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居住建築節能設計規範

2020-12-06 建設工程教育網

  1 總則

  1.0.1 為貫徹國家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有關政策和法規,改善深圳市居住建築熱環境,提高居住建築使用過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規範。

  1.0.2 本規範適用於深圳市新建、改建和擴建居住建築的節能設計。

  1.0.3 居住建築的節能設計,應從規劃、建築、熱工、空調、照明等多方面採取措施,在保證舒適的室內熱環境的前提下,將使用能耗控制在規定的範圍內。

  1.0.4 居住小區宜通過採用生態設計,改善小區熱環境與空氣品質;居住建築應通過採用增強建築圍護結構隔熱性能和提高空調設備能效比等節能措施,在保證相同的室內熱環境質量和衛生換氣指標的前提下,與未採取節能措施前相比,空調能耗應節約50% .

  1.0.5 居住建築的節能設計,除應符合本規範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

  2 術語

  2.0.1 建築物耗冷量指標(qc) index of cool loss of building
  按照夏季室內熱環境設計標準和設定的計算條件,計算出的單位建築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消耗的由空調設備提供的冷量。

  2.0.2 空調年耗電量(Ec) annual cool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按照夏季室內熱環境設計標準和設定的計算條件,計算出的單位建築面積空調設備每年消耗的電能。

  2.0.3 空調設備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
  在額定工況下,空調設備提供的冷量與設備本身所消耗的能量之比。同一設備在不同工況下的能效比不同,涉及能效比數值時,必須指定工況。

  2.0.4 熱惰性指標(D)index of thermal inertia
  表徵圍護結構反抗溫度波動和熱流波動能力的無量綱指標,其值等於材料層熱阻與蓄熱係數的乘積。

  2.0.5 典型氣象年 (TMY)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
  以近30年的月平均值為依據,從近10年的資料中選取接近30年平均值的各月組成一年,作為典型氣象年。由於選取的各月在不同的年份,資料不連續,尚需要進行月間平滑處理。

  2.0.6衛生換氣 ventilation for health
  為滿足室內衛生要求而必需的通風換氣。

  2.0.7穿堂通風 cross ventilation
  在風壓作用下,室外空氣從建築物一側進入,穿過內部,從另一側流出的自然通風。

  2.0.8單側通風 one-side ventilation
  依靠同一面牆上開啟的外門窗進行室內外空氣交換的通風方式。

  2.0.9空氣動力係數 air-dynamical coefficient
  建築物表面某一點上由風造成的壓力與風(未受建築物幹擾)的動壓之比值。

  2.0.10體型係數 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建築物與室外大氣直接接觸的外表面面積與其所包圍的體積的比值。

  2.0.11室內熱環境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影響人體熱感受的室內環境因素的總稱。由室內幹球溫度、空氣溼度、風速和平均輻射溫度綜合表徵。

  2.01.12太陽輻射solar radiation
  太陽表面以電磁波的方式向宇宙空間發射出的熱能。

  2.0.13短波輻射short-wavelength radiation
  物體發射的波長不大於3μm的電磁波輻射。由於太陽發射的電磁波長很短,主要在0.3~3μm範圍內,所以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

  2.0.14長波輻射long-wavelength radiation
  物體發射的波長大於3μm的電磁波輻射。地面、建築外表面及大氣的溫度都遠低於太陽表面溫度,它們發射的電磁波的波長大於3μm,屬於長波輻射。

  2.0.15窗牆面積比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
  窗戶洞口面積與其所在房間立面單元面積(即建築層高與開間定位線圍成的面積)的比值。

  2.0.16換氣次數air changes
  通風量的計量單位之一。單位時間室內空氣的更換次數,即通風量與房間容積的比值。

  2.0.17 熱環境綜合評價指標(PMV)Predicted Mean Vote
  表徵人體熱反應(冷熱感)的評價指標,代表了同一環境中大多數人的冷熱感覺的平均。

  3 室內熱環境和建築節能設計指標

  3.0.1 居住建築在採用空調時,室內熱環境質量應達到熱舒適水平,並滿足衛生換氣要求;在通風時應達到本規範表3.0.2規定的可居住水平。

  3.0.2 夏季建築室內熱環境質量指標與衛生換氣次數應符合表3.0.2。

  3.0.3居住建築夏季空調室內熱環境設計指標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臥室、起居室室內幹球溫度取 26±2℃;
  2 衛生換氣次數取 1.5次/小時;
  3 臥室、起居室室內空氣相對溼度 ≤70% .

  3.0.4居住建築夏季通風夜間室內熱環境設計指標中,臥室室內幹球溫度不應大於30℃。

  4 建築和建築熱工節能設計

  4.1自然通風設計

  4.1.1應強化整個居住小區的通風換氣,避免居住小區內出現滯流區。用地面積在15萬m2 以上的居住小區應進行氣流模擬設計。

  4.1.2自然通風設計應以夏季為主,並綜合利用風壓、熱壓作用,重點考慮夜間自然通風。宜使小區各建築的主立面迎向夏季主導風向,或將夏季主導風引向建築的主立面。

  4.1.3 在確定建築物的相對位置時,應使建築物處於周圍建築物的氣流旋渦區之外。

  4.1.4 建築物的單體設計應有利於自然通風。

  4.1.5 宜採用穿堂通風,避免單側通風。採用穿堂通風時,應使進風窗迎向主導風向,排風窗背向主導風向;應通過建築造型或窗口設計等措施增大進、排風窗空氣動力係數的差值。

  4.1.6當由兩個和兩個以上房間共同組成穿堂通風時,房間的氣流流通面積應大於進排風窗面積。

  4.1.7由一套住房共同組成穿堂通風時,臥室、起居室應為進風房間,廚房、衛生間應為排風房間。進行建築造型、窗口設計時,應使廚房、衛生間窗口的空氣動力係數小於其它房間窗口的空氣動力係數。

  4.1.8採用單側通風時,通風窗所在外牆與主導風向間的夾角宜為40° ~65°。應通過窗口及窗戶設計,在同一窗口上形成面積相近的下部進風區和上部排風區,並宜通過增加窗口高度以增大進、排風區的空氣動力係數差值。

  4.1.9採用單側通風時,窗戶設計應使進風氣流深入房間。外窗(包括陽臺門)的可開啟面積不應小於所在房間樓面面積的10﹪。

  4.1.10採用單側通風時,窗口設計應防止其它房間的排氣進入本房間窗口。宜利用室外風驅散房間排氣氣流。

  4.1.11宜考慮夏季陣雨、暴雨時,關閉外窗情況下的自然通風措施。

  4.2遮陽設計

  4.2.1建築物的朝向宜採用南向或東南向。

  4.2.2建築外窗(含陽臺門透明部分)應設置夏季遮陽設施,外遮陽設施應與建築物外立面造型相協調。建築外窗太陽輻射透過率不應大於0.3.

  4.2.3建築外窗的遮陽設施不應阻礙自然通風,並應避免遮陽設施吸收的太陽輻射熱被進風氣流帶入室內。建築外窗的遮陽設施不應阻礙房間夜間的長波輻射散熱和房間獲得冬季太陽輻射熱。

  4.2.4建築外窗宜設置活動外遮陽設施。活動外遮陽設施應方便操作和維護,應能承受夏季晴天時的風力,保持設定位置,並必須保證暴風雨時,外遮陽設施結構上的安全。

  4.2.5對附近建築外牆投向外窗的反射輻射和發射輻射應採取遮擋措施。
對著外窗的東、西、東北、西北向外牆不應採用熱反射型外隔熱措施。

  4.3圍護結構性能要求

  4.3.1 建築物1~6層的外窗及陽臺門的氣密性等級,不應低於現行國家標準《建築外窗空氣滲透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GB7107-86)規定的III級;7層及7層以上的外窗及陽臺門的氣密性等級,不應低於該標準規定的II級。

  4.3.2圍護結構各部分的傳熱係數和熱惰性指標應符合表4.3.2的規定。其中外牆的傳熱係數應考慮結構性熱橋的影響,取平均傳熱係數,其計算方法應符合本規範附錄A的規定。

  注1:當屋頂和外牆的K值滿足要求,但D值不滿足要求時,應按照國家標準《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範》(GB 50176-93)第5.0.1條來驗算隔熱設計要求。
  注2:當屋頂、外牆、外窗任一項的K值不滿足要求時,應進行能耗計算分析。

  4.3.3 圍護結構的外表面宜採用淺色飾面材料。平屋頂和東、西、東北、西北向外牆可採用綠化等生態設計方法,提高隔熱性能。

  5 建築物的節能綜合指標

  5.0.1 當設計的居住建築不符合本規範第4.2.2和4.3.2條中的各項規定時,則應按本規範第5.0.2、5.0.3和5.0.4條的規定計算建築物節能綜合指標。計算出的建築物節能綜合指標應符合本規範第5.0.5條的規定。

  5.0.2 本規範採用建築物耗冷量指標和空調年耗電量為建築物的節能綜合指標。

  5.0.3 建築物的節能綜合指標應採用動態方法計算。

  5.0.4 建築物的節能綜合指標按下列條件計算:
  1 室外氣象計算參數採用典型氣象年。
  2 空調居室室內計算幹球溫度為26℃,衛生換氣次數為1.5次/小時。
  3 空調設備為家用風冷空調器,空調器(機)額定能效比為2.5.
  4 不計室內其它熱源散熱。
  5 建築面積和體積應按本規範附錄B計算。

  5.0.5 計算出的每棟建築的單位建築面積空調年耗電量和最熱月平均建築物耗冷量指標不應超過表5.0.5的限值。

  6 空調和通風節能設計

  6.1空調節能設計

  6.1.1居住建築空調方式及其設備的選擇,應優先考慮能源利用效率,經技術經濟分析和環境評價綜合考慮確定。:

  6.1.2居住建築採用集中空調時,應設計分室(戶)溫度控制及分戶冷量計量設施。採用的集中冷源機組,其性能應符合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6.1.3居住建築採用房間空氣調節器進行空調時,其能效比應符合國家標準《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GB12021.3-2000)中第5條「節能評價值」的規定。

  6.1.4 集中空調系統的水泵、風機宜採用變頻調速節能技術。

  6.1.5採用戶式中央空調和集中空調系統時,應著重分析比較部分負荷下的能效比。

  6.1.6居住建築空調可向空氣、水體、大地排熱。應通過能源利用效率、環境影響、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分析確定空調排熱體。

  6.1.7 當具備地面水資源(如江河、海水等),或有適合的廢水等水源條件時,空調冷源可向水體排熱。在向水體排熱時,應分析排熱對水體溫度的影響。

  6.1.8當需抽取地下水作為空調冷源的冷卻用水時,應報請有關管理部門批准,抽取的地下水必須能有效回灌。

  6.1.9 具有以下情況之一時,空調系統宜採用埋管式巖土換熱器向大地排熱:
  1 對室外環境要求較高的居住建築,如別墅、別墅小區、高級住宅區等;
  2 不具備向空氣、水體排熱條件的。

  6.1.10當採用風冷空調向空氣排熱時,建築平面和立面設計應考慮空調設備的位置,做到既不影響建築立面景觀,又有利於空調設備夏季排熱,並應便於清洗和維護室外換熱器設備和部件。

  6.2通風節能設計

  6.2.1 居住建築通風設計應處理好室內氣流組織,提高通風效率。

  6.2.2當室外空氣溫度不高於28℃時,應首先採用通風降溫措施改善室內熱環境。在夏季高溫時,應避免熱風大量侵入室內。

  6.2.3居住建築通風設計應首先考慮採用自然通風。當夏季夜間自然通風不能滿足20次/小時換氣次數要求時,可採用機械通風。機械通風裝置的設置,應使居室氣壓高於廚房、衛生間氣壓。宜在廚房、衛生間設機械排風,居室設機械送風。

  6.2.4空調房間的排風宜經廚房、衛生間等非空調房間排出,充分利用排風中的冷量。

  6.2.5採用集中空調或戶式中央空調的建築,可在新風系統與排風系統之間設冷、熱量回收裝置。沒有排風系統的,可利用排風減少窗戶的冷、熱耗量。

  6.2.6建築外窗等通風設施宜有方便靈活的開關調節裝置,以滿足不同天氣條件下的不同通風要求。

  7 其它建築設備的節能設計

  7.0.1 居住建築室內照明應採用發光效率不低於每瓦60流明、顯色指數(Ra)不小於80並帶電子整流器的光源。

  7.0.2 多層居住建築宜採用太陽能技術供應熱水。太陽能熱水系統的設置應與建築物相協調。

  7.0.3 居住建築可採用成熟可靠的熱泵技術供應熱水。

  7.0.4 居住建築生活供水系統宜採用變頻恆壓系統。

相關焦點

  • 深圳市建設局 深圳市經濟貿易局深圳市住宅局 深圳市規劃與國土...
    建築節能技術政策》和《建築節能「九五」計劃和2010年規劃》及有效利用能源,加快我市建築節能工作的步伐,根據《深圳市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十一條的規定,市建設局會同市經濟貿易局、住宅局、規劃與國土資源局聯合編制了《深圳市居住建築節能設計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該《規範》編號為SJG10-2003,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 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JGJ26-2018)
    》的公告現批准《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為行業標準,編號為JGJ26-2018,自2019年8月1日起實施。原《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JGJ26-2010同時廢止。本標準在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戶網站(www.mohurd.gov.cn)公開,並由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 建築節能工程驗收重點是檢查建築節能工程( )是否滿足設計及
    建築節能工程驗收重點是檢查建築節能工程(  )是否滿足設計及 2015-12-17 09:28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建築節能工程施工驗收規範
    ……  1  總則  1.0.1  為了加強建築節能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統一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提高建築工程節能效果,依據現行國家有關工程質量和建築節能的法律、法規、管理要求和相關技術標準,制訂本規範。
  • 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要點講解
    設計變更不得降低建築節能效果。當設計變更涉及建築節能效果時,該項變更應經原施工圖設計審查機構審查,在實施前應辦理設計變更手續,並獲得監理或建設單位的確認。關於節能設計變更的要求:(1)原設計單位認可;(2)原設計審查機構審查;(3)獲得監理或建設單位的認可。
  • 浙江《居住建築樓板保溫設計構造(一)》 圖集出版發行
    由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的浙江省標準設計圖集《居住建築樓板保溫設計構造(一)》(2018浙J76),經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准,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該圖集已由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行。居住建築的熱舒適度和聲環境質量關係到廣大居民的生活品質。
  • 這樣設計住宅項目,建築節能做好了,成本也控住了!
    建安成本中,涉及到建築節能成本的內容主要包括建築外圍護結構的保溫成本和門窗成本,因其地區差異、保溫體系差異、節能設計等方方面面的不同,本篇文章以山東省寒冷地區為內容,介紹為什麼開發商重視節能設計。
  • 《住宅建築電氣設計規範》解讀,建議設計人員收藏!
    見《住宅建築規範》GB50368-2005中的術語 --實際設計中,哪些工程需執行本規範? 4、供配電系統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供配電系統設計規範》GB 50052和《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範》JGJ 16的有關規定。
  • 建築設計消防驗收規範_2020年建築設計消防驗收規範資料下載_築龍...
    建築設計消防驗收規範專題為您提供建築設計消防驗收規範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建築設計消防驗收規範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瀏覽數:807 關鍵詞: 建築設計防火 建築設計防火規範
  • 分享規範: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之建築設計
    當涉及承重結構改動或增加荷載時,必須由原結構設計單位或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核查有關原始資料,對既有建築結構的安全性進行核驗、確認。2.4汙染控制《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規範》GB50325-20101.0.5民用建築工程所選用的建築材料和裝修材料必須符合本規範的有關規定。
  • 貴州省關於建築節能工程及材料質量檢查情況的通報
    一是檢查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各方責任主體執行《節約能源法》和《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下簡稱:「節能驗收規範」)的情況;二是檢查在工程現場使用的保溫材料的質量和施工質量。  此次檢查重點為小河區和金陽新區在建的居住建築項目,共抽查9個工程,其中小河區3個,金陽新區6個,建築面積總計近70萬平米。
  • 平城區大力推進綠色節能建築 全市首個被動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築項目完成基礎工程
    8月21日,記者來到我市首個被動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築項目——瑞湖·雲山府的項目建設工地,見到運輸車輛來往,機械高速運轉,工人正在現場定點、布線、測匯,現場一派繁忙。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綠色建築發展,走節能、高效、綠色、低碳的城鄉建設發展道路,是平城區委、區政府不懈奮鬥的目標。
  • JGJ242-2011《住宅建築電氣設計規範》解讀,建議設計人員收藏!
    --什麼是住宅建築?見《住宅建築規範》GB50368-2005中的術語--實際設計中,哪些工程需執行本規範?1、純住宅建築(住宅、老年人住宅、別墅、酒店式公寓)2、多功能組合建築中的住宅部分。--含有住宅的多功能建築,該如何定性?電氣消防設計該怎麼考慮?
  • 「節能」成為中國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強制性標準
    「節能」成為中國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強制性標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6:35 來源: 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北京六月六日電(記者 阮煜琳)根據建設部六日發布的《建築節能工程質量驗收規範》,節能成為單位工程竣工驗收的強制性標準。
  • 深圳市建設局關於印發《深圳市民用建築室內環境汙染檢測暫行規定...
    》GB50325—2001(以下簡稱《規範》)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我局組織制定了《深圳市民用建築室內環境汙染檢測暫行規定》,現予印發。深圳市民用建築室內環境汙染檢測暫行規定1. 一般規定1.1 為了貫徹實施《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規範》(GB50325—2001,以下簡稱《規範》),規範我市民用建築室內環境汙染的檢測工作,根據深圳地區實際,制定本指南。
  • 建築單體節能體形設計要點
    1、建築單體的體形設計應適應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嚴寒、寒冷氣候區的建築宜採用緊湊的體形,縮小體形係數,從而減少熱損失。乾熱地區建築的體形宜採用緊湊或有院落、天井的平面,易於封閉、減少通風,減少極端溫度時熱空氣進入。溼熱地區建築的體形宜主面長,進深小,以利於通風與自然採光。
  • 計算機設計規範_2020年計算機設計規範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北京公布轉自公眾號:施工技術 近日,為提升住宅居住舒適性,由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共同發布《住宅設計規範》。從居住安全、居住品質、居住科技等多方面出發,提升住宅全生命周期品質。
  • 幼兒園設計規範出臺:不能與商業、娛樂建築合建,服務半徑300米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芥末堆9月9日訊,近日,住建部正式批准《託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以下簡稱《設計規範》)局部修訂條文,該文件從2019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設計規範》降低了託兒所的班級容量,並將此前300m~500m的服務半徑修改為300m,並規定託兒所、幼兒園僅能與居住、養老、教育、辦公建築合建,不能與商業、娛樂等建築合建。
  • 建築節能的評估內容
    一、建築節能諮詢  建築節能諮詢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以計算機模擬為主要手段,從建築能耗、微氣候、氣流、空氣品質、聲學、光學等角度,對新建建築設計方案進行全面的節能評價,對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方案的效果進行前期的分析。  1、建築能耗模擬技術分析是在當地氣候條件及室外氣象參數作用下,建築採暖以及空調等設備在不同的建築設計方案中的能耗狀況。
  • GB 50411-2019《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新版的標準較老版的《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411-2019(以下統稱舊版規範)增加了3個章節、4個試驗方法及有關管理、檢驗和技術方面的內容。新版標準更完善了國家有關建築節能的標準體系,提供了更與時俱進的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統一技術標準。 下面給大家對比下新版標準與舊版規範的不同之處。