複使用航天運載器預計2020年首飛廉價、便捷地往返天地,一直是航天技術發展的目標。
-
被譽為「國產獵鷹9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有哪些精彩看點?
對比運力,長八相形見絀,但它的亮點不是運載能力,而是可回收復用。 與獵鷹對比,長徵八號首飛版本,大概率不會嘗試可回收復用,而在後期將實現芯一級、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將是中國首個實現一級回收的火箭。
-
Space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在即,全民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如果此次發射成功,將標誌著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發展過程中,實現了新的裡程碑,未來將會使得太空旅行價格更低。Space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人稱鋼鐵俠,1971年出生於南非,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經濟學和物理學雙學位。國際貿易支付工具「PayPal」的創始人,現任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CEO兼CTO、特斯拉公司CEO、太陽城公司董事會主席。
-
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首飛太空並返回,空天飛機科技樹已點亮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新華社酒泉9月6日電: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境外媒體:可復用太空飛行器提升中國太空能力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相關消息引境外媒體關注。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9月6日報導,這一任務進行得非常低調。
-
神秘載荷現身酒泉發射場,整流罩直徑驚人,或國產空天戰鬥機首飛
結合多方面的消息,本次進行試飛作業的很可能就是與美國X-37B空天飛機對標的國產空天飛機——「神龍」空天飛機。在太空梭退役之後,大型可回收太空飛行器的研發就陷入停滯。但是,我國空間間站發射在即,再加上計劃中的低軌通信衛星星座和大型天基望遠鏡計劃,我們急需一種低成本的可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行器,來完成日常的在軌太空飛行器維護工作以及天地之間的貨物運輸工作等。
-
珠海空管站塔臺管制員走近珠海電臺 揭開「空管」神秘面紗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孫冉 報導:7月31日,珠海空管站受邀參加珠海電臺《職達巔峰》節目錄製,科普空管知識,分享工作難忘經歷,為廣大聽眾揭開「空中交通管制員」的神秘面紗隨後,管制員王霦斐向大家分享了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首飛的空管保障經歷,為了圓滿完成此次保障任務,空管站多次召開首飛保障方案研討會,制訂出詳盡的空管保障方案,從飛行任務計劃處理、保障工作程序、備降處置與協調、突發事件處置以及信息通報等方面明確工作要求;同時,就空域優化、保障航班正常性、人員配備等方面進行分析論證,全方位做好首飛空管保障準備工作,最終2017年12月24日AG600
-
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順利著陸
9 月 4 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1999 年 11 月 20 日首飛至今先後發射了神舟一號至神舟十一號飛船、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 11 名太空人送上太空,成功率100%。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最新的官方消息,該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 9 月 6 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