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計劃2025實現動力電池完全自供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歐盟計劃2025實現動力電池完全自供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03 15:25:10

歐洲主要國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清潔能源戰略目標和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包括大眾、寶馬、戴姆勒、PSA、沃爾沃等歐洲主機廠也制定了明確的電氣化目標。

歐洲電氣化加速到來,歐盟要求儘快實現動力電池自給自足。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斯•塞夫科維奇在「歐洲電池會議」上表示:到 2025 年,歐盟將能夠生產足夠的電池來滿足歐洲汽車工業的需求,甚至可以建立我們的出口能力,而不需要再依賴進口電池。

塞夫科維奇預計,到2025年歐洲電池工廠將至少為60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動力。

一直以來,歐洲的動力電池主要依賴從亞洲電池製造商進口,這對歐洲主機廠的電氣化轉型產生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當前,歐洲主要國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清潔能源戰略目標和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包括大眾、寶馬、戴姆勒、PSA、沃爾沃等歐洲主機廠也制定了明確的電氣化目標,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提升其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佔比,進而將每年產生數百GWh甚至上千GWh的動力電池採購需求。

在此情況之下,缺少動力電池本土化大規模生產和供應能力將成為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阻礙。

歐洲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協會(CLEPA)曾公開表示:「歐洲廠商每製造一臺電動汽車就要支付4000美元至7000美元的電池成本給相關供應商。」

為進一步降低電池成本和提升競爭力,歐盟在2017年成立了由本土企業組成的歐洲電池聯盟(EBA),目標是在歐洲建立10-20個大型動力電池工廠,以實現歐洲動力電池自給自足。

目前,歐洲有15家大型電池工廠正在建設當中,除了LG化學、三星SDI、SKI、寧德時代、微宏動力、GS湯淺等中日韓電池企業建設的電池項目之外,歐洲本土的電池產能也在快速擴大。

近年來,歐洲先後成立了包括瑞典電池公司Northvolt、法國電池生產廠商Verkor、英國電池公司Britishvolt、挪威電池公司Freyr、斯洛伐克初創電池公司InoBat Auto等多家本土電池企業。

上述電池企業都制定了龐大的動力電池生產計劃,目的是為本國及歐洲的電動汽車提供本土電池生產供應,以擺脫對亞洲電池的進口依賴,預計後期還將有更多歐洲電池企業誕生。

塞夫科維奇表示,EBA在2019年整個價值鏈上吸引了約6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695億元)的投資;到2020年到目前為止吸引了2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56億元)的投資,分別是在中國價值鏈上投資額的三倍和兩倍。

不過,歐盟委員會預計,到2025年,歐洲道路上將有1300萬輛低排放車輛,這意味著需要進一步增加對動力電池產業鏈的投資。

歐盟預計到2025年,歐洲汽車電池產業鏈規模估計將達到25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565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動力電池之外,歐盟也在加強對鋰電池供應鏈的投資建設,以保障歐洲鋰電池原料供應穩定。

除了歐洲電池聯盟之外,歐洲還成立了旨在為歐盟建立鋰等重要原材料完整產業鏈的歐洲原材料聯盟,同時還加強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布局,構建一條覆蓋上遊礦山到原材料、電池、整車再到回收的產業鏈閉環。

目前,優美科、巴斯夫和莊信萬豐都在加快其歐洲正極材料項目建設,成為歐洲原料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包括新宙邦、天賜材料、江蘇國泰、星源材質、科達利等中國鋰電材料企業也相繼在歐洲建廠,為其歐洲客戶提供就近配套,進一步完善歐洲鋰電池產業鏈。

原文標題:【廣州飛升•全球風向】歐盟計劃2025實現動力電池完全自供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大力提高產量,2025年歐盟實現電池自給自足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佔據市場份額的當下,哪個國家可以掌握電池產業主導權,就代表這個國家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比較高的地位,所以歐盟也在考慮大力生產車載電池產業,實現自給自足。據車叔了解,在11月24日的歐盟電池會議上,歐盟宣布計劃在2025年實現「動力電池自由」。
  • 歐盟計劃提高鋰電池產量:到2025年實現自給自足!
    年歐盟可以在不依賴進口動力電池的情況下,為快速增長的電動汽車業務生產足夠的汽車電池。 雖然冠狀病毒大流行導致汽車整體銷量大幅下滑,但根據非政府組織Transport & Environment公布的數據顯示,電池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今年在歐洲的銷量可能將增長一倍,總數達到100萬輛。 馬羅斯·塞夫科維奇指出,到2025年計劃中的歐洲工廠將生產至少600萬輛電動汽車所需的電池。
  • 歐盟強化電池相關立法
    歐盟委員會近日發布有關修訂《電池指令》的法律草案,計劃建立新的電池監管框架,確保歐盟市場上的電池在全產品周期內符合持續、高性能和安全標準。草案目前正在徵求公眾意見,2月24日後將進入立法辯論程序。歐洲環境公民標準化組織表示,電池製造是一種能源密集型產業,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提高回收利用率、引入環保標準,可以減少能源浪費和環境汙染,推動歐洲可再生能源發展和向清潔交通過渡,是歐盟實現氣候中和目標的關鍵因素。目前,歐盟的電池產業在全球電池製造市場的份額不到5%。
  • 2025年混合動力汽車將佔到鋰離子電池市場的90%
    2025年混合動力汽車將佔到鋰離子電池市場的90% 伍文靚 發表於 2020-11-19 16:40:15 由於特斯拉以及中日韓動力電池巨頭在全球新一輪的動電池生產競賽中的強勁表現
  • 歐盟資助第一艘氨動力燃料電池測試船
    安裝了燃料電池的Viking Energy號 – 圖/NCE Maritime Cleantech歐盟科研創新框架計劃「地平線2020」(Horizon2020)將為ShipFC項目提供撥款,在一艘正在運營的船上安裝首個氨動力燃料電池。
  • VASP計劃2025年越南海鮮出口實現120億美元收益
    來自SeafoodNews 12月30日消息,越南水產生產和出口商協會(VASP)計劃採取幾項措施,加強會員企業參與全球供應鏈,促使漁業部門能夠在2025年達到120億美元的出口目標,該數值比今年高出40%。   今年上半年,COVID-19大流行導致出口大幅減少,但自7月以來,出口有所回升。今年的出口預計達到85.8億美元,與去年持平。
  • 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未來動力電池誰主沉浮?
    鋰電池成本大幅下降據了解,近年來歐盟加快了推進節能減排的計劃,2017年G20漢堡峰會上,除美國之外的19個成員國對於進一步促進節能減排達成共識,並紛紛制定燃油車禁售時間表,其中最早的將從2025年開始執行「禁燃」計劃,最遲的也不會晚於2040年。這也說明,新能源汽車將會迎來更快速的發展期。
  • 歐洲電池產業長期發展計劃報告《電池2030+》
    2019年3月,歐盟啟動《電池2030+》協調和支持行動,以確定計劃的研發路線圖。本次發布的《電池2030+》研發路線圖第二版草案經討論修改後,將於2020年2月底提交給歐盟委員會。圖1.特別對於新興的電池技術,先進材料幾乎是所有清潔能源創新的基礎。若依靠現有的傳統重複性試驗開發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去開發新型高性能電池材料並用於電池設計,這一過程從最初發現到完全實現商業化可能長達10年之久。
  • 2020年全球動力鋰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5年市場規模...
    未來幾年,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制度的實施、歐盟國家和英國加速汽車電動化,動力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終端的驅動下將保持高增長的趨勢,預計到2025年,全球動力鋰電池出貨量將達669GWh,未來五年複合年均增長率達15.8%。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發布 1...
    歐盟將出臺更嚴格的電池生產標準外媒報導,歐洲計劃對電池生產實施更嚴格的環境要求,旨在推動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的發展。歐盟下月將提出相關規範,確保歐盟範圍內所售電池都有一個更加環保的生命周期。歐盟的目標是為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設定一套全球標準。
  • 動力電池之爭:鋰離子還是固態?
    另一個概念就是無鈷電池,因為電動汽車行業的快速增長可能會導致關鍵電池金屬材料的短缺,鈷就是其中之一。再者,鈷的價格昂貴,開採地區往往政治經濟不穩定。因此歐盟和中國也在制定相關政策,要求生產商對這類材料的回收負責。
  • 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高峰來襲!
    退役動力電池的「新戰場」目前,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有兩個大方向:一是對符合能量衰減程度的退役動力電池進行梯次利用;二是對無法進行梯次利用的退役動力電池,進行回收再生利用。「做好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是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北方工業大學儲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建林看來,合理利用退役動力電池具有重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 深度報告:動力電池未來幾何?
    自 2016 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勢頭迅猛,寧德憑藉在行業內處於領先水平的產品,迅速打開市場。自 2017 年開始,寧德時代連續三年位居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第一,其中 2019 年佔領了國內超 50%、全球超 27%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動力電池的龍頭企業。
  • 動力電池「成長的煩惱」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鋰離子電池最初用來為索尼的可攜式攝像機提供電源,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後,現在鋰離子電池已經能夠為特斯拉的車輛提供動力了。然而,在目前的全球性疫情期間,鋰離子電池的高速發展面臨考驗。行業人士預計,由於疫情對汽車業帶來嚴重衝擊,今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將大幅下降,因此充電電池的需求在今年將首次下滑。
  • 專家稱固態電池大規模應用要在2025年後,技術與成本問題仍待解決
    日前,蔚來汽車發布的150kWh固態電池包引發行業關注。據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介紹,蔚來此次發布的150kWh電池不再採用液態鋰電池技術,而是採用量產固態電池技術,可實現50%的能量密度提升,而搭載該款電池的車型綜合續航裡程可突破1000公裡。圖片來源:企業供圖但對為其提供固態電池的供應商,蔚來卻三緘其口。
  • 退役動力電池高峰來襲!
    退役動力電池的「新戰場」目前,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有兩個大方向:一是對符合能量衰減程度的退役動力電池進行梯次利用;二是對無法進行梯次利用的退役動力電池,進行回收再生利用。「做好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是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北方工業大學儲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建林看來,合理利用退役動力電池具有重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 據外媒,目前,中國約佔世界鋰離子電池產量的80%,但歐洲的鋰離子...
    【歐盟計劃提高電動汽車鋰電池產量 到2025年實現自給自足】據外媒,目前,中國約佔世界鋰離子電池產量的80%,但歐洲的鋰離子電池產能將會迅速擴大。目前,歐洲有15家大型電池工廠在建,其中包括瑞典公司Northvolt在瑞典和德國的工廠、寧德時代在德國的工廠,以及韓國公司SK Innovation在匈牙利的第二家工廠。
  • 帝國的反擊,中國動力電池最好的時代過去了?
    2025年MEB平臺的動力電池預計需求量是150GWh,後續的供應商還未流出,誰還有機會卡位? 儘管已將大眾和寶馬收入朋友圈,但寧德時代95%的市場還是在中國,比亞迪的開放外供還未落地成響,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的淘汰賽卻已如火如荼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4期:借特斯拉東風 外企殺進國內動力...
    重慶弗迪工廠已於今年3月正式投產,刀片電池已進入量產狀態,這也意味著今年6月投產並上市的比亞迪漢電池供應將不成問題。寧德時代:已研發可實現1500次循環內的零衰減電池寧德時代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研發可實現1500次循環內的零衰減的電池。此技術已經用到國內規模最大的電網側站房式鋰離子電池儲能電站上,未來有望應用到車載動力電池領域。
  • 特斯拉計劃在柏林投產100GWh電池工廠杜拜發明充電系統_易車網
    《歐洲汽車新聞》11月25日報導指出,特斯拉在位於柏林近郊的布蘭登堡州格倫黑德超級工廠正在快速建設中,目前在建廠房共有4棟,計劃投產的Model Y預計將在明年開始交付。除了在柏林超級工廠投產Model Y、Model 3以外,特斯拉還計劃在柏林配套建設一座年產100GWh的電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