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瑪瑙花園小區,鄰居在房裡敲鑼打鼓訓練狗,讓周圍居民難以忍受,大家多次上門交涉勸告,屋內訓狗師閉門不理。本報記者 楊新宇 攝
「敲鑼」、「打鼓」、狗叫……一個多月來,南岸區瑪瑙花園小區3幢的業主,半夜三更總被這些聲音折騰得不得安寧。這樓裡面到底在幹啥呀?
而真相讓人大跌眼鏡!這一切竟因新鄰居而起——他帶來了七八隻狗,還把「訓練場」搬進了居民樓。
煩人!
居民樓半夜響起敲鑼打鼓聲
「不曉得他是做啥的,整天弄得乒桌球乓的。」彭師傅就住在新鄰居樓下,他說這家人8月搬進小區,噪音也持續了一個多月,一會兒「咚咚」的悶響,像打鼓一樣,一會兒又是「哐哐」的金屬聲,像敲鑼一樣。
最讓人受不了的是,一陣「鑼鼓」聲後,緊接著就是一陣刺耳的狗叫聲。「半夜三更也在叫!」
前晚,樓上的響動斷斷續續持續到凌晨1點,彭師傅被吵得睡不著,只好到屋外散步。「半小時後回來,樓上仍然腳步聲、蹦跳聲響個不停。」
「女兒要上班,外孫女要上學,半夜三更睡不好怎麼行嘛?」彭師傅幾次上樓理論,但從未見到過主人。一敲門,迎接他的就是鋪天蓋地的狗叫聲。
擔心!
4歲小孩患「細菌性感染」
除了噪音,臭氣也讓鄰居們頭痛。前段時間天氣熱,臭味滿樓道都是,樓下大街上也聞得到。
住在對門的黃先生,自從新鄰居搬來就沒再開過窗戶。黃先生說,鄰居搬來不久,他4歲的小孩就開始生病,到兒童醫院檢查,醫生說是「細菌性感染」,住了幾次院,到現在都沒有痊癒。黃先生將鄰居養狗的情況告訴醫生,醫生分析,不排除養狗傳播細菌的風險。
奇怪!
家裡養六七隻狗到底是幹啥的?
就連一街之隔的洗染店老闆劉女士,也對這家的大狗發怵。
「他們家的狗上街,經常不繫繩子。」劉女士說,有一回一條一米多長的大黑狗突然衝進了洗染店,直接就跳上椅子,嚇壞了一屋子的人。後來,只要一看見這家主人遛狗,劉女士就會習慣性地關上推拉門。
也只有帶狗散步時,大家才見得著這位新鄰居。彭師傅說,他見過新鄰居幾次,是個年輕的小夥,穿工作服、繫著腰帶、戴著帽子,「全副武裝」。
小區保安白師傅觀察男子遛狗時注意到,他家至少養了六七隻狗,一條大黑狗、一條「長嘴巴」、一條「短嘴巴」、一條大花毛……還有幾隻小狗。養這麼多狗,這家人到底是幹啥的呀?
無奈!
把「訓犬場」搬進小區居民樓
「養一條狗是寵物,但養一窩狗那就是擾民了。」小區業主告訴記者,養狗擾民本來就有爭議,而男子的作息時間也更是讓人難以理解,一般情況下,白天很少見到他,但一到晚上,就開始工作了。
男子也很少與人溝通,敲門也從不開門。
「為這事,到派出所至少調解了三次。」黃先生說,幾次鬧進派出所,大家才知道,新鄰居原來是名訓犬師,姓何。他自己訓狗出售,也幫僱主訓練寵物狗。
19日晚,彭師傅再次和新鄰居起了衝突:「他把臉盆拿在手裡敲,還向狗狗發出指令,說『叫』,然後就是一陣狗叫。」爭吵之中,周圍居民也圍了過來紛紛提意見。誰知,男子竟牽著大黑狗衝下樓,揚言「放狗咬人」。
最後,南坪派出所民警帶走了男子,但小區居民卻被嚇得不輕,「雙方之間的矛盾已經很深了,急需解決!」
規定
養犬不得幹擾他人正常生活
重慶晨報記者看到,在瑪瑙花園小區大門口,張貼著南岸區公安分局《致養犬市民的一封信》。
《重慶市養犬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飼養犬只不得幹擾他人正常生活,不得放任、驅使犬只恐嚇、攻擊他人;犬吠影響他人休息,養犬人應當採取措施予以制止。
■聲音
男子:這不關別人的事
昨天,記者和小區居民一道找到何某家,剛一敲門,房間內就傳來激烈的狗叫聲。較長一段時間後,門內傳來一名男子的聲音,但他拒絕開門。
「開門狗會咬人!」何某拒絕接受記者採訪,他說話不多,對記者說,「(養狗)不關別人的事,如果有什麼事,就找民警來!」
居民:他的承諾未做到
小區居民介紹,9月13日,部分小區居民和何某到派出所進行過協商,何某當時保證會減少犬只數量,做好室內清潔,儘量做到減少噪音和臭氣對居民的影響。
為了減少矛盾,居民們答應了男子的承諾。但一段時間過去,男子的承諾顯然並沒有做到。
物管:至少報了三次警
瑪瑙花園小區物管負責人介紹,大約在半個月前,物管就接到了居民反映,並且進行過查看。但是進不了屋,考慮到男子是租賃戶,就只能給他的房東打電話,讓他來協商。無奈的是,房東是位老年人,幾次協商的效果並不理想。「物管沒有執法權,也沒有辦法。為這件事,至少報了3次警。」
目前,小區物管、業委會、業主代表已經向南坪街道遞交了書面反映。
社區:希望聯合執法處理
瑪瑙溪社區工作人員在接到居民反映後,也多次與轄區民警一起,聯繫租賃戶何某,希望他減少犬只數量。目前,社區準備向南坪街道提交報告,希望街道會同派出所等相關部門,對此事進行處理。
重慶晨報記者也就此向南岸警方進行了反映。
本報記者 顧曉娟 實習生 楊明明
(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