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驅趕還是寬容忍受?居民有話說
噪音的源頭有很多,但是製造噪音的是動物該怎麼辦?近段時間以來,家住荷花街道碧景灣小區44棟的居民遭遇了一件煩心事,一隻鳥每天在樓棟旁的大樹上「喋喋不休」,吵得居民不得安生。
「每天晚上8點至第二天凌晨5點,這隻鳥就叫個不停,覺都睡不好。」提起這隻鳥,居民施先生一臉無奈。
一邊是需要保護野生動物,一邊又要照顧到居民的日常生活。面對這隻鳥的「騷擾」,有人主張居民的利益應該優先得到保障,可以驅趕甚至打鳥。有人則提出保護動物優先,忍忍算了。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李小雷
記者走訪
野鳥通宵叫喚,居民不堪其擾
碧景灣小區位於瀏陽河畔,小區內樹木茂盛,棲息著各種鳥類,長期以來居民與鳥類也算相處融洽。不過,從今年4月份開始,居住在小區44棟附近的居民,卻碰到了只「怪鳥」。
「以前從來沒有聽過這種鳥叫聲,白天沒動靜,一到晚上就叫喚個不停,而且聲音特別大,像打電鑽一樣。」居民施先生說,以前在小區聽鳥叫是一種享受,但這隻「怪鳥」的叫聲真是太讓人討厭了,他為此失眠了多次。
受這種鳥叫聲折磨的遠不只施先生一人,記者在小區內詢問了多名居民,大家對此「怨聲載道」。居民謝女士說,她的孩子馬上就要進行升學考試了,很擔心鳥叫聲會影響到孩子的休息,所以儘管天氣有點悶熱,但晚上都會緊閉門窗。
居民爭論
主動驅趕還是繼續忍受?居民看法不一
採訪期間,居民對於如何應對這隻鳥的「騷擾」看法不一。
「實在是太吵了,那聲音很有穿透力,吵得人心煩。」居民施先生錄製了一段這隻鳥的叫聲,這隻鳥的叫聲不但音量大,還有頓挫感,如同打電鑽一樣。
施先生說,希望居民聯合起來,想辦法對這隻鳥進行驅趕。「這樣沒完沒了地叫,實在受不了。」
此事經瀏陽日報抖音號發布後,不少市民進行了支招。網友「河為江湖」表示,當前正是中高考備考期,尖厲的鳥叫聲確實影響孩子休息,可以考慮播放天敵的叫聲,對鳴叫野鳥進行驚嚇驅趕。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異議,認為大家對於野生動物應該多些包容。「生態環境變好了,大家應該學會和動物和諧共處,可以緊閉門窗,儘量隔絕鳥的噪聲。」市民劉先生說,鳥在此安家不容易,過完這陣,應該就會有所緩解,希望大家儘量寬容一些,不要去打擾野生動物。
網友「沐浴陽光A」是個樂天派,認為這是「鳥語花香」,應該學會享受,顯然是把保護野生動物放在了優先的位置上。
部門回應
疑為秧雞「發聲」希望市民多包容
帶著施先生錄製的鳥叫聲,記者找到了市林業局溼地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科,請野生動物保護專家進行判斷。
「從聲音來判斷,應該是普通的秧雞,它們一般白天飛出去覓食,晚上歸巢。」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徐增重表示,秧雞平時並不會發出這種叫聲,但現在正值繁殖季節,發情的雄性秧雞需要通過叫聲吸引雌鳥,叫聲通常從天黑後持續到凌晨。
「發情期過後,就不會再叫喚了,所以希望市民多理解和包容,與它們和諧共處。」徐增重說,這是動物的一種自然現象,人類如果強行幹涉或驅趕,可能影響鳥類的正常繁殖,對鳥類是一種傷害。
據了解,秧雞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徐增重建議市民,如果實在不堪其擾,居民可在夜間關閉門窗,有條件的可以採取更換休息房間等辦法來降低影響。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