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人們耗費巨資購房滿懷欣喜地搬進了花園洋房小區。然而,由於小區入住率低,沒有物業或物業費收繳困難而中止服務。日子久了,於是乎有的小區垃圾成堆蚊蠅飛舞,或下水道堵塞汙水橫流等問題時有發生,居住環境令人堪憂。為此,建設部門就改善小區居住環境提出幾點建議。
一、強化主人翁意識。建議成立小區業主管理委員會,推選3-5名熱心代表管理小區日常事務,分別與住戶籤訂《物業管理協議》,幫助收繳物業費。
二、完善公共配套設施。業主管理委員會督促開發商完善小區綠化、道路、監控、消防、給排水、環衛以及隱蔽工程等公共設施,合理劃定停車位,維護小區共同利益。
三、合理選擇物業公司。面向社會選擇物業公司,籤訂《物業服務協議》,明確服務項目,做到每天清掃小區衛生,及時清理垃圾池,保持各項設施正常運行。
四、合理使用房屋維修基金。按照政策規定,房屋維修基金不僅承擔屋面滲水、安全防護等房屋主體結構,而且包括小區內的道路、路燈、園林綠化、地下排水、停車場、防盜和消防安全等設施的維護。五、部門認真履職。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住戶文明素質對於拖欠物業費的住戶採取有效措施並納入個人誠信信息管理,新聞媒體加大對溫馨宜居小區正面宣傳,並對髒、濫、差小區予以曝光。(作者:徐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