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蕭縣:為青少年成長搭建文化教育平臺

2021-01-13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通訊員 曹錦)「左手邊是一冊展開的書卷形象石雕,前方一個大硯臺獨具匠心,蘸滿濃墨的筆正準備揮墨;東面樓上八個大字『書畫立校,翰墨育人』,還有騰蛟亭、問天閣、清漪園等設計精美的亭臺園林……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走進安徽省宿州市蕭縣實驗小學,隨著少先隊講解員的介紹,印刻著書香之美的校園風景映入眼帘。

教學樓走廊牆壁被師生書畫作品填滿,連路燈杆上掛的字畫,都訴說著,該校和書畫藝術的不解之緣。

蕭縣實驗小學創辦於1838年,原名龍城書院,重視書畫藝術教育是學校傳統。長期以來,該校每周三天開設面向全體學生的寫字課。同時打造「龍城書院」,展出從學校走出的書法名家、在校師生的作品。

「學校有許多名人書畫,我覺得非常自豪,習慣放學以後留在學校裡練習。」六年級學生黃安貝告訴記者,自己喜歡書寫、繪畫祖國大好風光,藝術給自己成長帶來快樂。

「美育對智育有促進作用,學生想像力豐富了,文化課成績也會提高。很多學生剛來時很調皮,進校後通過寫字、繪畫,對性格潛移默化影響。」該校副校長李德民告訴記者,2005年開始,學校開展兒童詩歌教育,讓學生先會讀再學寫。學校還定期開展教師基本功比賽,每位老師每周用硬筆書法在練習本上寫詩,並在小黑板上練粉筆字,定期檢查。

藝術教育的良好氛圍,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該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張波介紹,學校少先隊先後被評為「全國紅旗大隊」「雛鷹大隊」等榮譽。另外,學校還開設電子琴、二胡、電腦、兒童詩寫作、魔方等若干個興趣小組。

近年來,團蕭縣縣委與該校深度合作,利用組織優勢,依託少先隊活動和興趣課程,提供參觀交流、實踐平臺、競賽活動,讓書畫教育浸潤青少年內心。

「我們有十六個班,接近700人,大多來自鎮上及周邊,音體美課程有專職老師。這些年,又將鄉村少年宮和少先隊活動課用活了,五個活動室和科技室開展活動。」來到蕭縣劉套鎮中心小學,校長王剛及老師正帶領學生練習硬筆書法。

他告訴記者,書畫育人是學校教育的主題,每周要開展一次寫字課。「每年,學校和鄉鎮團組織合作,開展校園藝術節,邀請書畫家進校園教學,讓孩子們靜心訓練,沉下心來學習。」

學校不遠處,就是劉套鎮文化站所在地。該鎮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自古以來文人墨客聚集。如今,文化站裡,能看到老中青三代人在一起練習書畫,這裡也是該鎮青少年藝術教育校外實踐場所。

除了書畫藝術教育,在蕭縣,也不乏紅色文化教育的載體和手段。

在位於石林鄉的淮海初級中學,校園紅色主題廣場和淮海戰役展室吸引了記者。走進展室,人民踴躍支前的生產生活、物資籌備等圖片資料俱全,小推車、紡車、提燈、風箱等後勤用具、交通工具依次擺放,還有淮海戰役總體趨勢圖、解放軍戰鬥圖片、作戰沙盤等。

校長李大橋回憶,石林鄉是淮海戰役陳官莊殲滅戰的中心區域,很多學生都是聽著淮海戰役的故事長大的。2012年,學校籌備打造展示館,老師請學生家長去協調,鄉親們很是支持,搜集、捐贈了很多老物件。

近年來,該校在石林鄉團委協助支持下,從環境建設入手,注重校園文化硬體建設;鄉團委聯合學校編纂紅色文化校本課程《紅色記憶》和校刊《淮海風採》,將革命傳統教育與校本課程結合。「和團組織合力,將豐富的紅色資源和珍貴的紅色文化用好,共同推動紅色教育。」李大橋介紹。

「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和抓手,加強團教協作建設,動員基層團、隊組織力量,挖掘、鄉鎮、學校等場所的傳統文化資源,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精神補給。」團蕭縣縣委負責同志表示,團、隊組織就地取材,開展豐富且紮實的儀式教育、文化教育、實踐教育,能提高團組織吸引力和凝聚力,將青少年思想引領工作做深做實。

(圖片均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湖南瀏陽:堅持「立德樹人」 為青少年搭建健康成長平臺
    近年來,瀏陽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重要任務,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向縱深發展,通過打造亮點、全面覆蓋、全體參與等形式,為未成年人搭建一個健康成長平臺,取得了顯著成效。依託瀏陽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分別在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胡耀邦故居、市博物館等場館開展「小小講解員」「紅色故事進課堂」「紅色展覽進校園」等活動,用「紅色文化」來引領青少年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凝心聚力搭「五橋」 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本報訊(金禹)近年來,貴州省清鎮市堅持黨建引領,團市委聯合多部門聚力搭建「五橋」,促進安置點青少年健康成長。    清鎮市突出思想引領搭建「感恩橋」,邀請援鄂醫療隊青年黨員等先進人物分享事跡,引導搬遷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推進創業就業搭建「致富橋」,整合創業培訓平臺,開展青年人才技能培訓,搭建就業需求平臺,開展專場招聘會;積極排憂解難搭建「連心橋」,實施「希望工程·陪伴行動」小課堂項目,爭取貴陽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支持,開展幫扶結對活動;開展權益維護搭建「平安橋」,實施「追夢新徵程·青年在行動
  • 為青少年注入成長正能量
    廣州市關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重要論述指引下,全市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服務青少年正確方向,以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為總目標,以「走在全國前列」為總要求,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創建了黨建帶關建、羊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三工」聯動關愛機制、創建穗港澳青少年交流平臺、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推動民營企業建立關工組織
  • 構建社會化幫教體系 安徽:用特別的愛為重點青少年護航
    亳州市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設立在亳州二中心語室,並配有24小時值班的專職心理輔導教師、專業的心理諮詢設備和青少年服務場地。據亳州市12355熱線負責人彭芳介紹,該熱線自2007年開始運行,經多方協調,於今年4月在12345市長熱線下設置專網和專欄,進而開闢12355青少年服務臺熱線專席。
  • 諸城市搭建創新實踐平臺激活科學教育磁場
    近年來,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諸城市巧搭創新實踐平臺,做到課內和課外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探索科學世界的興趣,激活區域科學教育的磁場。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玩轉科學正成為全市學生的新時尚。
  • 跨省一體化:安徽蕭縣書記縣長赴徐州招商,堅持空間向東
    出任安徽蕭縣縣委書記不到四個月,黃韡已兩次赴江蘇徐州招商考察,並提出要堅持空間向東,全方位、深層次對接徐州的思路。據「蕭縣發布」報導,3月16日,蕭縣縣委書記黃韡,縣長武戈率隊赴徐州,考察了徐州安聯木業等多個項目,了解企業生產情況及下一步拓展計劃。
  • 淮南共青團:「陪伴式」服務為青年築成長平臺
    連日來,34歲的創業青年連傳銀可沒閒著,他琢磨著,在創業基地旁打造中小學生校外實踐基地,讓青少年近距離感知、學習農業知識。在連傳銀的創業之路上,團組織的幫扶常伴左右。連傳銀2009年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淮南市田家庵區,試驗種植了不少新品種蔬菜。起初,他的父母並不贊成,怕耽誤兒子的前程。但連傳銀覺得,一定要為家鄉做點事。
  • 青力相伴·護未成長——覃塘法院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動
    青力相伴·護未成長——覃塘法院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動 2020-11-26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青少年為重點 加強海洋科普教育
    以青少年為重點 加強海洋科普教育作者:鄭金海《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3日 07版)【專家點評】 建設海洋強國,近年來,在國家、學校、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海洋科普教育平臺不斷擴展、途徑不斷豐富、力量不斷增強,取得了豐厚成就,也面臨著更多責任與挑戰。加強海洋意識教育,青少年是關鍵。我國青少年海洋科普教育仍存在四方面短板。從文化傳統看,我國以陸地文明為主導,受「重陸輕海」觀念影響較深,海權意識、海洋文化不夠入腦入心。
  • 守護惠州青少年成長的藍天
    就這樣,藉助「青年雲支教」項目,惠州大學生志願者通過「網際網路+支教」的模式貢獻自己綿薄之力,不僅為貧困學生提供學習輔導,也悄然無聲地在他們心中埋下了夢想的種子。心理護航為368名問題青少年進行「一對一」服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不僅需要學業上的支持,更需要守護好心理健康,用愛為他們撐起一片藍天。
  • 專家共議善用短視頻助力青少年成長 讓青少年成為網絡媒介的主人
    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研修學院德育部德育研修員馬豔見到過一些老師隨手拍攝學生的暖心舉動、為學生製作成長記錄視頻等,還會把這些學生的正能量舉動在班會上播放。「這是在實踐中進行的有聲有色的同伴教育,讓德育脫離講道理式的灌輸,起到的效果特別好。」用好短視頻,能發揮的教育功能有目共睹。
  • ...打造兒童成長「第三空間」 廣州越秀打造「家門口的少年宮」
    搭建社區資源共享平臺,打造兒童成長「第三空間」 廣州越秀打造「家門口的少年宮」金羊網  作者:豐西西 梁喻  2020-08-24 活動現場還啟動
  • 全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身心健康發展中心成立
    與會嘉賓與青少年共同啟動中心、聯盟成立        據了解,本次中心和聯盟的成立旨在推動中醫藥視野下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相關問題的研究,積極搭建中醫藥文化資源共享平臺,深入貫徹落實共青團改革方針在中醫藥發展「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下,敢闖敢幹、團結一致、攻堅克難,為國家健康事業的發展建設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奉獻全國中醫藥院校青年的青春力量。
  • 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許多場合對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其內容主要涵蓋立德樹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合力構建、加強黨的領導等諸多方面。
  • 青春導航·助力成長 | 12355青少年成長大課堂走進南岸
    為了提升青少年安全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技能,教育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11月6日,由共青團重慶市委主辦,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和共青團南岸區委承辦的12355「青春導航·助力成長」青少年成長大課堂走進南岸,為南岸區輔仁中學的100餘名青少年帶來來一堂生命教育課。
  • 青晉科技聯合多方發起閱讀公益活動 助力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全民閱讀已經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通過閱讀提升國民素質。全民閱讀,青少年兒童先行。為了更好地推進青少年閱讀工作,助力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12月27日,由中國出版(601949,股吧)協會少年兒童讀物工作委員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青晉科技、未來網承辦的「情暖童心 閱享未來」大型青少年閱讀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 青少年海洋教育協同創新中心落戶青島
    該中心的成立是順應國家建設海洋強國戰略要求,發揮國家與地方行政部門、國家最高教育學術機構與高校專業科研的力量,聚合海洋教育資源,搭建起青少年海洋教育研究與發展的平臺。中心面向全國青少年,以開展海洋教育研究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傳播海洋知識、傳承海洋文化,培養青少年「親海、愛海、知海」為宗旨,將統籌組織、統一協調各方面力量推動青少年海洋教育工作,推動海洋教育課程的開發與應用,開展海洋研學、夏令營等多種形式的海洋教育實踐活動,加強海洋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舉辦區域以及國際間海洋教育交流活動,推動全國中小學海洋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 青少年社區成長營亮相成都
    錦江區牛沙社區記者了解到,「成都市青少年社區成長營」是全國首個以社區為載體的青少年成長基地,旨在積極發揮社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將未成年人的文明素質教育陣地從學校拓展到社區,整體提升成都市未成年人友善優雅文明素質
  • 合肥一中2017年大事記-- 安徽考試資訊--中國教育在線
    成立合肥市教育學會德育研究分會,旨在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發揮全市德育工作者的集體智慧,搭建相互交流、溝通和展示的平臺,開展德育工作研究,探索學校德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總結德育工作經驗,解決德育建設的理論和實踐難題,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區域特點的德育體系,提升合肥市學校德育發展整體水平,為全市教育改革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 探秘粵港澳大灣區名企名校 騰訊企鵝輔導打造青少年成長「必修課」
    5月25日,粵港澳大灣區名企名校青年研學體驗平臺——騰訊「青年行」周末活動正式啟動,來自大灣區的100名青少年齊聚一堂。作為「青年行」首期活動,騰訊「青年行」和企鵝輔導團隊與青少年們走進騰訊全球總部濱海大廈、誠品生活書店和長江商學院等名企名校,近距離體驗科技、文化、商業的魅力,實地研學了解書本以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