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計劃提高鋰電池產量:到2025年實現自給自足!

2020-12-02 騰訊網

11月24日,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斯·塞夫科維奇表示,到2025年歐盟可以在不依賴進口動力電池的情況下,為快速增長的電動汽車業務生產足夠的汽車電池。

馬羅斯·塞夫科維奇表示:「我相信,到2025年歐盟將能夠生產足夠的電池來滿足歐洲汽車工業的需求,甚至由此建立我們的電池出口能力。目前,中國佔據了全球約80%的鋰離子電池生產份額,但歐洲的產能將快速擴張。」

目前,歐洲正在採取前所未有的舉措淘汰傳統燃油汽車,並大舉增加對電動汽車的投資力度。在歐盟限制和激勵政策的大背景下,歐洲已經成為全球最為重要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有分析師表示,若要滿足歐盟的環保汽車目標,將需要多達500GWh的電池電芯,這意味著歐盟電池產能將至少擴大到現今的10倍。

德國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此前表示,為保持其市場競爭力,歐洲2030年需生產全球近三分之一的電動車電池。

雖然冠狀病毒大流行導致汽車整體銷量大幅下滑,但根據非政府組織Transport & Environment公布的數據顯示,電池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今年在歐洲的銷量可能將增長一倍,總數達到100萬輛。

馬羅斯·塞夫科維奇指出,到2025年計劃中的歐洲工廠將生產至少600萬輛電動汽車所需的電池。歐盟設立的7500億歐元冠狀病毒疫情復甦基金是支持電池工廠項目現成的工具。

目前歐洲有15家在建的大型電池工廠,其中包括瑞典公司Northvolt在瑞典和德國的工廠、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在德國的工廠、韓國SK Innovation在匈牙利的第二家工廠。

Northvolt公共關係副總裁傑斯珀·維加德指出:「我們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打造完整的歐洲供應鏈和勞動力市場以支持電池工廠的建設和生產。」

為了發展電池產業,近年來歐盟多次對該產業鏈投資布局。

去年12月,歐盟委員會批准了7個歐盟成員國提供32億歐元(合35.3億美元)的政府援助,用於電池技術的研究和創新。這筆資金來自幾個歐盟成員國,包括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波蘭和瑞典。公共資金將允許私人公司額外投資50億歐元。

該項目有17個直接參與者,而這17個直接參與者又有超過70個外部合作夥伴。這些參與者將電池業務領域分為四大塊,分別為:原材料和高級材料,電池和模組,電池系統,以及再利用、回收和提煉。

整個工程計劃於2031年完工。通過投資電池技術的研發,歐盟希望實現其到2050年達成零碳經濟的目標。這筆資金可能意味著電動汽車等產品具有更大的電池容量,可以具有更好的續航裡程,並確保這項技術更加環保。

今年10月,歐委會副主席謝夫喬維奇表示,歐委會將規制電池行業,並將其納入電池指令審查,推動制定專門法規,使歐洲電池達到全球最高綠色標準。歐委會高級官員佩萊格裡尼稱,計劃中的新規將涵蓋從原料採購到二次使用等電池壽命全價值鏈,涵蓋「性能標準」,逐步淘汰歐洲單一市場上不利於環保和能源利用的電池。他還稱,新法規將遵循與家用電器能效等級相似的分類系統。

歐盟欲通過新規建立起歐洲電動車生態體系。在該體系下,清潔能源電動汽車在停駛時可向電網供電,廢舊汽車電池還可作為可再生能源儲能設備繼續使用。歐洲議會議員加蒙表示,電池未來將在平衡電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並可作為家庭和工業電力儲存設備使用。

一些歐洲車企也已行動起來,開始本土電池的生產工作。

大眾已與Northvolt成立合資公司,在德國薩爾茨基特打造電池廠,產能達16GWh,預計最早於2024年初開始投產。2025年開始,該公司歐洲電池需求將達到150GWh。

11月17日,蜂巢能源宣布,計劃在德國薩爾州投資約24億美元建設其首家歐洲電池廠以及電池模組和電池包廠,旨在從歐洲快速增長的電動車需求中獲益。新工廠預計在2023年底投產,產能將達24千兆瓦時,每年將為30萬至50萬輛電動車提供動力。

同一天,大眾商用車品牌斯堪尼亞表示未來幾年將投資10億瑞典克朗在瑞典南泰利耶市建造電池廠,以滿足旗下電動產品擴大的需求。新工廠將負責把從Northvolt謝萊夫特奧電池廠採購的電芯組裝成電池模組和電池包,預計該廠將於2021年初開始動土建設,於2023年投入運營。

11月18日,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宣布將與松下以及挪威最大工業企業海德魯公司合作,探討在挪威設立鋰離子電池工廠的可能性。三家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工廠將「基於松下的領先技術,瞄準歐洲電動汽車和其他市場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想要在2025年實現電池自給自足,歐洲還面臨激烈的外部競爭——畢竟中國還佔據著世界電池產業的大部分市場。不過,歐盟正在為了目標努力著,並將於下個月提出電池碳足跡的標準。此外,為了提高製造電池所需原材料的國內供應,還成立了一個公私合營的聯盟組織。

相關焦點

  • 大力提高產量,2025年歐盟實現電池自給自足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佔據市場份額的當下,哪個國家可以掌握電池產業主導權,就代表這個國家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比較高的地位,所以歐盟也在考慮大力生產車載電池產業,實現自給自足。據車叔了解,在11月24日的歐盟電池會議上,歐盟宣布計劃在2025年實現「動力電池自由」。
  • 歐盟計劃2025實現動力電池完全自供
    歐洲電氣化加速到來,歐盟要求儘快實現動力電池自給自足。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斯•塞夫科維奇在「歐洲電池會議」上表示:到 2025 年,歐盟將能夠生產足夠的電池來滿足歐洲汽車工業的需求,甚至可以建立我們的出口能力,而不需要再依賴進口電池。 塞夫科維奇預計,到2025年歐洲電池工廠將至少為60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動力。
  • 據外媒,目前,中國約佔世界鋰離子電池產量的80%,但歐洲的鋰離子...
    【歐盟計劃提高電動汽車鋰電池產量 到2025年實現自給自足】據外媒,目前,中國約佔世界鋰離子電池產量的80%,但歐洲的鋰離子電池產能將會迅速擴大。目前,歐洲有15家大型電池工廠在建,其中包括瑞典公司Northvolt在瑞典和德國的工廠、寧德時代在德國的工廠,以及韓國公司SK Innovation在匈牙利的第二家工廠。
  • 三菱化學提高鋰電池電解液的產量,爭奪中國市場份額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三菱化學將把電動汽車電池所用液體的全球產能提高約50%。此舉旨在更好地與中國企業進行競爭,在全球綠色出行倡議下快速擴大的市場中爭奪市場份額。這家日本製造商將投入數十億日元,以提高鋰電池電解液的產量。這些資金將用於升級美國、英國和中國工廠內的設備。到2023年時,三菱化學將把其全球產能提升到9萬噸。
  • VASP計劃2025年越南海鮮出口實現120億美元收益
    來自SeafoodNews 12月30日消息,越南水產生產和出口商協會(VASP)計劃採取幾項措施,加強會員企業參與全球供應鏈,促使漁業部門能夠在2025年達到120億美元的出口目標,該數值比今年高出40%。   今年上半年,COVID-19大流行導致出口大幅減少,但自7月以來,出口有所回升。今年的出口預計達到85.8億美元,與去年持平。
  • 中國鋰電池產能位居世界首位
    中國鋰電池產能位居世界首位 正解局 發表於 2020-11-27 13:12:07 最近,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斯·塞夫科維奇表示,希望到2025年,歐盟能夠生產足夠的電池
  • 2020年全球動力鋰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5年市場規模...
    2020年全球動力鋰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  2020-04-08 17:09:
  • 2021年,歐盟禁止出口塑料廢物,韓國計劃全面禁止進口塑料廢棄物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從2021年1月1日起,歐盟禁止其成員國向其他非經合組織國家出口塑料垃圾了。歐盟向經合組織國家出口廢料需要提前通知對方國,並徵得對方國的同意;而在歐盟內部的廢物進出口也將受到更嚴格的控制。
  • 中國鋰電池產能位居世界首位!歐洲想擺脫依賴?遠沒那麼容易
    正解局出品最近,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斯·塞夫科維奇表示,希望到2025年,歐盟能夠生產足夠的電池,而不需要依賴進口。中國是鋰電池的最大生產國,也是最大的出口國。歐洲想擺脫依賴,沒那麼容易。01中國壟斷鋰電池產能動力電池的種類很多,鋰電池是最重要的一類。1983年,日本化學家吉野彰造出了世界第一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原型,開啟了鋰電池時代,也因此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 歐盟強化電池相關立法
    這份法律草案是在歐盟2006年發布的《電池指令》基礎上提出的,旨在加速綠色經濟轉型,提升歐洲電池產業競爭力。歐盟環境、海洋事務和漁業專員辛凱維奇斯表示,歐盟將確保關鍵原材料供應安全,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清潔能源,限制使用有害物質,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材料耐用度。
  • 韓國環境部:計劃到2025年將塑料廢棄物減少20%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24日電 綜合韓媒報導,韓國環境部24日表示,韓國計劃通過減少塑料產品的產量和提高回收率,來減少塑料垃圾。計劃到2025年時,韓國將塑料垃圾減少20%,並將廢塑料回收利用率從目前的54%提高到70%。 資料圖:塑料廢棄物。
  • 2020年全球動力鋰電池行業供需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由於動力電池生產研發要求較高的技術、資本、經驗,其供應愈發掌握在少數幾家企業手中,市場集中度愈發提高。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回暖,全球動力鋰電池出貨量不斷增長,未來出貨量將保持15%以上的增長,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 馬斯克計劃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馬斯克計劃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2016-06-02 21:59:26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記者彭茜)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近日為自己的火星探索計劃提供了更明確的時間表,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 雲南發電量居全國第八位 到2025年昭通頁巖氣產量40億立方米年
    9月1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新聞發布會——綠色能源產業、環保產業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我省著力推進把豐富的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努力建設全國綠色能源示範省;推進昭通頁巖氣開發,到2025年,昭通頁巖氣產量40億立方米年;著力打造綠色能源千億級產業,推進雲南生態示範省建設
  • 歐盟計劃提高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在歐洲議會發表「盟情諮文」,其中提到的新的歐盟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及一攬子政策引發外界普遍關注。根據諮文,為確保2050年實現「碳中和」,歐委會決定將2030年溫室氣體階段性減排目標比例從此前的40%提升至55%。
  •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2020至2025年的分析和預測
    歐盟的新增裝機容量預計將在2021年大幅增長。這主要是法國和德國之前拍賣的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光伏和風能項目上線的結果。旨在實現歐盟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的成員國政策,以及歐盟復甦基金提供的低成本資金和補助,為增長提供了支持。在中東、北非地區和拉丁美洲,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在2021年復甦,這主要得益於之前通過競爭性拍賣授予的項目的試運行。IV.
  • 黑山護照 成為獲得歐盟護照的新可能 預期2025年加入歐盟的黑山...
    (CBI)計劃,旨在為該國吸引外國投資,該計劃的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該計劃的上限為2000份。 黑山介紹 黑山(黑山語:Црна Гора,轉寫:Crna Gora,直譯:黑色的山)是位於巴爾幹半島西南部、亞得裡亞海東岸上的一個多山國家。
  • 【SMM乾貨】2019年全球鋰電池行業擬投放產能一覽(持續更新中)
    在極速擴張的產量面前,各大電池廠商的競爭卻越加激烈,不僅中日韓三國上演群雄逐鹿,歐美及東南亞也加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之中,為了更好地了解全球鋰電池產業投資新動態,SMM整理了今年來各企業對於鋰電池的投資消息,並不定時更新。
  • ...2019年實現淨利潤2.37億元,擬定增募資逾13億元擴充鋰電池結構...
    記者注意到,儘管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都出現了下滑,但隨著新能源汽車單車載電量的提升,動力電池卻呈現增長之勢。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71GWh,同比增長9.23%。
  • 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持續增長
    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低成本、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在動力汽車和儲能領域應用廣泛,2017年,國內磷酸鐵鋰材料產量持續增長。錳酸鋰電池具備低溫性能好、電壓頻率高的特點,在2017第一批新能源客車推薦目錄上,有38款車型選配錳酸鋰電池。錳酸鋰電池在推薦目錄上新能源客車佔比量最高,尤其是錳酸鋰電池在物流車上的應用,推動了國內錳酸鋰的生產。2017年國內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進步和產量都取得了長足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